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使用的中耕机是行间横向排列,安装几个大小不等的杆齿进行中耕作业。中耕作业时,尤其是第1遍中耕,由于土壤板结严重,造成行间垄沟起大块埋苗,垄沟中间敞口跑墒等弊端。  相似文献   

2.
甘蔗中耕培土机主要由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底盘、旋耕机及培土板4个部份组成。1、中耕培土机的优点(1)1GP—0.7型甘蔗中耕培土机使用底盘为41、61、91型手扶拖拉机。其适应性好,驱动轮外侧间距仅为70~76厘米,因此,可以进入行距为0.9~1.1米的甘蔗行内进行中耕培土作业,不必跨行作  相似文献   

3.
播种中耕通用机是在主梁、地轮、平行四连杆和仿形轮纵粱的通用部件上,装配上不同的中耕部件,可以构成以下几种工作状态:中耕状态主要用于除草和松土;中耕追肥状态可结合中耕进行施肥;培土追肥状态主要用于结合培土进行追肥。以下从播种中耕通用机的结构与安装技术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控制甘蔗的生产成本,增加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需要充分发挥相关机械设备的优势,改善土壤特性。其中,小型中耕培土机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对而言,甘蔗中耕培土的作业量大,对于相关技术的要求高。采用中耕培土可以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提高甘蔗的实际产量。本文将对小型中耕培土机在甘蔗生产中发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马铃薯中耕机培土作业效果不佳等问题,运用中耕培土作业过程中土壤颗粒数学模型,分析马铃薯中耕机培土机理,确定影响培土效果主要因素。以除草率和培土断面合格率为试验指标,以刀轴转速、碎土刀与培土器横向距离和碎土刀与培土器纵向距离为试验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马铃薯中耕机作业参数,最终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作业性能。结果表明,中耕机刀轴转速为270 r·min-1、碎土刀与培土器横向距离为530 mm、碎土刀与培土器纵向距离为240 mm时,除草率为96.4%,培土断面合格率为95.2%,碎土率为95.3%,伤苗率为1.2%,满足马铃薯中耕培土作业要求,为马铃薯中耕机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桑田中耕除草机将12型手扶拖拉机犁刀轴两端加长,使犁刀伸到桑树枝下,便可扩大中耕除草面积。一般可使机耕面积扩大60%左右,功效提高近一倍。同时,加长犁刀,减少刀数,以利深耕和冬耕深翻。用这种中耕除草机进行桑田耕地和中耕除草,经几年实验、推广使用,效果较好。 (一) 旋耕机轴的改装主要将旋耕机轴两端电焊接长,右端(花键轴一端)电焊接长115mm,左端电焊接长106mm,直径30mm,在犁刀传动箱盖上开φ30mm孔,并配装自紧油封(30×52×10)及油封盖。油封盖用4只M8螺栓固定,并用开口销销住螺母,在左支臂上将轴承盖拆下,也配上自紧油封(30×52×10)及轴承盖。  相似文献   

7.
3Z S-1型水田除草中耕机由吉林省延吉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电话:0433-2813982)研制生产,是国内首创的新型除草机具,性能优越,满足了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大米”生产的需要。适用于水田的中耕除草作业,配备起垄机后可方便插秧前的起垄作业。该机采用独轮驱动、手提转向方式,在作业过程中不伤苗;采用立式回圆盘工作机构和挤压式中耕部件,不但能进行行间灭草,还能除去株间杂草;进行两次作业就能完成水田除草中耕作业。该机具有以下优点:①特殊结构的除草刀盘,既能消灭行间杂草,又能消灭株间杂草,除草率达95%以上。②一次完成进地除草、耕地…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阶段我国中耕机存在的四连杆机构易变形、肥量调整操作复杂不精确等诸多问题,设计了高地隙中耕除草施肥联合作业机。论文介绍了机具的主要结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及工作部件的结构特点。田间试验表明,机具适用于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中后期的松土、追肥、除草、开沟及培土作业,性能良好,工作效率高。且针对南北疆不同土壤类型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甘蔗种植的发展,对甘蔗种植作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工培土作业已经不能适应日前大面积甘蔗中耕培土的需要.单纯靠人工体力劳动不但会增加成本,而且会直接影响甘蔗的生长季节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因此,甘蔗中耕培土机的实际应用,能够为甘蔗生产创造一个深度松土、深层保水、肥料深施的良好生长环境,并使甘蔗的抗倒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使甘蔗增产.甘蔗中耕培土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重要环节,它无疑会对蔗糖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3ZF-1200型辊笼式中耕除草机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设计,该机用于玉米行间除草,可满足旱田作物中耕管理作业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烤烟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垄体水分状况及烟叶产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对垄体土壤水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能满足烟株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且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无显著影响,具有省工降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机器视觉的中耕除草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中耕机械除草作业极易损伤作物,使其作业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充分发挥中耕除草作业的优势,研制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新型中耕除草机.该机具采用双横梁摆动机构,并加装电液控制模块和作物行视觉检测模块.采用2层式控制结构,上位机实现作物行的视觉识别和定位算法,基于单片机的下位机控制器实现锄具的侧向运动控制,上、下位机间采用CAN总线通讯.通过测试表明,整个系统工作正常,锄具的侧向运动速度在50~75mm/s,作业精度小于15cm,可实现在无人参与下的行间除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的2FZ—2型旱田深施肥中耕机,于1992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该机由畜力牵引,主要适用于旱田垄作作物的中耕施肥,一次完成深施化肥和中耕两项作业。它主要由机架、施肥机构、离合器、中耕部件及传动机构组成。其特点:1.采用搅刀拨轮式排肥器,能可靠、稳定、均匀地排施流动性较差的化肥。2.由于采用凿式开沟器,达到了肥沟窄、阻力小、导肥性能良好的要求。3.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操作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调整使用方便。4.作业时行间通过性好,可进行第三遍中耕作业,施下的化肥距作物根部的距离合理,不烧苗,肥效高。5.使用该机比人工施肥节省化肥,并能提高肥效21%~32%。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旧式中耕机表土作业中除草效率不高的问题,分析和优化了中耕机的技术参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中耕圆盘除草器,该机适用于旱作保护性耕作除草,其性能可满足除草、整地、提高地温、减少药害等目的,符合有机农业保护性作业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一号悬挂通用机架中耕机在省内经过两年来的分区多点大面积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在生产中颇受欢迎,效果良好。现已初步定型,交给企业投入了新产品设计和试制。本文仅就生产试验作业质量、使用经济指标、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初步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据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的意见,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区域干旱少雨,气温较低,油菜长势偏弱,要及时中耕追肥。移栽油菜返青或直播油菜定苗后,在雨前按每亩5-6kg尿素及时增施提苗肥,促进早发壮苗。对肥力水平较高的棉地油菜或长势较旺的油菜,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20%-30%用量,对肥力水平较低的稻田油菜、长势较差或迟播的油菜,追肥量可增加30-40%用量。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根  相似文献   

17.
才源  崔向冬 《新农业》2013,(13):54-55
1.五征3ZM-4马铃薯中耕机山东省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制造。主要技术规格:外形尺寸(长×宽×高)2000毫米×3950毫米×1350毫米,工作幅宽3600毫米,工作行数4行,拖拉机功率要求≥66千瓦,与拖拉机连接方式采用三点悬挂连接,整体提升,耕深稳定性≥80%,碎土率≥65%,主要应用于薯类作物较松土地的起垄和  相似文献   

18.
水田动力中耕除草机适用于具有一定硬底层的大垅或小垅水田中耕除草。其特点是結构簡单,制造容易,操作灵活,維修方便。在生产中表現:能增加中耕除草次数,可使土壤松软,通气良好,中耕后有利于洗盐,水稻生育分蘖多、发根強。并能保証农时,扩大水稻播种面积,降低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云南特殊地理环境特点,在满足马铃薯中耕、施肥农艺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1种中耕施肥机,一次性完成马铃薯中耕施肥作业.【方法】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设计整机结构及主要部件,并用ANSYS软件对主要部件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中耕施肥机的碎土率和除草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各因素对碎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中耕深度>切入角>机器前进速度;各因素对除草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切入角>中耕深度>机器前进速度.当中耕深度为12 cm,切入角为15°,机器前进速度为0.30 m/s时,施肥量均稳定在80%以上.【结论】该中耕施肥机作业性能好,能适应丘陵山地马铃薯中耕施肥作业,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菱形4轮中耕机转向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其前、后轮同步对称反向转向的特点,利用正、反平行四边形机构设计出一种全液压转向机构,以现有机架的尺寸以及连杆布置条件为基础,以前、后轮对称反向转动的同步性能为目标,计算各连杆的具体尺寸,并且通过Creo软件的Elements模块仿真试验以及样机试验。验证转向时前、后轮偏转角度的差值。结果表明,菱形4轮中耕机全液压转向系统能够顺利实现前、后车轮反向转向,并且转向过程中基本保持同步,工作顺畅稳定,在平地进行行驶转向过程中,前轮与后轮相差±0.5°,当机架极限偏转时,前、后轮偏转相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