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海滨雀稗为材料,利用沙培方式培养60 d研究40、80、120、160、200、240 mg/L 6个氮素水平对海滨雀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在40~160 mg/L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海滨雀稗叶长、叶宽、株高、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以及磷、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超过160 mg/L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海滨雀稗叶宽、株高、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氮、磷、钾积累量开始下降,丙二醛含量开始上升。确定海滨雀稗最优氮素处理浓度为160 mg/L。  相似文献   

2.
海滨雀稗(Paspalums vaginatium L.)是一种禾本科暖季型草坪草,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盐性强、成坪质量好被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另一方面,海滨雀稗主要分布于海滨滩涂和盐渍化严重的地区,也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态先锋草种。本文综述了盐胁迫对海滨雀稗离子分配、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及海滨雀稗与不同草种耐盐性的评价;同时,也对海滨雀稗在低温胁迫、干旱胁迫、镉胁迫对海滨雀稗生理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海滨雀稗抗逆分子机理的研究和选育抗逆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硅对遮荫处理草坪草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质培养法,设自然光照条件下不遮荫和遮荫2个处理,每处理设不施硅和施硅2个硅水平,测定草坪草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施硅对草坪草耐荫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遮荫处理后,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升高.施硅后,遮荫处理与不遮荫处理的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减少.施硅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遮荫处理对脯氨酸影响较小.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低于矮脚虎,施硅和遮荫处理对海滨雀稗影响大于矮脚虎.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后草坪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而施硅后硅的沉积,促进了草坪草对有限光能的利用,缓解了草坪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下降,而提高了草坪草的耐荫性.矮脚虎耐荫性高于海滨雀稗.  相似文献   

4.
王淑娥  杨泽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60-16463
[目的]初步探讨栽培基质、修剪和践踏栽培因素对海滨雀稗草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在海南省某高尔夫球场,以粒径为0.5mm的海沙和河沙为栽培基质材料,从海滨雀稗草圃选用当年生健壮茎段扦插进行草坪建植;对球场的高草区、球道区、发球区进行草坪草修剪作业,随机抽样观测该草坪的密度和质地,并以0、5、10、15、20、30、50人次的践踏方式进行践踏处理。[结果]2种栽培基质中,河沙处理使海滨雀稗草的根长为21.52cm,最大分蘖数为17,明显高于海沙处理,说明河沙有利于海滨雀稗草的生长,值得推广;修剪对海滨雀稗草的质地和密度有较大影响,草坪的质地和密度随着修剪高度的变化发生变化;适当的践踏有利于海滨雀稗草最大的生长。[结论]该研究结果可指导海滨雀稗草的生产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以根茎冰草(Agropyron michnoi)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条件对根茎冰草的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均显著提高根茎冰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含量。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为17.4、66.7、8.0 g/m2时,产量最高为1.01 kg/m2;只施用氮钾肥,分别为34.8、16.0 g/m2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5.83%;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为17.4、66.7、8.0 g/m2时,粗脂肪含量最高,为7.22%;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为52.2、66.7、16.0 g/m2时,粗灰分含量最高,为7.44%;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为34.8、100.0、16.0 g/m2时,钙含量最高,为0.274%,磷含量最高,为0.279%,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最高施肥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及空白对照。以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含量为评价标准,根据氮磷钾配施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得出最佳施肥量:氮为28.11 g/m2,磷为74.99 g/m2,钾为15.35 g/m2。氮磷钾最佳施肥组合为2.8∶7.5∶1.5。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质培养法,设缺硼和施硼2种处理,在早秋和春季测定了草坪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硼对草坪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探讨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措施.结果表明:和早秋相比,2种草坪草海滨雀稗和矮脚虎春季SOD活性明显下降,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表明受到了春季低温伤害;施硼显著提高SOD活性,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在春季尤为明显;表明施硼提高草坪草保护酶SOD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及膜脂质过氧化对生物膜的伤害,提高了草坪草抗寒性.而2种草坪草相比,海滨雀稗抗寒性高于矮脚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多效唑对海滨雀稗的矮化效果,采用不同浓度(200 mg/L、500 mg/L、800 mg/L)的多效唑分别处理海滨雀稗3个品种(Salam、铂金草、海岛2000)草坪草,测定其叶长、叶宽、茎节长、叶丛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均能使海滨雀稗3个品种的叶长变短、叶宽增加、叶丛高度降低、茎节长度缩短。综合考虑,多效唑最佳施用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8.
介绍多抗霉素在高尔夫球场海滨雀稗草坪根系层土壤和水样中残留的测定方法,通过模拟高尔夫球场建植,进行农药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内,当海滨雀稗草坪根系层土壤取样深度为0,施药量为0.30 g/m~2,土壤中多抗霉素最大残留量为0.066 mg/kg;当取样深度为30 cm、施药量为0.10 g/m~2或取样深度为40 cm、施药剂量为0.30 g/m~2,土壤中多抗霉素残留量均为LOD(小于0.010 mg/kg);当施药量分别为0.10、0.20、0.30 g/m~2时,水样中多抗霉素残留浓度最低为0.011 mg/L,最高为0.096 mg/L。建议在高尔夫球场海滨雀稗草坪养护过程中,采用10%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按0.30 g/m~2施药量每7 d进行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3因素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红稗植株分蘖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植株分蘖数的影响为磷肥(X2)>钾肥(X3)>氮肥(X1),从提高红稗植株分蘖数的角度出发,应将磷肥作为首要因素考虑。当植株分蘖数达到最高值时,氮、磷、钾肥的最佳组合分别为:X1编码值为0.19(即氮肥为3.57 kg/667 m2)、X2编码值为0.09(即磷肥为3.26 kg/667 m2)、X3编码值为0.28(即钾肥为3.8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磷、钾肥与PP333配施对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磷、钾肥PP333合理配施可以明显提高抗氧化酶系(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大大减少,PMP与LOX与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明显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了沟叶结缕草越冬期生长和抗冷性能,外观形态指标表现出密度增加,生长速度加快,叶绿素含量提高,改善了叶色,提高了草坪草冬季景观效果。磷、钾肥与PP333合理配施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提出最优组合为P2K3Y2(P2O5:60 kg/hm2;K2O:140 kg/hm2;paclobutrazol(PP333):250 mg/L)。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海滨雀稗草坪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草坪草叶面,结果表明,50-500mg/L多效唑使草坪草高度下降,匐枝主茎及各分枝长度变短,密度增加,根短,每节根数减少,叶短。50-200mg/L多效唑使地上部分鲜重增加,对叶片宽度无明显影响。500mg/L使地上部鲜重下降,叶宽增加。多效唑对草坪草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的抗寒机理。[方法]对海滨雀稗进行低温处理(15、10、5℃),以常温(25℃)为对照;以6个暖季型草坪草种作对照,通过测定各草种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和抗寒机理研究。[结果]海滨雀稗在适当低温(10℃左右)时的抗寒力强,生长旺盛,各抗寒生理指标变化小;但极度低温(5℃左右)时骤然死亡。原因是低温时抗寒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量少。[结论]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基因控制,诱变育种的效果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北京地区冷季型草坪合理的施肥制度,了解尿素施用对混播草坪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影响.通过土壤渗滤水采集装置试验,研究尿素施用对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的混播草坪的生长情况和对土壤中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试验中尿素施用分为低氮(年施氮量为10 g/m2,相当于尿素25 g/m2)、中氮(年施氮量为25 g/m2,相当于尿素62.5 g/m2)、高氮(年施氮量为40 g/m2,相当于尿素100 g/mE)3个施肥水平.各处理中的尿素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平均施用.试验中最佳施肥量是:年施尿素62.5 g/m2(相当于氮量为25 g/m2),在该水平下,草坪草能迅速吸收氮素,促进草坪植物生长;试验得出,施用尿素的水平与实验后土壤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碱解氮含量并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保水剂对海滨雀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干旱条件下不同种类和不同施用量的保水剂对海滨雀稗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对海滨雀稗施用了3种不同保水剂S1、S2和S3,每种保水剂施用量均为0、10、20和30g/m~2,在自然干旱条件下连续处理28 d,以正常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同单一干旱胁迫相比,保水剂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改善了坪观质量,缓解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少了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同时,保水剂还提高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因此,保水剂可以提高海滨雀稗的抗旱性,并且抗旱性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在施用量相同时,不同种类的保水剂对海滨雀稗抗旱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种保水剂保水抗旱的效果依次为S1S2S3。  相似文献   

15.
海盐胁迫对海滨雀稗植株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以0、6.8、13.6、20.4、27.2、34.0g/L海盐同1/2 Hoagland营养液混配,用作不同含盐量灌溉处理,研究海盐胁迫对海滨雀稗植株形态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盐处理浓度提高,海滨雀稗叶宽变窄,直立茎和匍匐茎变细,海盐质量浓度高于6.8g/L,海滨雀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根、茎和叶干物重显著降低;海盐质量浓度为27.2g/L和34 g/L时,无匍匐茎生出,海盐质量浓度在0~20.4g/L范围内匍匐茎节间长度无显著变化;叶宽、直立茎茎粗、匍匐茎茎粗和根、茎、叶干重均与海盐处理液电导率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长安灌区小麦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安灌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穗粒数增多有显著促进作用;磷肥对小麦分蘖、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肥效方程确定小麦产量达最高为414.9kg/667m2,相应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4.37kg/667m2、P2O511.50kg/667m2、K2O 5.97kg/667m2,N∶P∶K=1∶0.8∶0.415。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67m2施氮11.86kg、P2O56.75kg、K2O 8.44kg,此时小麦产量为409.4kg/667m2。小麦达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29%、1 109%和42.64%;小麦达最大利润施肥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4.45%、17.85%和28.85%。  相似文献   

17.
叶菜类蔬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白菜、莴苣、空心菜、菜心和苋菜等福建省主要叶菜类蔬菜,在试验基础上研究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4.8±17.3)%、(16.4±4.8)%、(20.8±8.3)%。每1 kg养分对蔬菜平均增产量分别为纯N 61.8 kg、P2O5 85.1kg和K2O 46.0 kg;氮、磷、钾肥产投比平均分别为28.8、34.0和23.0。5种叶菜类蔬菜的氮、磷、钾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00.5、21.7、186.6 kg/hm2,纯N、P2O5和K2O吸收比例为1∶0.46∶1.84。应用差减法得到氮、磷、钾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1.0±16.6)%、(8.0±2.7)%、(37.6±18.1)%。  相似文献   

18.
高尔夫果岭常用的草坪草种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尔夫果岭常用的草坪草种类及其特征,包括狗牙根系列、海滨雀稗系列及匍匐翦股颖系列等;同时,对我国果岭草坪草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让人们对果岭草坪草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福建闽楠人工幼林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施肥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在福建明溪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氮、磷、钾及其配比对闽楠Phoebe bournei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闽楠的树高和冠幅生长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对粗(地径)生长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且作用效果均为正效应。采用频率分析法对各效应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认为:当目标树高y1≥120%试验对照(ck),目标地径y2≥120%试验对照(ck),目标冠幅y3≥110%试验对照(ck)时,在95%置信区间内,试验地闽楠人工幼林的优化施肥量为氮(N)16.81~21.61 g·株-1、磷(P2O5)5.76~9.64g·株-1、钾(K2O)3.31~6.44 g·株-1,m(氮)∶m(磷)∶m(钾)的最佳比例为3.94∶1.57∶1.00。  相似文献   

20.
杂交鹅掌楸施肥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对杂交鹅掌楸进行氮、磷、钾肥最佳施肥效益试验。通过统计运算,建立三元二次施肥方案与材积的回归模型进行仿真寻优,得出杂交鹅掌楸最佳施肥配方为氮(N)50.0 kg/hm2、磷(P2O5)35.0 kg/hm2和钾(K2O)125.0 kg/hm2,材积为82.62 m3/hm2。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