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不完全统计,宣威市自土地承包以来以各种不同形式流转耕地在50万亩以上,长期流转经营的在15万亩以上,短期的在30-40万亩。土地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宣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让农民变市民的良好途径,已成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市民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研究农民市民化应该采取的对策,让更多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从而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将成为"十二五"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在不断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制度安排下,失地农民已隐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无地可种;说是市民,他们还不能和市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城市生活的待遇。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失地农民都面临着困境,而且突出地表现为一种群体性的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民变市民后,应当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否则就是城市、农村利益"两头占",引发新老市民之间新的不公。对此,应如何看待?江苏省委农工办有关专家做了解读。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人口和非农就业达到一定比例是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建设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多头并进,除了继续推进农民工、城郊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加大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力度。居村农民市民化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重头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克服农民市民化中的种种制约,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层面、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上求得全面突破,这样方能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去土地,转为市民。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了生产、生活资料,没有城市生活教育的基础,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他们的城市化如何?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及因失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制度设计的诸多原因,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没有直接转化为城镇居民,而是出现了亦工亦农的农民工群体,导致我国城市化的不彻底。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我国彻底城市化的表现,如果这些农民工不能很好的转化为城市市民,不仅会影响城市化进程,而且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城市贫民现象,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作者从制度因素入手,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建设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多头并进,除了继续推进农民工、城郊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加大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力度.居村农民市民化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重头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克服农民市民化中的种种制约,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层面、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上求得全面突破,这样方能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房山区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芦村和泰华集团设想通过新型城市化引领来实现芦村城乡发展一体化:以都市农业为支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旧村改造为路径,全力加快芦村城市化进程;以推动农民市民化为手段,加快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应解放思想,抢抓新型城市化的历史机遇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引进大企业,实现村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三化托一化”是房山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这为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然而农民进城打工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的含义完全不同。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进城,但是真正在城市落地生根的人数有限,这与城市化目标存在偏差。农民工能否顺利地实现城市化,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质量和能否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本文从个体素质、社会关系、政策及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变市民、外来人口转本地市民的试点户籍改革是此次石狮市全域城市化的重点之一。按照《方案》,居住证享有参选人大代表、公务员招考、保障性住房、医疗、教育等24项权益,这意味着外来人口权益与本地居民基本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这也引起了山东建筑大学调查团队对“失地农民”这一社会群体的思考:由“农民”到“市民”,这样的身份改变他们是否适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他们将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36-137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城市化不仅是农民进入城市工作而且应该在城市定居,目前虽然他们在职业上完成了转变,但是想真正成为城市市民的过程却并不如意,他们的市民化受到重重障碍的阻碍,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市民化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农民工实现市民化,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民工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农民市民化是继乡镇企业之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迂回的难题.目前对农民市民化问题,无论是在政府官员中还是在城市市民中,在思想认识上都还存在种种误区,对中央提出的推进城市化,让更多的农民向城市转移这一大方针、大政策存有疑虑,如担心什么"城市病"的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怕影响城市劳动力就业问题等等.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农民市民化的意义,以消除人们的担心和误解,真正重视并推进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3,(2):35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并选择在城市安身立命,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民向市民嬗变,本身就是对旧有的二元社会制度框架的挑战和冲击。随着这一进程的提速,农民工权益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农村土地搁荒、留守儿童抚养教育等等诸多问题都已浮出水面。在统筹城乡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释了城市与市民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市民观的形成和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观念市民化的意义,以及制约农民观念市民化的因素;从政治领导、组织建设、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培育农民市民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浅议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雪雁  尹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52-7653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土地,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又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患。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与市民一样拥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是当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土地,职业结构发生变迁。基于宁夏吴忠市的实地调查资料,论述了农民被动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后果——职业结构的分化与变迁。  相似文献   

19.
黄雯静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4):203-209
在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心逐渐转变为人口城市化,部分乡村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就地城市化。通过建立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测度体系,测度2010年和2015年Z省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水平,并采用地理加权法构建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探讨交通区位、公共服务以及产业经济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影响差异性。结果表明,2010年Z省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主要受交通便捷度以及创新能力影响,2015年主要受道路通达度、医疗以及创新能力影响;各因素影响强度在Z省的不同地区呈现差异性,北部地区主要受创新能力、道路通达度以及医疗影响,东部地区主要受创新能力和交通便捷度影响,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受创新能力影响。最后提出推动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在分析中国当前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河南省4市19县116个行政村进行调研,从农民的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城市化应当是农民面对工业化机会和城市化门槛时的理性反应和自然选择;城市化的主体是农民本身,其根本动力在于城市化后转变为产业工人的农民实际利益的增加;中国城市化道路应是内生于工业化进程的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保障制度还无法满足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体面地生活的要求;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而未能完全从农民的立场进行考虑,从而导致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操之过急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