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常用的热误差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温度的模型库分段式加权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以UPM120型数控铣床为实验对象,通过跨季度的7批次数据,完成了环境温度15~35℃的分段式加权模型建模和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变化在5℃以内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分布滞后模型、灰色理论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将其作为分段式加权模型库中的基础模型。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小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段式加权模型预测精度为1.39μm;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其预测精度为1.51μm,均远高于单一环境温度样本的回归模型、多环境温度样本的回归模型和泛化能力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国家专设的计量部门对全国各地计量局执行计量规程采取逐级监督手段 ,其目的是掌握好计量这杆公平称 ,感应型电能表是一种测量电能的公平称。在运行中的电能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校验 ,准确无误的计量电能量、是各地供电局、所一项主要工作。现就在电能表校验中对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应注意的问题谈论一下个人见解。1 感应型电能表的温度误差在运行和校验中的电能表 ,其环境温度的变化将会引起电能表基本误差值的变化 ,出现温度误差。如在额定电压、标定电流及额定频率下环境温度自额定温度改变至规定的工作条件温度范围内的任一温度时 …  相似文献   

3.
直流电阻测试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导体直流电阻检测误差的几大关键因素,主要有试验环境、导体氧化层的接触电阻、试验夹具、试验端子等造成的误差,提出了试验环境温度保持平衡、处理导体氧化层、改进试验夹具、用优质试验端子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境温度改变会导致机床产生热误差,因此在机床设计初期应着重考虑机床的热态特性。以某立式钻攻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对机床整体和各个部件分别进行了热模态分析,并基于响应曲面法对机床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当床身、立柱的对流换热系数为9.48 W/m~2·K,工作台和主轴箱等零部件的对流换热系数为时7.75 W/m~2·K,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测得的误差为13.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SF6互感器在不同时期气体湿度值大幅变化的现象,从设备、电网负荷、环境温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原因分析,最后通过相关的曲线和公式,确定了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SF6互感器气体湿度大幅变化的原因,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6.
电磁感应型电能表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电能表制动磁通、电流、电压工作磁通及相位角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传动部分及金属部件的热膨胀系数的不同,也要产生附加误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CAN总线的设施农业嵌入式测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 CAN总线与嵌入式技术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智能解耦控制算法 ,在一定的模型误差范围内实现了对温室环境温度、湿度、光强度的智能解耦控制。经现场实验证明 ,研制的智能测控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鲁棒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冀浩非 《南方农机》2023,(8):138-141+150
近年来,随着增材制造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广泛深入,对打印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确保打印质量成为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笔者以增材制造技术中的熔融沉积成型工艺(FDM)为研究对象,按照FDM打印流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各操作阶段产生打印误差的原因。研究表明,FDM制件产生的误差可分为原理性误差、设备误差、工艺误差和材料误差,其中工艺误差是影响打印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操作人员需在打印过程中依据打印材料、模型尺寸、环境温度等实际情况对各工艺参数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并进行打印设备调试,以保证打印质量,获取性能良好的制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激光靶标主动视觉测量技术进行热轧车轮尺寸测量时,测量系统误差的分析和补偿至关重要。根据热轧车轮测量原理,综合分析测量系统的原理误差、光学像差、图像散斑、CCD分辨率、被测表面形状、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通过相应的措施对误差予以补偿。热态试验结果表明,热态车轮轮缘尺寸测量的标准差小于0.55mm,满足热轧车轮的热检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机械工艺加工的过程当中,可以把误差分为几何误差、因受力所引起的误差、因受热所引起的误差以及工件残余的内应力所引起的误差。本文在分析工艺系统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分析能够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措施,希望能为降低机械加工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电能计量管理中 ,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 ,断线(失压、断流 )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 ,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 ,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 ,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 ,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 ,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 ,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现笔者列举低压有功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的现象 ,并加以粗浅分析和提出改正措施。1 引起误差的现象(1) 单相电能表 :11表乘 2 :即用一个单相 …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农机部件加工时因夹具产生的误差,将NX软件三维建模和装配仿真技术应用到了夹具的设计过程中,并引入了神经网络智能化算法,对夹具引起的各种加工误差进行分析,进而减小误差;然后,通过对夹具零部件的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仿真,验证了智能算法对减小误差的作用。对比夹具采用与不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引起的加工误差,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明显减小夹具引起的加工误差,提高农机部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断路器对流换热系数难以精确确定的问题,以断路器导电系统的对流换热系数、环境温度为优化变量,建立导电系统对流换热系数的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断路器温升实验的结果,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组合优化算法对断路器导电系统的对流换热系数和环境温度进行优化识别。以6300A框架式断路器导电系统为实例进行建模、实验、参数识别等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辨识的参数所建立的断路器导电系统的温度场分布与实验测试的温度误差小于3%,对流换热系数辨识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发动机低温起动的因素,找出了引起发动机起动困难的原因。阐述了几种低温起动措施和其工作原理及使用范围。对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低温起动措施的选择给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贮藏设施温控仪表温度漂移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种具有代表性的贮藏设施通用温控仪表,检测其温度漂移幅度和方向.根据仪表电路原理并结合测试,进行了针对性电路改进,使温控仪表温漂误差幅度由3.5℃下降到0.3℃,贮藏环境温度波动幅度由5.3℃下降到1.4℃.试验筛选出3种简易温度补偿法,可在不改造仪表电路的前提下抑制温漂.  相似文献   

16.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本身的误差、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三部分.为保证计量的正确性,准确计算线路损耗,必须减小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选择3种具有代表性的贮藏设施通用温控仪表,检测其温度漂移幅度和方向。根据仪表电路原理并结合测试,进行了针对性电路改进,使温控仪表温漂误差幅度由3.5℃下降到0.3℃,贮藏环境温度波动幅度由5.3℃下降到1.4℃。试验筛选出3种简易温度补偿法,可在不改造仪表电路的前提下抑制温漂。  相似文献   

18.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受工业现场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对其进行热误差建模及补偿是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为探明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热变形规律及其对运动学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热变形分布图.提出一种虚拟坐标测量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了温度变化对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单点重复精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细长轴加工误差补偿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细长轴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受力和受热变形简化模型的分析,运用弹性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建立由切削力、工件自重和切削热引起的轴加工误差数学模型,并运用误差补偿技术适时修正加工误差,有效地提高细长轴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1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分析及存在问题电能计量装置存在的误差为电能计量综合误差,是由电能表的误差、电压互感器的合成误差、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所组成,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ε=εw+εTA+εTV+εr式中εw—电能表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