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长江流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晓莉  高良敏  刘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32-6433,6436
选取2007~2009年长江流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江流域江苏段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2009年长江流域江苏段10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Cr(VI),但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由致癌物质所致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5a-1,而由非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9a-1,致癌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对开封市饮用水源地黑池和柳池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致癌性污染物Cr6+和Cd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6~10-5a-1,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1.0×10-4a-1),但接近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a-1)进行比较,黑池和柳池中各采样点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均超标。其中,黑池最大超标89.7倍,柳池最大超标95.2倍。(2)非致癌性重金属Pb、Cu和Zn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13~10-8a-1,均小于以上3种健康风险限值。因此,致癌性重金属Cr6+和Cd应当作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对开封市饮用水源地黑池和柳池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致癌性污染物Cr6+和Cd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610-5a-1,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1.0×10-4a-1),但接近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a-1)进行比较,黑池和柳池中各采样点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均超标。其中,黑池最大超标89.7倍,柳池最大超标95.2倍。(2)非致癌性重金属Pb、Cu和Zn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1310-5a-1,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1.0×10-4a-1),但接近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a-1)进行比较,黑池和柳池中各采样点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均超标。其中,黑池最大超标89.7倍,柳池最大超标95.2倍。(2)非致癌性重金属Pb、Cu和Zn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1310-8a-1,均小于以上3种健康风险限值。因此,致癌性重金属Cr6+和Cd应当作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某水源地水环境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乌鲁木齐市某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化学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r6+>As> Cd,Cr6+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该水源地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是Cr6+.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以氟化物为最大,Pb次之,个人年风险水平为10-11/a~10-8/a.[结论]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5.
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库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18个采样点水体中的重金属(Pb、Cu、Mn、As、Cd)含量进行研究,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地下水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的重金属致癌风险较高,化学致癌物(As、Cd)的健康风险值超出化学非致癌物质(Cu、Pb、Mn)3~5个数量级,致癌重金属As的风险值数量级在10-5的比例约为16.7%;该区域化学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平均值排序是Cu>Pb>Mn,其中大部分(比例大于94%)Mn和Pb的非致癌风险值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5×10-5 a-1).该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物的优先控制顺序为:Cd> As>Cu>Pb>Mn.  相似文献   

6.
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小麦子粒重金属(Cd、As、Pb和Cu)所致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灌区小麦子粒已经发生重金属富集.由膳食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化学致癌物Cd和As的个人年风险均在10-4a-1水平,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1);非化学致癌物Pb和Cu的个人年风险均低于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化学致癌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占总年风险的99.8%.污灌区各样点小麦子粒重金属个人总年风险超过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6~42倍,对人群存在着明显的健康风险.对照区因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重金属健康风险危害,但远小于污灌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巨野县318件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差和极差水平,TDS、NO2、CI、F、Mn、Fe因子的超标为地下水综合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样品污染物总健康风险水平为0.14×10^-6~41.92×10^-6a^-1,低于ICRP最大接受风险值5×10^-5a^-1,超出1×10^-6a^-1的样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致癌物砷引起的个人健康风险是总健康水平较高的原因,占总健康风险的99%,非致癌物亚硝酸氮、氟、锰、铁引起个人健康风险水平较低,引起健康风险高低表现为F〉Fe〉Mn〉NO;。  相似文献   

8.
以长株潭地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株潭地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株洲醴陵市和炎陵县水环境中As含量略高于饮用水限量标准,其余县市区水环境中Cd、Pb、As、Cr~(6+)、Hg皆在限量标准范围之内;水环境中Cd、Pb、As、Hg、Cr~(6+)等重金属由饮用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在2.28×10~(-5)~8.84×10~(-5)之间,且化学致癌物由饮用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高于非致癌物;化学致癌物由饮用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顺序为AsCr~(6+)Cd;其中,重金属As、Cr~(6+)引起的健康风险表现为株洲湘潭长沙,Cd的表现为湘潭株洲长沙。结果还表明,长株潭地区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As、Cd及Cr~(6+)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需对该区域饮用水进行重金属As、Cd、Cr~(6+)的净化处理,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玉溪红塔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特征和人体健康风险,为玉溪地区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结合2014—2018年飞井海水库水环境质量检测数据,运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推荐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9项水质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2014—2018年,飞井海水库水质状况良好,除NH_3-N外的其余监测指标均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水标准。水环境总健康风险为4.1×10~(-5)~1.3×10~(-4)a~(-1),高于或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US EPA推荐值,但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化学致癌物(Cr~(6+)、As和Cd)的风险值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F~-、Cu、NH_3-N、NO_3~-、Mn和Fe),主要致癌污染因子为Cr~(6+);各非致癌物健康危害风险的数量级均为10~(-9)~10~(-13),其风险值可忽略不计。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Cu和F~-、Mn、Fe、Cd、Cr~(6+)之间、Cr~(6+)和Cu、F~-、Fe、Mn、Cd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Cr~(6+)和Cd的相关性极其显著(R~2=0.832),说明Cr和Cd含量之间影响较大。【结论】飞井海水库人体健康危害总风险以化学致癌物风险为主,主要化学致癌物为Cr~(6+),非化学致癌物中F-最高,应予以优先关注和重点管控。  相似文献   

10.
青弋江芜湖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1—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青弋江芜湖段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芜湖段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铬(VI),但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以铅为最大,NH3-N次之;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惠州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鸿加  曾东  彭晓春  胡习邦  白中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04-1705,1807
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对惠州市不同水源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分析惠州市饮用水源地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风险水平。计算结果表明,个人化学致癌物总年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总年风险,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2008~2010年惠州市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总年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主要原因是化学致癌物Cr6+的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加强治理和控制化学致癌物特别是Cr6+是降低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饮用水源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郑州市饮用水源水环境健康风险的状况,通过选取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郑州市的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郑州市地表饮用水和地下饮用水源基因毒物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6~10-5a-1,躯体毒物的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12~10-9a-1;(2)基因毒物为优先控制类,铬为饮用水源优先控制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1—2015年湘江株洲段水质监测资料,对朱亭、枫溪、白石和霞湾4个水质断面的环境健康风险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躯体毒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大小排列为氟化物、铜、铅、氨氮、汞、氰化物、酚,而基因毒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大小排序为砷、六价铬、镉;(2)基因毒物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远超过躯体毒物质,基因毒物质为各断面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氟化物为躯体毒物质中优先控制污染物;(3)"十二五"期间,4个断面经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该评价结论对于指导湘江株洲段水环境风险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荣昌县饮用水源主要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方法]选取荣昌县8个镇街饮用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分析及污染源调查,应用目前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各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结果]在所监测的水库中,水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N、P、有机物污染,未出现重金属等指标污染。非致癌物的个人年风险最大为NH3-N,其次为Hg、氰化物,最低为挥发酚,但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均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Cr~(6+)在枯丰水期的个人年风险值均高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As的个人年风险值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结论]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远超过非致癌物,Cr~(6+)是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主要有毒污染物,对Cr~(6+)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镇街饮用水源地水体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花垣河重污染河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监测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花垣河流域锰冶炼工业导致的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评估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根据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花垣河流域锰冶炼行业重污染河段的6个点位水体中的特征污染物氨氮、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Cd、Cr~(6+)、Zn、Pb、As、Hg的监测数据,进行年风险评价,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点位1~5水体中的污染物监测值均高于对照点位6,点位1~5水体中污染物的年风险水平9 a平均值为对照点位的9.58~10.41倍;各点位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氨氮和Cd的监测值在P0.01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氰化物和Cr~(6+)的监测值在P0.01水平有显著负相关性,氨氮和Pb的监测值在P0.05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各点位之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点位1~5之间在P0.01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Cd、氨氮、氰化物、Cr~(6+)、Pb是个人年风险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主要污染物的主成分分析得出点位1~5的个人年风险值预测方程,预测方程残差的偏差绝对值小于0.5×10-6、P0.001,说明预测方程拟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岩溶含水层四氯化碳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氯化碳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针对某市南区地下水遭受四氯化碳污染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时期X-49井的风险指数最高,其中致癌指数为1.79×10-4,非致癌指数为3.44,均超过规定标准,并且饮水带来的风险远大于皮肤接触带来的风险,约占总风险的99.6%。但饮用开水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建议当地居民不饮用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