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昭平县是广西主要茶叶产区,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近年来茶园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对昭平县的茶叶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的调查,总结其发生规律,分析其偏重发生的原因,提出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茶园主要病虫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饮料,日均世界消费量30亿杯,也是亚洲、非洲、美洲等第三世界脱贫致富的一种经济作物。20世纪以来世界茶叶生产、贸易量持续稳步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20世纪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从20世纪初起,世界茶园面积、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量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滞不前外,其余的年份均呈持续稳步增长。以茶园面积为例,1910—1950年世界茶园面积增加1.44倍(1910年数据未包括中国茶园面积在内);1950—1990年增加87%;1990年以后,茶园面积基本稳定。茶叶产量的增长比茶园面积增长更为显著,195…  相似文献   

4.
中小叶种丰产茶园树冠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茶园的甜冠高度与茶叶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密植免耕茶园树高与茶叶疸关系不浣茶的二级分枝密植茶园的一级分枝数分别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主干粗细和一、二级分枝粗细,却没有多大变化差异,密植茶的蓬宽,覆盖度、单位面积上生产枝密度、叶层厚度1、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已采芽叶数和萌动分别与产量显著和极正相关。通过直线回归方程得出密植茶园丰产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茶叶产业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年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以及国内茶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增长趋势,茶叶年消费量增加,茶叶产业规模继续扩张;国内茶叶产业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茶叶产品结构继续调整,绿茶依然保持市场主导地位,红茶、黑茶仍是消费的热点,黄茶近两年产量增加的趋势较大,其他茶类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茶叶产业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年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以及国内茶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增长趋势,茶叶年消费量增加,茶叶产业规模继续扩张;国内茶叶产业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茶叶产品结构继续调整,绿茶依然保持市场主导地位,红茶、黑茶仍是消费的热点,黄茶近两年产量增加的趋势较大,其他茶类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关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和面积作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近62年来,研究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1949—1985年间增长缓慢,1986—2011年增长迅速。(2) 就棉花总产波动来看, 单产的作用占42.04%,面积作用占50.96%,在1949—1985年间单产增加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在1986—2011年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3) 1985年前棉花种植面积较稳定,波动不大,主要靠挤占粮食作物面积来扩大,1986年之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迅速,主要途径为开荒造地。(4) 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生产成本的上升、产量的徘徊、生产环境的恶化和品种等直接影响着研究区棉花生产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是湖北省秭归县半高山地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该地茶园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以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为主,导致茶叶种植分散、品种比较杂、茶叶产量低、茶农收入少。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改造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茶叶产量的提高与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十二五"期间,秭归县梅家河乡改造完成一批老茶园更新,面积约213.33 hm2,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茶产业发展情况有很大改观。基于此,本文以秭归县梅家河乡的低产茶园为例,对该乡低产茶园的低产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为茶园改造、确保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分析测定了在恒温条件下4种不同处理菜籽饼发酵过程中速效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菜籽饼发酵过程中速效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发酵过程中以菜籽饼+微生物菌剂的处理速效养分含量增加最显著,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5.09%、256.46%和31.00%,且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随着菜籽饼发酵时间的延长,速效养分含量增加,且腐熟到一定程度时含量达到最大值;菜籽饼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施用,明显增加茶园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增加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气候变化对林芝地区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为研究区,选择冬小麦、玉米、春青稞和春油菜4种主要农作物,通过划分喜温和喜凉作物不同生长季,分析1981—2018年气候变化对作物物候期、种植结构及产量变化的影响特征。结果显示:1)林芝地区作物生长季气温呈极显著的增暖趋势,生长季气温以0.35℃/10年的速率显著增加,且喜凉作物生长季增温更加显著;秋播作物、小春作物和大春作物生长季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以0.34、0.30和0.26℃/10年的速率显著(P0.05)升高;作物生长季年平均降水量呈现较大的波动性特征。2)受气候变暖影响,林芝地区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物候期均呈延长趋势,并且喜凉作物的物候期延长趋势较喜温作物显著,以5.43~11.7d/10年的速率延长。3)林芝地区作物结构变化表现为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传统喜凉麦类作物面积减少;不同作物单产变化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喜温作物玉米单产增加,春青稞和冬小麦等喜凉作物单产有所降低。气候变暖背景下,林芝地区4种主要作物生长季增温显著,物候期延长显著,伴随喜温作物面积和产量增加,喜凉作物种植面积呈萎缩趋势。未来应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和土地资源,稳定作物生产的同时注意防范气候波动引起的自然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北京市农业局2011—2016年的统计数据,以剖析北京叶类蔬菜生产结构现状为切入点,从时间序列和种植模式视角探讨叶类蔬菜生产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北京蔬菜总体和叶类蔬菜的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叶类蔬菜占蔬菜总量的比重却逐年上升,蔬菜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种植模式逐渐转向现代设施种植;叶类蔬菜种植结构变化较大,其中大白菜种植面积缩减趋势最为明显,大白菜、生菜和菠菜年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少,而普通白菜、结球甘蓝、芹菜和其他叶菜类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加;除了大白菜之外,其余的叶类蔬菜单产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结球甘蓝、芹菜和其他叶类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均提高30%以上。设施种植是叶类蔬菜主要种植模式,且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其中主要以普通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叶类蔬菜采用不同种植模式生产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茶叶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在2017年达到约300万公顷,种植面积占到全球茶园面积的约63%。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都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占全球高档茶叶的较大比例~([1])。茶叶栽培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栽培,尤其春季采茶的用工需求很大。茶叶的采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采摘时间短,工作强度大。由于劳动力缺乏,茶叶采收成为高质量茶叶生产的薄弱环节~([2])。我国每年有30%~40%的春茶未能及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江西省水稻生产优势与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运用近20 a来江西省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产量等多源数据,结合GIS技术,探讨了1990-2011年江西省水稻的比较优势和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水稻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缺乏效率比较优势,三个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2)江西省市域水稻平均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总体差距均在缩小,其中水稻规模比较优势表现为"北进东移"态势,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3)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呈"W"型变化,总体趋势为增加,从空间变化来看,种植面积缩减主要在景德镇和九江,面积减少占变化量的18.18%,上饶、吉安和抚州是影响江西省水稻面积增加的重要区域;4)水稻单产呈"之"字型变化,波动十分明显,总产时增时减,两者总体趋势均为增加,且水稻总产与种植面积具有"同增同减"的规律,南昌、上饶和吉安是影响全省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玉米生产技术与玉米单产及总产的相关性,对1949~2010年黑龙江省玉米年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和年总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国60多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随年份递增均呈线性函数变化。玉米产量变化与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及生产技术进步相关密切。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玉米单产的提高,单产的提高促进了玉米总产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及综合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玉米增产的主要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越  郭耀辉  赵颖文 《农学学报》2023,13(3):95-101
深入分析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增产空间格局、作物结构、贡献因素,为维系其增长态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主产区粮食稳步增产提供决策依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将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分解为播种面积和作物单产2种因素,分析其增产格局及增产贡献因素。从主产区粮食增产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北方主产区优于南方主产区,粮食增产重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北移趋势;增产结构上看,玉米为主要贡献品种,其次为小麦,稻谷贡献率最低;主产区粮食增产贡献因素来看,单产的贡献率高于播面的贡献率,且空间差异明显。分作物看稻谷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效应为正值,玉米大于稻谷,小麦的播种面积效应产生负向影响;3种作物的单产效应均为正值,小麦的单产效应最为显著,小麦>稻谷>玉米。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都对主产区粮食产量增加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对于主要依靠播面增加来提高产量的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挖掘优势作物,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土地产出;对于单产贡献显著的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区,形成集群化发展,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水稻产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3个行政区水稻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50年来水稻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来江苏水稻总产增加了2.9倍,总体呈"南减北增"趋势。水稻单产大幅增加是总产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种植面积呈"双峰型"变化曲线,总体增加了12.9%,是总产上升的关键条件;不同地区间,苏北是驱动江苏总产上升的主要地区,苏中次之,苏南最低。水稻种植格局的"南缩北扩"是水稻总产格局"南减北增"的主要原因。水稻单产水平上升明显,不同地区间,苏北单产增幅大于苏南,其中,品种改良、栽培技术革新是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单产提高,气象产量的增幅,由北至南趋势逐渐加大。进一步扩大苏北水稻种植面积,稳定苏中,控制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趋势是稳定江苏水稻总产增加的基本条件;通过高产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再创新继续提高水稻单产潜力,特别增加苏北地区水稻单产水平,是江苏水稻总产稳定增加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摸清柑橘面积与产量格局变化和增产空间分异对我国柑橘产业优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1978—2020年柑橘生产相关面板数据,从全国和省域2个尺度,利用产业集中率、生产集中度系数、增产贡献率等指标,分析我国柑橘近40年面积与产量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探究柑橘增产的贡献区域和贡献因素,讨论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 】(1) 1978年以来,我国柑橘生产总体扩张,柑橘产业的地理聚集特征显著且缓慢降低;柑橘生产经历了快速扩张期、波动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3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增产主导因素不同,单产提升对全国柑橘增产的贡献显著。(2)各省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明显,且生产空间差异显著;种植格局由高度聚集且独立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向东南沿海省份扩张,再逐渐西移内扩;2020年广西已成为全国柑橘生产第一大区域;柑橘增产情况差异明显,增速良好的省份占柑橘主产省份总数的71.43%,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滞后增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和西南的四川;西南和华南省份柑橘增产的主导因素是种植规模的扩张,中部省份柑橘增产的主要原因则是单产提升。【结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中国甘蔗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基于1985—2018年全国各省(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各县的甘蔗生产数据,分析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量化种植面积、单产及互作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贡献率,同时评估全国甘蔗生产的优势度。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等区域;2)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内,近50%的县种植面积和产量降幅均>50%,42%的县单产增幅>50%;3)中国甘蔗产量贡献长期表现为种植面积主导,2010—2018年单产主导比例下降约5%;4)2010—2018年,中国甘蔗的生产优势地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东省。2001—2018年,国内原料蔗生产的高成本和国外进口食糖的低价格造成我国食糖供给失衡、企业亏损,严重限制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布局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以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周晓明 《河南农业》2008,(23):34-34
一、许昌市小麦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一)小麦生产的特点。许昌市小麦生产近10年来呈现持续增产的态势,特别是2003年之后,出现了连年增产。其特点可概括为: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波动,单产与总产呈现同步上升趋势,总产增加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高产区单产逐年提高.中低区单产提高迅速。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1,(6)
茶叶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且南北差异较大,由此茶树管理呈复杂态势。甘肃茶区茶叶产品素有"高、香、味"之美誉,但山大沟深、土壤瘠薄的基础条件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地理优势,规避劣势,优化种植技术,以此提高山区茶农种植技术水平,提升茶园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