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推迟,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与粗纤维的积累量增加,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粗脂肪无明显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因品种与收获期而异。在开花散粉期收获,粗蛋白分配量表现为绿叶>茎鞘>果穗;乳熟期收获表现为果穗>绿叶>茎鞘。不同收获期粗脂肪的分配表现为绿叶>雌穗>茎鞘。粗纤维随收获期推迟,在绿叶和茎鞘中的分配量递减,而果穗中分配量增加。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应在乳熟中后期。 相似文献
2.
3.
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13,他引:50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高的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玉米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高产品种子粒产量主要来源于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即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并与抽雄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持续时间较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种植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种,适当期早播,采用窄行距和扩大群体密度,施足肥料,必要时辅以灌水,并使用药物防止因养料、水不足和病虫害所引起的植株倒伏,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Larson和Hanway, 1977)。 相似文献
5.
6.
7.
以34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青贮收获期调查田间倒伏率、株高、穗位高、茎粗等农艺性状,测定茎秆穿刺强度及压碎强度,比较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茎秆力学特性、品种差异性和指标相关性,为筛选抗倒能力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茎秆基部节间的穿刺强度及压碎强度随节间的上升逐渐降低,且与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茎折是玉米青贮收获期倒伏的关键因素,参试的34个玉米品种中,32D22、先玉1692、东单606和KXA4574综合抗倒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为材料,研究了寒地不同收割期对青贮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收获期推后,青贮玉米全株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呈递减趋势,粗脂肪变化规律不明显。北方寒地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40~50d。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杂交种良玉99为材料,2018~2019年设置常规(等行距)种植(CK)和二比空、大垄双行、偏垄宽窄行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合作用参数、群体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玉米群体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增加了1.39%~36.55%、2.78%~18.98%、5.88%~45.75%;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3.36%~13.89%;叶片、茎秆和叶鞘干物质转运率分别提高了1.92%~23.08%、5.48%~34.31%、19.56%~53.39%,子粒产量贡献率提高3.50%~62.50%。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产量,2018年产量提高14.16%~30.34%,2019年产量提高4.19%~9.28%,2018年产量增幅较大主要来源于空秆率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在干旱年份不均匀种植表现出更大的增产优势,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中大垄双行两年子粒产量均最高,分别达6 264.68 kg/hm2和12 449.4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磷素分配及子粒植酸磷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玉米各营养器官磷素分配与子粒植酸磷浓度及其积累量存在基因型差异,郑单958和浚单20相对植酸磷浓度低,分别为1.57、1.59 g/kg。子粒中植酸磷占总磷的比例平均值为56%,其中,永玉2号最高,约为62%;浚单20和郑单958较低,约为49%。不同基因型玉米各部位磷浓度、积累量与子粒植酸磷浓度完熟期存在相关性,其上部叶、下部叶、苞叶、穗轴、子粒的磷浓度和茎秆、上部叶、下部叶、苞叶、穗轴、子粒的磷积累量与子粒的植酸磷积累量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运转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对两种类型饲用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运转规律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偏重于营养生长,生物产量较高,拔节之前其生长中心为叶片,拔节之后其生长中心为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吐丝前大于吐丝后,比例为67∶33,形成生物学产量的关键时期在大口期至吐丝期,光合产物向子粒转移输出的主要器官是叶片;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偏重于生殖生长,拔节之前其生长中心为叶片,拔节至吐丝25d生长中心为茎秆,吐丝25d至成熟期生长中心为子粒,形成生物学产量和子粒产量的关键时期在灌浆期,光合产物向子粒转移的主要器官是叶片、茎秆和苞叶。 相似文献
12.
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是影响粗脂肪含量与产量的重要因子。随着收获期推迟,密度与N对粗脂肪含量的作用逐渐增强,P的作用逐渐减弱。对粗脂肪产量的作用因不同收获期而异。总的来说,随N、P用量的增加,青贮玉米整株粗脂肪的含量及产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密度的增大则略呈下降趋势。获得较高粗脂肪产量(170~390kg/hm2)的适宜施N量为165~225kg/hm2,施P量为65~140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于2001~2002年对三个不同类型5个玉米品种饲用栽培的物质生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中单9409>东陵白>科多8号>掖单13,由于含水率不同,鲜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科多8号>中单9409>东陵白>掖单13,子粒产量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单94∞与普通玉米品种掖单13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分配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以茎鞘较多,而粮饲兼用型及普通型玉米品种以子粒较多.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青贮玉米不同密度下的子粒产量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子粒的产量与品质,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玉米子粒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在不同成熟阶段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低含量与最高产量相对应,但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高含量却不与较低产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16.
玉米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湛江市赤坎区文章村的玉米园中采集玉米植株及其生长的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Cr)、铅(Pb)、镍(Ni)、铜(Cu)、锌(Zn)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玉米不同器官积累重金属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园土壤受重金属Cr的中度污染;②玉米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Ni>Pb>Zn>Cr>Cu,其中,Ni、Pb、Zn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411、1.892和1.139;③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该种重金属含量。各种重金属在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不一致,玉米茎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玉米根中的含量较低;④玉米对土壤Cr元素有较强的避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