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9月10—22日,省农牧渔业厅经作处组织宜春、南昌等地市的技术干部共三人,赴山东、河南两省考察低酚棉生产、综合利用情况,重点考察了山东省高青县,河南省郸城县发展低酚棉生产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目的是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地制订我省明年发展低酚棉生产计划,避免盲目性,进一步搞好我省低酚棉的生产和综台利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低酚棉生产和综合利用情况山东、河南地处黄河流域,均属我国主要棉区,也是我国低酚棉种植面积较大、综合利用时间较长的两个省份。特别是山东省高青县,种植低酚棉达25万亩,占全县27万亩棉田的92.6%,也是全国种植低酚棉面积  相似文献   

2.
低酚棉的发现及其品种的选育成功,为棉籽蛋白广泛利用开辟了道路。我国自1970年引种低酚棉以来,经过棉花育种家的不懈努力,育成中棉13号、豫无2号、湘棉11号等数十个低酚棉新品种,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已接近有腺体棉,可供生产利用。同时,低酚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1984年的3万亩发展到1989年的92.5万亩。自1987年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孙占村1986年由常规棉改种低酚棉后,棉花生产出现了转机,当年45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65公斤。1987年低酚棉面积发展到700亩,平均亩产皮棉103公斤,1988年植植棉4300亩,平均亩产皮棉110公斤。低酚棉之所以能在盐碱窝  相似文献   

4.
从在山东召开的全国低酚棉开发及综合利用经验交流会议获悉,全国低酚棉科研与生产示范,虽只十多年的时间,发展很快,形势喜人,尤其通过“六五”期间的攻关和1984年以来的重点示范推广,由3亩发展到1987年的48.4万亩,1988年的80万亩,超过了世界最多的美国30万亩和象牙海岸30万亩的1.6倍以上,居世界之首。并成功地选育出40多个低酚棉新品种(系),其中中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郸城县1986年种植低酚棉8.1万亩,是全国最大的低酚棉种植县。平均单产皮棉52.6公斤,并且出现一些单产125公斤的地块。与此同时,开展了低酚棉的综合利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故城县是我国第一批优质棉基地县。该县1985年开始试种了低酚棉,1986年示范了低酚棉五百亩,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县从河北、山东、中棉所等地引进了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宜春地区于1984年开始引进试种低酚棉。1984和85两年是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的豫无19品种的原种一代种子,在我区丰城县梅岗原种场试种,面积2亩,结果平均亩产皮棉71公斤,比在同样条件下的本地推广的赣棉78—7品种增产7.5%。1985年又在该县荣塘棉种场试种4亩,也获得与本地推广的沪棉204品种同样水平的产量。1986年我区高安县石脑乡相山村十户农户示范种植了10亩低酚棉,由湖南省棉科所提供的湘无11品种的原种一代种子。尽管从7月下旬开始,受到了连续57天的干旱威胁,仍然获得了平均亩产93.5公斤的较好收成,此在同样条件下栽培的波棉2号品种增产3.8%,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如棉农胡学武种1.19亩湘无11品种,平均亩产达到101.7公斤;棉农胡长树0.85亩低酚棉,折合亩产皮  相似文献   

8.
新余市渝水区就是原来的新余县。1985年棉花播面77566亩,亩产皮棉62.5公斤,单产比84年增长5.93%,1986年预计亩产皮棉65公斤左右。为了满足国家纺织工业的需要,充分利用“棉花全身是宝”这个资源,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给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给棉农增加些实惠,1985年在湖南省棉科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引进了湘无74低酚棉种子50公斤,育苗移栽42亩,亩产皮棉75公斤。一九八六年,我们根据八五年种植湘无74低酚棉的经验教训,将湘棉11号(即湘无74)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郸城县自1985年起大面积种植低酚棉。3年来,累计面积达15万亩左右。同时,开展了棉副产品综合利用,都取得了良好成绩。首先,低酚棉的皮棉产量3年来都在每亩50公斤以上,相当或略高于普通有酚棉品种;第二是纤维品质较好,符合纺织工  相似文献   

10.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花抗病虫育种室自1996年开始在原来低酚棉育种研究的基础上,着手抗虫低酚棉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杂交筛选、回交转育等有效手段,选育出了稳定纯合的抗虫低酚棉新品系邯无187.其抗虫基因纯合体的比例达99.3%,田间低酚株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一、松桃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全县发展茶叶生产规模 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县情,积极编制全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历经五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叶发展面积在原来1.32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茶叶面积14.095万亩。总面积达15.41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5.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采制名优茶面积5万亩。生产茶叶总量2625吨,实现茶叶产值2.86亿元。  相似文献   

12.
大荔县是我省唯一的全国优质棉基地县。1986年全县23.9万亩棉花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平均亩产量67公斤,比上一年增产33.7%,亩增皮棉16.9公斤,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增产24.1%。全县27个植棉乡镇中,有8个乡亩产超过75公斤,占全县总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七年我县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优惠政策的鼓舞下,在各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经全县广大干群努力,皮棉亩产首次跨过百公斤,总产突破一万五千吨大关,又创历史新纪录,为我县植棉史增添了崭新的一页。一、生产形势一九八七年全县植棉152338亩,比计划增加1.6%;总产皮棉15329.9吨,比上年增756.3吨,增长5.2%。比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4600吨计划增长5.0%;平均亩产皮棉101公斤,比上年97公斤增4公斤,增长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低酚棉的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1972年引入低酚棉种质以来,广泛开展了低酚棉育种工作,至今已取得较大进展,育成了一批低酚棉新品种(系),正在逐步扩大种植。但多年以来大家对低酚棉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以来,我县棉花育苗移栽的面积逐年扩大,1981年发展到13.1万亩,占全县棉田的68.5%,1982年增加到18万亩,占棉田面积的70.3%,1983年扩大到25.4万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培育的低酚棉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基本上与有酚棉相当。低酚棉仁蛋白质含量(38~52%)高于大豆(36~40%)、花生(24~36%),油脂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17.
分析我县丘陵红壤植棉条件具有四大特点: 一、植棉面积大:全县12万亩棉花,其中近10万亩是丘陵红壤棉田,占总植棉面积的80%以上。有4个万亩以上的重点产棉公社,均属丘陵红壤地区。这4个公社近10年来植棉面积6.47万亩,占全县总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牵动我县农业经济命脉的作物,建国以来,发展很快。1966年全县32.6万亩,平均单产164公斤,总产5346万公斤,比1950年单产提高43.9%,总产增加74.1%。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生生产又有新的飞跃。1984年全县37.9万亩,平均单产253公斤,又比1966年提高54.4%,总产增加79.4%,并且历年还出  相似文献   

19.
1974年,安溪县定为国家100个年产茶叶2500吨基地县之一.当时,全县茶叶面积6.8万亩,总产量1500吨左右.经过1974年至1980年的6年努力,全县茶叶产量徘徊在1500~2000吨之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根本改变,充分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1982年,全县茶叶总产达到2500吨,但增产增收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