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龙井43号鲜叶为原料,分析手工制作和机械化连续化工艺制作恩施玉露茶的品质差异。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恩施玉露茶机制工艺能达到手工制作要求,而且色泽品质显著提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机制工艺对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机制工艺对香气物质有一定影响,机制恩施玉露茶醇类、烷烃类、酯类、萜烯类以及杂环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而醛酮类和酸类物质与手工制作的比较接近。总体看,恩施玉露茶连续化机制工艺完全能达到手工制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香绝玉露茶     
“雄秀武陵山,香绝玉露茶”,在陪同日本清水事务所友人到“恩施玉露”发源地寻根时,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勤晋这样题词。这是一位知名茶叶专家对“恩施玉露”茶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恩施玉露,为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获授“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称号。该文介绍我国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恩施玉露的主要地理标志特征,探讨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建议:(1)充分利用农业品牌类遗产“恩施玉露”;(2)保护其农业物种类遗产;(3)挖掘侗乡农业民俗类遗产;(4)申报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收集与整理有关的文献类等农业文化遗产;(6)建立生态博物馆,“活态”保护恩施玉露文化遗产;(7)开发恩施玉露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我国茶类地理标志保护进展,探讨恩施玉露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扩大保护范围;尽快制订国家质量标准;充分利用农业品牌类遗产"恩施玉露",保护农业物种类遗产品种;开发恩施玉露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知识营销是提升产品价值、开拓产品市场的重要营销手段。从知识营销的内涵和特征出发,以恩施玉露茶为例,比较分析了恩施玉露茶的传统营销和知识营销方式,得到了企业进行知识营销应该转变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产品特点,以顾客认同的价值赢得市场;提高营销人员素质,以知识营销开拓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融入地方发展,积极寻求政府支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湖北名茶的调查,从创作背景,作品要素设计,冲泡技艺等方面,解析《恩施玉露茶礼》创编的过程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茶坯含水量、加压方式、做形时间、投叶量等对茶叶感官品质和色泽色差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生产恩施玉露茶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茶坯含水量24%,做形时间30 min,投叶量3.5 kg/次,加压方式为轻压;各因素对干茶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时间、投叶量、加压方式;各因素对茶汤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加压方式、投叶量、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准确、无损鉴别恩施玉露茶的保存年份,扫描在良好条件下连续保存5a(2010-2014年)的100个恩施玉露茶,获得其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LS-SVM)建立绿茶保存年份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9.99%,验证集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1 7,验证均方差(RMSEP)为0.255 0。初步实现了市售绿茶保存年份的快速鉴别,该方法也为其他茶类保存年份的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机采和手采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恩施玉露茶,比较2种鲜叶的机械组成、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加工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机采毛茶外形和叶底的感官得分也低于手采毛茶;但精加工后的机采毛茶与手采毛茶品质趋于一致。机采比手采的采摘成本和精制率分别低96%和25%,机采的加工成本(含精制加工)比手采高出182%。综合分析发现,机采鲜叶的单位利润比手采高52%。由此得知,机采鲜叶加工恩施玉露茶不仅降低了采摘成本,保证了茶叶品质,也提高了鲜叶的单位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机采茶鲜叶的制茶品质,以1芽2~3叶为主的机采鲜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恩施振动分级设备将鲜叶分为2档,上筛鲜叶加工烘青绿茶,下筛原料加工玉露茶,以未分级原料加工的烘青和玉露为对照,比较分析原料机械组成、感官审评结果及理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鲜叶分级后上筛原料完整芽叶含量最高,近83%,其次为对照,下筛最低;鲜叶分级所制玉露茶、烘青绿茶感官审评得分比对照高出0.6~1.0分;鲜叶分级加工对所制绿茶的理化成分无明显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机采茶鲜叶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寒夜客来茶当洒,竹炉汤沸火初红。真正懂茶、爱茶的人,莫不将身心皆融入茶中。置身于茶博会这样一个茶的海洋,对茶的体味更是不同。茶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铁观音、西湖龙井、恩施玉露……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茶品牌背后蕴藉着悠悠岁月沉淀下的情思。上善若水,茶水是至善之水,这个“至善”不仅是物的道理,更是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的做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做形温度(105、120、135℃)、投叶量(3.5、4.5、5.5kg)、含水量(20%、25%、30%)三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做形温度的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若做形温度过高,茶条出现断碎、叶绿素遭到破坏,绿色度下降。投叶量和含水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但对叶绿素影响较大;随着投叶量、含水量的增加,做形过程出现结块和断碎现象。根据理化与感官分析结果,结合制茶效率,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做形,最佳工艺参数为做形温度120℃左右,投叶量3.5kg左右,茶坯含水量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恩施市是茶叶的优势生产区,种植面积30余万亩,辖区出产的恩施玉露茶有色、香、味俱佳之特点,尤其富含硒元素,为恩施茶叶注入了新的活力。茶网蝽属该区域茶叶生产重要害虫,文章阐述了该虫形态特征,在辖区内发生规律,提出在本市防治策略,即压前控后,挑治当代,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冬季清园工作上的建议。茶叶是恩施传统农业,有色、香、味俱佳之特点,有提神醒脑、助消化、防辐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之功效。在区域内,适种区域广,区内17个乡镇办均可种植,部分乡镇已成为主导产业,财政扛杆,尤其富含硒元素,为恩施茶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对恩施茶区引种中茶108[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Zhongcha 108]后茶树的栽培特性、物候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恩施茶区,中茶108比对照品种龙井43(C.sinensis cv.Longjin 43)萌发期较早,产量高,需肥量小,抗茶饼病,适制性、适应性也强。中茶108适制名优绿茶,适宜在恩施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企业生产的恩施硒茶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3种主要儿茶素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恩施硒茶中儿茶素含量为94.9~147.8 mg/g,平均含量为122.5 mg/g,儿茶素品质指数为539~1 234,平均值为856。不同企业生产的恩施硒茶中儿茶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儿茶素品质指数也高低不一,且儿茶素品质指数与儿茶素总含量不呈比例关系,需要根据恩施硒茶的开发目的选育实用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继湖北茶产业超过安徽、四川、湖南等产茶大省,规模效益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位之后,该省茶业界又迎来一件大喜事:由省内外科研、教学、农业、工商和流通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论证会,一致同意认定恩施玉露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 多年来,湖北作为新兴的茶叶大省,却没有年代久远、品牌响亮的历史名茶与此地位相称。底蕴深厚的鄂茶文化,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彰显。一大缺憾。今天终于得到弥补。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历史悠久茶区,具有"湖北第一历史名茶"蒸青绿茶恩施玉露等历史名茶的古老制茶技艺,有丰富的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资源。该民族地区茶叶现有8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的三种名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该地区茶文化有1项国家级、9项省级(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8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恩施可以充分利用富硒这一天然有利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富硒茶。世界硒茶看恩施硒茶——养生茶、放心茶。  相似文献   

19.
恩施可以充分利用富硒这一天然有利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富硒茶。世界硒茶看恩施硒茶——养生茶、放心茶。  相似文献   

20.
绿茶“恩施玉露”中氨基酸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兴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28-2330
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茶“恩施玉露”为原料,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绿茶“恩施玉露”中总氨基酸含量较高,为23.12%;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RC)均接近于1;比值系数分(SRC)为72.5,营养价值较高.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