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施磷量对黑木相思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黒木相思苗木生长变化对磷肥的反映机制,本研究对1a生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苗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7个不同施肥量处理(0、50、75、100、125、150、200 mg P/株),测定并分析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磷量对苗木高生长、地径、生物量(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随时间和施磷量的增加,黑木相思根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苗高、地径、生物量总体表现均有所增加,总量为100 mg/株的等量施磷量对苗木生长促进作用效果最佳,试验结束时(即施肥第12 wk),该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苗高、地径、生物量(地上、地下部分)分别为417.09 cm、35.16 cm2、0.46cm、0.48cm3、36.2mm、2.30mm、1.236g(地上部分)、0.227g(地下部分),其中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1.2%、110.7%、61.2%和127.1%。  相似文献   

2.
依托4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平台,采用13CO2脉冲标记方法对4种不同施肥方式下光合碳在甘薯-土壤系统中的分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甘薯植株各器官的生物量与干物质量,以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增加幅度最为显著。甘薯-土壤系统光合固定碳转移较快,且分配差异较大,其13C丰度在脉冲标记1 d后表现为:叶片、叶柄>藤蔓、块根>土体,且不施肥处理地上部13C丰度显著高于施肥处理。脉冲标记30 d后,甘薯植株各器官13C丰度降低,其中在地上部分配比例为19.38%~31.44%,块根中为60.19%~71.86%,而土体13C丰度却略有升高,分配比例为8.05%~11.11%;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显著增加块根中13C含量,且MNPK处理块根中13C含量显著高于NPK和M处理,表明在甘薯膨大期施肥处理有利于光合碳在块根中累积,其中以有机无机配施累积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旨在为川牛膝高产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定期在不同生育时期对3份不同的川牛膝材料A3、B1、B2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各自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及其氮、磷、钾含量,探讨氮、磷、钾分配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川牛膝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增加.川牛膝不同生育时期各部分中氮、磷、钾含量和吸收积累量皆不同,3种营养元素吸收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氮、磷、钾含量皆以营养生长期间含量最高,从生殖生长时期开始降低;对氮的吸收积累集中在营养生长阶段,磷、钾吸收积累多集中于生殖生长阶段.生产上,每生产100 kg干物质需要N、P2O5、K2O分别为4.90~6.69 kg,0.71~0.79 kg,2.98~5.16 kg.川牛膝大田栽培时应施足底肥,保证7、8月快速生长时的需求;川牛膝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生产上应在8月底(生殖生长之前)追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4.
2015 年土培条件下,以‘日本晴’和‘L81’为供试材料,在抽穗后20、10 天进行人工模拟倒伏处理,研究结实阶段不同时期倒伏对水稻籽粒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20、10 天人工倒伏处理使‘日本晴’籽粒产量平均下降8% (P>0.1)、20% (P<0.1),使‘L81’平均分别下降21% (P<0.01)、29% (P<0.01)。人工倒伏处理对供试品种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均无影响,但使结实能力明显下降:抽穗后20、10 天倒伏处理使‘日本晴’饱粒率分别下降8%、16%,使‘L81’分别下降16%、21%,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水稻饱粒重、所有籽粒平均粒重表现出相似的趋势,但降幅均小于饱粒率。品种与抽穗后20 天或10 天倒伏处理对水稻结实能力特别是饱粒率有交互作用。两期人工倒伏处理使地上部总干重和各器官干重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31%。与此不同,人工倒伏对两品种特别是‘L81’物质分配的影响因处理时期而异:抽穗后10 天倒伏处理使生物量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减少,而抽穗后20 天倒伏处理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结实期倒伏对水稻最终产量的影响因供试品种和倒伏发生时期而异,倒伏引起的产量损失主要与结实能力特别是饱粒率下降有关,后者可能又与灌浆结实期光合生产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花后渍水逆境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磷钾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模拟渍水逆境试验方法,研究了花后渍水逆境对不同耐渍性小麦品种产量及N、P、K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逆境显著降低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籽粒产量,影响N、P、K吸收、运转和分配,降低根系、茎鞘、功能叶片、籽粒N、P、K积累量,而对N、P、K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的影响各异,渍水逆境导致根系、功能叶片N、P积累量占单株总积累量的比例下降,茎鞘和籽粒所占比例上升;而对K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因此,基肥中施足P、K肥和拔节孕穗期及时追施速效N肥,对于减轻花后小麦渍害,提高受渍小麦粒重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矮生沿阶草适宜液肥配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矮生沿阶草的繁殖和推广,通过N、P、K 3因素不同配比施肥,研究不同NPK的配合施用对矮生沿阶草生长的影响。综合叶片生长速率、出叶速率、叶绿素含量、单位时间内新根发生数量、根系活力等测定结果认为,NPK适当配比才能促进其正常生长,处理N2P2K1、N2P2K2能较好地调节矮生沿阶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促进植株快速生长。适宜矮生沿阶草生长的专用肥配方为N、P2O5、K2O按照7:3:(8~8.5)配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施有机肥(O)、施氮肥(N)、施磷肥(P)、施氮磷肥(NP)、施有机肥和氮肥(ON)、施有机肥和磷肥(OP)及施有机肥和氮磷肥(ONP)等8个处理,采用样方法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年和2007年,3种肥料混施处理(ONP)比对照盖度增加了7%,地上生物量均为最高。2007年施肥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在不同生长季均比2006年显著增加。氮、磷肥和有机肥组合的处理(ONP)对增加高寒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N、P、K水平施肥处理对黑木相思苗期生长量变化的影响,选取长势一致的黑木相思组培苗作为试验材料,设9种不同N、P、K施肥量与配比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大部分施肥处理均优于对照组,长势最优的3个对照组中,处理8(N,P,K比例为6:8:3,3.4 g/株),处理9(N,P,K比例为1:2:1,4.8 g/株)及处理6(N,P,K比例为1:4:2,4.2g/株)的施肥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其中处理6地上生物量达9.69 g,总生物量达15.30 g,含水量达9.70 g,为最佳处理。正确的施肥配比有利于为黑木相思种苗培育、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微喷补灌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不同水肥管理模式试验。以山农29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畦灌(W1)、微喷补灌(W2)两个主区,设置拔节期随水追施均匀供氮(T1)和开沟条施局部供氮(T2)两个副区。结果表明,与W1处理相比, W2处理全生育期灌水量两年度分别减少53.3 mm和45.9 mm,节约用水35.5%和30.6%。同一灌溉模式下, T2处理施肥行在开花期0~80 cm土层和成熟期0~1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W1模式下,T1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0~3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T2处理非施肥行相应土层,开花期和成熟期0~100cm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显著高于T2处理的施肥行和非施肥行,开花后0~20 cm土层根系活力、开花后氮素同化量和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与T2处理均无显著差异。W2模式下, T1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T2处理非施肥行相应土层,开花期和成熟期0~100 cm土层根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草地改良中的作用,以退化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设定CK(对照)、F(腐殖酸肥)、T(糖蜜发酵肥)、H(海藻酸肥)、A(腐殖酸+糖蜜发酵+海藻酸肥)5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群落物种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于羊草地上生物量均有所提高,处理H较对照增产效果最好,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处理H也显著提高羊草地下生物量;处理A和H显著降低了群落优势度,提高了群落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但不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显著正相关。短期内,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没有改变,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的地上生物量增产效果最好,对地下生物量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土壤渍水对孕穗期冬小麦氮磷钾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和池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不同小麦品种N、P、K素吸收、运输和分配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显著影响小麦根系对N、P、K素的吸收,降低根系、茎鞘、功能叶片和全株N、P、K素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而对N、P、K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由于土壤渍水逆境影响了小麦根系正常吸收N、P、K素营养,严重影响小麦功能叶片正常光合性能,最终使小麦单穗结实粒数、粒重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青引1号’燕麦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氮处理,探讨氮肥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规律,以了解燕麦生物分配格局对氮肥响应机制,为燕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了‘青引1号’燕麦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在施氮75 kg/hm~2时茎、叶、穗、根和总生物量积累最高,分别达到1332.97、375.53、587.52、205.20、2501.22 g/m2;茎、叶、穗和根分配分别在30、60~90、90~120、0~60 kg/hm~2施氮处理下较高。‘青引1号’燕麦随生育期推进,总生物量、茎、根生物量呈先慢后快的增长变化,叶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穗生物量呈持续增加的变化。乳熟期生物量分配模式表现为茎穗叶根;茎、叶、穗和根生物量间均呈异速生长关系,茎、穗生物量的积累高于根,而叶生物量的积累则低于根。各器官在不施肥状态下的形态可塑性高于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光碳核肥对石榴各生育时期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确定石榴合理施肥时间和用量,为石榴的科学精准施肥和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在云南省永胜县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材料,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光碳核肥处理(1.3%、1%、0.7%、0.5%)下石榴生育期内叶片矿质元素变化规律。随着石榴生长发育,石榴叶片中N、P、Ca、Zn元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K、Mg、Fe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1.3%处理抑制了石榴叶片中N、P的含量;0.7%处理对石榴叶片N、P、K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对照(清水喷施)分别提高了22.3%、47.6%、121.9%,且显著提高了石榴成熟期叶片Fe含量;0.5%处理石榴叶片Ca、Zn含量显著增加,最高分别为19.72、144.54 g/kg,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1.05倍,同时对石榴营养生长期叶片P、K含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叶面喷施一定浓度光碳核肥调控石榴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其中喷施浓度0.7%处理能显著提高石榴叶片N、P、K、Fe含量,0.5%处理对Ca、Zn、P、K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可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制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野生芍药引种后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芍药的物候观察与生物量积累观测。观察结果发现:芍药在5月开始进行茎和叶的营养生长,6月初进入开花阶段,7月初进入结果期,8月初再次进行营养生长,至10月初枯萎;地上生物量从萌芽初期到结果期持续上升,从结果期到枯萎期下降;地下生物量从萌芽初期到开花期下降,开花期到结果期平缓上升,结果期到枯萎期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荚果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人工控制水量(最适宜荚果蕨幼苗生长)条件下,对荚果蕨幼苗实施不同有机肥施肥处理,研究荚果蕨幼苗对不同有机肥、不同梯度肥量处理的反应机制及光合特性变化特征,旨在为荚果蕨大面积引种栽培推广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腐熟猪粪肥(Ta组)、腐熟牛粪肥(Tb组)、腐熟鸡粪肥(Tc组)对荚果蕨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肥效大小规律表现为:Ta组> Tb组> Tc组,但不同施肥量梯度之间无明显规律; Ta组、Tb组、Tc组对荚果蕨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肥效大小规律表现为:Ta组> Tb组> Tc组>CK,且不同梯度施肥量间影响差异显著:三种腐熟有机肥均在2000 kg?hm-2的施用量上对荚果蕨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的有利影响达到峰值,以地上部分干重为例:Ta4、Tb4、Tc4分别比CK组高出140.27%、84.16%和45.80%,同时测得的光合特性与生物量积累(尤其是荚果蕨地上部分干重)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500 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素含量、K素吸收、K素分配和K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K率显著提高,增加幅度从够苗期逐渐下降,到抽穗后又逐渐增加;使各生育时期吸K量显著提高;(2)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素在茎鞘、叶片中分配比例多无显著影响,使成熟期K素在穗中分配比例显著降低;(3)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使K素籽粒效率和K素收获指数均显著降低;(4)增施N肥,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K素含量和吸K量均得到极显著的增加,使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5)水葫芦 × N对稻株K素吸收利用多无显著互作效应。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植株含K率、K素吸收量显著提高,使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籽粒生产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施钾对甘薯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顺义  李欢  刘庆  史衍玺 《作物学报》2017,43(7):1057-1066
为探讨施钾调控甘薯根系生长的生理机制,设K0(K_2O:0 kg hm~(-2))、K1(K_2O:75 kg hm~(-2))、K2(K_2O:150 kg hm~(-2))和K3(K_2O:225 kg hm~(-2))4个处理,调查施钾对甘薯生长前期和薯块膨大期根系生长、13C分配量、碳代谢酶活性、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钾处理2个生长时期光电子传递速率(ETR)提高12.7%~63.6%,净光合速率(Pn)提高7.2%~26.4%,施钾通过提高光合特性加速光合产物积累,为根系生长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施钾有利于光合产物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运转,地下部13C分配量提高10.6%~66.2%(P0.05)。其次,施钾处理提高了块根中蔗糖合酶、磷酸蔗糖合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加速了块根中碳的同化,利于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积聚,促进甘薯根系分化与生长。生长前期,施钾处理总根长提高13.6%~22.8%,根平均直径提高11.3%~51.9%,显著提高了不定根向毛细根和块根分化量(P0.05),有利于有效薯块的早期形成,保证有效的单株结薯数。薯块膨大期,施钾处理提高块根生物量,有利于薯块的膨大,提高平均薯块重,最终显著增产。与CK相比,2014年K1、K2和K3处理分别增产15.8%、24.3%和44.7%,2015年分别增产7.9%、13.4%和22.8%。  相似文献   

18.
水氮调控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节水高肥效的生产最优灌溉和施肥技术,以陕西关中3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施氮量、施肥方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各器官中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不一致;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60%底肥+40%追肥处理,各器官中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以及各营养器官中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高于100%底肥处理。四因素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顺序为:品种>灌溉模式>施氮量>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施硫对夏玉米硫积累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时期施硫对夏玉米植株硫积累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对高产夏玉米(‘农大108’和‘金海5号’)进行不同时期(一次性基施,分别与大喇叭口期、开花期分期施)等量施硫(40 kg/h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一次性基施、基施和开花期施硫肥均显著提高植株硫积累量;各器官中叶片硫积累量最高,穗轴积累量最低。各时期施硫处理显著提高‘金海5号’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其中硫肥100%基施和硫肥50%基施+50%开花期分别高于对照21.0%和15.5%,而对‘农大108’影响不显著;各时期施硫处理对两品种籽粒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讨镉(Cd)低积累小麦不同器官Cd积累分配特性,有助于明晰其籽粒Cd低积累机制,对培育Cd安全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积累类型小麦生育后期不同器官Cd积累分配特征,并探讨节点I和颖壳滞留Cd的部分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Cd积累类型小麦成熟期不同部位Cd积累分配存在较大差异,绵麦37节点I和颖壳Cd含量显著高于抗锈3816,灌浆期到成熟期是绵麦37节点I和颖壳Cd积累的关键时期。Cd处理下,不同Cd积累类型小麦节点I和颖壳亚细胞Cd分配比例均是细胞壁最大,占70%~80%。绵麦37节点I可溶部分分配比例为18%,抗锈3816为15%;而绵麦37颖壳可溶部分分配比例为19%,是抗锈3816的2.7倍,绵麦37节点I和颖壳将更多的Cd分配在可溶部分。灌浆期,两类小麦节点I谷胱甘肽(GSH)含量无显著差异,Cd处理下绵麦37节点I中植物螯合肽(PC)1和PC2的含量显著低于抗锈3816,PC3和PC4的含量显著高于抗锈3816,而绵麦37颖壳中GSH、PC1、PC2、PC3、PC4含量均显著高于抗锈3816。节点I和颖壳的细胞可溶部分对Cd的固定作用和非蛋白巯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