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使牛安全越冬、防瘦保膘,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在饲养管理上还要做到“十巧”。1.秸秆巧处理。有啥草喂啥草,易导致牛冬、春掉膘。解决办法就是秸秆氨化处理,使硬草变软,把干草变湿。即把麦秸铡成2~3厘米的短节,100公斤碎麦秸加4公斤尿素。先用40公斤水把尿素溶解,拌入碎麦  相似文献   

2.
林枫 《农家致富》2004,(22):38-38
秸秆巧处理饲草单一、营养缺乏,易导致牛掉膘消瘦,如果把秸秆进行氨化巧处理.牛就爱吃;做法是:把麦草、稻草等细铡成2-3厘米长的短节,每100公斤碎麦草或稻草加4公斤尿素,具体操作时,先用40公斤水把尿素充分溶解.然后搅拌在碎麦草、碎稻草内,  相似文献   

3.
旋耕埋草机     
旋耕埋草机旋耕埋草机是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的关键机具,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它能在旋耕的同时,实现秸秆埋覆,将农作物的秸秆完整地直接进行埋覆,省去了切铡等秸秆处理工序。节省了工时,减少了作业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使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5,(4):47
江苏省各级供销合作社探索建立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市场化运作的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目前共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101家,带动农户13万户,年处理利用秸秆160万吨。发展草制品加工合作社,将稻草秸秆加工成草绳、草帘、草片等草制品,广泛运用于城建、绿化、包装等领域。南通市如东利民草制品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通过装袋栽培法,设100%稻草(CK1)、100%玉米秸秆(CK2)、100%艾草秸秆(CK3)、稻草60%+玉米秸秆20%+艾草秸秆20%(T1)、稻草20%+玉米秸秆60%+艾草秸秆20%(T2)、稻草20%+玉米秸秆20%+艾草秸秆60%(T3)、33%稻草+33%玉米秸秆+33%艾草秸秆(T4)共7个处理,研究稻草、玉米秸秆和艾草秸秆的基料化利用对平菇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稻草(CK1)或100%玉米秸秆(CK2)处理限制平菇菌丝体生长,现蕾出菇所需时间较长,平菇生物量和生物学效率均最低,而3种秸秆混合基料则有利于提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且生物量较CK1和CK2分别增加112%~188%和38.9%~88.9%;适量(20%、33%)添加艾草秸秆较单一艾草秸秆处理(CK3)平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32.2%~52.9%,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总酚含量有所提升;混合基料各处理(T1~T4)可一定程度增加平菇多酚氧化酶活性,还原糖含量较CK1、CK2和CK3处理分别提升10.0%~103.3%、26.9%~134.6%和32.0%~14...  相似文献   

6.
《农民致富之友》2005,(11):31-31
秸秆巧处理饲草单一、营养缺乏,易导致牛掉膘消瘦,如果把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牛就爱吃。办法是:把麦草、稻草等铡成2~3厘米的短节,每100公斤碎麦草或稻草加4公斤尿素,先用40公斤水把尿素溶解后,搅拌在碎麦草、碎稻草内:搅匀后,装入大缸或水泥池,压实、封严,不透空气,进行氨化,一个月后可开缸饲喂。氨化过的饲草绵软、芳香,易消化。  相似文献   

7.
1秸秆巧处理 饲草单一营养缺乏,易导致牛掉膘消瘦,如果把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牛就爱吃.办法是:把麦草、稻草等细铡成2~3厘米的短节,每100公斤碎麦草或稻草加4公斤尿素,先用40公斤水把尿素溶解后,搅拌在碎麦草、碎稻草内,搅匀后,装入大缸或水泥池,压实、封严、不透空气,进行氨化,一个月后可开缸饲喂.氨化后的饲草,软绵、芳香易消化.  相似文献   

8.
李伟立 《农家顾问》2007,(12):35-35
农村役用牛安全越冬,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在饲养管理上须重点做到防瘦保膘。1.秸秆处理要改变有啥草喂啥草的传统落后的做法,搞好秸秆氨化处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便于消化  相似文献   

9.
在2007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南和县环境保护局改变过去以禁烧为主的方式,以疏代堵,把主要力量放在向农民朋友宣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上,全力搞好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一是使用秸秆还田机械,使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节省劳动力,有效增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夏牧巧,羊增膘”。实践证明,夏季牧羊,贵在“三巧”:1.巧选夏季天热,雨水频繁,多蝇虻,要选择干燥、凉爽的牧地。早晚宜在山沟放牧,天热雨后宜在山头放牧。2.巧牧把牧场划分为若干小区,一天换一个小区,使羊每天都能吃到鲜嫩的好草,同时也有利于牧草生长。放牧时,采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玉米皮编织拖鞋、背包、果盘、花篮,用高梁秸秆穿制锅拍,把玉米心、棉子壳粉碎发酵后栽植平菇,把花生壳、稻米糠加工配制成饲料,把生活垃圾、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无公害处理后产生燃料,肥料.  相似文献   

12.
作物秸秆两种处理方法的对比效果表明:只喂粉碎的作物秸秆,不喂长草,对草食家畜的生长发育很不利,作物秸秆不铡短,直接投喂,易在瘤胃形成草团,也是不合理的,作物秸秆必须铡短饲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秸秆覆盖下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变化较不覆草处理和平地平缓,日振幅减少,土壤含水率比不覆草处理和平地高,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由于水热状况良好,树木生长量高于不覆草处理和平地。  相似文献   

14.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试改进的开沟机开沟质量是否满足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开沟埋草、覆土要求,研究了秸秆机械沟埋还田对埋草沟的排水降渍效果及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机械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2.1 kg.m-1),设置沟埋深度为20,30 cm,常规还田(CK)3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梯形沟上、下口宽分别约为35.00和19.20 cm,D2,D3处理间平均开沟深度分别为19.50,29.90 cm,集中抛土距离分别为38.00,41.00 cm,集中覆土厚度分别为11.45,17.17 cm,土壤破碎率均达90%以上;埋草沟具有与排水沟相近的土壤降渍效果,各处理下埋草沟含水量下降幅度均大于CK,不同深度埋草沟的降渍效果优劣排序为30.00 cm深优于20.00 cm;埋草沟上小麦出苗及生长情况均好于CK。该机开沟作业质量稳定、性能测试良好、满足埋草覆土要求;埋草沟具有排水功能、对小麦出苗及生长无影响,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玉米秸秆基质、草炭、蛭石3种栽培介质,以不同的体积比例配成4种混合基质(玉米秸秆基质∶草碳∶蛭石为1∶3∶3,1∶2∶2,1∶1∶1,2∶1∶2),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复配基质对矮牵牛、天竺葵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矮牵牛处理1(玉米秸秆基质∶草碳∶蛭石=1∶3∶3)和天竺葵处理3(玉米秸秆基质∶草碳∶蛭石=1∶1∶1)中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活力以及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均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处理1和处理3复配基质可以分别作为矮牵牛、天竺葵生长较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16.
<正>1.长草短喂。把饲草铡短后喂牛比整喂节省20%左右,一般把茎秆铡成3~5厘米喂牛。2.粗草细喂。秸秆若能进行盐化、碱化、氨化处理或粉碎后拌精料喂牛,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增加适口性,从而节省饲草。3.少喂勤添。将饲草1次喂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2,(14):39
小麦秸秆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聚糖醛酸、蛋白质及矿物质,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高达35%~ 40%,生产一次性餐具的有效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餐具生产的第一步是对秸秆进行撕碎与揉搓,用输送带将小麦秸秆送入涡流撕裂机,经过机器处理后,秸秆会变成3~5厘米长、质地柔软的丝状物.每1000千克秸秆加800千克水进行湿润,然后堆积48~50小时,直到秸秆被充分湿润软化,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经过软化后的小麦秸秆,将在水力碎草机中进行洗涤与分离.当秸秆进入水力碎草机时,同时加入循环水,将秸秆水混合液浓度控制在10%左右.处理后,秸秆中的泥沙、叶片、穗以及碎草节等杂物被打碎后随水排出,石头、铁块等重物在离心力作用下从周边排石管排出,最后剩下比较干净的秸秆碎片.  相似文献   

18.
秸秆集中深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秸秆集中深埋深度和埋草量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使水稻增产,建议埋草量为5 kg/m2、埋深为35 cm,该条件下有利于水稻生长,并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为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0),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 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0、0.52~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机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主要杂草种群发生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水稻田中禾本科杂草出草时间早、出草快,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播后10~15 d为出草高峰期,播后20 d出草量逐渐减少;阔叶杂草推迟5 d萌发出草,有2个出草高峰期,分别在播后15~20 d和30~40 d;莎草科杂草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出草期持续较长,播后10~30 d持续萌发出草。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处理之间禾本科杂草总出草量无显著差异,在水稻播后8~10d,秸秆还田4 500 kg/hm~2和9 000 kg/hm~2处理均进入快速出草期,此时应及时进行化除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