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采用点滴法于 1992和 1999年测定了山西晋中地区枣步曲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并进行了辛硫磷与百树菊酯混配后对枣步曲增效作用研究。测定结果表明 :以LD50 值进行比较 ,1992年晋中地区枣步曲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次序为 :溴氰菊酯 >氟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甲氰菊酯 >戊菊酯 >氰戊菊酯 ,1999年为溴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百树菊酯 >氰戊菊酯 >甲氰菊酯。以 1992年所测LD50 值为敏感基线 ,枣步曲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与甲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 7 4,6 6 ,2 6 8倍。对前两种药剂产生了低水平抗性 ,而对甲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抗性。辛硫磷与百树菊酯以 1:1混配 ,共毒系数为 173 5 ,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用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晋中地区七星瓢虫幼虫对 7种菊酯类 ,5种有机磷类和其他类型的 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以LD50 值进行比较 ,七星瓢虫幼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 :高效氯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 >溴氰菊酯>甲氰菊酯 >氰戊菊酯 >氯氰菊酯 >氟氯氰菊酯 ,其LD50 值分别为 6 31× 10 -3 、 2 5 7× 10 -2 、 3 10× 10 -2 、 3 77×10 -2 、 1 0 9× 10 -1、 1 32× 10 -1μg/头和 1 71× 10 -1μg/头 ;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 :杀螟松 >氧化乐果 >辛硫磷 >敌敌畏 >马拉松 ,其LD50 值分别为 3 81× 10 -2 、 6 0 6× 10 -2 、 1 5× 10 -1、 2 37× 10 -1和 3 6 8× 10 -1μg/头 ;对其他 3种杀虫剂的LD50 值为 :北农爱福丁 6 70× 10 -3 μg/头 ,吡虫啉 1 2 2× 10 -1μg/头 ,灭多威 1 34× 10 -1μg/头。并与 1991年测定的 4种菊酯类杀虫剂进行了比较 ,其抗性指数分别为 :氯氰菊酯 4 0 9倍 ,溴氰菊酯 3 96倍 ,氰戊菊酯 2倍 ,甲氰菊酯 0 94倍。  相似文献   

3.
山西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三地区苹果黄蚜 (AphispomiDeGeer)对 7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用药水平不同的三个地区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忻州种群为相对敏感种群 ,晋中苹果黄蚜对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菊酯、溴氰菊酯、百树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1 10倍、 1 0 2倍、 3 0 6倍、 1 11倍、 0 6 7倍、 0 87倍、 1 35倍 ;运城苹果黄蚜对上述 7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6 76倍、 13 17倍、 13 87倍、 11 32倍、 5 2 5 2倍、 9 76倍、 15 92倍。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低到高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4.
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3种瓢虫的雌成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野生种群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为HollingⅡ型.利用麦夸特迭代算法进行Holling's圆盘方程分析表明,3种瓢虫对两种蚜虫捕食效率较高.对两种蚜虫处理时间最短的是七星瓢虫,对月季长管蚜攻击系数最高的为异色瓢虫,而对麦长管蚜攻击系数最高的则为七星瓢虫.  相似文献   

5.
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选择性毒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幼虫选择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七星瓢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显著高于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以及灭多威和齐墩螨素,其选择性指数为139 59(瓢虫LD50/蚜虫LD50)。在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中则分别以马拉硫磷和氟氯氢菊酯对七星瓢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指数分别为45 21和117 12。因此认为在协调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策略中应选用这些对苹果黄蚜毒力高,而对天敌瓢虫相对安全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10种菊酯类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剂型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氟硅菊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均有较高的活性,LD50(μg/头)分别为0.0017,0.0039,0.0043,0.0070,0.0071,0.0116,0.0119,0.714,0.1779,0.3858,其活性分别是对照药剂三唑磷的0.3 ̄141.59倍,是甲胺磷的2.07 ̄469.06倍。高效氯氟氰菊酯5剂型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略有差异,LC50(mg/L)值分别为:0.0945(EW),0.1089(EC),0.1174(ME),0.1232(SC),0.1591(WP)。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甲胺磷、氟铃脲、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4种农药为供试药剂,用药膜法对七星瓢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七星瓢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胺磷〉辛硫磷〉氟铃脲。氟铃脲对七星瓢虫的毒力水平最低,LC50为4.5501μl/ml,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点滴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5种和9种药剂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比较了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点滴法测定的1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螨腈>虫酰肼>硫丹>抑太保>溴氰菊酯>灭多威>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浸渍法测定的9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酰肼>溴氰菊酯>灭多威>抑太保>氰戊菊酯>硫丹>敌敌畏>三唑磷>辛硫磷;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对药剂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且随着龄期增大,幼虫的耐药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运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果蔬中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的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抗性水平的近等基因系高抗种群(NILs-RR)和低抗种群(NILs-RS)对13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高抗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在15.2~92.6之间;对氟虫腈,阿维菌素、灭多威和甲胺基阿维菌素也存在14.1~67.5倍的较高交互抗性;而对毒死蜱、溴虫腈、虫酰肼及辛硫磷的交互抗性较低,在3.0~7.6倍之间。低抗种群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存在较明显的交互抗性,在13.3~14.3倍之间;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灭多威、溴虫腈和甲胺基阿维菌素有一定程度的交互抗性(5.8~9.9倍);对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交互抗性较低(2.6~2.9倍);对辛硫磷、毒死蜱和虫酰肼则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1.7~1.8倍)。对构建的甜菜夜蛾敏感种群(SS)、近等基因系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种群(NILs-RR)和近等基因系低抗性种群(NILs-RS)生命表分析表明,以SS种群为参比,NILs-RS、NILs-RR种群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870、0.893,抗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基因型甜菜夜蛾SS,NILs-RS和NILs-RR三种群净增殖率分别为624.7, 543.6和557.8,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未引发甜菜夜蛾适合度变化。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见甜菜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抗药性后,与其它菊酯类药剂、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存在较高水平交互抗性,此类药剂间不宜混用或轮用;与辛硫磷、毒死蜱和虫酰肼的交互抗性均较低,可以混用或轮用。在高抗地区也可以通过引入敏感种群进行抗性稀释的方法治理甜菜夜蛾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化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蕨菜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沸腾时间、淋洗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结果]蕨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沸腾时间2.0 h,淋洗时间1.0 h,料液比1∶30(W/V)。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蕨菜总黄酮得率达8.80%。蕨菜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趋势为:脱脂叶片〉叶片〉脱脂叶柄〉叶柄。[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提取蕨菜总黄酮的方法得率高于传统方法,且节省时间、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南昌地区斜纹夜蛾种群的抗性水平及与两种解毒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测与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了南昌地区斜纹夜蛾种群对多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其体内两种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与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江西南昌地区的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而对氟虫腈、阿维菌素和氟铃脲等药剂尚未产生明显抗性。与敏感品系相比,南昌地区斜纹夜蛾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酯酶活性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姚惠伶  蒋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57-8358,8361
[目的]优化紫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紫薯粗多糖,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紫薯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超声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紫薯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超声频率80 kHz,此条件下紫薯多糖的提取率为3.63%。[结论]利用超声技术提取紫薯多糖可以提高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采用较低温度提取、节省提取溶剂,降低提取成本。  相似文献   

14.
小麦体内次生物质对麦蚜的抗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7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品种 (系 )旗叶和穗部总酚和吲哚生物碱含量 ,并通过酶标仪法测定了来自不同抗级小麦穗部麦长管蚜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的差异 ,以此研究小麦体内次生物质含量的差异及其抗麦长管蚜的关系和抗性生化机制。结果表明 ,旗叶和穗部总酚和吲哚生物碱含量不同 ,表现出对麦长管蚜种群影响的差异。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麦长管蚜蚜量比值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指数R =- 0 .9896。而旗叶吲哚生物碱、旗叶总酚和穗部总酚含量与麦长管蚜蚜量比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6 82 6、- 0 .4 2 0 8和 - 0 .5 6 2 3,相关性均不显著。取食不同抗蚜品种 (系 )穗部的蚜虫羧酸酯酶活性与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R =0 .96 4 6 ) ,而与穗部总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R =0 .4 95 3)。与总酚含量相比 ,小麦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高低与小麦对麦长管蚜抗性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5.
小篷竹群落邻体干扰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邻体干扰指数模型,分析小蓬竹群落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确立小蓬竹群落的竞争干扰因子。结果表明,在小蓬竹群落中,对小蓬竹干扰指数最大是猴樟,其次是小蓬竹本身。在自然情况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猴樟种群将占优势,最终小蓬竹将在小蓬竹群落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晋中、临汾、运城地区麦长管蚜对5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以LD50值比较,晋中地区麦长管蚜的敏感性次序为氧化乐果>辛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乐果;临汾地区的敏感性次序为马拉硫磷>氧化乐果>辛硫磷>敌敌畏>乐果;运城地区为马拉硫磷>氧化乐果>辛硫磷>乐果>敌敌畏。3个地区相比较,对各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以运城最为敏感,其次为临汾、晋中地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测试了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麦蚜、中国槐蚜、绣线菊蚜、棉蚜及其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 .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带白杨毛蚜的杨树叶片的反应比较显著 ,龟纹瓢虫对带绣线菊蚜的苹果叶片的反应比较显著 ,而异色瓢虫成虫对带有棉蚜的木槿叶片反应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