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泥蚶俗称“花蚶”,属热带和温带贝类,分布于我国山东半岛以南的沿海海域,是沿海各省重要养殖对象。泥蚶苗种中间培育就是指在高潮区滩涂上筑坝蓄水培育人工繁殖的泥蚶苗,生产成泥蚶蚶豆供应养殖生产。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养殖生产方式,充分解决了因海区污染造成的自然资源量不足的问题。现已成为发展养殖生产、增加资源量的必需途径。目前各地泥蚶苗中间培育面较广,但成活率等技术指标普遍不够高。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归纳出培育过程中各项重点技术措施与广大同仁交流。一、养殖条件1.场址选择:要求选择在海区没有污染、潮流畅通、地…  相似文献   

2.
李兵 《科学养鱼》2004,(9):32-32
2002年我们对500亩潮间带滩涂进行改造,建成了低坝蓄水养殖区,进行泥蚶养殖。通过两年来的低坝蓄水泥蚶养殖试验,泥蚶亩均产600千克,最高产量可达800千克,是平涂泥蚶养殖产量的1.5-2倍。现将低坝蓄水泥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兵 《齐鲁渔业》2004,21(10):19-20
海门市包场镇沿海滩涂自1999年起进行开发利用,虽已对潮下带滩涂进行了平涂自然性养殖,对潮上带滩涂通过改造进行了高涂蓄水养殖,但尚有数千亩潮间带滩涂未开发利用。从2002年起,对500亩潮间带滩涂进行改造建成了低坝蓄水养殖区,并养殖了我国沿海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泥蚶,其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味可口,是传统的滋补食品,为人们所喜爱。2年来的低坝蓄水养殖泥蚶亩产达600奴,最高产量800kg,是平涂养殖泥蚶产量的1.5~2倍,这是潮间带滩涂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现将低坝蓄水养殖泥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泥蚶苗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苗中间培育、初始培育密度100万粒/亩,平均壳长1.93mm,经过3个月的培育,长至平均壳长5.6mm,中间培育成活率为47.3%。  相似文献   

5.
养殖条件 高涂蓄水池塘位于海堤外侧滩涂,底质为泥沙质,水源以自然纳潮为主,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盐度16~33,pH值8.0左右。池塘面积约30亩,堤坝高1.5米,顶宽5~6米,底宽8~10米。池塘四周为进排水沟,中央为养殖埕面。  相似文献   

6.
陈志明  黄培 《科学养鱼》2002,(11):19-19
高涂低坝蓄水养蚶技术是在高位滩涂上筑建堤坝、半蓄水养殖泥蚶的一种养殖方式。在大潮汐时,潮水可以漫过堤坝进池,退潮后,根据养殖需要保留塘内一定水位。小潮汐时,通过堤闸来调节塘内水位。该方法是探索开发利用高潮区滩涂的有效途径,现将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场地选择要求选择在海区无污染、潮流畅通、地势平坦、能避风浪的海滩,底质以软泥为主,中下层为泥沙底质,水域盐度在12‰~32‰之间,以14‰~23‰最为适宜,pH值7.8~8.6,养殖海区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海水养殖水质标准。2.围塘筑堤…  相似文献   

7.
顾水江 《齐鲁渔业》2008,25(2):18-18
选择风浪较小,地势平坦,潮流畅通,大潮汛有4~5天能够进水的高潮区滩涂,盐度在15~25之间,底质以含泥45%~50%的泥沙质为宜。周围交通便捷,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  相似文献   

8.
<正> 泥蚶〔J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种。蚶苗因靠自然落滩孳生,生产能力很低,另因酷采滥捕,资源破坏严重。要发展泥蚶养殖,首先需解决蚶苗生产,关于泥蚶的人工育苗生产,国内外尚未解决。我们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1983年于小观乡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模拟海区泥蚶育苗及蓄水越冬保苗试验。即根据泥蚶繁殖期间不同阶段的生态特  相似文献   

9.
曹华 《科学养鱼》2002,(6):21-21
高涂蓄水养殖具有适养品种广、便于立体养殖及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是近几年来我省大力推广的养殖方式。我市广大养殖户纷纷投入到高涂蓄水养殖生产中,目前养殖总面积达到7200多亩。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经过围垦的高涂,在一般情况下,都长有大米草,而且土质较为硬结,所以要先除去大米草并翻松。牛耕15厘米深,把大米草翻耕到泥土下,然后拖拉机耕细,池塘进水20厘米,让草腐烂。浸泡期间用人工或机械将涂面整平,过半个月左右将水排干再进水30厘米备用。二、几种养殖模式(一)泥蚶、对虾…  相似文献   

10.
刘瑞义 《科学养鱼》1997,(11):27-27
7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泥蛐种苗短缺,发展泥站养殖业,不少地区和单位进行海区贸亲蛐增殖蚣首,但收效甚微,蚶苗仍不敷养殖的需求。笔者于1996年7月3日至8月5日在福安市本斗都对虾育苗室,利用两口总面积为50平方米的育苗池进行泥蚣夏苗培育,育出550微米的泥蛐稚贝1256万粒,取得了平均每平方米出苗25万粒的较好效果。现将主要做法简介如下:一、亲姐的营养和自苗时间的掌握6月10日挑选3公斤二龄至三龄亲蚣,共有360粒放在一口面积为20亩的虾池暂养,虾池浮游生物丰富,没有人工投喂单胞藻等饵料。根据闽东自然海区亲蛐繁殖季节在6~8月,…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魁蚶苗种的春季控温培育技术,其中包括亲蚶的选择、运输、促熟蓄养、采卵孵化、孵化期管理、选幼、幼体培育、水温和水质控制、投饵、日常管理、附着基投放和投放后的培育管理、稚贝出池.  相似文献   

12.
江苏苏北地区拥有十分广阔的海滩,由于观念的落后及资金的缺乏,一直以来滩涂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滩涂资源的重视,对滩涂开发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江苏的海滩大多是辐射沙洲,不适合发展网箱养鱼等养殖方式,所以前几年滩涂大多进行贝类、紫菜等养殖,由于近年来受市场价格低、病害频发等的影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升温促熟的方式培育魁蚶亲贝,经产卵、孵化、选幼,筛选出健康苗,在亲贝培育和幼体培育中采用投喂光合细菌的方法,结果发现投喂光合细菌的亲蚶性腺发育提前1~2d,投喂光合细菌的幼体变态率和生长速度均高于不使用光合细菌的幼体。后期培育中同时采用室外虾池所培育的饵料,效果较好,在500m3水体中,共育出健康稚贝37亿,海上中间培育,使用过光合细菌的幼体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4.
于2001年3-4月在浙江乐清进行了泥蚶亲体工厂化人工促熟培育,前期饵料以小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为主,后期待温度升至25℃以上时,投喂微绿球藻,金藻,扁藻,室内培育时间30-45d即能达到生产标准,比自然成熟提前20-30d。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介绍高涂蓄水立体养殖,具体内容包括:投资者情况、池塘建设情况、养殖模式以及经济效益分析,对生产单位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了Tegillarca granosa(Linnaens,1758)属于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科,泥蚶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主要养殖贝类之一。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其血鲜红色,传为滋补佳品,深受南方民众喜爱,需求量相当大。泥蚶的生殖力较强,活动能力较差,不能潜入较深泥里,以刚埋没全身为限。由于堵港,围滩养虾,环境污染,捕捞过度等原因,泥蚶产量逐年下降。从60年代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泥蚶养殖年年要到北方购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于94-96连续三年在四家育苗厂进行了泥蚶人工育苗小试,生产性推广试验,结果获得育苗量12亿粒,总产值729万元,利税636万元的好成绩,在此基础上亲蚶培养,精卵排放,采卵孵化,幼虫培养,变态附着,中间培育等技术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泥蚶[Arca(anadara0grahosa]分布较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皆有。我国主要产地是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地。泥蛐喜栖息在内湾、河口或浅海风浪较小、水流畅通的软泥滩涂上,其栖息的泥层较浅,稚贝多生活在表层下1~2毫米的泥中,大蛐生活在1~3厘米深处。泥奴主要滤食底栖硅藻,此外,还摄食部分其它小型浮游动物、单细胞藻及有机碎屑等。泥姐的生长速度和环境条件有关,特别是与海水比重和潮区影响有关。比重在1.015左右,生长最快,1.022以上生长较慢;在低潮区的比中、高潮区的生长快,蓄水养蛐又比一般养蚣生长快,这为虾…  相似文献   

20.
顾水江 《水产养殖》2010,31(8):28-29
<正>高涂蓄水综合养殖是利用沿海近岸高潮位滩涂挖塘筑堤,建闸蓄水,放养种苗,投饵培养的一种池塘多品种混养殖生产方式,具有养殖模式多、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我们把开发利用高潮位滩涂资源,发展高涂蓄水综合养殖,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