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原料栽培的灵芝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枸树、梧桐、全棉秆、碎棉秆、光棉秆、棉子壳为原料进行灵芝栽培试验,并对其子实体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原料的结构越坚硬,子实体生长的时间较长,但灵芝产量高,芝盖大而厚实;②灵芝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则与栽培的培养基原料有关,棉子壳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碎棉秆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③除孢子粉的As和氯氰菊酯超标外,枸树、梧桐、全棉秆、碎棉秆、光棉秆、棉子壳的子实体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低于绿色食用菌国标。  相似文献   

2.
以棉子壳、木屑、玉米芯等主料的11个配方料,栽培斑玉蕈3011。结果表明,木屑为主料3011菌株菌丝体生长优于以棉子壳、玉米芯为主料,棉子壳为主料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特别是棉子壳添加少量木屑、阔叶、腐殖土(配方5)更利于子实体形成,出菇周期为83 d,产量最高(83.5 g/袋)。因此,最适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0%,木屑20%,阔叶26%,腐殖土3%,石膏粉1%。  相似文献   

3.
用稻草栽培凤尾菇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高、适宜家庭栽培等特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一、生活条件凤尾菇菌丝体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很强。在稻草、木屑、麦杆、玉米棒心、甘蔗渣、棉子壳等栽培料中均能生长发育。 1.温度菌丝在15~33℃之间都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高于30℃菌丝易老化,颜色变黄,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4℃以下菌丝停止生长。子实体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10,(7):167-168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麸皮饱和溶液,比较灰树花一级种生长情况;同时以北方常用的木屑培养基为对照,添加不同比例玉米面和麸皮,比较灰树花栽培种生长情况及后期子实体原基出现情况。结果表明:添加8%比例麸皮的培养基中一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中配方3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且子实体原基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棉子壳、稻草、玉米芯和杂木屑四种原料为主料栽培金针菇,观测产量,并对其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株为三明一号金针菇。采用熟  相似文献   

6.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3,15(4):20-20
目前平菇种植比较普及,常用的培养原料有棉子壳、玉米芯和木屑等。为了比较三种不同培养料对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苏平一号,由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经我室复壮提纯。母种培养基用PDA;原种和生产种培养基为棉子壳86%,麸皮10%,石膏、蔗糖、碳酸钙、对磷酸钙各1%。  相似文献   

7.
研究比较了不同栽培原料栽培引进"牛排菌"的生长情况,同时,还观察了不同菌龄栽培对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引进"牛排菌"更适宜在木屑基质中生长,在棉籽壳基质栽培包中菌丝生长则像平菇菌丝那样吃料整齐,均匀往下拉,但生长速度相当慢,感觉吃料很吃力;木屑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明显好于棉籽壳基质,子实体出菇整齐,生长良好,且木屑基质栽培菌包可以延续生长至第2潮子实体,菌包外观仍较好;木屑培养料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能提高其营养价值,17种氨基酸总量、粗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含量高于棉籽壳基质栽培的引进"牛排菌",尤其是17种氨基酸总量高出178.29%。  相似文献   

8.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培朱红密孔菌,在培养料上菌丝发满菌袋时间为26~30d,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时间约为32d。  相似文献   

9.
灵芝俗称“灵芝仙草”,在生产上已由段木发展到用木屑等辅料进行瓶栽,袋栽,并已由收集子实体为主的生产,发展到以孢子粉为主的生产过程,瓶栽袋栽原料广、时间短、成本低、收益快,现想谈谈利用瓶栽培育灵芝孢子粉的经验体会。一、菌种:目前用于生产的都是赤芝,选取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个体厚、无病虫害、无杂菌感染、产孢子粉多的子实体,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并进行提纯复壮,再转接到木屑、麸皮培养基上,表面有白色原基形成就作为原种,再将原种扩制成栽培种,无论是自制的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杏鲍菇母种在12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配方A(棉子壳水提液+PDA)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7.24mm/d),生长势(菌丝雪白、菌落浓厚、菌丝均匀整齐、紧密)最好。进行了三个不同时期,菇蕾期,弹孢前期(原基形成后7d内)和弹孢后期(原基形成后9d)的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母种制备比较,结果表明弹孢前期组织分离的母种生长速度生长势表现最好,48d长满栽培袋,9~11d原基形成,长出的子实体最大,每袋平均出菇量384.5g,生物转化率最高(96.1%),菇蕾期分离的母种次之,弹孢后分离的母种最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巨大口蘑Tsw-06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情况;并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88%,木屑10%,碳酸钙2%;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棉子壳43%,稻草43%,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轻质碳酸钙2%;最佳栽培模式为脱袋床栽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下脚料对杏鲍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子壳、棉秸秆、棉桃壳为栽培主料栽培杏鲍菇,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多糖含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配方①-⑥栽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为5.26~7.59 mm/d,明显快于配方⑧的4.57 mm/d;配方①~⑦的多糖含量最低为1.563%,最高为1.784%,高于配方⑧的1.558%;配方①、②产量较高,配方④和配方⑦相近,都高于CK;菌柄长度一般都大于或者接近于6 cm,菌柄粗大于或接近于3 cm.综合比较得出,棉子壳、棉秸秆、棉桃壳作为杏鲍菇的主要栽培料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棉秸秆和棉桃壳分别加入棉子壳更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鲍鱼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坤 《食用菌》2007,29(1):51-51
鲍鱼菇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其栽培原料广泛,可利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棉子壳闽牧42、蔗渣、木屑、稻草等进行栽培;其生产又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品种。若在栽培技术上把握不好,难以达到高产优质。现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稻草基质的平菇菌株 ,充分利用我地丰富的稻草资源 ,减少木屑用量 ,保护有限的木材资源 ,进行了稻草栽培平菇品比试验 ,现将试验简介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平 840 5、高邮 32 1 (引自高邮食用真菌研究所 )、复壮 80 2。平秸 1 2 6(我所选育 ) ,高平 1号 (引自江都天达食用菌所 )。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小麦粒78% ,杂木屑 2 0 % ,石膏、糖各 1 % ,pH值自然。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 50 % ,杂木屑 35 % ,麸皮 1 2 % ,糖 1 % ,石膏 2 %。1 .2 供试配方 稻草 87% ,麸皮 1 0 % ,糖 1 % ,过钙 1 % ,石膏粉…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1)
以棉子壳、杂木屑、稻草粉、甘蔗渣为主要原料组成7组配方,以常用配方①为对照开展栽培秀珍菇试验。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棉子壳和稻草粉组成的配方④,菌丝生长最快达6.53 mm/d,50 kg培养料的平均产量最高为35.23 kg。  相似文献   

17.
朱宏发 《食用菌》1998,20(1):22-22
平菇P40是笔者近年从多个由高温型品种中选育出来的耐高温菌株,已于1996年在全国试推广,均表现出高产性能。该菌株在夏季36℃能正常出菇,且菇形好;抗杂性极强,6~8月用生料袋栽发菌成功率均达100%;出菇早,播种至出菇只需15天;菇体白至乳白色.菇盖直径10~180m,柄长3cm左右,丛生,转潮快,产量高,足高温季节栽培的理想优良菌株。 1 生活特性 1.1 培养基质 可用棉子壳、玉米芯、木屑、稻草等主栽原料。棉子壳、玉米芯可采用生料袋栽,稻草需发酵后进行袋栽或畦栽。采用熟料栽培添加10%~20%的麸皮或玉米等,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1.2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3~37℃,最适20~30℃。出菇温度10~36℃,最适18~28℃。适宜播种期3~9月底,出菇期4~11月底。 1.3 光线 菌丝生长对光线无明显要求,黑暗、明亮条件下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形成时需有散射光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无光线均可。  相似文献   

18.
茶枝屑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基质来源,提高茶枝利用率,以夏灰1号平菇为试验菌株开展了茶枝屑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的配方优选、平菇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茶枝屑代料栽培平菇效益评估以及平菇子实体质量安全性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茶枝屑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茶枝屑30%、木屑45%、麦麸20%、石灰3%、石膏1%、磷肥1%。与纯木屑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相比,纯茶枝屑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灰分、蛋白质、膳食纤维、粗多糖以及多酚类营养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8%、42.36%、6.15%、9.42%以及60.87%;菌袋生产成本降低了23.3%,提高了栽培平菇的经济效益以及食用菌的质量安全性。表明茶枝是一种很好的栽培平菇的新型栽培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在栽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B6过程中发现的白化菌株AB6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和所获得的子实体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6在光照条件下菌丝不变色,其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5℃、pH 4.0~6.0。AB6子实体的粗蛋白、粗纤维、水、灰分、总水解氨基酸和粗多糖等成分含量与B6子实体无显著差别;而其灰分和虫草素含量较高,分别为8.29%和12.9 mg/g,均高于退化的白化菌株DAB6和B6的子实体;其黄酮类、虫草酸和腺苷,分别为0.22%、14.8 mg/g和1.16 mg/g,比B6子实体低。  相似文献   

20.
以棉籽壳、稻草或木屑为原料,驯化栽培鸡枞菌、榆黄蘑,筛选其最适栽培配方及栽培条件。结果表明:鸡枞菌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39%、稻草40%、麸皮17%、玉米粉2%、石膏2%,榆黄蘑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22%、木屑60%、麸皮16%、石膏2%;在出菇温度为15~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时,2种配方的生物学效率分别为43.5%和108.9%。鸡枞菌、榆黄蘑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2.8%、42.9%;糖含量分别为26.7%、21.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4%、1.8%。灰分含量分别为7.0%、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