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宁波绿茶为基础,添加苦丁茶和茉莉花,进行新颖袋泡茶配方的研制。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是6(即A2B3C2)的袋泡茶,在香气和滋味方面都既有耐冲泡和口感平和的特点,又有苦丁茶的甜味,滋味较甘爽,咖啡碱低,是一种优质袋泡茶。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复方荷叶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荷叶、菊花和茶叶三种原料,通过两两组合选优、再三者组合优化配比,试图筛选出口感好、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组合chj2营养保健成分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较高,含水量较低,感官评定茶汤绿色清澈、香气清新、口感纯正,是一种较理想的配比组合。包装袋大小、冲茶水温、制作原料等因素对袋泡茶茶水品质有较大影响,要求包装袋大小适中,以容纳3~4g的规格大小为宜;水温一般以80~90℃比较好,冲泡后茶汤香气清新、汤色清绿、味道纯正;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品质纯正,确保袋泡茶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选菊苣葛根袋泡茶的原料配方,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产品冲泡后茶汤的色泽、表观、气味和口感质量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考查指标,固定菊苣用量,研究葛根用量、甜茶用量、五指毛桃用量和橘皮用量4个因素对产品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橘皮用量葛根用量五指毛桃用量甜茶用量,优选较佳的配方为以菊苣用量为100 g计,葛根用量80 g,甜茶用量60 g,五指毛桃用量50 g,橘皮用量10 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菊苣葛根袋泡茶,冲泡后茶汤色泽淡黄清亮透明、口感微甜回甘、香气纯正柔和,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4.
以桑黄、灵芝为原料,以冲泡液中黄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并结合模糊数学法研究桑黄灵芝袋泡茶制作及冲泡工艺。结果表明,桑黄灵芝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及冲泡工艺为:桑黄与灵芝质量比为3∶2,冲泡时间20 min,冲泡水温75 ℃,茶泡袋材质为玉米纤维。采用该工艺配方制作的产品色泽黄润透亮,有桑黄及灵芝的独特香气,感官评分为(87.2±0.3)分,冲泡液中黄酮含量为(12.95±0.23)mg/L。本研究为桑黄、灵芝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方法,为其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红枣和生姜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生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生姜汁的质量比为4:1,白砂糖添加量为7.5%,柠檬酸添加量为0.25%.用该配方制成的复合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生姜的微辛辣味,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6.
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波绿茶为原料,探讨了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审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茶叶的配比以龙井茶与炒青茶质量之比为40∶60为最好,滋味具有龙井茶香气。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含量的绞股蓝对新颖袋泡茶品质影响的研究,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评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Tj3处理中氨基酸含量最高,茶多酚含量略有下降,香气持久,口感良好,茶汤黄绿、澄清,滋味略浓,综合评价最佳,但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减少,建议新颖袋泡茶以冲饮3次为佳。  相似文献   

8.
以黄秋葵、全脂奶粉、鸡蛋为原料,白砂糖、人造奶油、植脂末、复配稳定剂等为辅料,研制一款风味清新、口感细腻,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黄秋葵软冰激凌产品。以黄秋葵软冰激凌的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最终得到产品最优配方为黄秋葵汁添加量18%,全脂奶粉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14%,奶油添加量6%,复配稳定剂添加量0.3%,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软冰激凌呈浅绿色,秋葵独特香气,奶香味浓郁,无冰晶,口感细腻润滑,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影响玉米饮料风味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保健玉米饮料的开发,研究了影响玉米饮料风味、感官品质等方面的因素,包括预处理、配方和杀菌等工艺条件,确定了玉米饮料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研制出具有较高营养保健功效的饮品。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蛋糕配方及制作工艺基础上,探讨添加具有保健功能的苦瓜和荞麦原料,并以蛋白糖代替蔗糖作为甜味剂,开发一种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膳食纤维的保健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苦瓜处理参数,以及苦瓜粉和荞麦粉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结果确定该苦瓜蛋糕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苦瓜经3 min 漂烫后干燥粉碎制成苦瓜粉,在面粉500 g 基础上,苦瓜粉、荞麦粉和蛋白糖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2,110,50 g时,制得的蛋糕评分最佳。为利用苦瓜和荞麦开发具有保健功能蛋糕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基质番茄育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番茄为材料,研究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基质对幼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基质中,以玉米秸发酵基质:蛭石=3:1配制的复合基质效果最好,播种后30d和45d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重以及壮苗指数均为最高,与对照(草炭:蛭石=3:1)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农业废弃物与牛粪配合利用,可以替代草炭应用于工厂化育苗,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2.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经切分、预煮、打浆、过滤、调配、胶磨均质和杀菌等工序,生产原味南瓜汁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原味型南瓜汁饮料主要原料的配方和稳定剂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稳定剂和最佳配方制得的原味型南瓜汁饮料,酸甜适宜、风味较佳,而且在室温下保质期可达120d。  相似文献   

13.
新颖袋泡茶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原料颗粒大小、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袋泡茶选择40~60目的颗粒原料最佳,汤色黄绿、浸出率高,冲泡5min、冲泡3次为最佳,3次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浸出率分别占到总量的96.74%、96.24%、95.76%。  相似文献   

14.
菱角 草莓复合果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菱角为主要原料,草莓为辅料制作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的菱角、草莓复合果酱的研制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为菱角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以南瓜为原料,经切分、预煮、打浆、过滤、调配、胶磨均质和杀菌等工序生产浑浊型南瓜汁饮料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对浑浊型南瓜汁饮料主要原料的配方和稳定剂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为南瓜肉与水的质量比为1∶2,蔗糖添加量为12%,柠檬酸添加量为0.25%;稳定剂以X.C、PGA和瓜尔豆胶复合为佳,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PGA含量为0.05%,X.C含量为0.05%,瓜尔豆胶含量为0.05%。使用该复合稳定剂和按上述配方制得的浑浊型南瓜汁饮料,不但爽口,酸甜适宜,风味较佳,而且在室温下静置保存60d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春玉米区域专用肥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玉米进一步增产和农田养分的高效利用,以山西晋中市为研究区域,制定春玉米专用肥配方并进行春玉米专用肥肥效试验。基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用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及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制定了区域春玉米专用肥配方,平川区与土石山区专用肥配方(N-P2O5-K2O)分别为16-19-10,20-12-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川区、土石山区专用肥处理与农户习惯施肥相比增产显著,产量达到12742.3 kg/hm2、10958.8 kg/hm2,分别提高16.02%、10.01%。专用肥处理还提高了春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及收获指数,降低了秃尖长度。且专用肥处理氮肥效率明显提高,平川区、土石山区专用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0.23%、28.85%,高于农户习惯15.72%、11.70%;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农户习惯;氮肥偏生产力53.09 kg/kg、43.09 kg/kg比农户习惯提高了45.02%、30.58%。综合分析春玉米专用肥处理可作为当地春玉米施肥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鳗鲡疱疹病毒病是美洲鳗鲡养殖中广泛发生,常引起"脱黏败血症"和"红肝症",致死率最高达60%以上.试验采用连续浸浴治疗方式,观察了3种复方药物对病原检测阳性、患有疱疹病毒症典型症状的美洲鳗鲡的疗效.结果表明,鳗疱康2号、鳗疱康3号对鳗鲡疱疹病毒症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且鳗疱康3号疗效优于鳗疱康2号;3‰~6‰食盐对鳗疱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