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效复合助剂对除草剂草甘膦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苹果离体角质膜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渗透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草甘膦的渗透量,研究不同复合型农药助剂对草甘膦渗透的促进作用。选择磷酸三丁酯(TBP)、癸二酸二乙酯(DES)、癸二酸二丁酯(DBS)3种助剂不同配方的复合型助剂作为试验试剂,不加助剂作为空白对照(CK),比较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草甘膦在苹果角质膜上的渗透量。[结果]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增加,草甘膦的渗透量均增加。在20℃、72 h条件下,滴加4.0μg/m L草甘膦的样品与滴加2.0μg/m L草甘膦的样品相比,其OD240提高了27%。2种复合型助剂均对草甘膦在离体苹果角质膜上的渗透有促进作用,复合型助剂I的促进作用高于复合型助剂Ⅱ,在草甘膦浓度2.0μg/m L、湿度100%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草甘膦的渗透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温度25℃、48 h时,2种复合型助剂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好,其OD240比对照组提高了26.1%,复合型助剂II则提高了14.8%。在72 h时,CK、复合型助剂Ⅰ、复合型助剂Ⅱ草甘膦渗透量的OD240均达到最大。[结论]复合型助剂I对除草剂草甘膦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农药助剂能够促进和提高叶面肥、保护剂以及除草剂对植物的作用。为了探讨不同农药助剂的作用效果,筛选出具有高效促进作用的农药助剂,选用磷酸三丁酯(TBP)、癸二酸二乙酯(DES)和辛二酸二乙酯(DESU)3种农药助剂及它们3种农药助剂不同配方的复合型农药助剂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农药助剂促进赤霉素(GA)在小麦叶片上渗透吸收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农药助剂均促进GA在小麦叶片上的渗透。TBP的最佳促进作用浓度为60 mg/L,DES、DESU的最佳使用浓度均高于TBP,分别为180、300 mg/L。农药助剂对赤霉素在小麦叶片上渗透吸收的作用大小顺序为DESUTBPDES。不同类型、不同配方的农药助剂对促进赤霉素在小麦叶片上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在24 h时最佳配比为TBP(60 mg/L)+DESU(300 mg/L),在48h时最佳配比则为TBP(60 mg/L)+DESU(350 mg/L),赤霉素的渗透量分别是对照组(CK)的1.93、1.71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效果,筛选出高效复合型的表面活性剂。[方法]在20、25和30℃条件下选用辛二酸二乙酯(DESU)、磷酸三丁酯(TBP)和癸二酸二乙酯(DES)3种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配方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离体苹果角质膜渗透试验,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赤霉素在角质膜渗透吸收的影响。[结果]TBP、DES和DESU及其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都对赤霉素在苹果果实离体角质膜上的渗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DESU的促进作用高于TBP和DES,是对照组效果的5.27倍,使用的最佳浓度为300 mg/L;DES和TBP作用效果分别是对照组的4.87和3.97倍,最佳使用浓度分别为180和60 mg/L;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TBP+DESU(浓度为60 mg/L+300 mg/L)对赤霉素的渗透促进作用最显著,是对照组的7.39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高效的表面活性剂,减少农药使用量,选择癸二酸二乙酯(DES)、辛二酸二乙酯(DESU)、磷酸三丁酯(TBP)3种表面活性剂,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喷施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Fe的渗透吸收作用。结果表明:3种助剂对Fe在小麦叶面的渗透量均有显著增加的效果;含有表面活性剂的Fe营养液在喷施48 h后,小麦体内的Fe含量均高于喷施后24 h,说明助剂的效果具有持续性;3种助剂中对Fe助吸效果为DESUTBPDES。筛选出TBP、DES和DESU 3种助剂最佳的喷施浓度分别为60 mg/L、40 mg/L和40 mg/L。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原位观测试验,研究了几种典型除草剂单/混施对冬麦田N2O排放及其土壤生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除草剂施用后的10 d内,乙草胺和混剂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都显著抑制了N2O的排放(P0.05),其N2O排放通量均值较对照降低了50%左右,精噁唑禾草灵和苯磺隆处理N2O排放通量均值分别比对照减少28.6%和26.0%,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余下的测定期内,乙草胺、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和混剂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对麦田N2O排放都无显著影响,其N2O排放通量均值分别为对照的95.3%、101.8%、92.5%和88.7%。乙草胺对土壤脲酶活性一直有激活作用(P0.05),精噁唑禾草灵和混剂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表现为抑制激活交替作用,而苯磺隆对土壤脲酶活性基本无影响。在除草剂施用后的10d内,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WFPS(P0.01)、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P0.01)以及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P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硝化细菌、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以及脲酶活性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乙草胺和混剂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能显著降低麦田N2O的排放,主要源于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反硝化细菌数量,混剂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还明显降低了氨氧化细菌数量。苯磺隆和精噁唑禾草灵对麦田N2O排放无显著影响,主要是对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表现为促进抑制的交替作用。  相似文献   

6.
尿素和多效唑对苯磺隆胁迫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盆栽试验不同时间采样,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添加尿素和多效唑对苯磺隆胁迫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多效唑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土壤细菌的刺激作用具体表现为:最初7 d,苯磺隆+尿素>苯磺隆+尿素+多效唑>苯磺隆+多效唑;14~60 d,苯磺隆+尿素+多效唑>苯磺隆+尿素>苯磺隆+多效唑;与对照相比,1~60 d平均激活率最高达552.7%。对土壤放线菌的刺激作用表现为:苯磺隆+尿素+多效唑>苯磺隆+尿素>苯磺隆+多效唑,与对照相比,平均激活率最高为157.7%。对土壤真菌的刺激作用,不同浓度苯磺隆添加尿素、多效唑的影响比较复杂,与对照相比,平均激活率最高为80.1%。添加尿素、多效唑能够减缓甚至消除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对除草剂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恢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除草剂对张杂谷10号安全性以及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喷施不同剂量的苯磺隆和单嘧磺隆,于药后5、15和25d分别测定其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供试2种除草剂处理后,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则呈现相反趋势,且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指标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谷子药害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除草剂引起的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张杂谷10号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光合电子传递受阻。谷子产量随供试除草剂喷施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苯磺隆显著影响了谷子各产量构成因素,而单嘧磺隆对穗粒重和千粒重影响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推荐剂量的苯磺隆(225g/hm2)、单嘧磺隆(450g/hm2)对谷子造成一定的增产效果,且单嘧磺隆对张杂谷10号安全性较好,苯磺隆次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3种表面活性剂癸二酸二乙酯(DES)、辛二酸二乙酯(DESU)、磷酸三丁酯(TBP)对葡萄叶片吸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葡萄叶片对铁的吸收量显著增加,且DES、DESU、TBP浓度(mg·L~(-1))分别为60、50、80时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高出20.9%、33.3%、35.3%;3种表面活性剂对葡萄叶片吸收铁的促进程度各不相同,TBP的促进效果较DES、DESU好。  相似文献   

9.
草坪中杂草的防除有人工拔除、化学除草等方法,但是在化学除草喷用除草剂时,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空气、土壤等)和草坪品质的影响,以免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下面介绍几种不可在草坪上喷用的除草剂。1. 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包括脒唑酮类的普杀特,磺酰脲类的甲磺隆、苯磺隆、苯磺隆  相似文献   

10.
麦田常用除草剂对弱筋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外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麦田常用的苯磺隆、使它隆、异丙隆、骠马、绿麦隆5种除草剂对弱筋小麦扬麦13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5d,5种除草剂处理均导致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不同程度下降.除草剂严重影响了光合速率,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受到抑制,异丙隆倍量处理抑制率最大,达27%.小麦体内SOD活性明显受到除草剂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POD活性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处理药后30 d低于对照;CAT活性对除草剂比较敏感,用药后5 d即显著升高,其后影响逐步减小,直至药后30d恢复到对照水平;除草剂对MDA含量影响相对较小,多数处理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吸附试验方法及室内模拟土柱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对除草剂胺苯磺隆的吸附及其对胺苯磺隆在红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对胺苯磺隆的吸附能力很强,其吸附常数Kf值为2675.3;在添加了腐植酸的红壤中,胺苯磺隆的分布集中在表层0~10cm处,而中下层含量少,且随着土壤中腐植酸含量的增大,胺苯磺隆在土壤表层的浓度升高,胺苯磺隆的淋出率也较对照减少了,表明在红壤中添加腐植酸显著减弱了胺苯磺隆的淋溶迁移能力;胺苯磺隆-腐植酸的红外吸收谱图显示胺苯磺隆与腐植酸发生了共吸附现象,形成了腐植酸-胺苯磺隆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苯磺隆对冬小麦产量指标和叶面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苯磺隆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高浓度苯磺隆对小麦的倒2叶的叶面积有抑制作用,但随着苯磺隆降解,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建议在使用时,一定要把握好其使用的浓度和时期,此外,由于苯磺隆除草剂在田间持药性较长,要安排好下一茬作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从源头上解决甲磺隆等磺酰脲素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事故的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农业部发布了第494号公告,农业部决定对甲磺隆、氯磺隆和胺苯磺隆等除草剂产品实行以下管理措施。一、自2005年6月1日起,停止管理和批准含甲磺隆、氯磺隆和胺苯磺隆等农药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申请自2006年6月1日起,停止受理和批准新含甲磺隆、氯磺隆和胺苯磺隆等农药产品(包括原药、单剂和复配制剂)的登记。二、已登记的甲磺隆、氯磺隆和胺苯磺隆…  相似文献   

14.
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对后茬水稻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油菜田除草剂胺苯磺隆在水稻土中的残留和对后茬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京地区pH中性的水稻土中施用胺苯磺隆30g/hm^2,200天后100g耕作层干土中,胺苯磺隆的残留量为1.128×10^-4mg。该除草剂对后茬直播水稻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对移栽水稻无良影响。水稻对胺苯磺隆的敏感性依次为粳稻〉交杂稻〉籼稻。  相似文献   

15.
寻找能够高效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新型菌株,为生物降解苯磺隆提供微生物资源。对明党参内生菌进行分离、培养与纯化,从筛选得到的多株内生菌株出发,采用富集培养法筛选苯磺隆降解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隆的含量,计算苯磺隆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从29株明党参内生细菌中筛选出8株能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菌株,通过复筛得到高效降解苯磺隆菌株PMG3,其降解率为89.07%,并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PMG3比以往筛选出的苯磺隆降解菌降解效率都要高,为利用中草药内生菌对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立耘 《新农村》2014,(11):23-24
除草剂在麦地除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近年的使用情况看,如果不按要求使用,便会造成药害,使小麦叶片发黄。 乙羧氟草醚 在一些地方使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时,往往会加入助剂10%乙羧氟草醚乳油。苯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芽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过阻塞乙酰乳酸合成酶,使缬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阻止细胞分裂而使杂草死亡。  相似文献   

17.
胺苯磺隆是油菜田选择性磺酰脲类除草剂 ,能有效防除野田芥、播娘蒿、遏蓝菜等多种杂草、对猪殃殃、日本看麦娘有特效。超过常规用量 4倍对油菜安全 〔1,2〕,但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 ,容易造成对后茬敏感作物的残留药害〔3~ 5〕。本文分别采用土培法和水培法测定了玉米对胺苯磺隆的敏感性〔3,6〕,并应用于农田土壤中胺苯磺隆残留量的测定。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2 5%胺苯磺隆 ( DPX- 7881 )可湿性粉剂、95%胺苯磺隆原药 ,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 ;玉米种子 ,掖单 1 3由扬州市种子公司提供。1 .2 试验方法1 .2 .1 水培法将胺苯…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远志的生物学特性,初步选用几类化学除草剂在远志田进行安全性试验,通过研究除草剂对远志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Y(II)、ETR等的影响,筛选安全、高效的远志化学防除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芳氧苯氧丙酸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处理浓度小于4倍推荐剂量时对远志的生长状况、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Y(II)、ETR等都没有影响,无药害症状产生,高浓度处理(6倍推荐剂量)对远志叶片SPAD值和Y(II)、ETR有一定影响,但未产生药害,表明这两类除草剂中的骠马、精喹禾灵、喹禾灵、高盖以及己烯酮类的收乐通对远志是安全的,可用于远志田的化学除草。磺酰脲类、苯氧羧酸类和二苯醚类处理后均产生明显药害症状,不能用于远志田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9.
张瑾  司友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24-25,35
本文研究了粘土矿物及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改性后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胺苯磺隆的吸附,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粘土矿物对胺苯磺隆的吸附能力较原土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粘土矿物及其改性后对胺苯磺隆的吸附能力以蒙脱石为最强,沸石次之,膨润土最小,改性后的沸石、膨润土和蒙脱石的吸附常数,Kf值较原土分别增大了1482、192.6和2145.7倍.  相似文献   

20.
应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除草剂胺苯磺隆在6种土壤中的吸附以及pH对胺苯磺隆在土壤上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胺苯磺隆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不同,胺苯磺隆的吸附量也不同,其大小顺序为红壤>潜山水稻土>宣城水稻土>黄褐土>黄潮土>砂姜黑土;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很好地满足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常数Kf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为12.12 ̄14.02 kJ.mol-1,属物理吸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是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可作为评价该除草剂能否造成对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