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建立裂叶榆组织培养体系,选取裂叶榆木质化和水培萌发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不同消毒时间、激素种类和浓度对裂叶榆离体快繁的影响。表明:木质化茎段在0.1%升汞消毒14 min时,污染率稍低,褐化率低,成活率高;幼嫩茎段在0.1%升汞消毒3 min时幼嫩茎段污染率最低,褐化率较低;在对休眠芽和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时筛选出MS+2.0 mg/L 6-BA+0.1 mg/L NAA为最佳培养基激素组合,且在BA:NAA浓度比为20:1时,培养15 d后,裂叶榆的腋芽萌发率最高(80%),而且萌发芽的腋芽绿色,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垂枝桦(Betula pendula Roth.)具节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体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垂枝桦茎段外植体在MS+6-BA 0.5 mg/L+KT 1.25 mg/L+NAA 0.1 mg/L+3%Sucrose+0.7%Agar(p H 5.8)培养基上培养,不定芽萌发率最高;将其不定芽在MS+6-BA 0.75 mg/L+KT 0.75 mg/L+NAA 0.1 mg/L+3%Sucrose+0.7%Agar(p H 5.8)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一个月左右,不定芽继代增殖系数可达到5.0~7.0;垂枝桦试管苗在1/2MS+KT 0.05 mg/L+NAA 0.3 mg/L+1.5%Sucrose+0.7%Agar(p H 5.8)培养基上,生根率为96.7%;经驯化、移栽后,垂枝桦生根试管苗成活率可达到90.0%以上。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8,(12)
以新疆野生伊贝母鳞茎和茎段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外植体消毒方法、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伊贝母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了伊贝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鳞茎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乙醇+0.5%次氯酸钠一次消毒后用2%次氯酸钠进行二次消毒;基本培养基为MS+2.0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NAA。茎段以70%乙醇+2%次氯酸钠一次消毒效果最好,基本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 6-BA+0.1mg/L NAA。生根培养基以1/2MS+0.05mg/L 6-BA+0.05mg/L NAA最佳。  相似文献   

4.
金线莲外植体的筛选及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试管苗的叶、茎段和茎片(厚约2mm)为外植体,对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片是其快繁的最佳外植体,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是:MS(大量元素减半,微量元素加倍)+6-BA4.0mg/L+ZT0.2mg/L+NAA0.5mg/L+0.7%琼脂+3%蔗糖;适合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4.0mg/L+NAA0.3 mg/L+0.7%Agar+3%蔗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板栗短雄花序芽变为材料,研究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取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 + 0.5 mg/L 6-BA + 0.2 mg/L NAA。茎段、嫩叶两种外植体中,以其茎段培养的诱导率较高,成愈率为65.0%。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0.5~1.0mg/L 6-BA + 0.2mg/L NAA。  相似文献   

6.
掌叶半夏微茎尖培养脱毒和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茎尖大小、激素浓度、培养基成分对药用植物掌叶半夏脱毒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无病毒苗快速繁殖的因素等,结果表明:茎尖大小是影响茎尖成活和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0.2~0.5mm的茎尖培养在MS+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成活率为53.3%,病毒脱除率为76.7%,培养基中附加247mg/L NH4 +可有效提高茎尖成活率至86.7%,同种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可一次性成功诱导形成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MS+6-BA 2.0mg/L+NAA 0.5mg/L+GA3 0.5mg/L组合最有利于试管茎的形成和发育,从而建立了以掌叶半夏微茎尖为外植体的脱毒和快速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加工品种Shepody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加工品种Shepody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马铃薯再生体系研究的文献,通过对马铃薯再生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研究后表明,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5 mg/L NAA+0.1 mg/L 6-BA(培养10 d),愈伤诱导率100%。叶片与茎段芽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02 mg/L NAA+0.02 mg/L GA_3+2.0 mg/L ZTR和MS+0.02 mg/L NAA+0.02 mg/L GA_3+1.0 mg/L 6-BA+1.0 mg/L ZTR,再生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8.
《种子》2018,(12)
为缓解北苍术种苗短缺以及保护种质资源,本试验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北苍术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北苍术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及激素类型对北苍术组培苗快繁影响。结果表明:使用75%酒精消毒30s,0.1%氯化汞加吐温20消毒15min,消毒效果最好;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5mg/L;最适宜的伸长培养基是MS+GA30.8mg/L+IBA 0.1mg/L+NAA 0.1mg/L,组培苗伸长高度、长势均为最好;MS培养基即可作为北苍术茎段组培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贵州茶树组培快繁技术,采用湄潭苔茶地方良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激素和浓度配比试验,得到适宜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2.0mg/L+NAA0.1mg/L+Vc1.0g/L+AC1.5g/L,芽诱导率可达68%;适宜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0.2mg/L+NAA0.1mg/L+GA33.0mg/L。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及外植体类型对‘哈斯’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cv.Hass)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和外植体。[方法]通过间接器官发生途径。主要探讨(1)单一激素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2,4-D);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分别与2,4-D和NAA 结合时对‘哈斯’油梨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2)不同外植体(叶片、叶柄、茎尖、茎段)在相同条件下(基本培养基:MS+1 mg/L 2,4-D+0.5 mg/L 6-BA+0.1NAA mg/L)的愈伤组织诱导效应。(3)单一激素 6-BA(或与NAA结合)对油梨愈伤组织芽分化的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1)添加1.0 mg/L 2,4-D/NAA,其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分别为45.3%和20.2%;但NAA诱导的愈伤质地较佳。(2)1 mg/L NAA与1.0 mg/L 6-BA结合,诱导效果较好,其诱导率最高可达84%。(3)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为茎段,其诱导率≥72.8%。叶柄次之,叶片和茎尖较差。[结论]综上,不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和外植体类型对‘哈斯’油梨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显著。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NAA+1.0 mg/L 6-BA+30 g/L蔗糖+7g/L琼脂。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外植体为茎段,但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难以分化出芽。  相似文献   

11.
无籽西瓜茎段组织培养与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籽西瓜(Citrullus lantus)墨童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对组织培养与嫁接育苗技术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对种胚萌发有一定影响,其中消毒剂二氧化氯250mg/L 处理有利于种胚萌芽,萌发率达82.5%;子叶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 +IAA0.2 mg/L+蔗糖30g/L+琼脂7g/L;不同激素浓度对芽丛增殖和单芽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其中MS +6-BA0.4 mg/L +IAA0.2 mg/L +蔗糖30g/L+琼脂7g/L继代培养增殖率最高;MS+NAA0.5mg/L生根率最高(96.2%)。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及优化桃叶卫矛组培繁殖再生体系,解决以腋芽萌发为再生途径进行组培增殖时增殖系数小的问题,以桃叶卫矛幼嫩茎段为材料,分别用20%的次氯酸钠和0.10%的升汞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8、10、12 min获取其消毒最佳方案;以桃叶卫矛茎段为材料,通过调节6-BA和NAA浓度,诱导桃叶卫矛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以桃叶卫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6-BA和NAA正交试验诱导产生不定芽;以桃叶卫矛不定芽为材料,调节6-BA和NAA浓度,提高继代增殖系数;以桃叶卫矛继代增殖苗为材料,调节IBA和NAA浓度,获取桃叶卫矛生根苗。研究结果表明:(1)桃叶卫矛幼嫩茎段消毒最佳方案为20%的次氯酸钠处理12 min,污染率2%;(2)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0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80.00%;(3)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0.5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91.11%;(4)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0 mg/L NAA,增殖系数6;(5)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 IBA 0.3 mg/L,生根条数平均为5条。本研究利用桃叶卫矛无芽茎段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将继代增殖系数提高至6,且完成了桃叶卫矛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以鸡蛋花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初代启动培养、增殖及生根培养方案的筛选,建立了鸡蛋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2 mg/L,外植体诱导萌发率达83.33%;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5 mg/L,培养基MS+6-BA 2.00 mg/L+NAA 0.05 mg/L适宜继代增殖,30 d的增殖系数为8.73;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1.0 mg/L,生根率达98.1%。因此,本研究为鸡蛋花培养育苗与品种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膨珊瑚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芽诱导离体培养研究;并应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同化枝的形态解剖结构,分析其对生境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膨珊瑚茎段最佳灭菌处理为75%酒精30 s+0.1%升汞11 min,最佳外植体为半木质化茎段(上段)或顶端;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1.2 mg/L+NAA 0.1 mg/L;芽诱导效果最佳为半木质化茎段(上段);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3/4 MS+ZT1.0 mg/L+NAA 0.02 mg/L+GA3 0.3 mg/L;膨珊瑚叶片退化,茎枝具有同化功能,皮层及髓部发达,含有较大的薄壁细胞,供其贮藏营养物质与水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能够将毛白杨优良资源应用到北纬41°以北地区,为我国北方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优良苗木,特进行高抗寒性毛白杨杂种—‘蒙树1号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方法]利用‘蒙树1号杨’切枝水培嫩芽为外植体,开展了最佳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筛选,以及无菌苗茎段增殖、叶片分化、生根培养和玻璃化苗恢复培养研究。[结果]嫩芽在0.10%升汞中灭菌5 min效果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15.60%、萌芽率达77.70%;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S + 0.20 mg/L 6-BA + 0.05 mg/L NAA,平均分化出芽4.21个;不定根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 + 0.50 mg/L IBA + 0.20 mg/L NAA,生根率达93.90%;玻璃化苗在MS + 0.2 mg/L 6-BA + 0.05 mg/L NAA + 30 g/L蔗糖+8 g/L琼脂培养基中恢复效果最好,恢复率达82.38%。[结论]‘蒙树1号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为毛白杨体细胞多倍体育种及我国西北地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宋微  张虎  王磊  王娅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4):1277-1283
本试验以铁线莲‘卡西斯’(Clematis Cassis)、‘大河’(Clematis Taiga)、‘倾盆大雨’(Clematis Cloudburst)为外植体,研究在3、4月外植体的消毒最佳时长时间,结果表明,3、4月中,‘卡西斯’的最佳消毒时长分别是3 min和4 min,‘大河’的最佳消毒时间均为4 min,‘倾盆大雨’的最佳消毒时长分别为3 min和4 min;以‘卡西斯’、‘大河’、‘倾盆大雨’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3种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实验,筛选出3个铁线莲品种增殖继代培养的最佳配方分别为:‘卡西斯’:1/2MS+0.2 mg/L 6-BA+0.01 mg/L NAA+0.1 mg/L VC+20 g香蕉;‘大河’为:1/2MS+0.5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0.1 mg/LVC+20 g香蕉;‘倾盆大雨’为:1/2MS+1.0 mg/L 6-BA+0.05 mg/L KT+0.01 mg/L NAA+0.1 mg/L VC+20 g香蕉。2 mg/L的NAA可以显著提高生根率,但即使不进行生根诱导,培养时间超过30 d后各品种也会相继出现生根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木本花卉圆锥绣球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本研究以‘北极熊’品种的幼嫩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索了适宜的外植体的采集时间、预处理及消毒方法、适宜的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方法。结果表明:适宜的茎段外植体采集时间为4月份;预处理及消毒方法为:将枝条先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浸泡约10 min后冲洗,再用洗衣粉溶液浸泡约5 min,然后流水冲洗1~1.5 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内,用75%酒精浸泡消毒60 s,无菌水冲洗3~5遍后,再用0.1%~0.2%HgCl_2消毒(4+4) min,然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3~5次,其成活率达76.7%。启动培养的最佳配方为MS+6-BA0.5 mg/L+NAA 0.06 mg/L,诱导率可达84.2%。较适宜的增殖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附加蔗糖30 g/L,增殖系数达6.0。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NAA 0.2 mg/L,附加蔗糖20 g/L,生根率达83.3%,平均根长2.7 cm。本研究结果对圆锥绣球‘北极熊’的组培快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和最适宜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以内江天冬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时间、培养基及生长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天冬茎段作为外植体时,0.1%氯化汞消毒处理的最佳时间为8 min,污染率为13.33%、死亡率为8.89%、存活率为77.78%。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1/2 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诱导率为72.2%,愈伤组织生长势强;适宜愈伤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分化率达到82.2%,生长势较强;适宜组培苗生根的NAA质量浓度为2 mg/L,生根率可达86.7%,根系正常、生长迅速。通过研究,建立了天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保护天冬野生资源、解决优质种苗紧缺及实现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四川内江天冬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构建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满足对优质种苗的需求,为天冬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开辟新途径,为天冬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088-4099
为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的粉葛丛生芽,从而筛选粉葛丛生芽诱导的适宜条件。本研究以粉葛(Pueraria montana var. thomsonii)幼嫩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消毒条件,腋芽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为75%酒精浸泡30 s后,0.1%氯化汞溶液(加2滴吐温80℃)处理10 min,污染率为10.00%,腋芽萌发率为93.33%。(2)最佳腋芽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1 mg/L+活性炭0.2 g/L,腋芽萌发率达93.33%。(3) MS+TDZ1.5 mg/L+NAA 0.1 mg/L+酸水解酪蛋白200 mg/L为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达90.00%。(4) MS+IBA 0.2 mg/L+6-BA 1.0 mg/L+KT 1.0 mg/L为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1.77。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丛生芽诱导的粉葛离体快繁体系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南肾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肾茶组织培养快繁的最佳材料、最佳激素配比、最佳培养基及练苗移栽技术,以满足产业化生产肾茶对种苗的需求。【方法】以海南产肾茶幼嫩茎段的茎尖、茎节、茎间、叶片等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生长激素对不定芽的萌发、愈伤组织增殖及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得知外植体消毒方法可采用70%的乙醇和0.1%的HgCl2溶液分时段来进行;最佳材料是茎尖;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 NAA0.1mg/L +6-BA1.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NAA0.5mg/L+6-BA1.0mg/L或2,4-D0.5mg/L+6-BA 1.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CM10%+NAA0.1mg/L;【结论】成功建立了海南肾茶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掌握了练苗和移栽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