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世俊 《蜜蜂杂志》2006,(10):40-40
廖建平蜂友是湘永煤矿的退休工人,我大约在10年前认识他,那时,他40多岁,在车站门前义务蜂疗。我刚退休,以蜂会友,便去他那里闲聊。第一次交谈,他有一句话感动了我,他说:“养蜂就要学蜂,一生勤奋,一生奉献。”经过10多年的交往和了解,我认为,他就有点像蜜蜂。  相似文献   

2.
徐传球 《中国蜂业》2013,(11):16-17
养蜂人与蜂打交道,往往习惯了蜂蜇,蜂蜇次数多了,人也产生了抗体,一般上午蜂蜇肿起,下午就消肿了,但毕竟蜂蜇的一瞬间是有疼痛感的。要是蜂蜇中眼部,脸部肿起很难看,出门影响美观。我老伴常说,养蜂确实好,蜂不蜇人就更好了。在长期养蜂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减少蜂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顾洪元 《中国蜂业》2009,60(6):49-49
日前,董浜镇养蜂协会召开的学术交流暨协会成立五周年年会上传出喜讯:董浜镇常年活跃着一支30多人的老年养蜂专业队伍,带动各蜂场稳步发展,蜂群从去年的600群发展到今年的800多群,蜂场从13个增加到17个,从业人员由20人发展到30多人。年龄最大的蜂农钱志刚今年已82岁,最小的也60多岁,养蜂已超过40年。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这些蜂友们家住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每户饲养蜂群在二十群以上一百群以下,以定地饲养为主,结合小转地放蜂,全部为业余养蜂。以产蜜为主。我的这些蜂友有养蜂50多年的,也有近几年开始养蜂的,年龄最大的蜂友70多岁,年龄最小的30多岁。虽然养蜂时间相差之大,但他们都能将蜂群养的全县大有名气,并年年有效益。蜂群无疾病,都能年年安全越冬,无损失,使外地很多养蜂户前来参观取经,包括专业养蜂场也前来交流。那么,我们这些蜂友们有哪些比其他养蜂人高明之处?那究竟在哪里?通过与其他蜂友交流,结论有了。  相似文献   

5.
一、石城养蜂概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地处丘陵地区赣江源头,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仅莲田就有6万~7万亩.有中、意蜂超过万群,现有专业养蜂户150多户,从事养蜂人员300余人,养蜂人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县农业局对养蜂管理和培训十分重视,特别在利用蜜蜂为白莲授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也有了生路我是个初学养蜂的残疾人,42岁。我在繁重的农活中挣扎到现在,不知哭过多少回。1994年5月份,我在本地范师傅的帮助下,买得60脾蜂定地饲养。范师傅费尽苦心帮助我学习和运用“数控养蜂法”,到1994年夏天达到了300多脾蜂,到年底有越冬...  相似文献   

7.
廖建平蜂友是湘永煤矿的退休工人,我大约在10年前认识他,那时,他40多岁,在车站门前义务蜂疗。我刚退休,以蜂会友,便去他那里闲聊。第一次交谈,他有一句话感动了我,他说:“养蜂就要学蜂,一生勤奋,一生奉献。”经过10多年的交往和了解,我认为,他就有点像蜜蜂。1帮农民养蜂,一帮到底廖蜂友1955年出生在一个矿工之家,17岁时,作为知青被下放到一个叫七甲的山区劳动锻炼。那里有很多野生蜜蜂,他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用他的话说:一朝认识蜂,爱它一辈子。知青返城,他带着几箱蜜蜂参加工作。开车几十年,由于身体不好,病休在家,这使他获得了一个钻…  相似文献   

8.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学习《数控》心得体会据人说,养蜂是老年保健的一个好门径。我年过70才初学养蜂。虽然研读过多种蜂书,也请教过几位养蜂技术颇精的蜂友,但在管理蜂群的主要环节上还是屡有失误。出现最明显的蜂病,一是多次爬蜂卷翅,二是见子不见蜂。年年精心养蜂,年年发展不成强群...  相似文献   

10.
教授学蜂记     
<正>自1995年标准化(数控)养蜂法培训班开班以来,已经举办了62届,学员4 000多人。对蜂友们积极学习标准化养蜂法我感触颇深,最令我震撼的是周景道教授。2001年,安徽省阜南县外贸局的曾昭俭蜂友,由于参加了第五届标准化养蜂培训班后养蜂效益大幅度提高,为了满足周围蜂友们渴望学习标准化养蜂法的需求,决定承办第七届标准化养蜂培训班。周景道老师是安徽淮北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兼任安徽省养蜂学会秘书长。他虽然已经68岁了,但为了全省广大蜂农提高养蜂效益尽快脱贫致富,在老母亲病重期间仍然去阜南县参加  相似文献   

11.
邓国琼 《蜜蜂杂志》2012,32(12):13-13
“尝尝,这是摩围山下采来的野生贝子花蜜,味道纯正……”22日,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朗溪乡马头村三组蜂农杨德芳热情地向笔者介绍。47岁的杨德芳,养蜂有30年,目前饲养意蜂100群。为保证蜜源充足,意蜂养殖户必须时时做到“人不离蜂,蜂不离花”,哪儿有花就往哪儿赶。2012年4月,家门口上千亩油菜开花了,杨德芳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收获了今年第一批蜂蜜,  相似文献   

12.
冯会仁 《中国蜂业》2001,52(4):32-32
我养了一百多群蜂 ,这几年确实挣了钱 ,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已尝遍 ,4 0岁头发就全白。村里一些人看见养蜂能挣钱 ,便盲目仿效也养起来 ,结果蜂场垮掉 ,经济损失惨重。我想谈一谈自己看法 ,希望对这些蜂友有所帮助和启迪。一、外行养蜂不知深浅某蜂友在购买蜂群时 ,不向内行请教 ,不知怎样识别蜂群是否健康和无螨 ,在春秋季节群势的差别与大小 ,只要有蜂有王 ,价格便宜就行 ,连最起码的养蜂知识都不懂 ,其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养蜂起步是关键 ,当年养当年有收益 ,家里人高兴 ,便会支持你 ,否则便会反对、拖后腿。因为养蜂不同于其它养殖业 ,…  相似文献   

13.
正在桐庐县分水镇桥东村,有一位盛柏春老人,出生于1930年,15岁他就开始养蜂,到现在养蜂工龄已经73年。老人一生的事业就是养蜂,从未间断。年轻的时候是全国大转地放蜂,现在年纪大了才在自家后山定地饲养。2018年6月26日,笔者陪同中国养蜂学会文化专委会秘书长仇志强、杭州天厨蜜源保健品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1,62(8)
培育适龄越冬蜂问题,养蜂书籍均有介绍。但是,对初学养蜂的人来说,很多人是通过《中国蜂业》这本专业期刊学习养蜂技术,愿本文对初学养蜂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冯焕文先生是江苏省宜兴县人,名瀚章。是我国很有名望的一位养蜂专家。他是华绎之先生的得意学生。其家境比较贫寒,华绎之先生资助他到美国留学,在"鲁特养蜂公司"实习。冯先生回国以后,对华先生的养蜂事业帮助很大。国内养蜂同行们购买国外的蜂具和巢础机等也得到他很多帮助。冯先生一生的著作很多,是我国蜂史上著作最多的人士之一。解放后,他曾任扬州农学院校长。  相似文献   

16.
正养蜂是一项传统农业,又称之为"空中农业"。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蜂,蜜蜂科普宣传力度加大,大家逐渐认识到养蜂的重要作用。但是,养蜂从业人员的老龄化现象凸显,每次参加蜂农培训会,年龄在50岁左右的较少,60岁以上的占80%以上。对年龄偏大的蜂农进行调查,有决定放弃养蜂的,也有从转地放蜂改为定地饲养的。  相似文献   

17.
7月7日,首绿办市林业局为扶持山区农民发展养蜂事业,引导农民养蜂致富,在密云县冯家峪镇举行优质新蜂箱发放仪式,将2000套优质杉木新蜂箱直接发放到70多户蜂农手中。这次优质蜂箱的发放,解决了蜂农蜂业生产中蜂箱蜂具紧缺的大难题,激发了广大蜂农的养蜂热情,增强了他们养蜂致富的信心,为实现密云县蜂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靳洪印 《中国蜂业》2006,57(9):34-34
我是河北广宗县南李庄村人,一直从事教育工作,35岁那年,父亲给了我1群意蜂,我开始业余养蜂,4年后发展到16群,算起经济帐,只赚蜂不赚钱。父亲养蜂,全县小有名气,养大群、壮群,只养20群左右,养蜂种地两不误,生活过得挺富足。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蜂农──事迹简介本刊讯北京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经专人评选,中国6位蜂农被评选为优秀蜂农。并由大会颁发了奖品和证书。现简介如下:1.黑龙江省虎林县蜂农杨多福现年53岁,至今从事养蜂33年,常年定地养蜂200~300群。在养蜂实践中创立了一套新的...  相似文献   

20.
蜂尸中含有优质蛋白等多种营养成分,我国可从养蜂副产品-蜂尸中提取优化蛋白800多万kg,甲壳质等500多万kg,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