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山核桃母树枝条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比较不同修剪程度下萌芽、抽枝、出穗的数量及质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存芽数与修剪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修剪越轻存芽数量越多;成枝数和有效枝条数与修剪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修剪的成枝数量最多,有效穗条亦越多。美国山核桃采穗圃母树修剪中,建议采用重度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一种适合北方切花的修剪方式,以切花月季卡罗拉为试验对象,设计4种不同的修剪方式(距离基芽10 cm处剪掉顶端;距离基芽15 cm剪掉顶端;距离基芽10 cm处进行捻枝;距基芽15 cm处捻枝),分别测定鲜切花月季的发枝数、发枝时间、花枝长度、花枝数、枝条粗度、花蕾直径、修剪到开花时间。结果表明,在基芽10 cm处捻枝的修剪方式最适合卡罗拉切花月季,既能缩短修剪至开花的时间,又提高了切花月季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凭祥27 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马尾松不同产脂类型针叶形态特征差异,探讨产脂量与针叶形态特征的关系,为马尾松高产脂优树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针叶长度:2年生针叶>1年生针叶,高产脂类型>低产脂类型。2)针叶鲜重:2年生针叶>1年生针叶,高产脂类型>低产脂类型。3)针叶叶柄厚度:2年生针叶>1年生针叶,高产脂类型>低产脂类型。4)马尾松产脂量与1年生针叶和2年生针叶形态特征均呈正相关关系。与1年生针叶长度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43。马尾松不同产脂类型的针叶形态特点不同,通过了解产脂量与针叶形态特征的相关关系,为下一步进行马尾松高产脂优树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一、短截。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1轻短截:轻剪枝条的顶梢(剪去枝条全长的1/5至1/4),主要用于花果类树木强壮枝修剪。此种修剪方法在枝条去掉顶梢后,刺激其下部多数半饱满芽的萌发,分散枝条养分。2中短截:剪到枝条中部或中上部饱满芽处(剪枝条长度1/3至1/2),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5.
油松端粒长度与树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能够保护染色体维持其稳定性的特殊DNA-蛋白复合物,与细胞分裂、细胞衰老及寿命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结合前人对银杏、狐尾松等木本植物端粒长度与树龄相关关系的研究,选取我国特有常绿木本裸子植物油松作为试验材料,采集树龄跨度从7年到800年9个年龄段的针叶,采用TRF测定法对油松针叶端粒长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油松树龄的增加,针叶端粒长度也相应变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松端粒长度和树龄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期利用这一数学模型,可以在不损伤树体的前提下,用更为快捷方便的实验手段对古树树龄进行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露地栽培的切花月季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试验,并观测记录修剪后的萌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影响月季产量品质的因素包括萌芽率、盲枝发生率及新梢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时期的修剪影响产花周期,高温时期的修剪抑制月季萌芽,从而延长产花周期.同时,在枝条的七叶中部修剪,新发枝条从剪切到开花时间较短,切花枝的长度和直径最大,是最佳的修剪部位.随着被剪枝条直径的减小,新发的切花枝长度和直径也呈减小趋势.一般在直径≥0.59cm(±0.05cm)的枝条上施剪,才能形成符合标准长度的切花.  相似文献   

7.
一、修剪依据 确定每个单株的留芽量,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选用1年生枝条作为预备枝或结果母枝,还有结果枝组的培养、复壮与更新,都应该根据树龄、品种、枝条质量与架式、树形而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龙芽楤木反季节水培生产技术,以龙芽楤木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及枝条直径对枝条顶芽萌发时间、萌发率、嫩芽长度及鲜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嫩芽发芽率主要取决于枝条自身的情况,与试验所设3个因素无关。对发芽时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赤霉素浸泡时间,其次是赤霉素浓度。对嫩芽长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泡时间,其次是枝条直径。对嫩芽鲜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枝条直径,其次是赤霉素浓度。由此表明,龙芽楤木反季节水培以选取直径1.2 cm的枝条,采用90 mg/kg赤霉素浸泡24 h,培养30 d后采收嫩芽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将珠子参引种到海拔1 840 m的中海拔地区进行种植,采用珠子参不同生长年限独根茎种植、不同移栽时间独根茎种植、100 mg/L GA处理独根茎种植3种方式研究珠子参根茎潜伏芽萌发习性;观察花芽分化与根茎质量、复叶数量间的相关性研究花芽分化习性;从遮阴度、出苗和倒苗时期所对应的温度、不同土壤质地3个环境因素研究影响珠子参生长发育的主要坏境因子。结果表明:珠子参一、二年生独根茎潜伏芽萌发率在50%以上,潜伏芽具有低温休眠特性,10月以前种植的独根茎次年可萌发,10月以后种植的独根茎由于温度不够,第3年才能萌发,100 mg/L GA处理独根茎对解除休眠有较好的效果;珠子参花芽分化与复叶数量、第1节根茎粗度呈正相关,但与生长年限不呈相关性;珠子参出苗温度18.6℃、倒苗温度8.7℃,生长中以75%的遮阴率和腐殖土最适宜生长。珠子参在中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有不同之处,中海拔地区发展珠子参种植需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在设施葡萄揭盖蓄热后进行根域加热处理,并记录红地球葡萄枝条芽萌发情况,采用6种需热量模型统计芽的需热量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土壤温度提高,葡萄枝条芽萌发的时间和需热量均显著减少,且塑料大棚内的效果较日光温室更好;土壤温度相同时,日光温室内的红地球葡萄枝条芽的萌发时间较塑料大棚均较小,但需热量值则较大。结果表明,葡萄枝条芽的萌发和需热量与根域温度关系密切,将为设施葡萄的促早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松材线虫病对马尾松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了松材线虫侵染的马尾松针叶中的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松材线虫侵染导致马尾松针叶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下降,同时富含脯氨酸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的编码基因也下调表达;随着侵染虫量的增加,过氧化物酶基因在马尾松针叶中的表达增强,而在茎干、枝条中的表达减弱,导致抗氧化酶活力下降,马尾松的抗病防御能力减弱.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松材线虫侵染致使马尾松最终枯萎死亡过程中抗氧化系统的变化,为林业生产上制定防控松材线虫病害的相应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查选周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11-113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提高马尾松营造林的培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马尾松营造林作为试验林区,通过测量林木8m高以下1级分枝的枝长、基径、分枝角、方位角等,分析造林密度对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枯枝层的高度逐渐增高;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且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枯枝率逐渐升高;树干8m以下1级枝条的基径、枝长、分枝角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结论]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为2510株/hm2对枝条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建议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来调整造林密度,也可以采用间伐的方式调整林分密度,达到培育目标材种及提高木材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不同海拔的马尾松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明显不同,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5、6月份的降雨和湿润指数呈显著相关,而海拔900 m处的马尾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受当年5、6月份温度影响外...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14-118
为了探讨影响樱桃生长发育的因素及机理,为树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连续2年(2014—2015)对夏季不同修剪方法影响樱桃生长发育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二年生母枝:修剪程度直接影响树体高度、树冠直径、树干高度、干周、修剪母枝(长度和直径)、新梢和二次梢等,其效果以剪去母枝顶端1/3为最好,其次是剪去母枝顶端1/4;着生位置直接影响二年生母枝(长度和直径)、新梢和二次梢等,其效果以顶芽母枝为最好,其次是次芽母枝。(2)不同年生母枝直接影响树体母枝(长度和直径)和新梢等,其效果以修剪一年生母枝为最好,其次是修剪二年生母枝。(3)一年生母枝着生位置直接影响树体母枝(长度和直径)和新梢等,其效果以顶芽母枝为最好,其次是次芽母枝。建议选择:(1)修剪程度以剪去母枝顶端1/3的修剪方法为主,配合剪去母枝顶端1/4的修剪方法;(2)选择进行一年生枝条和二年生枝条修剪时,以修剪一年生母枝为主,配合修剪二年生母枝为辅;(3)着生位置以顶芽母枝修剪为主,配合次芽母枝修剪为辅。  相似文献   

15.
石榴为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分枝多,喜光照,树形以自然开心形和三主枝开心形为宜。其枝条纤细,腋芽明显。芽具有早熟性,可萌发二、三次枝(其中部分枝条当年能形成混合芽),而长枝及徒长枝先端则枯萎或成叶状,没有顶芽。石榴树对修剪反应十分敏感,要根据树龄,树势、品种、花芽量等因素,冬剪和夏剪相结合,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平衡树势、增强树体综合抗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马尾松培育及材质改良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外源激素对马尾松应压木形成的影响。以人工倾斜45°的3年生马尾松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施加不同浓度的IAA、GA3、IAA+GA3对枝条的生长进行调控,分别观测马尾松当年生枝条的长度,韧皮部、木质部的径向宽度,管胞长度、管胞壁厚,管胞数量,应压木的等级并比较相应差异,分析这两种激素对应压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激素处理组枝条的增长率明显提高(89.6%~179.1%);施加GA3、IAA+GA3能促进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径向生长,但施加IAA对木质部、韧皮部的生长影响不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A3、IAA+GA3处理组倾斜枝条下侧的管胞数量降低(14~17层),上侧管胞数量上升(5~11层);施加GA3、IAA+GA3使倾斜枝条下侧形成中等应压木,对照组和IAA处理组倾斜枝条下侧均形成重度应压木。说明外源激素能促进马尾松倾斜枝条的顶端生长,在倾斜枝条上侧施加外源激素能抑制倾斜枝条应压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对赣南地区松材线虫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确定感染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的症状特点、病木分布和症状变化时间,寻求感染松树发病情况与树种、树龄、松墨天牛及其他虫害、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观察越年枯死型和枝条枯死型松树的 发生特点,探索松材线虫随时间在树体上发展的规律。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松材线虫感病松树以中龄马尾松为主,7~11月为马尾松病症高发期,松树感病2~3个月后表现出症状;枝枯型、越年枯死型马尾松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5~25年生之间,比当年枯死型松树的树体略大,且枝叶浓密、病虫害稀少;马尾松越年枯死和枝枯症状还与树形及树皮厚度有关,厚皮类型和宽冠密枝类型的马尾松出现上述症状的频率大于薄皮类型和窄冠疏枝类型。  相似文献   

18.
切花月季修剪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切花月季上 ,进行了不同部位和不同粗度的修剪试验。结果表明 :在开花天数、花枝长度及粗度方面 ,各处理之间存在差异。综合分析 ,在七叶中部修剪 ,新发枝条的开花天数较短 ,花枝长度和粗度最大 ,是最佳修剪部位。枝条的长度和粗度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 (r=0 .96 87) ;只有在直径大于 5 .85 mm以上的枝条上施剪 ,才能形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切花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6,(13)
正1芽的生长特性与整形修剪1.1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芽分为不同的类型(见表1)。1.2芽的异质性修剪中,利用芽的异质性,可有效调节园林植物生长势,平衡植物生长和促进花芽的形成与萌发,并创造出理想造型。长枝基部的芽常不萌发,成为休眠芽、潜伏芽;中部的芽萌发抽枝,长势最强;先端部分的芽萌发抽枝长势最弱,常成为短枝或弱枝。为使骨干枝的延长枝发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世界上云杉无性系林业的发展,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在促进云杉或其它针叶树种的采穗母株形成更多的芽或使原来不能正常抽生枝条的隐芽进一步萌发成枝条的技术和方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对云杉采穗圃营建所需要的技术和措施的分析以及云杉采穗圃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的思考,提出了目前云杉采穗圃研究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