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补饲对哺乳仔猪和断奶初期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母猪年龄、胎次、产仔数、分娩日期基本一致的20窝大约克初生仔猪200头(每窝10头)以窝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4窝,每窝为一个重复。1组作为对照组,哺乳期不补饲;4个试验组分别于3日龄、7日龄和14日龄开始补饲颗粒或粉料教槽料,观测仔猪哺乳期生长发育和断奶后第一周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补饲的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日龄、7日龄开始补饲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14日龄开始补饲组;断奶后一周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补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补饲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哺乳期仔猪补饲从5~7日龄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格尔木市大格勒乡某养殖户仔猪的不同日龄补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早期补饲可以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下痢的发生,在相同日粮供给的条件下将试验群分为4组,每组3头,除补饲起始日龄不同外,其他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相同.第1组7日龄补饲,第2组14日龄补饲,第3组21日龄补饲,第4组28日龄补饲,至35日龄断奶时第1组平均断奶重为(8.05±0.75)kg,均高于第2~4组,与第3组和第4组断奶重差异显著(P<0.05),下痢发病率以第1组最低为18.5%.研究表明,经过早期的补饲,可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减少下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窝条件相近的仔猪分为2组,试验组仔猪在10日龄时进行强制补饲,结果表明,强制补饲在降低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和提高断奶窝重、降低仔猪发病率方面是可行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研究荣昌乳仔猪二糖酶的发育规律,为荣昌乳仔猪饲养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优化补料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30窝胎次、产仔数一致的荣昌乳仔猪随机分为补饲(A)组和非补饲(B)组,A组从6日龄开始补饲,B组不补饲,分别在第0,2,5,8,11,15,19,23,28,30,35天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各段)、回肠测定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补饲对小肠中3种二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补饲组乳糖酶活性在空肠段8,11,15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蔗糖酶活性在空肠前段和中段11,15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非补饲组麦芽糖酶在十二指肠19天、空肠前段19,15,28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乳糖酶活性在十二指肠15天、空肠前段和中段15,11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说明乳仔猪进行补饲能提前二糖酶发挥高活性的时间;21日龄断奶二糖酶活性对补饲仔猪的影响小于非补饲组;21日龄断奶仔猪比28日龄断奶仔猪酶活性的波动更大;乳仔猪乳糖酶活性在8,11,15日龄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蛋白源对断奶前后仔猪消化道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系发育不健全,小肠粘膜抵抗能力弱,易被各种外源性蛋白抗原损伤(Dunsford等,1989;Li等1990,1991)。在实际生产中,3~5周龄断奶补饲,能保证足够的采食量,使仔猪适应日粮抗原。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蛋白源对补饲期和断奶后仔猪消化道各种酶活的影响,为选择适合仔猪消化生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外源精胺对仔猪血液精胺含量、脏器发育和不同阶段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将9窝胎次和初生体重相近的7日龄"杜×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配到0、12和15 mg/kg外源精胺处理组,每组3窝。所有仔猪从7日龄起补饲各自含不同外源精胺添加量的饲粮,21日龄断奶后继续补饲断奶前饲粮,29日龄起停喂外源精胺,3个处理组仔猪采食相同的饲粮至35日龄结束。29日龄早晨空腹称重后,从每窝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采集其血液用于检测精胺含量,然后屠宰,测定其脏器重量。结果表明:仔猪血液中的精胺含量随饲粮中外源精胺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3个外源精胺处理组仔猪血液中的精胺含量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饲粮中添加外源精胺可增加仔猪胃、脾和心脏的重量,但3个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外源精胺提高了7~21日龄阶段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极显著地提高了22~28日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1),且在停喂外源精胺后,外源精胺处理组仔猪29~35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仍然大于未补饲外源精胺组仔猪(P0.05)。因此,通过饲粮途径给哺乳仔猪补饲外源精胺能促进仔猪脏器发育并提高仔猪断奶前后的平均日增重,预防仔猪断奶后的失重。  相似文献   

7.
242 对日粮组分的短暂性反应 许多研究报告认为断奶后仔猪肠道形态的改变是仔猪肠道对日粮抗原组分产生短暂性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引起的(Miller等,1991)。这是断奶仔猪日粮开发策略中最具争论的内容之一。因为日粮造成对小肠免疫损伤的程度随断奶前补饲量大小而变,补饲量低可产生致敏反应并引发断奶后腹泻,补饲量大则可产生免疫耐受,对断奶后仔猪肠道和生产力影响较小(Hampson,1987)。但也有报道则相反,Barnett等(1989)研究认为,断奶前采食量高,断奶后腹泻发生率高。243 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大豆蛋白 多数报道认为断奶仔…  相似文献   

8.
早期补饲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就早期补饲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导补饲,至35日龄断奶,经过诱导补饲的仔猪体重比未补饲的仔猪平均增加0.83 kg,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增加26 g,20~35日龄平均日增重增加62.5 g,每头仔猪比未补饲的增加收入14.0元,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断奶前补饲补饲可弥补仔猪母乳摄入不足,并促进消化道发育。达到免疫耐受水平的补饲量可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避免或减轻断奶后的过敏反应。但如补饲不充分,仔猪断奶后再次接触饲料抗原反而会使超敏反应更加强烈。据报道,600克可能是使  相似文献   

10.
(一)补饲乳猪料的优势仔猪在出生后2周内,只能充分消化乳蛋白(酪蛋白)、乳糖、葡萄糖和脂肪。2~3周龄,才可消化更多的淀粉、蔗糖和非乳蛋白。补饲乳猪料的仔猪会比那些仅采食母乳的仔猪发育得更成熟。通过补饲乳猪料,可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以便适应断奶的需要。除了可以减轻断奶应激,补饲乳猪料还有下列好处:1.可以将不同乳头供奶量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2.使仔猪在断奶前能够稳定持续地增重。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喂给产仔栏中仔猪以代乳品补充它们从母猪摄取的营养,除了可提高断乳体重外,尚有一些有益作用。大学研究人员测定了一个商品猪群中49窝2日龄到断奶(28日龄)补饲液体代乳品的仔猪。结果表明,断奶头数和断奶体重有显著的提高。结果亦表明,补饲仔猪的母猪断奶后返情平均缩短1天。对照组母猪(仔猪未补饲)断奶至发情间隔为4.33天,处理组为3.44天。  相似文献   

12.
卢福庄 《养猪》1993,(1):3-4
21窝杜浙杂交仔猪按出生顺序依次分成3组。7—35日龄期间分别补饲不含乳制品酸化乳猪料、含15%乳清粉乳猪料和“5311”乳猪料。结果表明,3组仔猪35日龄的平均断奶体重,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报酬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后每组仔猪又按断奶先后依次分成两组,分别喂予原乳猪料和全植物性仔猪开食料,试验至56日龄结束,各处理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也无显著差异(P>0.05)。哺乳期喂不含乳制品乳猪料的猪,断奶后不管喂原乳猪料还是仔猪开食料,生产性能均有超过其它两组的趋势。在不早于35日龄断奶的情况下,哺乳期补饲不含乳制品酸化乳猪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我县推广仔猪补饲较早,过去以推广仔猪早诱食、补全料和抓旺食技术为主,一般60日龄断奶,头均重16千克左右。虽然补饲仔猪比常规喂养仔猪的断奶重提高了。但哺乳时间并没有缩短,母猪繁殖力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仔猪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4.
有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酸奶能够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促进仔猪生长。笔者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发酵酸奶,通过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吸收的分析,探究发酵酸奶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养分消化的影响,以期为断奶仔猪饲养过程中的补饲发酵酸奶喂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发展畜牧业已经由八十年代的“速度型”向九十年代的“效益型”转变,畜牧业的振兴,最终还是科技解决问题。目前,我区仔猪补饲时间迟(25日龄左右),断奶窝重小(6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低(窝均纯收入140—190元)。为此,在农户中应用推广仔猪早期科学补饲技术,以大面积提高我区仔猪断奶窝重和经济效益。在此之前,我们曾做了仔猪早期补饲试验,现将补饲方法及其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适宜补饲日龄及断奶后留栏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场对63窝588头新生仔猪和183头断奶仔猪分别进行“仔猪补饲日龄及断奶后的留栏效果”试验,目的是想通过早期补料,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个体重和饲料采食量以及断奶后的仔猪适当在产栏留养一定日龄后转入保育栏舍,减轻仔猪的断奶应激,以便成功的实现仔猪早期...  相似文献   

17.
选用二元杂交仔猪10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8日龄时开始补饲,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在自由采食基础上,增加强制补饲至21日龄.结果表明,强制补饲可明显增加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前的饲粮采食量:试验组(600.6±29.97)g,对照组(202.6±16.59)g(P<0.01);断奶前后日增重显著提高(P<0.01);断奶后仔猪腹泻频率显著降低:试验组(14.78±2.13)%,对照组(45.75±6.26)%(P<0.01);28日龄胃内pH值低于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5日龄时,试验组胃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绒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仔猪提前断奶是有效提高猪繁殖能力的重要措施.我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于1988年3~5月份在松江县五里塘乡供港猪场,进行给仔猪补饲“311”乳猪料(泰国正大康地有限公司生产)及自配乳猪料,并于35日龄断奶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主要是利用仔猪混合料对合作猪仔猪从出生到断奶阶段进行补饲培育,旨在提高断奶重,缩短出栏周期。试验选择16窝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哺乳期内用仔猪混合料对仔猪进行补饲培育,对照组按归照当地传统方式只哺乳,不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试验末增重、相对生长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济效益只均比对照组提高6.05%。说明对合作猪仔猪从哺乳期开始进行补饲是可行的,可有效增加牧民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需要营养物质亦较多,但其生理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因此,早期补饲以弥补营养之不足,促进胃肠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断奶窝重和个体重,使其成为优良的后备猪和肥育用幼猪。哺乳仔猪的补饲,也是养猪生产环节中的优饲阶段,据我省群众总结的经验和试验结果,每增重1千克,约消耗混合料1千克,断奶重可达10~12千克。我县农村养猪历来就有给仔猪进行补饲的习惯,仔猪“开口”一般在生后15~20日龄。随着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仔猪补饲的效果日益显著,据172窝、1508头仔猪统计:初生重660克,40日龄左右阉割时重4.767千克,为初生重的7.22倍;60日龄断奶重8.760千克,为阉割时重的1.84倍,为初生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