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促进保山地区银杏生产的发展,1994年从山东省郯城引入5个品种连同本地的4个品种(类型)在该地区的腾冲县进行了银杏9个品种的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幼树期(8年生)本地品种(类型)的早实性不如引入品种(外来种),初步看出引进品种中的郯城13号、郯城9号是当地营建银杏早实丰产园的首选品种,尤其是郯城13号品种表现优良,而本地品种以9号(永昌大白果)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用郯城5号、郯城9号等早实成良品种,采用大穴整地,施足有机肥,定植嫁接幼树,在管理上加大肥水,根外追施微肥,并间作适宜的作物,做好夏季修剪等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同时进行了环割、倒巾皮等促花结实试验,使银杏早实丰产示范园达到5年结果,7年平均每公顷产白果1650kg。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用郯城 5号、郯城 9号等早实优良品种 ,采用大穴整地 ,施足有机肥 ,定植嫁接幼树 ,在管理上加大肥水 ,根外追施微肥 ,并间作适宜的作物 ,做好夏季修剪等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 ,同时进行了环割、倒贴皮等促花结实试验 ,使银杏早实丰产示范园达到 5年结果 ,7年平均每公顷产白果 1650 kg。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用郯城 5号、郯城 9号等早实优良品种 ,采用大穴整地 ,施足有机肥 ,定植嫁接幼树 ,在管理上加大肥水 ,根外追施微肥 ,并间作适宜的作物 ,作好夏季修剪等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 ,同时进行了环割、倒贴皮等促花结实试验 ,使银杏早实丰产示范园达到 5a结果 ,7a年平均单产 110kg/6 6 7m2 ,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大渡河干旱河谷3个典型地区(康定市金汤乡陇须村(KJ)、泸定县杵坭乡联合村(LC))、康定市姑咱镇甘孜州林科所苗圃(KG))开展早实核桃品种8518、9818、云新14号和香玲引种栽培试验,并以本地品种为对照,评价早实核桃品种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地径、株高等生长指标,以筛选出适合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引种栽培的优良早实核...  相似文献   

6.
一、良种壮苗大穴栽植 1.品种选择.良种是优质丰产的基础.银杏实生苗正常生长要十多年才能结果,所以必须选用早实性品种嫁接苗,苗木胸径3厘米以上,树干高度1.2米以上,树体与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根据我们引进的几个品种栽培观察,以郯城9号早实性强,该品种叶片大而厚,树形紧凑为短枝型品种,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促花措施,栽植第五年开花株率为92%,该品种可以适当密植,株行距以4米×4米为宜,如果过度密植,5年后树体中下部光照不足,下部枝条细弱不能正常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用郯城5号,郯城9号等早实优良品种,采用大穴整地,施足有机肥,定植嫁接幼树,在管理上加大肥水,根外追施微肥,并间作适宜的作物,作好夏季修剪等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同时进行了环害虫,倒贴皮等促花结实试验,使银杏早实丰产示范围达到5a结果,7a年平均单产110kg/667m^2,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栽培历史悠久 ,其种仁营养丰富 ,具有良好的食用和医药价值。目前 ,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 ,价格不断上涨 ;但由于银杏生长慢 ,结果晚 ,传统栽培方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 ,我们总结出一套综合措施 ,希望能为银杏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 选用优良品种为了提高银杏的商品质量 ,栽培时应选用优良的品种 ,如亚甜、宇香、郯城 5号、郯城9号等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种核丰满、粒大、光滑、洁白、出仁率高、品质优、结果早、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 ,因此是栽培的首选品种。对于老银杏园可进行多头高接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选择适合宜昌地区发展的核桃早实品种,本研究组自1992~2004年,从全国各地引进早实核桃良种进行筛选,经过对参试品种生长量测定、物候期观察、坚果品质测定及抗病性、抗寒性调查,确认云新一号为宜昌地区表现最好的早实品种,2012年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该品种认定为良种并命名为“秭林一号”核桃.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下14个银杏品种的耐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银杏主产区14个银杏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d45℃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银杏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银杏栽培品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苏农佛手、郯城300和新村16号为热敏感型,耐热型较差,洞庭皇1号、郯城马铃2号和大龙眼为耐热型,耐热性较强。银杏栽培品种耐热性与核形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1.
保山地区山多地少,宜耕土地相对不足;降水丰沛但时空分布地域分布不均;林业用地广阔,森林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匀;草地分布零星,牧草品种丰富但退化严重。以上现状导致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人地矛盾加剧:土地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水土流失严重,“三废”导致土地污染面积增加。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史志熠 《防护林科技》2007,(1):38-39,42
主要介绍了“安栗1号”等板栗新品种在甘肃陇南康县的引进、栽培与推广情况,并对比较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九家种、处署红等板栗优良品种进行了物候期的观测及生长状况和产量的测定、对比。结果表明:在海拔高于1 350 m的地带,引进的板栗品种普遍生长缓慢;安栗1号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良种茶树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主产于中国福建、广东和台湾,为了引进“乌龙茶”的良种茶树种,在大理州(高海拔地区)进行了“乌龙茶”良种茶苗品种适应性栽培试验。详细阐述了试验内容、方法、结果分析,并进行了经济效益预测。结果表明:大理州初次引种的3个“乌龙茶”良种茶树生长优良,种植成活率高,具一定的适应性和抗性,为大理州乃至省内发展“乌龙茶”栽培繁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95年 ,以本地生长状况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史密斯桉 7个种源的对比栽培试验研究。对 7个参试种源从苗期到 5年生幼树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 :史密斯桉适于在保山地区生长 ,5年生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 ,出油率也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其中尤以 186 88、 186 81、 186 82等 3个种源表现最好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核桃优良品种所评选出的14株优株和引进的7个核桃优良品种接穗作为繁殖材料,进行嫁接育苗后,分地方核桃优良品种优株和引进核桃品种在毕节营建了21个分区,面积为7 hm2的核桃采穗圃。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在所营建的核桃采穗圃内开展了穗条丰产措施的试验,获得了增加采穗圃核桃穗条产量的最佳施肥和整形修剪措施组合。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访谈、田野调查、农户定点调查等方法,对保山地区的非木质林产品采集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保山地区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的特点.初步查清了保山地区各民族主要采集的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饲料植物、特种用途植物及动物产品.并就保山地区采集文化的保护与采集活动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红河州核桃生产发展中存在缺乏良种的问题 ,于 1996~ 2 0 0 0年开展了核桃杂交新品系引种试验 ,从引进的 8个新品系中 ,筛选出云新 4号、云新 2 7号和云新 34号 3个品系 ,所选品系具有早实、丰产、优质、抗低温能力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 1998年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从浙江引种的美国山核桃林内 ,对金华 1号、绍兴 1号、山站 2号、长林 13号 4个品种的果实发育进行了观测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 ,这 4个品种都具有明显的缓慢生长期、迅速膨大期、硬核期、果仁生长期 4个发育期 ;果实的体积和重量生长速率有 3~ 4次高峰 ,并与各发育期吻合 ;胚在硬核期出现 ,经历 18~ 19天基本定型 ,胚出现果实到采收需经历 5 2~ 5 9天 ,研究为正确制定丰产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分析认为 ,美国山核桃为喜热树种 ,漾濞引种的美国山核桃发叶开花时间比浙江早 10天左右 ,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反而迟 10~ 15天。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从外省和国外引入云南的经济植物,说明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及生物多样性对不同引种植物造成不同的试种结果、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从而指出在云南高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条件下,引入外地经济植物种植的有效利用是树种或品种(品系)与当地多样性的适合性配置;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式是植物种或品种(品系)的单位种植面积不宜过大,以多种块状混交为宜;减小风险的方式是经10~12年以上的多点种植考验和控制单一种种植比例;发展当地树种风险小,但要保护好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