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切果蔬中的微生物及其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生物数量往往被作为衡量鲜切果蔬产品货架期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鲜切果蔬中微生物的感染途径,对感染鲜切产品常见微生物的类型及生产贮藏中控制微生物的措施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鲜切叶菜外观品质及营养成分下降的原因,并对其生理生化反应机理,包括伤乙烯的生成、呼吸作用增强、酶及微生物的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鲜切叶菜低温贮藏、化学保鲜、气调包装以及涂膜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对生物保鲜、减压贮藏等新型保鲜技术在鲜切叶菜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鲜切叶菜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鲜切叶菜外观品质及营养成分下降的原因,并对其生理生化反应机理,包括伤乙烯的生成、呼吸作用增强、酶及微生物的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鲜切叶菜低温贮藏、化学保鲜、气调包装以及涂膜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对生物保鲜、减压贮藏等新型保鲜技术在鲜切叶菜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鲜切叶菜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鲜切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鲜切蔬菜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其在贮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品质变化,归纳了鲜切菜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果实软化、腐烂等问题。分析了鲜切菜在贮藏过程中的外观品质变化、营养品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的品质变化的内在机理。总结了鲜切菜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综述了冷杀菌、控温贮藏、气调保鲜包装贮藏、褐变抑制剂和保鲜剂处理、涂膜与包装技术和切割技术在提高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切菜品质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鲜切菜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将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5.
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侵染途径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鲜切果蔬微生物种类、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来源及其控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微生物的来源主要为切分前污染和切分后污染,并对不同途径分别采取的相应微生物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静 《保鲜与加工》2022,22(6):91-96
包装是果蔬采后重要的商品化处理,适当的包装可以使采后果蔬在运输、贮藏过程中保持优良的品质,防止机械损伤,减少病虫害、微生物的侵染及水分的蒸发,避免由于相互热效应引起的腐烂变质。综述了纳米类包装、生物膜类包装、气调类包装和活性包装材料等不同包装的特点及其对采后果蔬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旨在为采后果蔬的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合MAP保鲜包装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MAP(Modified A tmosphere Packing)保鲜包装,又称气体置换包装、复合气调保鲜包装.复合气调保鲜包装设备是我国食品果蔬保鲜领域全新的高科技产品,该产品在保持食品果蔬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果蔬鲜切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食品需求的增强,鲜切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阐述了鲜切产品的加工过程、原料来源及选择,清洗、去皮、切分、护色、包装和贮藏等各项技术,论述和比较了鲜切产品的保鲜技术包括冷藏保鲜、保鲜剂保鲜、MAP保鲜及冷杀菌保鲜等,分析了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鲜切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温度、微生物、营养物质流失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若干因素,概述了目前国内外鲜切果蔬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果蔬气调贮藏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果蔬气调贮藏的发展历史,对果蔬采后生理的影响与主要方式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报道。对机械气调库的主要设备、MA包装的建立方法与研究应用重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果蔬气调贮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气调包装主要是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进行果蔬包装,通过薄膜袋的自发气调作用来延长果蔬的贮运寿命。研究表明,当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气调包装果蔬时,O_2,CO_2体积分数和贮藏时间3个因素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如下:贮藏时间为果蔬采后含糖量的主要影响因素,O_2体积分数为次要影响因素,CO_2体积分数为最小影响因素。随着果蔬采后贮藏时间的增加,果蔬的外观品质越来越差,失质量率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2.
鲜切莲藕微生物模型的建立及货架寿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鲜切莲藕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细菌生长趋势和感官质量的变化,建立微生物生长模型,预测鲜切莲藕的货架寿命;将莲藕切片经保鲜处理、包装后,置4、8和20℃贮藏温度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莲藕中细菌总数,利用DPS软件,建立Gompertz模型;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莲藕中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建立的微生物模型能预测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时间内鲜切莲藕中的细菌总数,为快速、有效地评估鲜切莲藕的货架寿命和微生物安全性,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包装内的气体组分是控制鲜切果蔬呼吸及延长鲜切果蔬货架期的重要条件,对鲜切红皮和白皮洋葱在贮藏过程中的气体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呼吸速率,利用米氏酶动力学无竞争性抑制方程进行拟合,对2种鲜切洋葱的呼吸特性进行评价,为不同温度下2种鲜切洋葱包装膜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鲜切白洋葱的呼吸速率小于鲜切红洋葱,鲜切红洋葱的拟合效果优于鲜切白洋葱;鲜切红洋葱拟合系数为0.85RO20.9, 0.84RCO20.92,鲜切白洋葱拟合系数为0.83RO20.88,0.85RCO20.90。得到了2种鲜切洋葱呼吸速率与温度和气体浓度的关系,为2种鲜切洋葱包装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气调贮藏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果蔬气调贮藏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库内气调参数,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程度与商品性,从而延长贮藏时间。准确掌握被贮果蔬产品的(最适)气调参数(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百分比含量)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气调贮藏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工艺与成套设备研制,是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在四川省2001年重点科研攻关招标中的中标项目,已于2003年7月在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下通过科研成果鉴定。果蔬气调保鲜,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果蔬气调贮藏方法,不但保鲜效果好,而且贮藏期比普通冷藏延长2倍~3倍。所谓气调保鲜,就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同时控制贮藏环境及水果蔬菜之密闭空间的气体成分,从而达到抑制果蔬呼吸强度,延长其贮藏保鲜期的一种贮藏方式。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是气调工艺,而气调介质尤其是气密性的选择又是保证气调工况的关键。1.气调介质的选择气调介质是指在…  相似文献   

16.
果蔬采后气调保鲜技术是指果蔬采摘后,利用气调库或其他气调贮藏方式,通过控制或自发调节贮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环境的方式,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减缓衰老进程,保持果蔬新鲜状态同时能保证其正常后熟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鲜切竹笋的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竹笋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泡、添加保鲜剂、气调包装等工艺过程制成鲜切竹笋的方法。研究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将鲜切竹笋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35 ℃条件下浸渍10 min,再在保鲜液中浸泡,然后用体积分数为12%的氧和4%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气调包装,在4 ℃条件下贮藏可放置1周以上。  相似文献   

18.
鲜切生菜气调包装保鲜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气调包装对鲜切生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气调包装条件。生菜经过清洗、消毒、脱水、切割等一系列加工工艺流程后,用不同包装材料和不同气体比例对其进行气调包装,在4℃条件下冷藏,每隔1 天对生菜的失重率、Vc、叶绿素、微生物、电导率以及PPO、POD酶活性进行测定,筛选出适合生菜气调保鲜的最佳材料和最佳气体比例。结果表明:适宜的包装材料和O2和CO2气体比例组合有利于延长鲜切生菜的保鲜期,在4℃条件下,采用3% O2+ 10% CO2气体比例和BOPP/PE包装材料进行气调包装,可以维持鲜切生菜恰当的呼吸强度,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了PPO、POD酶的活性、减少了Vc、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使生菜的保鲜期由4~5 天延长至14 天。这在实际生产和流通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鲜切果蔬是一种经分级、整理、挑选、清洗、切分、保鲜、包装而成的即食果蔬制品,通常采用的保鲜方法是热处理、控制pH值、应用抗氧化剂等,只有综合各种不同的保存方法,而且达到相互协同的效应,才能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保鲜袋对尖椒耐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自发气调)是依靠果蔬采后自身的呼吸代谢结合包装薄膜的透气性,使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降低,CO2浓度提高,从而延长贮藏期。根据我国的国情,现阶段还难以普及CA(气调)贮藏,因而小包装MA保鲜方法,仍是简单、节能、高效、实用技术。尖椒属于适应MA保鲜的果菜,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