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在3个面积1亩以下的试验池内,按密度为51-75kg/亩、性比1:1酸对放养3.5kg/尾的亲鱼,使用自己配制粗蛋折含量38%的饲料强化培育,设置产卵巢,流水刺激诱导产卵,结果产卵顺利,平均产卵率42.9%,最高为66.7%。采用改进的孵化缸对卵块孵化,平均孵化率88.9%。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区斑点叉尾鮰鱼苗供应自给率低的状况,于2000年~2002年在那马水产中试基地进行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试验。2000年9月选择后备亲鱼198尾,培育至次年4~5月间产卵,共获得卵块35块,产卵率为35.4%,平均受精率87%,孵化出卵黄苗36万尾,培育至2.8cm规格时存活34.4万尾,成活率95.6%。 相似文献
6.
8.
从池塘养殖的成鱼中选择亲鱼,培育至3龄以上,自然受精、人工孵化。4月上旬获第1批受精卵,经4d室内孵化。出苗36万尾,培育至7~8cm 32.4万尾,成活率达90%。比湖北地区产苗时间提前1个多月。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rmes)科(Ictalurus)。其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我国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84年引进,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推广,斑点叉尾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该品种也是我站近几年来引进并大力推广养殖的品种之一。其人工繁殖技术在我市目前仍鲜见报道。本文介绍了利用马来酸地欧酮(DOM)、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及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催产剂,利用养殖池产卵、车间孵化的方法进行斑点叉尾孵化,旨在研究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10.
一、亲鱼培育 1.池塘条件 选择避风向阳,面积2000米~2,地底平坦,底泥稀少,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水深1.4米,经防渗处理的全衬水泥池进行专池培育。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6.5~8.5之间。在亲鱼入地前7天,每亩使用100千克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消毒,鱼池进排水口处设有拦网,以防敌害入侵。 相似文献
11.
12.
斑点叉尾鲴原产于美国,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入我国,由于其特殊的繁殖习性,使它的繁殖方法与其它鱼类有较大的不同。现将本人在斑点叉尾鲴繁殖中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控制手段,促使红色斑点叉尾鮰与黑色斑点叉尾鮰自行配对、产卵、收集受精卵集中孵化,获得浅黑色的鱼苗;要获得稳定的红鮰鱼苗,必须采取红色斑点叉尾鮰自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Hui(Ictalurus 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rmes),Hui科(Ictalurus)。是我区近几年来引进并大力推广养殖的淡水食用鱼类品种,其人工繁殖技术在区内目前仍鲜见报道。本拟介绍用鲤鱼脑下垂体(以下简称PG)作催产剂进行斑点叉尾Hui人工催产,以及应用斑点叉尾Hui胚胎发育活体现察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6.
17.
斑点叉尾鮰俗称沟鲶、河鲶、美洲鲶,原产于美洲,1984年湖北省率先从美国引种,经二十多年的试验、推广、养殖,今已成为我国淡水鱼类引种、养殖和加工出口最成功的品种之一。2007年初在建瓯市鱼种场引进美国斑点叉尾鮰原种亲鱼1200尾,雌鱼平均体重2.15kg,雄鱼平均体重2.25kg,年龄4龄。经一年多培育,2008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产卵结束,人工孵化也于7月初结束。 相似文献
18.
19.
阐述了斑点叉尾Hui的人工繁殖技术,其中包括亲鱼池的条件,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亲鱼的产卵以及鱼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