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1~2010年广西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绍毅  劳炜  苏志  李强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4):1372-1375
土壤温度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其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利用1961 ~2010年广西31个气象站0~20 cm各层地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50年来广西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广西各深度年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升温突变点为2001年,冬季气候倾向率最大、夏季最小.各深度年平均地温升温率以0 cm最大,10 cm最小.年平均地温除0 cm外均在1984年出现异常偏低,各层年平均地温2009年出现异常偏高.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是影响广西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1959~2008年辽宁省浅层地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李志江  李岚  明惠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69-12870
利用1959~2008年辽宁省0、5、15、2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辽宁省各浅层地温年、月变化趋势及气候异常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171~0.823℃/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年代变化趋势存在共同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前期至中期变化平稳,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处于50年以来的低温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尤其80年代以后,各浅层地温增温显著,其中21世纪初期处于50年以来的高温期。辽宁省近50年浅层5、10、15、20cm月平均地温4~10月异常年份较多,且异常偏暖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冷年份。就年平均温度而言:异常年份较少。  相似文献   

3.
张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80-6382
利用1961~2012年卫辉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2年卫辉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52年卫辉市年平均浅层地温除地面外均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07~0.18℃/10a,15 cm升温率最大;四季浅层地温中,冬、春季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尤其是15~20 cm,升幅为0.17~0.34℃/10a,夏、秋季升高趋势不显著。浅层地温冬季、春季和年平均分别在1976、1986年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发生了突变,夏、秋季无突变;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异常偏低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是影响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巴彦淖尔市1961~2010年气温序列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年、季和月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巴彦淖尔市年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各月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增温幅度为0.20~1.04℃/10a;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9和0.758℃/10a;近50年来共出现严重的冷冬13次(其中异常6次)、暖冬2次(其中异常1次),严重/异常冷冬多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严重暖冬均出现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5.
根据1971--2010年沧州市逐年及季平均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40年来沦州市浅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40年沧州市5、10、15、20cm地温的月变化、年变化均为上升趋势,年变化以15cm地温上升速度最为明显:春季5~20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5cm地温上升较为明显;夏季5~10cm地温呈降温趋势,10cm降温速率最快,15~20cm呈升温趋势,15cm地温升温速率最快;秋季5~20cm地温均呈降温趋势,以5cm地温降温速率最快;冬季5—20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5cm地温升温速率最快。该研究为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面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抚顺市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005—2017年逐日平均5、10、20 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分析地温的年际和四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月5、10、20 cm浅层地温呈单峰分布,1—7月呈上升趋势,8—12月呈下降趋势,7月最高,8月次高,1月最低;年平均5、10、20 cm浅层地温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分别为0.6、0.7、0.7℃/10 a;四季中除秋季外,其余季节均为增温趋势,其中以春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选取巴彦淖尔市1971~2010年的降水序列资料,运用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对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a巴彦淖尔市年降水量主要表现为微弱增长趋势,各年代降水量平均值呈递增趋势,且降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降水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冬、春季表现为增加趋势,夏、秋季表现为减少趋势;从异常特征分析,降水量均表现为异常偏多,且异常年份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就年平均而言,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通化市1971~2012年0~20厘米各层5~9月平均地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的作物生长季(5~9月)、年代、月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呈显著的增温趋势,增幅为0.242~0.894/10a;各层的年代变化趋势大致相同,70代处于低温期,21世纪初期处于42年以来的高温期;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主要发生在2007年,异常偏低主要发生在1976年。气温升高是导致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通化市1971~2012年0~20厘米各层5~9月平均地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的作物生长季(5~9月)、年代、月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42年通化市浅层地温呈显著的增温趋势,增幅为0.242~0.894/10a;各层的年代变化趋势大致相同,70代处于低温期,21世纪初期处于42年以来的高温期;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主要发生在2007年,异常偏低主要发生在1976年。气温升高是导致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1960-2000年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黑龙江省15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60-2000年逐日地表平均温度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及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41年来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年及各季平均地温的年际变化以及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平均地温逐渐降低,冬季南北温差最大,夏季最...  相似文献   

11.
黄丽超  陈国弟  胡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75-18176,18179
[目的]研究1971~2005年广西东兴0~20 cm地温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1~2005年东兴国家基本气象站0、5、10、15、20 c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35年来东兴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结果]1971~2005年东兴各层地温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均为升温趋势,其中秋、冬季升温幅度明显高于春、夏季。各浅层地温在90年代初期和末期、20世纪初均有异常增温现象发生,而在70年代中期均有异常降温现象。各浅层地温在突变前均处于降温趋势,而突变后地温均为增温趋势。0、10、15 cm的突变点在80年代初、中期,5 cm的突变点在70年代末期,而20 cm有2个突变点,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温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0—2019年高淳国家气象站0~20cm浅层地温资料,分析了地温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以来地温增温明显,较浅深度地温增速大;0、5、15和20cm年代际平均地温均为10年代最高,且上升趋势一致.(2)浅层地温四季均呈上升趋势,春季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春季0、5和10cm地温在00年代上升趋势最大;夏季0cm地温在各年代际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小,其余各层与之相反;秋季变化趋势与夏季相同;冬季上升趋势最大均为20世纪90年代.(3)春季、秋季与冬季浅层地温的异常年份基本一致,冬季与全年异常年份一致性较差.0cm气候突变出现时间较早,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快.因地温测点与耕种田块存在差异性,更准确反映耕种状态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西宁深层地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焕平  张占峰  汪青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93-13494,13572
[目的]分析1961~2010年西宁0.8、1.6和3.2 m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61~2010年西宁0.8、1.6和3.2 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西宁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西宁0.8、1.6、3.2 m平均地温均表现为弱的升温趋势,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比较,深层地温的增幅明显偏小;0.8和1.6 m平均地温以夏季增温最明显,3.2 m秋、冬季增温明显;0.8 m平均地温在20世纪80年代最高,60年代最低;1.6 m平均地温80年代春、秋、冬季平均地温较多年平均值偏高,3.2 m平均地温在20世纪80年代四季地温明显偏高;0.8 m年平均地温在1991年出现了异常偏暖,3.2 m在1987~1992、1994、2007、2009年均出现异常偏暖现象,1.6 m土层上无异常年份出现;四季偏暖年份大部分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其中,3.2 m共出现4次异常偏暖年份,0.8 m平均地温出现了5次异常偏暖年份,1.6 m平均地温出现了5年异常偏暖。[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西宁气候变化的事实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瓦房店观测站2004-2017年14年完成的月浅层地温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瓦房店浅层地温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2004-2017年近14a各浅层(5cm 、10cm、15cm、20cm)地温各浅层地温年变化呈现先降低再上升的一个过程;各浅层地温的月变化总体呈现抛物线类型变化,且2010年是寒冬,浅层地温历史最低。月变化来看,1月的零下逐月上升到7、8月份25℃左右,然后再逐月降低到12月0℃以下,且4个浅层地温月变化一致;各浅层地温四季变化来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春季平均地温在10.9℃;夏季平均地温在24.5℃;秋季平均地温在13.7℃;冬季平均地温在-2.3℃。各浅层地温总体就是冬季最低,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在中间,且春季和秋季相差不超过3℃,这也符合瓦房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52a辽宁西部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是影响区域气候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浅层地温研究有利于掌握其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区域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服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辽宁西部1959—2011年0~320 cm的6个层次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层次地温年变化均具有升高趋势,但具有不同的温度倾向率,其中,0 cm温度倾向率最大,其次是320 cm,40 cm的倾向率最小;除0 cm地温历年变化突变点在1985年外,其他各层次的地温历年变化的突变点均在1987年,但各层次温变过渡区间有所差异;各层次地温季节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逐次后推,浅层地温纵向40 cm深温度低于其他任何层次,并以0 cm最高,320 cm次之,浅层地温的升高将影响植物萌芽越冬及根系生长,影响土壤生物繁殖和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79—2008年泊头市逐年及季平均地面和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30年来泊头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30年泊头市年地面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年和季地面温度中均以地面最低温度升温最快。5、10、15、20 cm地温的年变化均为上升趋势,以10 cm地温上升速度最为显著;春季5~20 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0 cm地温升温速度最为显著;夏季以10 cm地温升温最为明显;秋季浅层地温均为下降趋势,以15 cm地温下降最为显著;冬季5 cm地温升温最快。该研究为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面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64—2015年霸州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法、滑动T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霸州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气候突变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等。结果表明,1964—2015年霸州市各季浅层地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4~0.52℃/10年,春季、冬季地温上升幅度较大;各浅层年平均地温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0.16~0.31℃/10年),0 cm地温增温率最大,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升温率比较,地温的气候倾向率偏低。春季、冬季、年平均浅层地温多异常偏低年份,主要发生在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秋季多异常偏高年份,1965年5 cm地温、2006年0~20 cm地温以及1975年5~20 cm地温发生异常偏高。综合累积距平和信噪比、M-K法和滑动T检验计算分析发现,地温的突变年份主要发生在1986年附近、1996年和2011年。年、季平均地温与同期平均气温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0 cm地温表现最为显著,相关系数均>0.723。夏季0 cm平均地温与降水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00(P<0.01)。  相似文献   

18.
韩世刚  唐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69-11771
利用长江流域260个观测站1960~200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上,日照时数明显高于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为2 200~3 000 h/a;日照时数最低的区域在长江上游的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区域,仅1 000~1 600 h/a;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内,日照时数高于四川盆地,低于青藏高原地区,在2 000 h/a左右。长江流域中日照区的日照时数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减少速率为54.2 h/10a;低日照区的日照时数减少速率为38.4 h/10a;高日照区的日照时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长江流域日照季节下降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而春季日照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海口市近30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年平均呈正趋势变化,趋势率为0.18~0.34℃/10 a,浅层地温增温最大出现在冬季,增温率为0.46~0.62℃/10 a。浅层地温平均值在1998年发生突变,由一个相对偏冷期演变为一个偏暖期,平均值上升0.4~0.6℃,达到α=0.001的显著水平。气温、降水是影响浅层地温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旅顺口区观测站2004—2016年13年的逐月浅层地温观测数据,分析了旅顺口区浅层地温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2004—2016年近13年各浅层(5、10、15、20 cm)地温年变化呈现先降低再上升的趋势;各浅层地温的月变化总体呈现抛物线类型变化,即从1月的0℃以下逐月上升到7—8月的25℃左右,然后再逐月降低至0℃左右,且4个浅层地温月变化特征相似;各浅层地温四季变化基本一致,差别不超过1℃。春季平均地温为11、12℃;夏季平均地温为24℃;秋季平均地温为15℃;冬季平均地温为0、1℃。各浅层地温总体是冬季最低,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在中间,且春季比秋季平均低5℃,这也符合旅顺口区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