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简要介绍5种温室构型参数的基础上,对冀东地区5种典型结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后屋面、后墙结构、跨度、脊高和低温期温度进行详细对比,讨论5种温室结构的合理性,并提出增加后墙和后屋面的保温性、增加前屋面的保温性、挖设防寒沟、减少出入口热度的散失、安装临时加温设备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1 日光温室的防寒保温措施(1)扣越冬棚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前扣越冬棚,选用耐低温防老化无滴膜或三层多功能膜。有滴膜的无滴化处方法:一是把普通膜扣上棚后稍加固定或铺放地面,待晒过15~20天后,把朝上的一面翻转过来扣向温室的里面,可获得与无滴膜相同的效果;二是在扣棚后将膜上水雾擦干净,用喷雾器均匀地向膜面上喷布敌克松100倍药液,也可获得短期的无滴效果。(2)挖防寒沟在上冻前在温室前沿内或外挖深50厘米,宽30厘米的防寒沟,内填充格荛、树叶等隔热材料,沟的上口用塑料压土封闭严密。(3)温室的后墙、山墙及后坡的保温处理后墙和…  相似文献   

3.
宁夏沙漠非耕地内置保温被日光温室环境测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宁夏沙漠非耕地建造的日光温室结构,对现有日光温室进行结构创新,构建了双拱架内置保温被结构,对优化及对照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温度、土壤10cm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了优化温室结构优势性。结果表明:优化温室较普通结构温室可有效提高空气温度2.48℃,降低相对湿度7.52%,提高露点温度1.96℃,提高土壤温度2.03℃。优化温室月均透光率为56.70%,较对照温室低13.55%。优化温室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有效保障0℃以上的露点温度,避免作物发生冻害,实现作物在沙漠非耕地安全越冬生产。  相似文献   

4.
温室多层覆盖的冬季保温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层覆盖是冬季温室保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在温室四周增加保温幕围护、顶部覆盖双层保温幕和搭建小棚等保温措施,对其在冬季夜间的保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温室设置四周保温幕和顶部双层保温幕可提高室内温度2~5?℃|在温室内采用四周保温幕、顶部双层保温幕覆盖并搭建小棚能使温室小棚内温度提高8.5?℃以上,在温室四周增加保温幕围护不仅可以提升温室内温度,还可以减少温室在冬季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保温节能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光温室的位置、类型、方位、前屋面、后屋面、墙体、温室内多层覆盖、防寒沟、廉价能源、节能设备的利用及栽培、操作管理方面分别介绍了我国日光温室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室栽培的蔬菜,经常会遇到阴、冷、风、雪等恶劣天气的侵袭,管理不妥,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要经常收看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动态,做好管理工作。1 防低温冷害1.1 室外保温措施:遇到特殊的低温天气,温室降低激烈时,在室外增加保温设施,防止热量外散和冷空气的侵入。①设防风障:在温室的迎风面距温室1~2米处,用玉米秆、高梁秸秆做起风障。②挖防寒沟:因土壤温度传递水平方向快于垂直方  相似文献   

7.
1 室内加温1 当外界大幅度降温时,可以临时利用柴草或煤燃烧,通过炉灶、烟道及直接散热提高室温。2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厂、造纸厂、冶炼厂等排出的热水、热风、蒸气作为温室的热源。3 增施热性有机肥料,即在种植蔬菜前,在地下10~15厘米深处,埋入5~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热性有机肥料(如马、驴、羊粪等)。2 室外保温1 在温室周围架设防风障,以减风速。2 在温室周围培土,增加温室墙壁厚度。3 在温室周围挖防寒沟,沟内填炉渣、稻壳等,盖严沟顶,保持沟内干燥。4 增加大棚的覆盖物,如加厚草苫(帘)等。5 做好大棚各部位的衔接和堵缝…  相似文献   

8.
1室内加温1.1当外界大幅度降温时,可以临时利用柴草或煤燃烧,通过炉灶、烟道及直接散热提高室温。1.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厂、造纸厂、冶炼厂等排出的热水、热风、蒸气作为温室的热源。1.3增施热性有机肥料,即在种植蔬菜前,在地下10~15cm深处,埋入5~10cm厚的半腐熟的热性有机肥料(如马、驴、羊粪等)。2室外保温2.2在温室周围架设防风障,以减风速。2.2在温室周围培土,增加温室墙壁厚度。2.3在温室周围挖防寒沟,沟内填炉渣、稻壳等,盖严沟顶,保持沟内干燥。2.4增加大棚的覆盖物,如加厚草…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分布边际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FD技术,以2004年2月20日(晴天)及2月21日(阴天)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进行研究,揭示土壤温度沿跨度分布的边际效应特点。结果表明:温室0.2 m深土壤温度呈现中部高、两端低,且中部以北温降较大的特点,0.2 m深土壤温度跨中与北墙1 m处温差是跨中与前底脚1 m处温差的近2倍;模拟显示0.2 m深土壤温度距北墙0.5 m开始急剧下降,出现明显的边际界点,界点与中部温度相比下降近3.0℃;与0.2 m深跨中土壤温度相比降幅2℃的点在晴天13:00距北墙2.5 m、23:00距北墙1.7 m,阴天13:00距北墙1.4 m、23:00距北墙1.1 m,表明阴天土壤温度分布均匀性好于晴天。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有助于了解土壤温度在温室边际区域的详细分布,以指导温室建筑在边界处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和田沙漠温室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了组装式与砖墙两种沙漠温室内部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土壤温度在晴天、阴天条件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沙漠区域具有优越的光照条件,组装式温室的保温效果较好,室温、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均高于砖墙温室。综合来看,组装式温室较砖墙温室在新疆和田地区具有较强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南疆非耕地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对温室内部光温环境的控制,促进乌鲁木齐日光温室春季蔬菜合理生产,对春季乌鲁木齐典型天气下温室内部、土壤与温室前部、中部、后部不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光照日动态变化、墙体温度以及热流密度动态变化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早春日光温室内部光照条件较好,晴朗天气下12:00~16:00 光照强度最高可达55 554 lx,温度最高可达48 ℃。温室内部光照分布不均,晴天前部光照强度较后部高8 000~12 000 lx,温室距地面150 cm 高度的光照强度平均比50 cm 处高10 000~16 000 lx,呈现距离温室薄膜越近光照越强的特点。从温室跨度方向来看,晴天温室后部温度略高于中部和前部。温室后墙具有保温蓄热的能力,单位面积墙体蓄热量分别为1.97 MJ · m-2,放热量为0.79 MJ · m-2,放热量为蓄热量的40.10%;土壤温度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且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滞后时间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棚辣椒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选择不同的高温闷棚杀菌方法,以本地传统的高温炕地杀菌方法为对照,调查不同处理对地温和土壤pH值的影响,调查不同处理大棚辣椒的根结线虫、疫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测量大棚辣椒产量。结果表明,应用石灰氮、覆盖地膜和大棚膜进行高温闷棚对大棚辣椒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保温被外覆盖对日光温室保温及黄瓜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对温度要求敏感的黄瓜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保温被外覆盖下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地温的变化以及越冬茬黄瓜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温室夜间旬平均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夜间温度的降低幅度,都表现为加厚保温被的保温效果最好,其次是普通保温被+牛皮纸被,普通保温被的保温效果最差;加厚保温被覆盖的温室内,黄瓜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及产量都明显优于其它2个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给青海省日光温室的建造设计、室内环境因子的合理调控以及作物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在冬季最寒冷时段对西宁地区典型配置日光温室室内外光温环境进行了测试,探讨了晴天、连阴天下温室内部温度、光照、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了日光温室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并从管理手段、品种选择和结构参数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不利生产环境条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基质栽培和大棚土壤栽培条件下,进行了银黑双色膜覆盖对光、温、湿度等小气候的影响以及对冬季和夏季番茄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银黑双色膜具有夏季白天降低温度、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提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等功能,并可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生,从而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但银黑膜的冬季保温效果不如普通薄膜。银黑膜适合于在长周期果菜栽培上应用,尤其是蔬菜越夏栽培上应用,比露地和普通地膜覆盖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内保温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日光温室后墙(37墙)加装间距0.4 m的水管(直径0.1 m、长3 m)共28根,蓄热水管总体积0.66 m~3,研究蓄热水管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加装蓄热水管后,晴天时温室内最低气温可提高2.3℃,阴天时提高0.6℃,后墙距墙体内表面0、10、20 cm处最低温度均高于对照,墙体的保温性能明显增强。1月试验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5.22、0.71、1.36℃。连续不良天气(3 d)条件下,加装蓄热水管能将日光温室土壤(20 cm)日最低温提高2.6~3.1℃;连续晴天(3 d)条件下能提高2.0~3.7℃。可见,加装蓄热水管明显地改善了温室内的热环境,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太阳能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蓄热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如何提高冬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研究一套应用于日光温室的太阳能蓄热系统,该系统白天将太阳能吸收并转化为水的热量,夜间通过地热管网将热量传递给土壤,进而提高气温。在3种不同气象条件下,根据热量流动规律,计算出太阳能集热器平均效率40.6%;太阳能蓄热系统平均蓄热效率70.9%,保温蓄水池水温升高18.0℃;太阳能蓄热系统的地下平均蓄热量55.6MJ,室内夜间平均气温13.9℃,提高4.4℃;室内-20cm和-40cm土壤温度均维持在19℃,提高3~5℃,表明太阳能蓄热系统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日光温室内气温与地温,为蔬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日光温室生产的保温被,选用PE 4层黑色针织毛毡(1号)、PE 3层黑色针织毛毡(2号)、镀铝膜保温被(3号)及宁夏常用无纺布保温被(CK)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保温被对日光温室气温和土温的影响,以期减少日光温室前屋面散热量,提高温室冬季保温性。结果表明:晴天时1号保温被夜间气温、地温与CK形成显著性差异;阴天时1号夜间气温、地温与2~3号及CK形成显著差异。1~3号及CK在极端天气下最低温度平均值为3.7、3.4、3.3、3.1℃,≤5℃平均延续时长为3.9、4.2、4.4、4.6 h,节能率为3%、2%、1%。试验期间,1~3号及CK温室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4.6、13.6、13.0、12.6℃,夜间平均地温为17.5、16.6、16.1、15.6℃,1号保温性最佳,2号、3号次之,CK最差。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是中国农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墙围护结构作为温室主要构件,其热工设计不仅影响内部温度环境,而且对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有直接影响。该研究首先介绍了山东地区9种不同构造类型的温室墙体,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效果,分析了9种温室墙体的热阻、墙体材料比热容、墙体材料蓄热系数及惰性指标对温室大棚温度环境的影响;其次选择陶粒混凝土组合成新型墙体,进而分析墙体热物性特征,与9种典型日光温室墙体的热物性比较。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与黏土砖等常见日光温室墙体材料相比,密度较小,但热阻高;同等密度下蓄热能力优于黏土砖,材料可采用固废物加工而成,绿色环保;从保温、蓄热、环保等层面讲,陶粒混凝土是一种适合于温室后墙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