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压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压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处理方案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中压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国网四川蓬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共有农村配电线路43条,总长1 432.29 km,配电网绝缘化率为2.4%;配电变压器2 503台,总容量224.86 MVA;10k V供电线路手牵手线路共计8条,线路平均分段为2段,线路负载率45%。因蓬溪县地处丘陵地区,电网供电区域大、装备水平偏低,以及灾害性天气多和管理不足等原因,线路故障跳闸多,造成停电累计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伍斌 《农村电工》2014,(2):33-33
<正>10 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输送的终端,直接面对用户,一旦故障,影响面大,且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率和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笔者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其故障的处理。1 10 kV线路跳闸故障处理1.1判断原因跳闸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大风造成一些导体、半导体的轻质杂物挂到线路上,例如刮断的树枝、废弃的长录音带等;鸟害与放风筝或一些人为向空中乱抛的杂物落在导线  相似文献   

4.
王涛  罗斌 《农村电工》2003,11(9):29-30
1配电线路雷击断线的过电压1.1配电线路雷击断线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根据近几年的统计,雷击过电压造成线路绝缘子闪络、导线烧断,从而引起断路器跳闸的事故较多。雷电过电压引起的断线事故较为严重,抢修费工费时,该类断线十分频繁。其主要原因有:1.1.1配电线路绝缘子老化,耐雷水平低是造成断线事故的重要原因。发生断线的线路大多已运行20余年,线路老化,老式绝缘子绝缘水平低下。为了提高线路耐雷水平,一般来说,10kV钢筋混凝土电杆配电线路应采用瓷横担。如采用铁横担,选择P—20T绝缘子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过电压跳闸率较为有效。如…  相似文献   

5.
配电线路跳闸治理工作是需要在日常运维中,逐步完善和加强管理的工作。合理利用大修技改及电网建设项目,治理配电线路网架结构问题,夯实电网基础,能够有效防止配电线路发生因过负荷和"卡脖子"出现的线路根本性跳闸故障。从管理上要充分考虑运行人员因素,从设备上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即要长远角度考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认清配电线路的状况,全面的进行配电线路跳闸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1常见输电线路故障的分类及特点 1.1雷击闪络故障 据统计,全国110~500kV线路雷击造成线路跳闸次数占全部跳闸故障总数的30%~40%,雷击故障跳闸一直占输电线路跳闸的第一位。雷击故障的特点为:一般发生在雷雨季节,如华北地区6~7月份是雷击故障高峰,一般8月中旬以后雷击故障减少;线路重合闸装置一般会重合成功;  相似文献   

7.
农用10KV配电线路是目前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村供电的重要任务。它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10KV线路的事故跳闸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县级供电企业,它不仅严重威胁供电安全,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广大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一、事故原因分析 某县共有农用10KV线路36条,分布在县辖8座变电站,共800余公里。1993年农用10kV配电线路跳闸统计情况如下。 农用10kV配电线路全年共跳闸343次。非计划停运次数共423次,其中:速断跳闸280次,占线路跳闸总数的81.6%(含接地)。占非计划停运次数的66.2%。过流跳闸  相似文献   

8.
县供电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展春检工作。但根据全年线路运行情况来看,有的收效甚微,线路安全隐患与缺陷没有彻底得到排除和处理,配电线路跳闸得不到有效控制,一  相似文献   

9.
刘伟 《农村电工》2007,15(5):36-37
目前,吐哈油田油井配电线路主要以10 kV电力架空线路为主,电网遍布新疆温米、鄯善、吐鲁番等各采油厂,电力线路长达300 km,地处戈壁滩,风力较大,经常出现供电线路针式绝缘子松动引起线路跳闸事故.  相似文献   

10.
1 10 kV配电网雷击跳闸原因分析1.1绝缘水平影响绝缘水平低是导致10 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发生跳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雷击到线路上或者地面时,过电压超过线路的耐雷水平,就会导致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10 kV配电线路通常位于城市郊区,南方地区往往杆塔附近存在着水田、水塘等不利因素,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由于水的导电率远大于周围土壤导电率,这些环境上的不利因素使得感应雷过电压变得更加恶劣,增大了跳闸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农村10kV配电线路的断线分析及其防止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农村10kV配电线路来说,导线断线是最大的恶性事故之一。线路断线能引起相间短路,造成出线开关跳闸,也能使10kV系统接地,给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农村10kV配电线路线长、面广,导线经常受到风雨、雷电侵袭机械和电气的作用,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导线在运行中极易受损而断线。l#线的主要原因门)树害,树害是造成农村10kV配电线路断线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建设的10kV农电线路,很少考虑与农村林、路、渠建设相配合的问题,造成线路与树行相平行或交叉。当树木与电力线的防护距离不够,尤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固原供电局,从10kV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全年变化趋势分析,论证了变化趋势和季节的关系。对故障严重的线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预防和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率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治理线路跳闸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国网江西崇仁县供电公司开出"六剂良方"治疗配电线路"跳闸病"。(1)加大改造力度,提高10 k V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科学布局10 kV线路,对存在问题的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我国跳闸率较高地区的高压线路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约占总数的40%~70%。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事故率更高,日本50%以上电力系统事故是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雷击经常引起双回同时停电,20%~30%的输电线路故障发生在双回输电线路,美国、前苏联等十二个国家的电压为275~500 kV,总长为32700 km输电线路连续三年的运行资料显示,雷害事故占总事故的60%1减少线路绕击概率此类防雷措施致力于局部改善周围物体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希望借此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如减小保护角、采用  相似文献   

15.
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网的终端,担负着配送电能到千家万户的任务,存在着覆盖面积广、输送线路长、跨越地形复杂、设备数量多、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对安全可靠的供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客户提供持续可靠的供电是供电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因此,分析10kV配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率,减少非计划停电对客户的影响,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近几年降低潮州市区10kV线路故障跳闸率的方法和经验,对城网地区和农网地区的配网改造和运行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架空配电线路舞动发生的概况2015年12月下旬,河北省枣强县雨后急剧降温,10 k V配电线路杆塔、导线上的积冰逐渐增厚,在近6级风作用下发生舞动,造成1条10 k V线路跳闸,1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停电;2016年2月上旬,河北省沧州市某县也出现了降水、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气温从5℃开始迅速下降,同时还伴随偏北大风(平均风力7级),出现10 k V配电线路舞动现象;同年2月下旬,在一次大风天气下,枣强县有1条10 k V配电线路出现非覆冰舞动,  相似文献   

17.
“2·1”线路跳闸的多发期与“五防”措施东林东丰县农电局史有春京丰──昔日的皇家“围场”,今日已是国家百万亩人工林大县。我局1340km配电线路(其中两线一地即“2·1”线路占880多km)遍布在这块2500多km2的山野乡村中。这些运行达25~3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某地区供电公司一条10kV配电线路越级跳闸、线路故障原因的分析,从主干线路分段开关配置、柱上开关保护设置、事故操作、用户设备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电力同行有商讨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网事故主要来自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别是高压输电线路,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承受各种雷害、冰害等恶劣的自然气候侵蚀,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线路的稳定运行。对于贵州地区,因其特有的地质地貌和气象原因,线路故障多数是由雷击跳闸引起的,特别是高压输电线路,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绕击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所以降低雷电对线路的损害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10 kV配网是低压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用户和电网系统间最直接的桥梁,10kV配网的安全运行与否,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配电线路存在结构复杂、老旧线路仍然运行、用电负荷逐年上升等一些实际问题,导致配网故障跳闸频繁,安全运行压力重重。笔者认为,若想做好配电线路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