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常用的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Ea—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只能单一地反映细胞免疫功能或体液免疫功能,不能同时反应两种免疫功能。Ey混合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根据T淋巴细胞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B淋巴细胞具有C_(3b)受体的原理,以红细胞(E)和C_(3b)致敏的酵母细胞为粘附物的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玫瑰花环试验对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检测机体循环中的T细胞和B细胞,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都有一定意义。利用T细胞上的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和B细胞上的C_3受体,进E和EAC玫瑰花环可将T细胞和B细胞区分开来,并进行计数。关于淋巴细胞的玫瑰花环试验,在兽医学方面,在国内已有关于牛、猪的详细报道,但在禽类,还没有见到报道。因此,本文就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玫瑰花环试验的测定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为体内免疫活性细胞之一的淋巴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受体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而T淋巴细胞不仅在抗体产生上起着调节作用,而且对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器官移植及肿瘤发生等均有重要影响。故检测动物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正常值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我们用此法对26头牦牛的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的健康成年牦牛26头,其中公牛12头(去势8头),母牛14头,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4.
转移因子(Transferfactor)简称TF,是从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中释放出来的多种因子中一种能转移其致敏信息的因子。它能特异地将供体某一细胞免疫的功能转移给受体;非特异地增强受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由各种淋巴器官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所组成,众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中以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为主。在光学显微镜下,B、T淋巴细胞均为形态相同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目前最常用的鉴定和计算外周血液和各种淋巴样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方法是通过鉴别其表面的受体来进行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 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够吸附绵羊及豚鼠等动物红细胞受体的特征,可用绵羊等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相作用,使绵羊红细胞吸附在淋巴细胞周围,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环,以此计算T淋巴细胞数,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并区别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6.
<正>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 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多种因子中一种能够转移致敏信息的因子,它能够特异性地将供体某一细胞的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非特异性地增强受体免疫功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激发剂,对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太行鸡脾脏组织中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免疫应答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太行鸡SRBC免疫组和对照组脾脏组织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与注释、GO分析和通路的功能显著性富集以及差异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太行鸡在免疫6 d后的SRBC抗体滴度平均值为7.65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共有1 108个基因,其中496个上调表达,612个下调表达,412个上调基因只在免疫组表达,537个下调基因仅在对照组表达;上调基因主要涉及T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增殖和单核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下调基因主要参与免疫效应、防御效应、炎性效应、先天性免疫效应生物学过程;在分子注释系统数据库中注释到的免疫相关的显著调控通路有12条,包括抗原的加工递呈、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沙门氏菌感染、HTLV-Ⅰ感染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56个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存在相互作用,其中16个基因位于网络中心节点,部分差异基因与SRBC相关QTL重叠。初步认为抗原加工与递呈的MHCⅡ类分子途径、T细胞激活等调控通路及RAG2、FOS、MHC B-LBⅢ、HSP90AA1、CXCR4和HSPA8等基因可能是参与调控太行鸡SRBC免疫应答的重要信号通路和基因,但其功能和影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细菌鞭毛蛋白作为Toll样受体5(TLR5)或NOD样受体C4(NLRC4)的配体,其结构决定了其既有抗原性又具有佐剂效应。将细菌鞭毛蛋白与外源抗原混合或融合表达,已获得多种有效的候选疫苗。细菌鞭毛蛋白佐剂效应主要是通过TLR5和NLRC4信号途径协同实现的。TLR5位于细胞表面,可触发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分泌,启动天然免疫应答。NLRC4是细胞质中的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细胞质中的多种配体并诱导相应免疫应答。另外,细菌鞭毛蛋白能募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至次级淋巴器官,促进DCs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菌鞭毛蛋白的可塑性将会使得以细菌鞭毛蛋白为基础的疫苗成为当前和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寄生性双翅目昆虫侵袭对奶牛血液免疫的影响,2009年6月—11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随机选取基本状况一致的15头荷斯坦奶牛,观测昆虫侵袭奶牛的情况,采集寄生性双翅目昆虫并记录侵袭奶牛的昆虫数。同时尾静脉采血,采用红细胞黏附免疫功能检测、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指标包括,C3bRR、ICR及T淋巴细胞数。结果表明:在寄生性双翅目昆虫侵袭期间,奶牛的红细胞黏附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导致奶牛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和清除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能力下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1.
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系统研究了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左旋咪唑可影响正常鸡的免疫功能 :左旋咪唑可显著促进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 ,但对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 ;左旋咪唑可使鸡体内抗颗粒性、胸腺依赖性抗原SRBC抗体滴度 ,抗可溶性、胸腺依赖性抗原BSA抗体滴度和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BA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鸡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升高。左旋咪唑影响正常鸡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 :左旋咪唑 ( 1 0mg/kg)可使二次免疫鸡抗SRBC抗体滴度和抗B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升高 ;但使鸡对抗BS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细胞是体内最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由于其表面标志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主要类型。T淋巴细胞区别于B淋巴细胞的独特标志是前者表面有CD2分子,即为红细胞受体(ER),这种受体能与动物的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结,称E-玫瑰花环实验。E-玫瑰花环实验中常用的是总花环(Et)实验和活性花环(Ea)实验。Et-玫瑰花环实验反映的是外周血液中总的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由此可以间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3.
胸腺依赖性细胞即 T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免疫功能 ,不同的免疫功能与其细胞膜上的分化抗原 (CD)的种类相关联。其中 CD4和 CD8是关键的分化抗原。 CD4分子是单链糖蛋白 ,是自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类抗原的受体。研究表明 ,其功能性分子可能是低聚体 [1 ] 。CD8分子也是糖蛋白 ,包含α链和β链 ,是 MHC 类抗原的受体。 CD4和 CD8与相应 MHC抗原结合是 T细胞在胸腺外发挥免疫功能的生化基础 ,也与 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的分化有关。来自骨髓的前 T细胞表面无任何 CD标志 ,在胸腺微环境中先后表达CD2、CD7、CD3抗原和 T…  相似文献   

14.
脾脏转移因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种特定的、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淋巴因子,具有增强淋巴细胞转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TF可将供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异地转给受体,而且能转移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组织相容性抗原和肿瘤抗原等多种抗原的细胞免疫,是一种新型免疫制剂。TF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目前利用抗菌素或免疫球蛋白无法控制的某些细胞内感染的病毒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某些免疫缺陷病和癌症的防治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自上世纪50年代Lawrence等(1957)年发现转移因子至今,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于1979年将其应用到兽医临床治疗中,目前其在国外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增强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5.
<正>鸡白细胞介素-2(白介素-2、rCh IL-2、IL-2)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并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IL-2可提高辅助性T细胞数量和活性,活化巨噬细胞,诱导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等多种杀伤细胞的分化和效应功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IL-2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分泌等功能,具有提高机体体液免疫的功能。为了验证白介素-2(rCh IL-2,IL-2)的生物学功能,特开展相应试验,结果显示IL-2具有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鸡转移因子最佳给予途径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因子是 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多种因子中的一种能够转移致敏信息的物质。它能够将供体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 ,增强受体免疫功能 ;而且可以通过 T细胞来调节 B细胞 ,改善其体液免疫功能 ,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些作用已由哺乳动物转移因子所证明。用肉鸡脾脏制备转移因子已获得成功 [1] ,并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体液免疫效果 ,结果证明 ,鸡转移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对 T细胞免疫和 B细胞免疫都具有积极作用 ,可促进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 ]。以往转移因子的使用多采用注射方法 [3 ] ,但这在鸡场进行大规…  相似文献   

17.
转移因子对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增强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移因子(TF)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类小分子可透析物质,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该活性产物能够将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信息传递给未致敏的受体淋巴细胞。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缺锌对雏鸭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日龄天府肉鸭 10 0只分为 2组 ,喂以缺锌 (Zn 2 2 9mg)和对照 (Zn 10 0mg)日粮 7周 ,观察缺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缺锌组免疫器官的绝对重量、生长指数和淋巴细胞生长周期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病理组织学观察 ,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并呈退行性变 ,网状细胞变性坏死 ,电镜下淋巴细胞胞核固缩或溶解 ,细胞器消失 ,网状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 ,出现大小不等的溶酶体、吞噬体和自噬体。结果表明 ,缺锌严重抑制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 ,显著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免疫功能 ,并对免疫器官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 ,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转移因子(TF)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类小分子可透析物质,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该活性产物能够将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信息传递给未致敏的受体淋巴细胞。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正>1鸡转移因子的概念鸡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鸡体内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种能够转移免疫致敏信息的因子,它能够特异地将供体某一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