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动规律,利用铗日法采集标本以及林业部门和各林场提供的数据,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通过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季节变动夏季数量最高,春季最少。而年间变动较为稳定。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人为干扰活动比较大的矿区啮齿动物组成,为有关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啮齿动物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夹日法结合已采集到的标本,并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矿区啮齿动物12种,隶属3目5科10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40%,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83.33%);从捕获数量上来看以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优势种,啮齿动物在居民点的密度大于林地,符合矿区生境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人为干扰活动比较大的矿区啮齿动物组成,为有关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啮齿动物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夹日法结合已采集到的标本,并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矿区啮齿动物12种,隶属3目5科10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40%,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83.33%);从捕获数量上来看以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优势种,啮齿动物在居民点的密度大于林地,符合矿区生境特点.  相似文献   

4.
林区啮齿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人为干扰下啮齿动物生态分布与生境的关系,利用夹日法于2008年3月—2010年12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棕背鼠平的密度最大。灌丛中棕背鼠平和黑线姬鼠为主。沼泽湿地以东方田鼠为主。阔叶林以大林姬鼠为主。农田草地草甸以黑线姬鼠为主。在居民点附近以伴生种褐家鼠为主。这反映了它们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倾向性。地面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丰富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分布也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垦对功能相对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干扰,这种干扰往往导致栖息地破碎化,并对动植物群落产生强烈影响。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啮齿动物群落受到开垦干扰后对环境的响应及其群落中种群的生态对策,是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维持稳定的重要基础。2006~2011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未开垦和开垦草地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及其不同生态对策种群的数量组成进行了专门研究。目的(1)明确开垦干扰下啮齿动物群落格局时间尺度变化;(2)验证假设:人为干扰区(开垦区)啮齿动物群落中r?对策者占据优势,未干扰区(未开垦区)以K?对策者为主;(3)依据啮齿动物群落中不同生态对策种群的数量组成来判断群落所受干扰的程度。结果表明,开垦干扰降低了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改变了群落中不同生态对策种群的数量组成,种群以r?对策者为优势;未开垦区啮齿动物群落中以K?对策种群为主。开垦区啮齿动物群落受到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6.
2002~2004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选择4种不同干扰生境,在3个空间尺度上对啮齿动物群落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和尺度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具有明显差异。随着尺度的增大,不同干扰生境种类组成明显增加,优势种组成格局明显变化,开垦干扰下子午沙鼠在3个空间尺度上都为优势种;轮牧干扰下子午沙鼠只是在小尺度上占有优势,而小毛足鼠在2个较大空间尺度上始终为优势种;过牧干扰下同样子午沙鼠只是在小尺度上占有优势,而三趾跳鼠在2个较大空间尺度上始终为优势种;禁牧干扰下子午沙鼠和黑线仓鼠的优势地位在1hm2和10hm22个空间尺度上交替出现,但在40hm2空间尺度则同时成为优势种。在荒漠栖息地破碎化过程中,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三趾跳鼠在群落中数量升高是荒漠生境开始破碎化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啮齿类动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1-1997年,经线路踏查,访问,捕捉和查阅已往资料,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类动物有2目8科36种,动物区系属古北界青成长我和蒙新区的交汇地带。分布着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啮齿动物和温带荒漠,半荒漠啮齿动物两大类群。依据气候,植被及啮齿动物的分布情况,划分为5个水平地理小区。当前,主要的森林鼠害为中华鼢鼠。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对牡丹江的雁鸭类资源,主要采用固定路线踏查法和定点样方法等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记录雁鸭类17种,绿头鸭为优势种,占全部雁鸭类总数量的38.700%;中华秋沙鸭稀少,仅占总数量的0.081%。其中旅鸟5种,夏候鸟1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9.4%、70.6%。在居留型上,以夏候鸟为主。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种9种,占总种数的52.9%;广布种8种,占总种数的47.1%。本地繁殖鸟3种。调查发现,雁鸭类分布与生境关系非常密切,在以湿地和河道为主的生境中雁鸭类数量较大,人类活动和食物资源的变化也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江西啮齿动物区系及其与国内部分省(市)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江西啮齿动物2目6科23种,并对区系组成及其与国内其它省、市异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江西啮齿动物以东洋界种占绝对优势,在啮齿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华中区与华南区和西南区共有种多,而与东北区,蒙新区的共有种少;与国内11省、市作比较,则与浙江、福建共有种多,而与北京,黑龙江的共有种最少.本文还将23种啮齿动物分为六个生态类型,并指出田栖和家栖两个类型是防治的主攻对象.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森林种质资源专项调查(2007FY110400)"为契机,经哈达岭山系森林群落植被组成样方调查,共计收录了哈达岭山系维管束植物87科301属635种,科的组成以含2~5种植物科的数量最多,属的组成以1~3种的小属为主,属的优势相对科的优势小,优势科属分别以菊科的蒿属、风毛菊属所含物种数多。属的分布区系包含13个类型和8个变型,地理成分混杂、交错、融合,存在过渡性。区系的性质以温带分布为主,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优势,世界分布类型作为其重要组成,全部为草本植物。植物区系组成和热带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受地理隔离属种组成比例不高,多为生态幅较宽或历史原因在该区生存,且存在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