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稻飞虱是一类迁飞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水稻害虫,2007年7、8月份盐源县树河区稻飞虱大发生.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县发生面积达2.1万亩,树河区就有9720亩,占树河区种植水稻面积的75%.最高百丛虫量为15600头,已超过防治指标的10倍以上,田间主要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稻飞虱在危害水稻的同时,还传播水稻病毒,给水稻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是我县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迁飞性、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我县危害水稻的稻飞虱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直接刺吸危害、产卵危害和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危害程度轻则减产2~3成,重则颗粒无收,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是生产上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飞虱科,俗名火蜢子、厌虫等,稻飞虱种类有许多,但对水稻造成比较严重为害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个种类,稻飞虱能为害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稻飞虱能迅速繁殖,对水稻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如果有稻飞虱发生,一般造成水稻生产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文章介绍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稻飞虱是西畴县水稻生产上危害最重的虫害,对2007年西畴县稻飞虱大发生的特点、危害猖獗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稻飞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云南省水稻的首要害虫,常年发生400万亩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6%.主要发生在文山、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水稻主要产区.在生产上造成危害的稻飞虱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两种,一般危害损失在10%~20%,严重危害损失在40%以上,甚至引起死苗或绝收.此外,在隆阳、姚安等局部县区也有灰飞虱危害,并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盐源县地处四川西南山区,垂直气候明显.水稻分布在海拔1065~2695m范围内,面积达9万亩左右.稻飞虱在我县水稻产区均有分布,并在历史上产生多次爆发成灾的危害,严重影响我县水稻产量的稳定和农民增产增收.其中自背飞虱是我县的重点测报对象.做好稻飞虱(尤其是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的研究和测报工作,对我县水稻生产和对稻飞虱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笔者现将对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的研究简介如下,供预测预报和防治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进行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特别是褐稻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是水稻种植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害虫之一,发生时间长,面积广,危害严重。近年来,稻飞虱在江城县发生的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水稻危害越来越严重,导致水稻产量大幅度减少。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已经成为该县水稻种植的关键。文章针对稻飞虱发生的原因、动态监测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2009—2010年在广州番禺进行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制剂每667 m2用量110、140、170 g处理对水稻稻飞虱速效性差,但持效期长,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3、7 d,3个剂量处理对稻飞虱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71%、75%~84%和80%~95%,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制剂用量为每667 m2用110~140 g。  相似文献   

10.
氯虫·噻虫嗪撒施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5%氯虫·噻虫嗪GR、0.4%氯虫苯甲酰胺GR和25%噻虫嗪WG撒施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5~10 d,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撒施1次,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危害;0.4%氯虫苯甲酰胺GR 42.0 g/hm~2撒施1次,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25%噻虫嗪WG 37.5 g/hm~2撒施1次,对稻飞虱防效较高,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基本无效。因此,建议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于移栽后5~10 d撒施1次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间隔40 d再补施1次,以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后期的上述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是具有突发、暴发危害特点的迁移性害虫,在水稻齐穗期常常为害穗部,吸食稻粒汁液,造成水稻枯黄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在水稻穗部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较好药剂,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对水稻安全。建议在稻飞虱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90~120g.a.i/hm。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飞虱在我镇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我们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准确的田间普查,安全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保护了我镇水稻生产。现将我镇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进行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明显防效,且对水稻安全,适宜剂量为1 200~1 800 g/hm2。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飞虱在我镇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我们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准确的田间普查,安全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保护了我镇水稻生产。现将我镇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明确75%吡蚜酮WP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设置66.00 g/hm275%吡蚜酮WP、100.05 g/hm275%吡蚜酮WP、160.05 g/hm275%吡蚜酮WP,以300.00 g/hm225%吡蚜酮WP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3 d 66.00 g/hm275%吡蚜酮WP、100.05 g/hm275%吡蚜酮WP、160.05 g/hm275%吡蚜酮WP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1.75%、79.19%、84.60%,药后20 d的防治效果为65.23%、76.52%、81.11%。[结论]160.05 g/hm275%吡蚜酮WP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陈之桂 《农技服务》2014,(10):74-74
为进一步明确40%吡.杀单WP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应用剂量,利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40%吡·杀单WP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吡·杀单WP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对产量无影响,田间最佳喷药剂量为1500g/hm2,该药剂对水稻和其它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规律、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及水稻抗虫基因的鉴定、定位与利用、害虫的抗药性与化学防治等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认为全面弄清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规律、阐明稻飞虱致害性分化的分子机理、掌握稻飞虱抗药性的变化动态是对该虫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理战略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正一、稻飞虱1.农业防治措施: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重抓田间管理,消灭越冬虫源,适当提早栽培节令栽插,避开稻飞虱危害代的高峰期,水稻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选育抗虫品种,合理密植,规范化栽培。可采用旱育稀植、抛秧、水直播等方式改善田间小气候,使水稻提早分蘖,在稻飞虱混发高峰前水稻分蘖结束,从而可减轻危害;同时控制氮肥,增施磷肥、硅钙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加快分蘖,增加株体硬度以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而减轻其危害;通过合理灌溉,做到  相似文献   

20.
结合苗期筛选、成株期感虫、成熟期危害情况对几个新育成的水稻品种(系)进行稻飞虱抗性测定,综合评价各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有多个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可以为抗性育种研究所利用。大部分品种苗期与成株期、成熟期抗性表现较一致;部分品种的抗性表现出随苗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个别品种在苗期与成株期表现感虫,但对植株危害轻,成熟期也无明显影响。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水稻品种不同生理时期对稻飞虱的抗性是变化的,且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