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先后选育出一批李品种,如奎丰、绥棱红、龙园秋李等,这些品种抗寒性强,成熟期各异,大大延长了李果的市场供应期,但缺点是普遍表现果个偏小,产量低,品质差,到90年代,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栽培。90年代末期许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引进国外六七十年代培育的品种,如黑宝石、黑琥珀、澳大利亚14号、大石早生、大石中生等,国外李栽培在一些地方初具规模,表现果型较大、肉质硬、耐运输,缺点是果皮厚、果皮酸涩,大多呈黑色或蓝色,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近年来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培育出了一批红色李品种,如好运、红美丽、拓荒者等,果实色泽艳丽,品质佳,适于鲜食,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丰富李品种资源。缩小我国与国.外李品种之间的差距,我们开展了李品种选育工作,旨在选育红色、优质、丰产的李品种,推动我国李产业的发展。现将秦红李的选育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浙江省林业厅等单位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4 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引进21个国外李品种,经6~7年试验观察,已筛选出大石早生、皇家宝石、早美丽、李王、玫瑰皇后和黑琥珀等几个优良李品种,可在浙江南部山区推广栽培.现将优良品种李王李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省丽水市的云和、莲都、青田、缙云、松阳和龙泉等县区陆续引进一批国外李品种,如黑宝石李、蜜思李、黑琥珀李和威克逊李等,1997年在浙江省林业厅、丽水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8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其中有李品种园6.7hm^2(引进有21个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生产中栽培较多的李早熟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大石早生,大石早生存在坐果率低、不抗晚霜、大小年结果现象较重等缺点。为了选育李极早熟、大果新品种,我们从1988年开始李极早熟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从1997年起,浙江省丽水市重河湾试验园区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金华市北山李类研究所和杭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陆续引进国内外李品种38个,从中初步筛选出大石早生李、黑琥珀、玫瑰皇后李等国外李优良品种在园区内推广栽培。现把5个主要国外李品种引种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花青苷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大石早生蔗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88,龙园秋李、黑宝石则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1、0.9447;黑宝石、安哥诺果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8、0.8925,大石早生、龙园秋李则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8、0.9763;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果皮葡萄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0.9022、0.9424。龙园秋李、黑宝石这2个品种果皮总酚含量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6、-0.9664。  相似文献   

7.
苹果抗寒优质新品种忻州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忻州市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4.5~-6℃,年最低气温-36℃,年无霜期仅90~110天.20世纪60年代,我们曾引入大秋、花红、黄太平、金红等中小果型抗寒苹果品种,这些品种在我市栽培表现果个偏小、品质较差、不耐贮藏,经济效益不高.20世纪70年代,我们以选育抗寒性接近金红,果个、品质及耐贮性超过金红为育种目标,进行了新品种选育工作,并于20世纪90年代育成忻州红.目前,在山西省岢岚、五寨等县栽培面积600 hm2.  相似文献   

8.
日本栽培的李主要是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日本的有些中国李品种引入我国后表现出综合性状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李生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原产日本的“大石早生”是日本的主栽品种之一,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2000年该品种栽培面积最大,占整个李栽培面积的22.6%.该品种引入我国后表现出成熟早、品质优、适应区域广等特点,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已成为我国南、北方李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胡国宏对2000年以前日本农林水产省登录的23个李品种的介绍,在这些品种中文名称的规范和指导国内引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00年以来,日本农林水产省又陆续登录了中国李新品种9个,笔者收集整理了这些中国李品种的资料并对其中文名称进行了推敲,以期规范这些新品种的中文名称,不至于在引种过程中引起品种混乱.  相似文献   

9.
我国李品种丰富,但多在6月份以后成熟,导致上市过于集中。为改善国内李品种结构,减小李果产品与市场的供求矛盾,浙江省丽水市城西园艺场等单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李早熟品种选育研究工作,主要目标是选育大果、优质、早熟、耐贮的李新品种,红晶李即是从国内李品种中选出的优质李新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20014年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认定,被确定为全国林木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10.
极早熟辣椒种植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育种单位先后选育了一批极早熟辣椒品种,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前的极早熟品种缺点日益突出,表现在果实普遍偏小,品种退化,抗性较差;部分品种在品质和果实颜色上不适合市场需求。为此,我们针对上速问题选育出了一个极早熟、高品质、嫩绿色、大果型的抗病泡椒组合一福湘1号。  相似文献   

11.
李抗寒优良新品种(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锋 《中国果树》1993,(1):1-2,5
根据我国北部地区气候严寒、李子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果实较小等问题,作者从1978年开始进行李抗寒优良新品种选育。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了一批抗寒、品质优良、果实较大、不同熟期及鲜食加工兼用的系列李子新品种(系),其中表现突出的有长李15号、长李109号和长李84号。长李15号表现抗寒、极早熟、果实艳丽、品质上等、早果丰产,199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李109号表现抗寒性强、果实大、品质极佳、丰产抗病,在1991年吉林省李子品种鉴评会上被评为全省第1名。长李84号表现抗寒性强、果实大、果肉红色、品质上等,适于鲜食和加工制汁。这些新品种(系)目前已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试栽和逐步推广,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2.
1大力推广核桃新品种,尽快提高坚果品质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核桃良种选育工作.70年代进行杂交育种.20多年来.先后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及优系、优株.这些品种在生长结果特性及坚果品质和抗性等方面都表现突出.简介如下(表1)。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李品种果个偏小、产量低、品质差,引进品种虽果个较大、肉质硬、耐运输,但果皮厚、果皮酸涩,大多呈黑色或蓝色等问题,笔者开展了欧洲李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1988年从意大利一商业种植园引进接穗,品种名称不详,1989年高接换头,1991年定植苗木,1993年结果。经过3年的观察和果实性状鉴定,1995年初选优系,1996年分别在陕西关中地区以黑宝石和大石早生为对照进行区试,经过对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的系统观察,2001年复选出新品系,2005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命名为红喜梅。1品种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征树…  相似文献   

14.
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主要李生产国通过有性杂交育种已经成功地选育出一批具有早中晚熟,丰产,果肉硬,中大果型,抗寒和耐低温的中国李(Prunus salicina)优良品种。欧洲李(P.domestica)的品种选育倍受欧美一些国家的重视,先后选育出果皮蓝、紫、黄、红色,含糖量高,抗寒,自花结实和极丰产的品种。除中国李与中国李和欧洲李与欧洲李的种内杂交外,中国李、樱桃李、杏李、比西砂樱李、美洲李、狭叶李、果酱李、雁李和加拿大李之间已经杂交成功,并获得杂种单株。已经从樱桃李、中国李、杏李和比西樱李与杏和梅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一些较好的种间杂交栽培品种。还介绍了国内外目前新品种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5.
1 适合温室栽培的几个李品种。1.1 大石早生 果实卵圆形、果实中大,果皮底色黄绿,着红色,果汁多,黏核,鲜食品质中上,保护地栽培4月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16.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山东省为主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等途径,先后选育出红光、红栗、华丰、华光、泰栗1号、郯城3号、红栗1号、黄棚等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大大提高了板栗产量和质量.但以上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早熟品种少,品种结构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选育早实、丰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耐瘠薄的炒食栗品种为目标,开展实生选优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优良新品种"鲁岳早丰".  相似文献   

17.
白露  贾宗锴 《西北园艺》2004,(12):16-17
1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4个李品种经过观察试验,筛选出了4个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李品种:1)大石早生。果实卵圆形,果个中大,果皮底色黄绿,着红色,果汁多,黏核,鲜食品质中上,在保护地内4月下旬果实成熟。2)长李15号。果实扁圆形,果个中等偏小,果皮底色绿黄,着紫红色,果汁多,半离核,鲜食品质上,在保护地内5月初果实成熟。3)黑宝石。果实扁圆形,果个大,果皮紫黑色,果肉硬、细脆,果汁多,离核,鲜食品质中上,耐贮,在保护地内6月上旬果实成熟。4)黑琥珀。果实扁圆形,果个大,果皮紫黑色,果汁多,离核,鲜食品质中上,耐贮,在保护地内5月中下旬果实成熟。2配…  相似文献   

18.
西洋梨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及中亚一带 ,在我国也有 1 0 0多年栽培历史 ,因其采收经后熟果肉会变软多汁、香味浓郁 ,而被称为“香蕉梨”,栽培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黄河故道等地区 ,品种以巴梨为主。自 5 0年代以来 ,国外的西洋梨品种选育进展较快 ,并有重视红色新品种的趋势。我国从 8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了 2 0多个品种 ,其中部分品种表现较好 ,现介绍如下。1 品种介绍1 .1 红巴梨 (Red Bartlete) 澳大利亚发现的巴梨红色芽变。该品种树势较强 ,树姿直立 ,幼树萌芽率高 ,成枝力中等 ;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部分腋花芽和顶花芽结果 …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李品种果个偏小、产量低、品质差,引进品种虽果个较大、肉质硬、耐运输,但果皮厚、果皮酸涩,大多呈黑色或蓝色等问题,笔者开展了欧洲李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1988年从意大利一商业种植园引进接穗,品种名称不详,1989年高接换头,1991年定植苗木,1993年结果。经过3年的观察和果实性状鉴定,1995年初选优系,1996年分别在陕西关中地区以黑宝石和大石早生为对照进行区试,经过对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的系统观察,2001年复选出新品系,2005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命名为红喜梅。  相似文献   

20.
以'龙园蜜李,'黑宝石'大石早生,3个李子品种叶片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老、嫩叶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性,以期为李子种质资源评价方法中叶片的形态解剖学鉴定提供了丰富数据基础,同时为李子抗旱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石早生'的叶片最大,叶面积为(52.93±3.95)cm2,叶形偏圆,叶宽比为1.73±0.14,'黑宝石'叶质量最大,为(0.66±0.05)g,叶片最厚,厚度为(3.16±0.56)mm·(10叶)-1,叶形偏长,叶宽比2.50±0.13.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宽度可作为区分3个李子品种各自的嫩、老叶的指标,其中嫩叶厚度及其上表皮细胞宽度较小,老叶较大.3个李子品种嫩叶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均表现为'黑宝石'<'龙园蜜李'<'大石早生',且差异显著,因此可据此区分3个品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叶片结构紧密度、栅海组织、气孔大小和密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同一李子品种的老叶抗旱性更强,其中'大石早生'抗旱性最强(嫩叶0.580 3;老叶0.850 8),'龙园蜜李'的抗旱性最弱(嫩叶0.324 5;老叶0.379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