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技术自1998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全期共实施池塘面积9.13hm^2,设置网箱3636米^2,养鱼产  相似文献   

2.
优化池塘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这是池塘养鱼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池塘养鱼要应用生态学原理,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能向自然水域随意排放池塘污水,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池塘中能量的良性循环.尽可能的使池塘中的能量向鱼产品转化.使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得到最大增长.才能实现池塘养鱼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池塘网箱养鱼技术是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借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溶氧、饵料、水环境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有效途径。1999年,宁夏推广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面积近1000亩,网箱净养水体1600m^3,网箱平均每1m^3生产规格为0.6kg的罗非鱼68.9kg,最高产量达到81.1kg,每只网箱收入4340元,纯收入1300元,以每两亩挂一个网箱计,即每亩池塘可净增收入500元左右,并且池塘中鱼产量每亩在750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续2012年第5期22页) 池塘堤坝溃坡问题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溃坡增加池底淤泥深度,造成池塘老化,鱼病多发;另一方面,池塘溃坡后。池塘有效面积减少,池塘产量降低,效益下降。许多精养塘由于池塘溃坡变成了低产塘,以至荒废。  相似文献   

5.
黄鳝和龙虾是目前养殖效益较高的两个水产品种。一般池塘网箱养殖黄鳝,在每年6~7月份开始投放黄鳝苗种,11~12月捕捞商品黄鳝,一年中大约有6~7个月的时间养殖黄鳝的池塘处于闲置状态.池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若将黄鳝祁龙虾进行轮养,可合理利用时间差,养一季龙虾,再养一季黄鳝,使池塘利用和养殖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养鱼池塘水化学组成是评价水体营养状态、初级生产力和鱼产潜力的重要指标,鱼池水化学环境与鱼类的病害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养鱼池塘的水化学都给予了重视[王鸿泰和胡德高1989,卢迈新等1992,刘玲仪和金有坤1994,刘海金和张世义1978年中译本,姚宏禄1988,姚宏禄等1996,雷衍之等1983]。土池塘中(earthernpond)养鳗(Anguillajaponica),八十年代末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由于其成本低,效益大,在全国许多省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养鳗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1996~1997年对养鳗池塘的水化学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大型池塘高产养鱼的规律,我们子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底,在南昌县莲塘水产场30亩的大型池塘进行高产养鱼探索,经一年试验,获平均亩产807斤的好成绩。比1987年亩产402斤翻了一翻。全年总产值48456元,总投入32166元,纯收入1629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大型池塘高产养鱼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计芳 《农业与技术》2013,(10):172-172
随着当前我国池塘养鱼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养殖结构、密度不合理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导致鱼病发生的比较频繁,损失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有效预防池塘养鱼鱼病,已成为当前养殖户普遍关注的课题。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池塘鱼痛发生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池塘鱼病的主要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池塘鱼病的策略方法,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多数养鱼的池塘水质因水体交换量的减少而不断恶化,使一些原本在池塘养殖中少发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甚至有流行的趋势。近2年来在静海地区,逐年增加的病害之一的鲤鱼白云病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0.
青虾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域,是目前调整产业结构而进行推广的池塘养殖新品种,2011年,裕安区固镇镇试养了2000亩青虾,采用立体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广大养殖户在当年便获得了可观的效益。2012年,全镇养虾户大大增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此,我们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1、虾池选择 青虾池选择通风、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无水质污染的池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笔者与同事利用3亩池塘进行了池塘赤眼鳟混养斑点叉尾鮰和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池塘高产养鱼技术 小型水库相对于大中型水库水面积较小,水位较浅,开展集约化网箱养鱼条件明显不足,相对于池塘水面积又太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将池塘养鱼技术运用到水库养殖中,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西安某养殖户池塘中鱼虾在一夜之间死亡了70%左右,调查发现这种大批量死亡的问题就在于没做好越冬管理,导致池塘中供养不足而死亡。对于池塘养殖而言,做好池塘的越冬期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渔业经济效益。因此,探究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池塘养鱼从产量上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尚有部分池塘增产潜力大;从养殖品种上看,鲢、鳙、鲫、鲤占90%,品种单一,远不适应市场需求;从市场物价上看,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可从以下几点人手解决好池塘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秋冬时节,1年的渔业生产也进人了结束的阶段,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条件,利用这段时间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 1.改小塘为大塘。将面积较小的池塘改造成面积5~10亩的标准塘;因面积大的池塘各种环境条件都比较稳定;水面大,风浪作用显著,水中溶氧丰富,适合鱼类和各种饵料生物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     
薛勇 《河南农业》2001,(6):22-22
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中毒死亡。严重的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现将养殖池塘中易蔓生的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杨长荣等人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几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亩产成鱼1000~1500公斤,…  相似文献   

18.
一、功能与用途当冬季气温低于10℃时,大多温水性鱼类(如罗非鱼、河豚、加州鲈等)很难在普通池塘中安全越冬。在冷空气来临前,提前根据池塘条件加深池水,覆盖适宜的大棚膜,可保持池塘水温,确保鱼虾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山塘主要养殖家鱼,效益相对较低,如果在池塘中搭配放养一定数量的凶猛性名贵鱼类,不仅可以清除池塘中的低值野杂鱼,还可以获取价值较高的名贵鱼产量,每667平方米池塘提高经济效益200元以上。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今日农村》2002,(4):23-23
一、技术简介鳜鱼养殖方式较多,既可进行池塘、水库、湖泊、河道养殖,又可进行网箱养殖。既可单养也可混养或套养。池塘、网箱以单养为主,水库、湖泊、河道则以混养套养为好。混养或套养时应根据养殖水域中天然饵料鱼的多少决定放养量。鳜鱼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时必须配套养殖相应规格的饵料鱼,确保鳜鱼生产有充足的饵料。二、操作要点1.池塘单养鳜鱼。池塘以土池为宜,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以保证容氧充足,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