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全球设施蔬菜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态势,本文以设施蔬菜传感器技术的相关专利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分类、专利布局、研发力量、主题演化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全球设施蔬菜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波动发展期、平稳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四个阶段;中国是全球设施蔬菜传感器领域最大的技术输出国;设施蔬菜...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核酸疫苗相关专利申请分布和保护状况,促进我国核酸疫苗的研究开发,强化核酸疫苗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本研究基于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核酸疫苗相关专利的公开信息,在Incopat数据库中通过关键词和IPC分类号检索,分析其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和技术领域分布,并重点分析BioNTech和Inovio两家重点公司的核酸疫苗专利布局情况。结果表明,共获得相关专利申请12 746项,核酸疫苗专利申请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技术产出国和目标市场国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和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主要申请机构多为欧美国家研发机构,BioNTech和Inovio等重点研发机构的专利布局呈现多层次、长周期、广地域等特点。本研究为我国疫苗研发企业提供了适配新专利法、强化布局和灵活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策略,希望为我国核酸疫苗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艺伟  戴红君  罗瑞  任妮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228-234,238
以设施水产传感器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分类、专利布局、研发力量、主题演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设施水产传感器技术领域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波动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中国是该领域最大的技术输出国,但专利质量及影响力却明显较低;设施水产传感器领域重点国家的技术布局覆盖面都较广,但是各有所侧重;设施水产传感器领域专利申请最活跃的群体是企业公司,其次是大学;我国高申请量的申请人很多,但高影响力申请人数量较少;重点申请人之间既存在技术交叉,又各自有独特之处;全球设施水产传感器专利发明之间的专利数量及影响力差距较大,我国设施水产传感器领域高研发量发明人数量较多,但影响力较差;重点发明人之间既存在技术交叉,又各自有独特之处;该领域发明人之间的合作主要是研发团队内部的合作,跨团队合作行为很少;全球在该领域的专利研究大致包含10个主题,分别为温度监测与控制、溶解氧监测与控制、水质监测与控制、养殖池水位控制、箱式养殖装置、饲料存储与投喂、养殖与探鱼技术、养殖水处理与应用、通信技术、信号监测与报警装置;不同发展阶段,设施水产传感器技术领域的专利发展趋势各不相同,总体上呈现出由专利数量少、分布分散向专利数量多、集中分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专利数据挖掘并分析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态势、地域分析、重点技术领域、专利创新机构与主要发明人等,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该技术领域的创新情况与研发态势。结果表明:目前,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处于高速发展期,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研究方向集中在脱麻技术、纺织材料和脱胶工艺等方面;苎麻纤维剥制处理和苎麻机械化种植、收获为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出了展开农机农艺融合的苎麻种植生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加强苎麻联合收获、纤维剥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加强苎麻纤维物理性脱胶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促进我国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文章从世界专利、核心专利、中国专利3个角度对苹果相关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进行系统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技术研发状况,为技术创新驱动苹果产业发展振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Innography国际专利分析平台,从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技术来源、竞争态势、主题分布、专利强度6个方面分析国内外苹果专利技术发展态势; 并分别对国际和中国的苹果核心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全球苹果领域相关技术研发进展迅速,中国、韩国、美国是世界最主要的专利布局地和技术来源地; 在核心专利方面,美国是技术关注度最高的区域; 而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中国占主导优势,其中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中国最主要的技术研发力量,但中国专利的产业化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结论]中国在全球苹果相关技术研究领域影响力显著增强,但在专利价值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是否将植物新品种纳入专利保护的范畴是目前人们热烈争论的话题.本文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以美国的立法经验和相关的法律学基本原理为例,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植物专利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指出植物专利保护和品种权保护的本质差异.分析了植物专利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反对意见,指出放开植物专利保护将对中国农业产生危害,并提出了中国对植物专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以及优劣势,利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专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但新技术特征越来越明显,灌溉系统、无线遥控系统技术、电力控制系统、灌溉管和喷雾管是其最热点技术,虫害预防是研发的空白点所在。但企业在专利申请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现阶段仍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技术。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设施农业向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内生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利成果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将专利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利用innojoy专利数据库,通过对专利数量、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地域、专利申请技术领域等主要专利指标分析,探讨内生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利申请全球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挖掘该领域的应用价值。内生菌病虫害领域全球Top 10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德国和美国的公司,申请了大量专利,属于实力最强的竞争对手,是最值得关注的申请人。另外,来自中国的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利数量进入全球Top 10,在该领域的专利DPI综合实力非常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中国、美国、韩国3国是内生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主要专利申请受理国家。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包括C12N1、A01N63、C05G3,是技术领域值得关注的方向。今后可以在更多的热点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及成果转化,让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基于专利大数据的油菜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油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采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通过专利数据挖掘对油菜产业全球专利发展态势、主要国家、重点创新机构、主要IPC和技术热点、专利强度进行了分析,并用可视化的方法展示了该技术领域的创新状况。结果表明:全球油菜产业发展在经历技术萌芽期、技术成熟期后, 2013年后逐渐进入技术衰老阶段;中国大陆和台湾是美国、日本等国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油菜产业关键技术主要集中于C12N、A01N、A61K等小类;中国的发明创新覆盖了大部分技术热点,但仍有部分热点领域覆盖度不足,美国专利强度遥遥领先,中国专利技术创新仍面临挑战。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油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专利文献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为了解目前我国天麻专利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以Patentics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公开日为2003年以来国内天麻专利,利用Excel 2019、Origin 2021工具以及专利计量学,对申请数量、申请地区、申请人、主要发明人、技术领域分布、法律状态和专利地图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天麻专利申请数量呈波浪形变化;不同地区申请数量与地理位置和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申请人呈现较强地域性,重点关注领域也有所不同;所属单位相同的发明人存在合作关系;国内天麻专利技术领域分布重点集中于人类生活需要方面;专利地图呈现了天麻专利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研究揭示近20年天麻专利技术分布和研发重点,为天麻未来研究领域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目前中国畜牧业正处于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设施畜牧业领域技术研发的3个主要方向:笼舍技术、饲喂饮水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的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的方法对其发展趋势、技术分支、申请人、各阶段重点专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笼舍、饲喂饮水和环境控制技术发展同步经历了萌芽期、波动发展期、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当前申请量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技术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各研发单位之间技术布局差异性明显;近些年重点专利中的国内专利明显增多;笼舍技术方面装置研发均侧重于粪尿清除、垫板等技术;饲喂饮水技术方面饲喂技术的研究多于饮水技术,且均侧重于研发自动化设备;环境控制技术侧重于废弃物处理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和房舍清洁刷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植物工厂在东亚、欧美,尤其在日本、中国、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迅速,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飞利浦、GE、三菱等)也纷纷介入植物工厂的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全球植物工厂呈现极为活跃的发展势头。植物工厂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由计算机对作物生长过程的温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世界范围的研究布局和发展态势,基于德温特专利创新索引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对2005—2013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专利进行了计量学统计,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研究布局、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涉及的专利申请量逐渐增长,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较为活跃。中国是该技术领域主要的专利申请国,也是最大的技术来源国,其专利数量从2005年逐年上升,尤其是2009年以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相关专利涉及的学科领域呈现交叉趋势,技术布局广泛,主要涉及化学、仪器与仪表、工程学、水资源学等方面。土壤污染修复领域主题词聚类分析显示,土壤砷、镉、铅、铬污染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壤污染物的稳定固化、植物修复、电动化修复、添加调理剂、土壤淋洗、离子束、分离回收等是可供采用的重要技术,并且2010年以后,污染物稳定固化、植物修复、添加调理剂修复技术的研发活动更为活跃。基于以上研究,认为今后应加强研发高效经济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注重已有专利成果的转化,促进专利的市场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智慧农业领域的决策和技术研发提供信息支撑。【方法】 文章以智慧农业领域专利的申请年、国家、申请人、IPC分类号等数据为分析对象,对智慧农业领域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分布国家/地区、主要申请人和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 全球智慧农业技术仍处于成长期,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我国既是智慧农业相关专利的主要技术来源国,也是专利的主要布局国;国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等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申请人中企业申请人的专利数量最多,但是高产和高质量申请人主要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部分国外企业;申请人集中度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领域的竞争态势趋向激烈;不同申请人专利的法律状态、技术布局差异较大;全球智慧农业领域专利聚类共形成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装备、环境控制、数据感知、数据传输、机器视觉和灌溉等几个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数据的植物抗逆境胁迫基因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逆境胁迫基因研究对转基因新品种培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智农361”农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系统采集整理了1989-2013年间的抗逆境胁迫基因研究相关的专利文献,应用专利计量统计、词共现、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采用Bib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等工具,分别从专利申请量及年度变化、专利权人、关键词和德温特手工代码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抗逆境胁迫基因专利的动态发展趋势、优势单位及其竞争态势、研究热点和重点技术领域。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相关专利申请从1989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从2000年开始进入加速增长期;优势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美国、德国的跨国企业,并呈现出强弱联合、强强对抗的竞争态势;专利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稻、抗旱、抗盐、转录因子等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以核酸序列、蛋白质序列的研究为基础,同时在植物对象、胁迫类型和胁迫忍耐机理研究上呈现出分支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专利的检索、统计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优势国家为美国、日本和中国。主要分析了国内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情况,并对东北三省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内容和法律状态进行详细比对,提出了吉林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专利计量方法,对德温特数据库收录天然橡胶专利文献(1963~2015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天然橡胶专利优先权年跨度为1955~2015年,中国为1986~2015年。世界和中国天然橡胶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主要申请国为日本、中国、韩国、美国和德国,日本、中国和美国既是专利技术来源国又是市场国;世界天然橡胶专利技术领域研发热点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无机物或非高分子有机物填料、轮胎、化学改性等,中国还涉及电缆、导体、绝缘体、涂料和林业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国转基因技术研发的国际竞争力,以Web of Science、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和ISAAA系列研究报告等数据库和文献为统计源,查询1973-2014年间所发表的转基因SCI论文、所授权的转基因专利和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转化事件。基于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中国研究人员所发表的SCI论文处于国际第三位,其中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棉花SCI论文处于国际第一位;授权的转基因专利仅次于美国而处于国际第二位,授权专利数几乎是处于第三位日本的两倍;与其他种植转基因国家所采用的技术绝大多数来自跨国公司不同,中国目前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技术几乎全部来自国内政府研究机构或企业。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多方评议,形成了5种专利分类与农业领域映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优化的专利检索策略,然后在Thomson Innovation知识产权平台完成专利数据下载,最终再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软件创建指标数据集进行分析。通过对2004至2013年全球农业相关专利族的数量和国家分布、主要技术与核心国家构成、主要关联技术和全球专利布局等多维度系统分析,发现具备全球农业竞争力的创新技术的集中性特征,虽然中国目前拥有农业相关专利申请量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在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相关技术的绝对数量和产出效率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差距。最后,提出了中国今后提升农业相关专利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缩小与发达植棉国家的差距,增强棉农竞争力,提高棉花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专利作为保护技术创新的一种手段,已经成为国外采棉机公司占领市场的强有力的工具。笔者对照了兵团3家主要的采棉机研发单位与美国迪尔公司在中国的采棉机相关专利的申请情况,提出了相关采棉机产业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