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并配有大体积流通池的荧光检测器快速检测奶及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在样品中按m(牛奶)∶V(乙腈)=1∶2.5的比例加入乙腈,采用涡旋及超声辅助液液萃取法对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提取,经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过黄曲霉毒素M1免疫亲和柱进行净化及浓缩;采用V(甲醇)∶V(乙腈)=50∶50及纯水作为流动相,经UPLC BEH C18柱(100mm×2.1mm,1.7μm)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3μg/kg,低于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最低限量标准,符合检测要求;同时,在0.06~1.2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其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3个加标浓度的回收率在81.95%~94.20%之间,效果较好;采用大体积流通池检测的灵敏度较普通流通池提高了近3倍;经用于奶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结果与现行标准方法一致;另外,在前处理中,用乙腈对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提取,可以有效地沉淀样品中的蛋白质,从而得到澄清的提取液,在过免疫亲和柱净化时只需利用溶液自身重力作用即能过柱.综上,此定量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方法.[方法]供试乳制品经提取、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黄曲霉素M1的含量.[结果]黄曲霉毒素M1在2~ 1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5 9,平均回收率为96.7%,检出限为0.4μg/kg.[结论]研究所用方法简单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可用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市场随机购买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UPLC-MS/MS)对普洱茶茶叶进行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测,分析3种方法检测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适用性以及茶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情况.结果表明,ELISA法测得结果为8.94~588μg/kg,HPLC法测得结果为0.318~0.677μg/kg,UPLC-MS/MS法结果均为未检出.UPLC-MS/MS法具有选择性强、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对普洱茶茶叶这种基质复杂的样品进行测定,能减少杂质干扰,有效避免假阳性结果,更适用于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的方法,并通过对食用油、花生、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加入50μL标准品溶液、50μL抗体工作液、50μL酶标二抗反应30 min变异性最小;ELISA试剂盒检测灵敏度高,对食用油、谷物、花生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8.82 ng/L和48.51、176.56 ng/kg;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符合相关规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产毒真菌极易对食品造成污染并产生真菌毒素,尤其是谷物在生长及加工过程中,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为黄曲霉毒素,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护消费者免受黄曲霉毒素毒害的有力手段.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相似文献   

6.
以中医药传统药物猪胆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作为测定方法,分别通过免疫亲和柱法及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考察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对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所制样品中杂质对四种黄曲霉毒素峰均无干扰,能专属的测定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法处理效果更佳,杂质较少。两种方法对黄曲霉毒素G族回收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黄曲霉毒素B族则QuEChERS法回收率更高。重复性、检测限对比结果,免疫亲和柱法优于QuEChERS法。因此两种前处理方法各有优劣,但整体而言,从操作简便,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讲,QuEChERS法更优。此研究可为快速高效测定中药中的黄曲霉毒素提供思路,准确快速检验国药,对于“三农”中家畜猪的养殖,充分利用家畜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曹叶中  蔡文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01-203,210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同时检测牛奶和奶粉中的5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的方法.[方法]样品用含0.5%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通过硫酸镁和氯化钠促进水-乙腈分层,经正己烷除脂净化后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各黄曲霉毒素线性范围为1.0~5.0 ng/mL,确定系数(R2)均大于0.9990;牛奶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7.06%~101.28%,RSD为2.38%~7.22%;奶粉加标平均回收率为57.00%~99.86%,RSD为2.00%~8.37%.[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牛奶和奶粉中的5种黄曲霉毒素,具有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强、定性准确等优点,可用作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有毒致癌化合物,污染粮食及其制品,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目前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了上述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利用荧光光度法串联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花生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荧光计初步筛选后,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确证分析。[结果]黄曲霉毒素B1、B2、G1、G2能达到完全的基线分离,检出限分别为0.3、1.0、0.3和1.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回收率可达70%~96%,相对标准偏差低于9.4%。[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且经济,能够满足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具有高毒性的真菌毒素,常见的有AFTB1、AFTB2、AFTG1、AFTG2。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免疫亲和净化结合光化学柱后衍生液相色谱的方法对油脂类、坚果类及黄曲霉菌株培养物3种类型样品中的AFTB1、AFTB2、AFTG1及AFTG2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索该方法对不同类型样品的净化及检测效果。结果表明:免疫亲和柱对3种类型样品的净化效果良好,能特异性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吸附,没有明显的干扰峰。经过光化学衍生反应装置衍生后,4种黄曲霉毒素在25 min内得到良好的基线分离,AFTB1、AFTG1在0.1~40.0 n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FTB2、AFTG2在0.03~12.0 n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免疫亲和净化-光化学衍生液相色谱法不仅能准确检测出油脂类及坚果类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还能用于监测黄曲霉菌株的产毒情况及毒素积累规律,可为黄曲霉毒素的研究与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秋菊  高丽娟  张丽华  石树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81-13582,13585
[目的]比较并筛选出适用于白藜芦醇在线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试验对比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花生根白藜芦醇的异同。[结果]从线性相关性看,R(UV)=0.999 6,R(HPLC)=0.999 8,2种方法都有良好的线性度,都适用于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检测;从精密度[RSD(HPLC)=1.87%,RSD(UV)=2.52%]和回收率[HPLC 98.8%~101.2%,RSD为1.25%;UV法97.8%~103.5%,RSD为2.25%]看,HPLC法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从平均测得结果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0.699 1%、RSD=2.52%(n=4),HPLC法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0.690 4%,RSD=1.87%(n=4),2种方法结果相近。[结论]本着在线监测和仪器的普适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有优势,更适用于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色谱柱为美国(,5 um),甲醇-水(60??40,体积比)洗脱溶剂,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2 nm,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1.04%(n=5)。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单、出峰快,可作为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类食品中的记忆缺失性贝毒软骨藻酸。软骨藻酸经适当甲醇水提取,经过阴离子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方法定量限为200μg/kg,回收率大于88.0%。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性强,能满足贝类食品中软骨藻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特异和敏感的检测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潜伏感染的方法,以KHV Sph基因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并且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估及临床样品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与鲤痘疱疹病毒、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和鳗鲡疱疹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最低检出率为42拷贝/μL,灵敏度高。用本方法对63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有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病史的18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全为阳性,阳性率为100%;从有临床症状的鱼中得到的15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全为阳性,阳性率为100%;30份无任何临床症状鱼中的6份被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0%。本试验中建立的水生动物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快速检测方法,可为潜伏感染KHV的临床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手段,可为KHVD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根据GenBank中PCV2和PCV1的基因组序列设计3条引物,并建立了检测PCV2的复合PCR方法。用该方法对河南省7个地市45个猪场的156份样品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病料98份,阳性率63%;阳性猪场38个,阳性率84%,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检测大豆中多种残留农药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甲氰菊酯等5种常用农药为检测对象,污染较严重的大豆为检测材料,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5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试验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丙酮作为提取剂,流速为1.0 ml/min。5种农药在0.02~1.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4~0.999 7。5种农药在0.02~0.20 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9%~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1.5%~4.9%。[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方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可满足大豆中农药多残留检验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PCR法及细菌培养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在常规PCR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并采用该法与常规PCR及传统细菌培养法3种方法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2.5 cfu/ml,达到了只需13个细菌就可得到阳性结果的灵敏度,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且检测速度快,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比传统细菌培养法和常规PCR法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由于在密封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产物与环境间的交叉污染。[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是3种方法中最为快速敏感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三聚氰胺的GC-MS法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C-MS法测定饲料中的三聚氰胺。饲料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经提取、净化、HPLC检测、衍生化、采用CG-MS方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420批饲料进行检测,用试剂盒筛选后,HPLC法检测出疑似阳性26批,用CG-MS方法定性排除17批,试验表明,HPLC法三聚氰胺检测阳性率为6.1%,GC-MS法确证后阳性率为2.1%,此次GC-MS法回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的有效、快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比较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方法,探讨了相关问题并预测了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结果]使用TLC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限可达20~300μg/kg。在羟基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法检测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为10~50μg/kg,衍生化或荧光酰化后检测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20~50μg/kg,甚至更低。利用HPLC,以甲醇-水或乙腈-水混合物为流动相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其检测限为100~500μg/kg。利用LC-MS/MS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0.8~10.0 ng/kg。[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良分析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饲料中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相似文献   

20.
HPLC快速测定绞股蓝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中槲皮素含量的简便、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法]用Microsorb-MV100-5C18色谱柱(4.6mm×250.0mm,5μm),ProStar325紫外可见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混合液(乙氰∶1.0%醋酸∶0.4%磷酸=30∶35∶35,V/V/V)(37∶63,V/V),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为372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槲皮素在0.64~25.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96%(n=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