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蚕,是整个龄期的基础,而小蚕又是感病率高、桑叶要求好、温湿度要求严、技术处理要求精细的阶段。小蚕养好了,蚕体就强健,大蚕期的抵抗力就强,有利蚕作安全,稍有疏忽,就会给养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没有收成。因此,凡养蚕的人,都应对小蚕的饲养予以高度的重视。我县集体养蚕单位四个,一般十几张种,几张种,社员私人养蚕有40多户,饲养张数占全县发种量的45%左右,有的2~8户养一张,这样  相似文献   

2.
我县社员养蚕,虽然有传统习惯,但都是千家万户自己暖种孵化,利用自己的房屋、用具,在自然温度下进行养蚕的。此法虽然节省了开支,降低了成本费用,但温度低,使蚕期延长,从而投工多,并且发育不齐,蚕体虚弱易发病,随之产量低、茧质劣,收入减少,据调查,全县年平均张产只有50斤左右。为了改变社员群众过去那种老法养蚕,逐步推广科学养蚕技术,达到蚕茧高产丰收的目的,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蚕茶研究所的具体指导下,今春,我县在岗上公社首次进行二十张蚕种  相似文献   

3.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养蚕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蚕室、蚕具和养蚕技术跟不上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矛盾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今后蚕桑生产的发展。针对养蚕生产所需蚕室蚕具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今年,我县八景公社庄头大队在党的三中全会光辉路线指引下,积极发展养蚕事业,今年试行了小蚕共育、大蚕分户或联户饲养,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大队养蚕107张,总产蚕茧5751.9斤,春、夏、秋平均单张产茧53.7斤,总收入10353.42元,在生产过程中,他们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廖先谋 《广西蚕业》1999,36(4):27-28
本阐述了蚕业新区小蚕联户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联户共育的设置、共育室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对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溧阳市是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县市,蚕田面积5.5万余亩,近年来每年发种量都在10-11万张,产茧量在3500-4000t,平均张产茧春蚕只有80多kg,中晚秋只有30-35kg。生产水平成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八三年我县试种桑22亩,采桑叶养蚕生产蚕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至九○年,桑园面积达18000亩,产茧40000担,收购蚕茧30000担,成为我省的蚕茧主产县之一。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劳动集约产业,需要掌握种桑养蚕技术,才能种好桑,多养蚕,养好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蚕桑业才得以巩固和发展。我县是新蚕区,蚕户种养  相似文献   

7.
<正> 小蚕炕房饲育法,是针对小蚕的蚕体小,需要空气少,单位蚕体表面积大,水份蒸发快,对多湿的抵抗力强等特点而设计的,在适温(78~82°F)范围内适当的高温多湿,不仅可以保持桑叶新鲜,使蚕儿充分饱食,增强体质、而且还能加速蚕体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实行小蚕炕房共育,第一,有利于加强蚕茧生产的组织领导,贯彻科学养蚕技术,第二,有利于消毒防病,保证小蚕与大蚕分开饲育,减少蚕病源对小蚕的感染,使小蚕健康地生长发育。第三,有利于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提高养蚕人员的技术水平。第四,有利于节省人力和物力,一般可少用劳力40~50%以上,少用物料和桑叶  相似文献   

8.
随着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蚕业生产的主力军越来越缺乏.家蚕饲养中技术性较强的小蚕期难以规范进行,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蚕农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是落实小蚕饲养技术要求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蚕业发展.笔者于2007年晚秋在江西省修水县征村乡洲上村进行雄蚕品种在农村的试养工作,将示范推广的雄蚕组织了小蚕共育饲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小蚕共育的实践和体会,归纳其主要管理和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9.
叠式蚕框育蚕,操作方便,程序简化,蚕房、蚕框消毒方便,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共育室及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小蚕共育质量,是取代传统蚕框育蚕的良好的育蚕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现在,小蚕共育已基本替代了分户饲养稚蚕。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均收到良好效果。故这一环节已成为养蚕的重要一关。一般称1—3龄蚕为小蚕,4—5龄蚕为大蚕。然而有的资料认为小蚕应是1—4龄蚕,5龄才为大蚕。不管争论如何,共育本身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而创,所以哪种对共育有利,就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共育室小蚕日眠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蚕共育大生产中,控制小蚕日眠是一项促进小蚕发育整齐,健康生长,减少工作量的关键的技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出根据小蚕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制定养蚕计划,合理安排收蚁时间,调节起蚕饷食时间。同时,根据各龄小蚕发育所需,适当加温或降温达到控制日眠节本调控日眠技术。  相似文献   

12.
苍梧县人和乡小蚕共育室创建于1975年.十多年来,共育室几经波折,尤以1985年后在蚕茧生产不景气,一片“散伙”挖桑的严峻气氛中它依然巍然挺立,越办越好,各方面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小蚕共育室温湿度调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蚕共育易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而造成损失,如何控制小蚕室的温湿度,使小蚕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是养好小蚕的关键。本文介绍象州县罗秀区登波共育室采用各种新的设备和方法对小蚕共育室进行温湿度调控的做法,供广大共育室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6,43(1):62-63
小蚕共育为了有效防止蚕病的发生,促进蚕体强健好养,降低养蚕成本,达到稳产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目的,特制定以下制度:1蚕室、蚕具及蚕药的准备共育小蚕,首先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共育室一般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张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平方米,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平方米,可共育至四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公斤的漂白粉、1盒蚕安王、一包小蚕“防病一号”、生石灰20公斤等蚕药。2小蚕共育技术2.1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养蚕前一周进行,用共育室催…  相似文献   

15.
<正> 自1980年我区试点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已为群众公认,是一项省时、省工、省投资,提高单产和蚕茧质量的一项先进养蚕技术。同时还解决了千家万户养小蚕的种种实际困难,是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后的一种好的养蚕型式。小蚕专业化共育,为小蚕饲养商品化提供了依据,是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普及、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和积极发展专业户共育,同时将小蚕专业化共育  相似文献   

16.
高斌 《四川蚕业》2011,39(2):56-57
小蚕规范化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对小蚕共育设施规范化、小蚕共育管理规范化、小蚕共育技术规范化的实践,实现了提高蚕茧单产、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栽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生产,据记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近年来,蚕丝及其纺织品成为我国的第二个大宗出口商品,1981年换回外汇达八亿美元。我省的蚕桑生产,在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发展很快,据初步统计,今年比去年翻了一番达一万担。蚕桑生产和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其销路大,更有着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以大力发展;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桑树生长,同时,土地资源丰富,红壤荒地多,可垦面积大,只要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18.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质优、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9.
钟山县小蚕共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蚕共育技术是实现蚕茧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本文通过从饲育形式、饲养技术、减少伏沙蚕损失、消毒防病等方面,总结钟山县蚕区的小蚕共育技术,以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