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总结了西伯利亚野苹果容器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的选择、容器选择、基质配制、播种、容器苗水肥管理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从育苗时间的确定、选定育苗设施、繁殖材料(种子或插穗)处理、容器的选择、育苗基质的配制、育苗、温湿度控制、喷施营养液、容器苗的移植等多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沙旱生容器育苗造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育苗时间的确定、选定育苗设施、繁殖材料(种子或插穗)处理、容器的选择、育苗基质的配制、育苗、温湿度控制、喷施营养液、容器苗的移植等多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沙旱生容器育苗造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油松容器苗培育1、容器选择:塑料薄膜容器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温、保湿,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好等优点.适于培育各种树种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苗。生长中常见采用单个株形有底塑料容器袋,规格为7×12cm塑料容器袋,价格低廉但装土慢、费时费工。实践中以山西省林科所育苗容器厂生产的可降解蜂窝式无底塑料容器组合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耐贫瘠等优良生物学特性,是我国北方珍贵的、优良的造林树种。文章从樟子松的采种时间、采种母树的选择、球果脱粒,育苗地选择、育苗过程及管理,樟子松容器苗的培育、出圃以及樟子松大苗、容器苗造林等几个方面介绍、总结了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是容器苗育苗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 它是容器苗育苗技术研究的难点, 也是研究的重点。文中围绕容器、基质及其配套技术3个容器大苗培育的要素, 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现状, 并对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面对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困难,太行山山区选择了治理荒山绿化的重要举措一容器育苗造林。近几年来,地处太行山脉北端的涞源县在林业工程荒山造林上全部采用容器苗造林,克服了干旱少雨、水源缺乏的造林难题,取得了很好成效,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而且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的,逐渐被广大造林者所接受。成功造林经验之一就是改进了容器苗育苗技术,扩大了苗木树种。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经验,总结出落叶松容器苗繁育技术。落叶松容器育苗分为育苗地选择、作床、容器选择、苗木选择、营养土配制、装袋、苗期管理、出圃八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缩短移植容器育苗的周期,找出移植容器育苗的最佳育苗周期,以油松、侧柏为研究对象,于2005、2006、2007年对其裸根苗及移植容器苗进行3次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侧柏移植容器苗14d苗木即可成活,缩短了油松、侧柏的容器育苗周期。速成移植容器苗,新生根数量明显的多于常规移植容器苗。新生根平均长度低于常规苗,不窝根,容器外无苗根;苗木无新梢生长,苗木抗恶劣环境高。油松、侧柏速成移植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成活率均为98%,明显的高于常规容器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苗圃选择、苗床整地、基质配制、种子播种、苗期管理、成品苗出圃等环节介绍了一年生容器苗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作者四年来在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通过对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的选择和容器扦插育苗,容器播种苗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试验研究,并用容器与裸根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共培育容器苗70多万株(扦插苗20万株,播种苗50多万株)。  相似文献   

11.
赵荣利 《绿色科技》2013,(10):128-128,130
从种子处理、选地作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容器侧柏育苗的技术,为我国西北部山区的侧柏育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卫华 《绿色科技》2013,(10):129-130
进行了不同浓度5%桉油精可溶液剂对杨小舟蛾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以及2000倍的烟碱·苦参碱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1500倍对杨小舟蛾防治效果较好,喷药后5d防效为100%。试验结果为今后5%桉油精可溶液剂防治杨小舟蛾的合理农药配比浓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白皮松营养袋育苗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白皮松种子沙藏、雪藏及大棚内营养袋、只遮荫不覆膜营养袋和郁闭度0.5的林下营养袋育苗试验,找出适合太原地区的最佳种子处理办法和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泽恩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11-114,185
通过三尖杉播种、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不同种源种子、不同穗条及不同生根剂处理对三尖杉苗木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柘荣和安徽黄山种源的种子相似,与云南易门种源的种子相比,种子外形较大,发芽率高,实生苗生长较快。穗条采用ABT1250 mg.L-1+双吉尔250 mg.L-1浸泡10 h,扦插生根率最高;幼龄母树比老龄母树、顶梢比不带顶梢、萌条比树冠上的穂条的扦插成活率高;三尖杉扦插苗木偏冠现象明显,偏冠现象同穗条采条的位置、穗条年龄有关,幼龄母树萌条带顶梢穗条的扦插苗偏冠率最低,老龄母树不带顶梢穗条的扦插苗偏冠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对营养袋育苗技术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印楝的出苗率(可达90%),从而为印楝进一步的推广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闽楠育苗初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闽楠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千粒重、发芽率、育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天台鹅耳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2种方法,探讨不同的采种、播种时间对种子育苗出苗率、存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及ABT生根粉浓度、浸泡时间对扦插成活率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8日采种、当年冬播较合适,出苗率和存苗率分别达到72%和52%,比春播分别提高32%和25%;6月21日采集插穗经ABT生根粉100 mg·kg-1溶液处理2 h扦插成活率较高,达27.7%,根长达14 cm。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干热河谷地区特殊地理环境,采用无纺布容器,以塑料容器为对照,研究不同材质及规格的容器对大叶相思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容器及规格对大叶相思苗木的高、地径生长量,Ⅰ级侧根条数,苗木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对大叶相思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叶相思苗木培育的最佳容器为无纺布8 cm直径容器,其次是无纺布6 cm直径容器.  相似文献   

19.
从飞播设计、播前准备、飞播作业、播后管理等环节总结了飞播造(营)林技术,涉及播区选择、树种选择、播种量确定、播种期选择、播区准备、种子及物资准备、播前准备工作验收、通信联络、种子处理及装种、播种质量检查、封育、补植补播或复播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五角枫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会  李伟 《吉林林业科技》2006,35(2):19-20,33
五角枫种子当年9月份成熟,第二年春天播种,苗床规格(长×宽×高)一般为60.00 m×1.20 m×0.05 m,播种量为每床3~4 kg,苗期管理主要是控制水肥、清除杂草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