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发气调包装对库尔勒香梨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Korla Xiangli’)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将商业成熟的库尔勒香梨采用0.04 mm PE袋、0.05 mm PE袋和0.04 mm PVC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3)℃、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定期监测不同包装袋内O2、CO2和乙烯浓度,在库尔勒香梨商业销售高峰期(冷藏180 d和240 d)测定各处理果实L值、h值、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乙醇、乙醛、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等理化指标,并计算贮藏不同时期各处理失重率、果柄保鲜指数、果心褐变指数和感官分值等。【结果】采用扎口处理的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0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5 mm PE袋0.04 mm PE袋0.04 mm PVC袋0.02 mm PE袋。两年试验筛选出库尔勒香梨适合自发气调包装袋为0.04 mm PE袋和0.04 mm PVC袋,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能够降低失重率,减缓果皮L值、相对电导率、丙二醛、乙醇、乙醛和果心褐变指数的升高,抑制果皮h值、Fm、Fv和Fv/Fm的下降,提高果柄保鲜指数,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等品质具有一定的维持效果。冷藏180 d时,扎口处理的库尔勒香梨果皮L值、h值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果柄保鲜指数、果心褐变指数和失重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冷藏至240 d时,上述指标在不同包装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0.04 mm PE袋和0.04 mm PVC袋扎口处理均维持了库尔勒香梨感官分值,而0.05 mm PE袋扎口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感官分值,加重了果心褐变。【结论】库尔勒香梨采用0.04 mm PE袋或0.04 mm PVC袋扎口自发气调包装,袋内O2和CO2浓度起主要作用,维持在O2:14.5%—17.0%,CO2:2.5%—3.0%时,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乙烯浓度对其保鲜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芙蓉李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进行3种薄膜(厚度为0.006 mm保鲜袋、厚度为0.06 mm密实袋和厚度为0.04 mm气调袋)的包装和不包装处理,4℃低温贮藏60 d,分析贮藏期间果实、果肉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密实袋可有效抑制芙蓉李整果果实和果肉的硬度下降,3种薄膜包装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果实总抗氧化能力,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仅密实袋和气调袋可在贮藏后期减缓丙二醛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厚度0.03mmPE、0.03mmPVC和0.05mmPVC保鲜膜处理,以不扎口作对照,研究瑶山雪梨MAP常温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0℃MAP贮藏35d,显著(P<0.05)抑制果实呼吸强度,降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减少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其中,0.05mmPVC保鲜效果最好,稳定阶段袋内O23.5%~5.5%、CO26.0%~7.0%;贮藏35d,果肉硬度5.3kg·cm-2,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为10.9%,0.076%,7.2%,30%。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白肉火龙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间火龙果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火龙果果实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当贮藏温度为(3±0.5)℃时,可减缓火龙果贮藏期间的失重和失水萎蔫,减少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c的损失,有利于延长火龙果的贮藏保鲜期。综合火龙果果实贮藏后的各项品质指标,(3±0.5)℃为火龙果的适宜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5.
塑料薄膜包装对冷藏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黑宝石李为试材,在冷藏条件下研究了5种塑料薄膜包装对其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03 mmPVC袋的果实品质最好;0.02,0.05 mm PE袋的好果率也在92%以上,但果实有轻微冷害,品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0.05 mmPVC和高渗CO2保鲜袋的保鲜效果最差,冷害和腐烂较重。与贮藏前相比,贮藏结束时,黑宝石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有所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相对电导率有所上升,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704-1707
以杏鲍菇为试材,分别用0.030 mm PP袋、0.025 mm PE袋、0.07 mm拷贝纸包装,常温下贮藏,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杏鲍菇货架期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货架期杏鲍菇采用0.030 mm PP袋或0.025 mm PE袋包装,有效地减少了杏鲍菇子实体水分的散失,抑制了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延缓了粗纤维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增加,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的感官品质,有效地延长了杏鲍菇的货架期;相对PP和PE袋包装,拷贝纸包装的杏鲍菇保鲜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以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使用浓度为0.5、1.0、2.0 mg/mL的鱼腥草提取液处理葡萄,通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鱼腥草提取物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物处理可有效减缓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水分、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减少了葡萄营养价值的流失,延长了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庆阳市是我国苹果最佳适宜栽培区之一,但是目前该地区苹果的产地贮藏和批发零售过程中品质下降,对其商品价值影响很大。本实验以当地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厚度(0.02mm,0.04mm)的PVC包装处理对富士苹果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影响,为富士苹果贮藏保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从颜色、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质量损失率以及感官评定等方面研究不同含量的银杏叶提取液浸泡处理对鲜切红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4 ℃贮藏条件下,与对照(无菌蒸馏水浸泡处理)相比,银杏叶提取液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抑制褐变,减少水分散失,延缓硬度下降,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好地保持鲜切苹果的品质,其中总黄酮含量为0.5 g/L的银杏叶提取液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及薄膜包装对采后金针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0.03 mm PE无孔膜、0.03 mm PE微孔膜、0.05 mm智能呼吸膜对采后鲜金针菇进行包装,并置于低温(4℃)和冰温(-0.5℃)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金针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色差、细胞膜渗透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贮藏优于低温贮藏,智能呼吸膜包装优于两种PE膜包装,其中冰温条件下智能呼吸膜包装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最优,能够长时间保持菇体品质,使金针菇贮藏期延长至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火龙果果实常温贮藏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火龙果为试材,探讨火龙果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效果,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腐烂率、失重率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常温下贮藏12 d,腐烂率为11.11%,失重率为7.44%;鳞片萎蔫严重,部分鳞片基部和果脐开始腐烂;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下降,水分含量和pH值升高;粗纤维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以浓度为0.1%的荸荠皮提取液、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壳聚糖保鲜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香蕉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结果表明,0.1%的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0℃下自发气调贮藏保鲜青脆李的效果,结果表明,与聚乙烯(PE)打孔薄膜袋(对照)相比,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3种自发气调包装袋均可减缓青脆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衰老。与聚氯乙烯、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相比,0.02 mm厚的PE袋包装贮藏的青脆李保鲜效果较好,贮藏75 d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薄膜包装限气贮藏在李果实上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薄膜气调包装(0.03 mm PVC、0.04 mm PVC和0.03 mm PE)对‘黑宝石’和‘安哥诺’李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E薄膜气调处理可减弱‘黑宝石’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缓解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并减轻其腐烂症状。0.03 mm PVC和PE薄膜气调处理可降低‘安哥诺’李的腐烂症状,而0.04 mm PVC包装处理加重了果实的腐烂;与对照相比,这3种薄膜气调包装对‘安哥诺’李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及硬度的影响均不显著;0.04 mm PVC和PE处理对‘安哥诺’李SSC的影响不显著,但0.03 mm PVC处理加速了SSC的下降,然该处理可减缓‘安哥诺’李TA含量的下降。因此,认为PE气调包装,即φ(O2)=(16.0±0.31)%和φ(CO2)=(4.37±0.17)%的组合,适宜‘黑宝石’李的贮藏保鲜;而这3种薄膜包装材料对‘安哥诺’李贮藏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对贡柑品质的影响,为贡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0、4和8℃3个冷藏温度分别进行贮藏,研究贡柑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指标及失重率、感官评价的变化。[结果]贡柑在3个不同冷藏温度下,总体上显示温度越低营养指标越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变化范围在11.4%~13.5%;可滴定酸含量由0.46%上升到0.60%~0.65%;总糖含量总体均呈"S"型变化;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温度越低,失重率越小,感官评价越好。[结论]综合分析得出,0℃冷藏的贡柑保鲜效果较好,4和8℃冷藏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中草药提取液对金秋梨贮藏期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具有杀茵作用的5种中草药处理金秋梨果实,在室温(16~25℃)条件下贮藏35d,分析贮藏期间金秋梨的好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6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处理与CK相比其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26.7%、39.7%、21.4%、19.9%,呼吸强度下降25.0%,保鲜效果最好;E处理与CK相比其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15.6%、6.4%、11.2%、5.2%,呼吸强度下降12.0%,保鲜效果最差;B、C、D处理保鲜效果介于A、E处理之间.各处理失重率差异<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温和膜袋包装对瑞玉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瑞玉冷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将瑞玉猕猴桃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 ℃,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冷害指数等指标,果实出库后统计失重率、腐烂率和冷害率,筛选适宜贮藏温度;在适宜温度下,采用不同厚度(0(CK2),0.01,0.03,0.05 mm)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贮藏在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中,定期测定上述指标,分析膜袋包装和低温贮藏对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低温可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淀粉含量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0.5) ℃处理效果最佳;与(1±0.5) ℃处理相比,(0±0.5) ℃处理果实冷害提前10 d出现,出库时果实冷害率约是(1±0.5) ℃处理的1.85倍,贮藏期间(2±0.5) ℃处理果实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且未发生冷害;贮藏10 d时,CK1处理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低温贮藏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均推迟20 d出现,且峰值显著降低;贮藏25 d时,CK1处理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最高,分别为13.2%和13.0%。与对照CK2相比,用不同厚度PE膜袋包装均可抑制果实淀粉酶活性,减缓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0.03和0.05 mm PE袋内O2体积分数保持在9.54%~12.72%,果实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均较CK2和0.01 mm处理推迟10 d出现;0.03 mm PE袋内CO2体积分数稳定在3.91%~4.51%,果实冷害相比CK2和0.01 mm处理推迟20 d出现,贮藏110 d时冷害率仅为7.67%,且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0.05 mm处理。【结论】在(1±0.5) ℃下,用0.03 mm PE膜袋贮藏(CO2:3.91%~4.51%+O2:11.57%~12.72%)有利于保持瑞玉猕猴桃果实品质,抑制冷害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火龙果贮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材,从火龙果贮藏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及Vc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着手,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对火龙果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恒温冷库贮藏与室温(20-30℃)贮藏相比,可显著降低火龙果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水分缺失、腐烂,并可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的增加,减缓火龙果果实整个贮藏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19.
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袋包装的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硬度下降较黄袋和白袋缓慢,紫袋包装处理可减缓银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3种包装处理对苹果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至贮藏结束时,3种包装处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紫袋包装可缓解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降解,但3种包装处理对银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大;紫袋包装降低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综合考虑不同包装处理对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认为紫袋可作为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适宜的贮藏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20.
包装对椪柑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塑料套袋包装贮藏期间椪柑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包装袋内CO2含量和乙醇积累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差异(P<0.01),包装处理样贮藏中期乙醇积累显著加快;同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较大,表明塑料袋封口包装形式对椪柑长期贮藏品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