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采收期对半夏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研究半夏适宜采收期,为半夏生产提供服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从8月1日到9月30日,每15天采收一期,共5个不同采收时期,以半夏块茎鲜产量、大中小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半夏块茎鲜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以9月1日采收块茎鲜产量最高,为1.51kg/m2;总块茎数量最多,为1440.3粒/0.5m2;中块茎率56.1%;总生物碱含量0.0303%。因此,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育期光合叶面积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茎叶数人参在不同生育期人参皂苷含量变化规律,以三年生、四年生三茎、二茎和单茎人参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为检测指标,采集集安不同茎叶数和不同生育期的人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皂苷含量,并用HPLC法测定7种单体皂苷的含量,比较其变化规律。①人参皂苷的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生育期内,三年生、四年生人参在红果期人参总皂苷含量最高,其含量分别为4.46%、4.94%、4.97%、6.69%、5.00%。②不同茎数人参、双茎叶人参总皂苷含量高于单茎叶人参和三茎叶人参的总皂苷含量。③不同时期参根中单体皂苷含量不同。总体而言,其不同生育期单体皂苷红果期Rb1含量最高,其四年双茎Rb1含量最高为1.035 mg/g;而枯萎期时Rd含量最低,三年单茎Rd含量最低为0.105 mg/g。且不同茎叶数人参,双茎叶人参的单体皂苷高于三茎叶和单茎叶的人参的单体皂苷。人参皂苷的含量与生育期和茎数有密切的关系,建议栽培时做双茎化处理,并在红果期末期采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和关键土壤酶以及二者关系,准确评价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参和林下参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下起主要作用的综合养分指标和综合酶活性指标不同,并确定两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酶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农田栽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以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微量元素Zn与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二者累计贡献率达74.2%,其中磷酸酶影响土壤中P的形态,蔗糖酶影响有机质转化及速效NPK的有效性,过氧化氢酶能够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土壤中Zn的含量对上述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中Cu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林下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有机质、全P、速效K及Fe含量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低关系最大,累计贡献率达58.0%,Fe对4种酶活性呈抑制作用,与农田栽参不同的是,林下参中微量元素Mn和Cu的含量对蔗糖酶活性起促进作用;沿着根系向下生长方向,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逐渐降低,垂直分层明显;将土壤酶作为人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结合土壤养分指标可以准确评价人参土壤肥力并指导农田栽参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4.
以人参须为原料,通过浸提、调配等工艺制得人参饮料。结果表明,人参须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20;人参饮料调配的最佳配方为浸提液20%,白砂糖10%,柠檬酸0.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饮料加工过程中人参单体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人参皂苷Rd变化较大,降低34.69%;人参皂苷Rb2和Rb3次之;Re和Rb1的含量变化较小,分别为6.21%和1.36%。  相似文献   

5.
段英姿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17-222
以引种到唐山的北柴胡为样本,研究其不同部位总皂苷和皂苷a、d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引种柴胡的最适采收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采收期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根茎叶中均含有皂苷,整个生长期内皂苷含量呈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期均存在明显差异,根中高于茎和叶,茎中含量最少;根中皂苷d含量均高于皂苷a;总皂苷和皂苷a、d含量在种植第1年10月含量最高,第2年9月含量最低,皂苷a、d含量第2年8月含量次高。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方法可行,效果良好。确定了引种柴胡最适采收时期,为引种柴胡药材的采收及生产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农田移栽4年生人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联网精准灌溉系统设置3个水分梯度,即土壤相对含水量的60%、80%、90%;并在此基础上施用硫酸锌(0, 0.05, 0.5, 5 g/m2);研究不同水分条件施用硫酸锌对人参产量和质量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筛选最佳水肥组合,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田栽培人参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0%水分硫酸锌5 g/m2处理产量最高为2 977.08 g/m2,较CK提高了6.11%;90%水分硫酸锌0.5 g/m2处理和80%水分硫酸锌5 g/m2处理有利于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和总皂苷含量的积累;60%水分硫酸锌5 g/m2处理和80%水分0.05 g/m2处理土壤微生物种类较多,物种丰富度高,对碳源的利用强度也相对较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较强。综合产量和质量考虑,80%水分硫酸锌5 g/m2处理为最佳水肥组合,建议在实际...  相似文献   

7.
采收成熟度对酥梨常温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晋南和晋中地区4个梨园不同采收成熟度酥梨果实的常温(20℃)贮藏品质、采后生理以及保鲜效果,以探讨山西地区不同产地酥梨果实的最佳采收成熟度和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即采收期的推迟),酥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先升高后降低,硬度下降明显,酸度较低,果皮颜色L*和a*较高,h°较低,种子颜色指数和单果重较高,贮藏期间腐烂率和果心褐变指数较高,而且发生时间较早,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高峰提前。硬度、SSC、种子颜色指数及果实发育时间可作为判断酥梨采收成熟度的标准。酥梨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盛花期达150~162 d,硬度5.5~6.0 kg/cm2,种子颜色指数为60~75,建议晋中地区酥梨适宜采收期为9月15—27日,SSC12.5%,晋南地区为9月7—19日,SSC11.5%。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期对红香酥梨冷藏后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保鲜的适宜采收期,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三个采收期(按采收时间顺序分别为采收期1、2、3)红香酥梨果实在(0±0.5)℃条件下冷藏150、180、210、240 d后在20℃货架下放置24 h和7 d时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含量、果皮色泽以及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果实刚采收时,还是在整个贮藏和货架期,采收期1果实的SSC始终保持最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采收期2果实的SSC保持较高,VC含量也较高;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果实硬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果实采收越晚,果皮颜色越亮,果皮底色由绿转黄的程度越高。采收期2的红香酥梨果实在贮藏后期保持了较低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210~240 d)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8-10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47 d),可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延缓衰老,延长果实贮藏和货架期;中长期贮藏(150~180 d)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8-19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56 d);中短期贮藏(150 d以内)或即时销售的果实可适当延后采收,推迟到9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对南果梨适宜采收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早期采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果实呼吸代谢旺盛,耐贮性差;晚期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适合鲜食,不适合长期贮藏;南果梨较为适宜采收期应为9月9日前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转色指数可作为确定采收成熟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收时间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采收时期玫瑰香葡萄果实芳香化合物相对含量,研究采收期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物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采收的玫瑰香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原花色素分别为20.09%,21.3%和5.53 mg/g,均显著高于较早采收.8月24日、9月8日、9月21日、10月10日采收的芳香化合物检出种类分别为41,34,36,39种.各采收期果实中萜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52.98%,58.29%,70.91%,43.62%;9月8日、9月21日采收时气味最重的里那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9.47%和49.02%;具有浓郁的花香、香脂香、玫瑰香的香芹醇、松油醇、氧化里那醇、á-月桂烯、3-蒈烯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8月24日和10月10日采收.10月10日采收的果实中,具有刺激气味的壬烷酸、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4,6-二-叔-丁基-m-甲苯酚、牛儿基乙烯基醚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影响采后贮藏品质的乙醇相对含量较高;10月10日采收较8月24日、9月8日、9月21日采收分别增加了103.77%,77.05%,39.35%.说明在玫瑰香成熟过程中,萜醇类化合物对果实风味的贡献更大,因此,天津地区玫瑰香的最佳采收期应在9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1.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站2021年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资料和不同采收期板蓝根药材化学成分含量试验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SPSS数理统计分析法和PLS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气象条件对板蓝根药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温度、降水和日照是影响板蓝根化学成分含量的重要因子。当10 d平均最低气温<10℃,且10 d平均气温>10℃时,(R,S)-告依春含量最高,总核苷、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相对较高,适宜采收。当10 d累积降水量<25mm时,10 d累积日照时数越长,(R,S)-告依春、总核苷、鸟苷、尿苷和腺嘌呤的含量越多,表明连续多日晴好天气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12.
以黑参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白砂糖、菌粉发酵制成一款新型酸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黑参酸乳的工艺条件,进一步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Box-Benhnken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确定黑参酸乳的优化工艺,最后对成品进行营养指标、微生物及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黑参酸乳的优化工艺为:黑参粉7.2 g,白砂糖34.9 g,菌粉1.0 g,牛乳300 mL,于41℃发酵10 h。该工艺所得酸乳成品口感细腻,具有黑参特有的色泽、滋味和气味。与普通酸乳相比,黑参酸乳的营养价值有所增加且含有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其中Rf、Rb3、Rg3、Rh2和Rd含量分别为0.03、0.39、2.50、0.07、0.95 mg/g。  相似文献   

13.
为减轻参地需求压力,促进农田栽参的深度发展,本研究以农田、林地和4年参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分析为基础,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为农田栽参土壤定向改良提供依据.理化分析结果表明:4年参地土壤的pH最低,但其铵态氮、有效磷、全氮、全磷以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农田及林地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揭示农田土...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考察不同采收期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半夏采收期。[方法]设3个采收期,测定各采收期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结果]3个采收期之间半夏产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8月17日采收半夏,其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较高。[结论]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苹果选择合理的采收期和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对苹果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影响较小,但对呼吸高峰的峰值影响明显;早期采收的果实硬度较大,但失重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晚采果实;适宜采收期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其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小。用于鲜食的果实可在10月22左右采收,此时果肉硬度为10.01 kg/cm2,固酸比为29.16,口感酸甜。用于长期贮藏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1日左右,低温贮藏150 d后果实硬度≥8.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7%。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的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入水平对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土壤养分状况改良效果明显,同时可以分解转化农田栽参土壤的有机质、全量NPK的含量,多功能微生物制剂作基肥施入和激活后作基肥施入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的含量均随施入量增加而降低,其中微生物制剂激活后以150 g/m2作基肥施入后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最低,分别为17.68 g/kg,1.63 g/kg、0.39 g/kg,对全K影响不显著;微生物制剂对人参土壤速效NPK含量都有提高,其中微生物制剂直接作基肥以150 g/m2施入时,对土壤中速效NPK含量作用显著,含量分别为18.77 mg/kg、98.02 mg/kg和1420.29 mg/kg,而且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的不同水平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多功能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状况,合理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质及生长年限关黄柏中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种质(北京、东北),不同生长年限关黄柏中有效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科学地确定关黄柏采收期,保护关黄柏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lltima HP C18(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40:60,含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45nm。结果:北京种质2年生以上、东北种质(吉林通化)9年生以上的关黄柏中小檗碱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要求。结论:不同种质,不同生长年限的关黄柏生物碱含量具有差异性,且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新品种西洋参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新品种‘中农洋参2号’与对照品种不同部位中主要皂苷含量差异。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了样品中主要人参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中农洋参2号’主根中Re、Ro、Rb1,须根中Re、Ro、Rb1、Rb3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须根中Rc显著低于对照品种,芦头中Ro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之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首次明确‘中农洋参2号’与对照品种不同部位主要人参皂苷含量差异,为新品种‘中农洋参2号’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能否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MMVECs)表达IFN-γ,本实验采用双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了穿心莲内酯、人参皂苷Rb1、苦参碱、绿原酸和甘草次酸等5种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培养的大鼠IMMVECs表达IFN-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人参皂苷Rb1、苦参碱、绿原酸和甘草次酸均可以诱导大鼠IMMVECs表达IFN-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同一个时间段内, 5.0 mg/L穿心莲内酯组IFN-γ的表达量高于10.0 mg/L穿心莲内酯组,20.0 mg/L人参皂苷Rb1组IFN-γ的表达量高于40.0 mg/L人参皂苷Rb1组,20.0 mg/L苦参碱组IFN-γ表达量高于40.0 mg/L 苦参碱组,5.0 mg/L 绿原酸组IFN-γ的表达量高于10.0 mg/L绿原酸组,5.0 mg/L甘草次酸组IFN-γ的表达量均高于10.0 mg/L甘草次酸。本结果提示:穿心莲内酯、人参皂苷Rb1、苦参碱、绿原酸和甘草次酸均可以激活MVECs诱生IFN-γ,而IFN-γ的表达可能与中药的抗病毒作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多花黄精适宜采收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云南道地药材多花黄精的最适采收期,测定云南金平县多花黄精基地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鲜干物质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5年生多花黄精各节的多糖含量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其中1~3龄节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28、121、97 mg/g,4~5龄节降低为67、58 mg/g;在不同采收月份中,12月、翌年1月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31.11、133.85 mg/g,且12月根茎鲜重值最高,达到821.41 g,折干率为26.51%。云南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应该在12月底、翌年1月初,以根茎繁殖的多花黄精3年为其最佳采收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