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中国西北地区开发开放、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明确各省、市空间发展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是国家战略稳步实施的关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各节点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测算样本城市综合质量,在明确核心节点城市的基础上修正研究模型计算得出的各节点城市间的引力值和作用场强。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各节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组团化与空间分异化特征并存,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城市,同周边城市联系紧密、融合互动发展能力强。嘉峪关城市发展存在偏心化,发展重心向酒泉转移。酒泉城市综合质量较高,具备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能力。张掖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区域协同发展基础薄弱,亟需提高城市引力,与武威、金昌等城市实现联动。庆阳、平凉具备实现孤岛城市和孤点城市向龙头和龙尾城市转变的基础。陇南城市综合质量低,城市引力与场强不足,需要联系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临夏、甘南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需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摆脱孤点城市困局。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节点城市空间差异进行梳理,并就各自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沿线10城市旅游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选择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沿线西安、乌鲁木齐等10个重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丝绸之路沿线10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据此建立诸旅游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并分析了每个城市旅游的优、劣势,最后提出该10城市旅游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新疆荒漠绿洲区越冬亚洲玉米螟病原真菌多样性,2019-2020年采集了新疆5个地/州6个县/市185个样点的越冬玉米螟幼虫,进行病原真菌分离、鉴定。2年共获被感染越冬玉米螟幼虫534个,分离出136株昆虫病原真菌,隶属于7目7科9属14种。其中,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22.1%)、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19.9%)、镰孢霉Fusarium sp.为优势种,相对分离频率(RDF)分别为22.1%、19.9%和13.2%;花腐镰孢菌Fusarium anthophilum(9.6%)、波兰青霉菌Penicillium polonicum(2.9%)、雷斯青霉菌Penicillium raistrickii(1.5%)、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6.6%)、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3.7%)、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2.2%)、多头被孢霉Mortierella polycephala(5.9%)、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5.2%)、直立枝顶孢霉Acremonium strictum(2.9%)、C. perangustum(3.68%)为常见种;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0.7%)为稀有种。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昆虫病原真菌相对多度最高(41.4%),昌吉州昌吉市次之(21.4%),喀什地区疏勒县(11.4%)最低;伊犁州霍尔果斯市病原真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较高;昌吉州昌吉市与乌鲁木齐新市区、伊犁州新源县与昌吉州昌吉市及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与喀什地区疏勒县的越冬玉米螟病原真菌中等相似。2年真菌致死率最高的均为乌鲁木齐新市区,分别为28%和14.6%,2019年各采集地区间亚洲玉米螟感染优势病原真菌致死率差异性均显著,2020年各采集地区玉米螟感染白僵菌属致死率差异性显著,而曲霉属和镰刀菌属无显著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保护与利用当地真菌资源,促进亚洲玉米螟绿色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1949-1990年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灾害以洪灾、暴雨灾害、风灾及雹灾发生较为频繁。在年际分布上,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总体上呈较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并且灾次的频发期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年内分布上,灾害频发期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灾害次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空间上主要呈条带状或块状的分布格局。从行政区划上看,塔里木盆地有2个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别是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总的分布特点是:山区多,山区与盆地交界地带多,盆地内部较少;灾害发生频次以盆地北部最为集中,表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
新疆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完善,存在有大城市缺失的问题。新疆特大城市经济辐射作用有限,中小城市由于规模较小,其集聚带动作用较弱,这不利于新疆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新疆在未来城市化道路选择上应大力发展综合条件较优的、交通便利的中等城市,使其培育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城市,通过大城市来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8个中等城市的发展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在北疆选择了石河子市和克拉玛依市,在南疆选择了库尔勒市作为未来发展成为新疆大城市的培育对象,并提出了加快大城市发展步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里木盆地城镇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按照简要、可行的原则,建立了覆盖3个方面共13个指标的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对塔里木盆地的5个设市城市和37个县政府驻地镇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比较。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用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并通过载荷系数分析得出五个主成分,将各主成分得分结合主成分权重进行计算,得出塔里木盆地各城镇的综合实力值。城镇综合实力排名前七位的城镇分别是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库车县、喀什市、轮台县、和田市、阿图什市。从总体上看,城镇综合实力以库尔勒市为起点,沿逆时针方向递减分布。根据各城镇的综合得分水平,对塔里木盆地城镇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依托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建立南疆石化产业带;加强中亚南亚经贸合作,打造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发挥特色资源,构建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产品产业带;优化区域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城镇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An experiment is made to detect the land-cover change in the area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Aksu in the northern Taklimakan desert through analyses of satellite data pixel by pixel basis. The analyzed data are those observed in the lat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of 1973, 1977, 1993 and 1995. As a parameter of land-cover, SAVI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derived from the data of Landsat MSS and JERS-1 OPS (Optical Sensor) is us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increase of vegetation in the oasis areas, confluent area of the Yarkant and Kashgar Rivers and around reservoirs while little change occurs in the desert area. The 1973 satellite image shows the abundant flow in the Yarkant River while the river is almost dried up in the satellite images of later years. The trend of the decrease in the Hotan River flow is recognized although not so dramatic as that of the Yarkant River.  相似文献   

8.
北疆铁路沿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最发达、产业最密集的经济地带。本文借助SPSS统计分析11.0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和区位商法,对本地带各市县城市经济功能和产业从规模等级、增长极层次以及工业职能的专业化方向和产业梯度差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据此,本文提出加强城市联合、完善城镇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化升级,形成合理的城镇经济功能分工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9.
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是指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她是新疆典型干旱区自然旅游资源奇观和美景、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浓厚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最集中并具有古丝绸之路传奇色彩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更具有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独特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婚丧嫁娶、喜庆节日、丝路古迹、冰峰雪岭、大漠风情等方面的旅游资源为主的其它特色旅游为辅的旅游体系。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对其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深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南疆铁路沿线各地州的旅游资源环境、旅游发展条件及制约因素等调研的基础上,对南疆铁路沿线地州的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态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许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病"也是困扰着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相应地城市生态建设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也就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文章结合全国一些城市提出的建设生态节水型城市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在综合考虑生态城市建设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节约利用的前提下,提出了生态节水型城市的概念,并对其特征做了详尽的说明,在参考生态城市、节水型城市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节水型城市指标体系,将以往把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经济、社会的"三分法"改进,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将"科学管理"这种能够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指标因子纳入生态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内外指标体系的现有标准(和全世界相关因子的现存最高水平确定了生态节水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参考标准,并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给出了生态节水型城市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杨戈 《干旱区研究》1989,6(1):39-45
笔者有幸参加中国科学院与日本静罔大学联合组织的中国西域学术考察队,从1987年9月1日起,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西部边缘地区的园艺生产进行了为期20天的考察。短短的20天内,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收集了多种优良果树的种子。这里,仅就这些地区园艺生产概况做一介绍,并就考察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与同道们共同磋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喀什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喀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喀什市旅游赋存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喀什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喀什市存在旅游资源品位高,开发程度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旅游资源类型单一,分布散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  相似文献   

13.
干旱、半干旱区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气候脆弱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但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面对国家战略重点的西移 ,产业重点的调整和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带来的机遇 ,目前应实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开发的战略。文章提出建议 :要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完善资源型城市的综合功能 ,加快口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设 ,有重点的完善城市体系 ,以此带动广大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ESDA分析,对关中城市群43个县域2009年的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县域尺度上关中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在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中存在着全局空间正相关,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弱的空间负相关;2)在经济局部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的经济总体水平呈现南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以西安为核心呈圈级结构,民生建设水平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速度热点区多分布在经济总体实力较低区域;3)关中城市群各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与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城市规模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6年,2000—2003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建成区用地规模的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不平衡指数法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山西省地级市建成区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位序—规模曲线。得出结论:(1)山西省地级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不断增强;(2)山西省地级市用地规模的总量不断增加;(3)对城市用地规模进行分类,发现小城市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中等城市的数量在逐渐增加;(4)首位城市太原市的用地规模已基本稳定,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用地规模将会扩大,其速度是前者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12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断裂点理论对各城市的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了定量划分,然后运用GIS软件对各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缓冲区分析,最后运用回归分析对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甘肃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普遍扩大,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对变化促使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也有局部调整;城市经济影响辐射范围不仅存在空间竞争关系,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本、城市化水平和科教因素对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制度因素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县为基本单元,根据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物质积累基础和人类发展水平,结合国家安全战略与内蒙古区域发展战略,采用基于G IS的多因素迭置模型和基于决策树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编制了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不同类型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区以人口限制区为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人口发展疏散区和稳定区;内蒙古人口稳定区以呼包鄂、通辽、赤峰等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人口疏散区以丰镇、克什克腾等中、小城市和乡、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推移,未来人口发展应相对集中,适度疏散;人口限制区以阿尔山、额尔古纳等小城镇和乡村发展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未来应有计划实施人口迁移和生态移民,建设国家生态屏障,促进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了解包头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计算出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自1992年-2006年十五年来发展质量的定量数值,并据此根据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相应检验方法,对2007~2016年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综合指...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实施,是否会带来水、大气的污染转移效应引起广泛关注。匮乏的水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不宜引入污染密集型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别于以往文献从国家、省级层面或分东、中、西地区对FDI的污染转移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使用更能体现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经济差异的城市级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FDI是否对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城市水、大气产生污染转移效应。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西北干旱区城市水、大气污染排放与FDI的关联程度下降;且半干旱区远大于干旱区的FDI增幅,并没有导致城市间显著的水、大气污染排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城市流强度是表示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文中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其城市流强度和结构,以及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外经济联系具有显著的规模等级差异,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