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紫色岩地区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紫色岩地区是南方主要的水土流失地类。进行科学的水土保持林配置,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南方紫色岩地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紫色岩坡面拟解决的几个问题,对坡面水土保持林的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板桥河小流域土壤侵蚀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土壤侵蚀的计量,在我国迄今仍没有一套系统、通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长江上游的乌江流域,以往的许多工作中主要是采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关于水土流失等级划分标准表》作为评价土壤侵蚀的指标,在宏观上解决了乌江流域的水土流失评价和计量问题,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该“标准”涉及面广,不可能将各个地区的特点都表征出来,在某一地区、流域应用此“标准”评价水土流失状况时,其计量结果较  相似文献   

3.
张晓珊 《贵州林业科技》1991,19(2):68-69,67
土壤肥力评级也就是对土壤质量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的一种方法。对于水土流失地区,用土壤评级的方法来定性、定量评定土壤质量,有助于我们搞好水土保持规划,合理配置各项治理措施,科学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从而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生产力,对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典型森林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地形地貌基础上,植被与降水是决定坡面产流、产沙量的主要因素.2005~2006年对重庆缙云山4个天然林地径流场和农地径流场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①森林植被在一定范围内对坡面径流量有削减作用,前期降雨对坡面径流有影响;②坡面径流峰值与暴雨峰值呈一一对应关系,马尾松和常绿阔叶林的变化幅度较小,楠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变化较大;③地下径流深与降雨量呈一一对应关系,地下径流深与降雨量关系反映出前期降雨对地下径流量的影响;④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冠丛地下径流峰值的总体趋势是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楠竹林和农地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乌江板桥河小流域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江中下游板桥河小流域的水量平衡和地表径流量。水文站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小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259.5mm,径流量531.5mm,蒸散量728.0mm;用径流场测定资料推算小流域的径流量中,地表径流量为71.81mm,占年降水总量的5.7%.壤中流、浅、深层地下径流总量为459.7mm.杉木林和灌丛草坡的水量平衡场观测结果:蒸散是降水的主要输出形式(占降水量的81.1%~84.7%);杉木林的地表径流量小于灌丛草坡,而地下径流量大于灌丛草坡.小流域中,杉木林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森林与坡面产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我国研究得比较深入与广泛。观测实验依然占绝对优势,径流小区实验仍是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森林对坡面产流机制、坡面流态、产流量、产流过程、产流临界值都有影响,森林枯落物层对径流也有重要影响。坡面产流模型在森林水文学领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7.
板桥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通过对小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程度、强度及其分布的的调查研究,搞清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发生发展规律,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林种布局、树种选择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治理效益的计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坡面生态防护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代高速公路坡面的分析,阐述了现代高速公路坡面生态防护的现状。在展望高速公路坡面生态防护广阔前景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①认识不够深入,资金投入少是我国坡面生态防护的限制性因素;②坡面生态防护的科技含量不高制约其深入发展;③只顾眼前效果的“近视”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严重侵蚀坡面林业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边缘山区坡面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林牧业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十年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中开展了相关的治理研究。课题组人员根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的区域特点以及坡面侵蚀规律,在坡面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和林分结构配置模式的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严重侵蚀坡面上通过林业工程治理、实现生态系统恢复,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烘干法,环刀法,渗透筒法和机械筛分法对泰山4种坡面经济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持水、透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经济林的土壤孔隙度为43.3% ̄56.6%之间;饱和持水量断86.60 ̄112.40mm之间,毛管最大持水量为66.60 ̄90.20mm之间;有效涵蓄水量为36.28 ̄58.12mm之间;渗透系数为3.99 ̄8.84。均明显高于对照(草坡),其中以板栗林和苹果园土壤持蓄水和渗透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土壤密度是最基本的森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参数,为了定量描述土壤密度随坡位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不同坡面土壤密度的空间异质性。[方法]在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香水河小流域,选择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灌丛2个典型坡面,按坡位从上到下设置连续样地。2014年进行了森林土壤调查,在样地内掘土壤剖面,采用环刀法,分层测定土壤密度。[结果]在1 m深土层内,土壤密度(Y,g.cm-3)随土层(X,cm)加深呈线性增大,拟合关系式:华北落叶松坡面为Y1=0.755 5+0.007 7X(R2=0.99),天然灌丛坡面为Y2=0.919 5+0.004 7X(R2=0.98),其原因包括植被根系活动、土壤生物活动、砾石含量等的土层差异;在2个坡面上,0 100 cm土层平均土壤密度均有明显坡位差异,且2个坡面的沿坡整体变化趋势不相同,华北落叶松坡面从坡顶到坡脚是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天然灌丛坡面从坡顶到坡脚是"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不同土层土壤密度的坡面变化也各不相同。在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引起土壤密度坡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而在天然灌丛坡面是植物生长状况;2个坡面的土壤密度平均值均出现在相对坡长的0.4 0.5处。坡面上各样地的平均土壤密度和坡面平均值的差值(Z,g.cm-3)随相对水平坡长(样地离开坡顶水平距离和整个坡面水平坡长的比)(X,m)变化的回归关系式分别为:华北落叶松坡面Z1=-0.139X2+0.25X-0.080 1(R2=0.93),天然灌丛坡面Z2=0.494 4X3-0.767 2X2+0.340 3X-0.040 5(R2=0.95)。[结论]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和天然灌丛坡面的土壤密度都存在明显的坡位变化,但变化格局和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基于土壤密度坡面变化的拟合关系,可实现从特定坡位测定值推算坡面平均值的尺度转换。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坡面防护草种选择和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研究了护坡草皮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评价指标,分析评价了不同草种,选用不同的种植方法,在不同季节种植的生长状况和水土保持效果,并根据防护效果和不同的工程造价,确立适宜于我省或相近气候区域内公路坡面防护的优良草种及其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沙棘治理石金皋小流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西北石质丘陵区金皋小流域,采用沙棘治理坡面,沟壑,结果表明,3年生沙棘林林冠截持降水量折合水层厚度0.50-1.20mm,枯落物的持水量折合水层厚度为2.45-6.10mm,林地0-60cm土层内最大持水量为38.14mm,能够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控制沟头的延伸和沟底的下切;同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板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林配置图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板桥河小流域现有的森林植被调查和乔、灌、草的最大持水率和各植被类型根量的调查,结合坡度和土层厚度划分了十六个坡类,采用综合评判法,结合具体的造林实际,提出各造林坡类上的相应造林图式。  相似文献   

15.
板桥河小流域典型植被的水量平衡及养分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中,观测和分析不同植被的水量平衡及其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森林的水文学过程,揭示森林植被涵养水源、调洪补枯功能的本质规律。与此同时,对水文学过程中各种养分元素的动态进行定量研究,弄清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变化规律,对于评价森林的生态效益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也将为防护林营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我们于1989年~1990年,在板桥河小流域对两种植被进行了水量平衡以及养分动态的  相似文献   

16.
乌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也是贵州第一大河,由于流域内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用,造成自然生态条件日益恶化,直接影响到我省和长江中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目前“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研究”,已列入了“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乌江  相似文献   

17.
于2019年7月-2020年5月对福建省内近百个裸露坡面生态防护工程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生态坡面防护影响因子以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锚杆框架和截水骨架技术为福建省应用较广泛的生态坡面防护技术措施;各地级市植被应用类型整体差异不甚明显,狗牙根、猪屎豆、银合欢、刺槐等为常见的人工干预所种植的草灌;坡度、坡向、坡质、植被类型为...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01,(2):31-31
日前,我国成功开发出的一项坡面生态技术将使“石头上长出草来”。这一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汪在芹博士介绍说,坡面生态工程技术无需挖掘植苗坑穴,只需在原来坡面上覆盖上约15厘米厚、混有长效缓释肥和液体抗侵蚀剂的土壤作为基垫,依照不同坡面的实际情况,加盖特殊的网状黄麻土工布以及金属丝网护坡,用铆钉固定,构成坡面植被的生育基质。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质、坡面的角度、高度以及植物资源情况,选取适宜的植物种子播种。通常一个月以后,目标植物群即可形成,再一个月后,草地即可生成。这样的草地能够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甚…  相似文献   

19.
与坡面径流造成植物种子流失的认识不同,野外观察认为,除负面作用外,坡面径流还具有强大的播种功能,是植被自然更新演替机制中不可或缺的过程,采用理论分析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分析坡面径流、土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植物种子的水起动性能和停泊性能及其径流响应策略,植物定居的微圃要求,进而证明坡面径流具有创造微圃和播种作用。最后指出,坡面治水不在于阻断径流,而在于把径流调控在细沟流范围内,以抑制其害,发扬其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退耕还林地监测结果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初步得出不同技术措施类型蓄水保土效果,并为北方土石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