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鳖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滋补佳品,生态养殖模式下养殖中华鳖经济效益高。文章结合寿县堰口镇实际,对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养殖设施建设、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中华鳖的全程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为中华鳖的经济、生态、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西南山区水库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温室+池塘+水库网箱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华鳖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对生态养殖模式、设施建设、经济效益、鳖的品质等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的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滋补佳品,尤其是生态养殖模式下的中华鳖营养价值高且经济效益高。文章结合寿县堰口镇实际,对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放养前准备、放养、放养后管理3个方面内容,以为养殖户养殖中华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中华鳖健康养殖新模式,我站于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承担实施了“中华鳖池塘生态健康养殖试验”项目。试验采用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了仿生态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镇江市浩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研发了池塘鱼鳖生态混养技术,该技术通过池塘改造、投放野生和驯养繁殖的优良鳖种、池塘水质物理增氧、定期水质调控等措施,达到生态健康养殖的目的,其养殖的中华鳖可与野生中华鳖相媲美。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镇江市浩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研发了池塘鱼鳖生态混养技术,该技术通过池塘改造、投放野生和驯养繁殖的优良鳖种、池塘水质物理增氧、定期水质调控等措施,达到生态健康养殖的目的,其养殖的中华鳖可与野生中华鳖相媲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具体包括稻田选择、土方工程、防逃设施、稻田整理、移栽水草、投放螺蛳、鳖种选择、鳖种放养、水稻种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华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仓市西川水产生产合作社通过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中华鳖生态养殖,实现了产品绿色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本文介绍了中华鳖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俗称甲鱼、王八,是较为名贵的淡水水产品,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长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中华鳖的养殖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养殖密度,投放的食料配比欠缺科学性等问题,造成中华鳖产值下降,产品口感以及其营养价值也相应受到影响。本文就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的方法进行探究,试分析其对于鳖类养殖的实际效用,希望为我国中华鳖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中水环境的状况,对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和水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中华鳖的养殖生产和尾水处理提供指导。通过逐月检测中华鳖高密度养殖、生态养殖、莲鳖套养、菱鳖套养4种养殖模式的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莲鳖套养模式中透明度(SD)最高(P<0.05),高密度养殖模式亚硝酸氮(NO2--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Mn)和叶绿素a(Chl a)最高(P<0.05),菱鳖套养模式氨氮(NH4+-N)、总氮(TN)最高(P<0.05),RDA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Chl a、TP、SD、CODMn、DO。4种中华鳖养殖模式共检测出9个门54属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丰度为高密度养殖>生态养殖>莲鳖套养>菱鳖套养,在4种养殖模式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相同的趋势,莲鳖套养和生态养...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自2001年逐步得到推广养殖以来,在近年来成为沿杭州湾一带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品种,养殖面积达20余万亩。但由于种质资源退化,高密度养殖病害高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多种不利因素,导致养殖风险急剧提高,养殖效益大幅下降。为转变水产养殖增长方式,开拓健康养殖思路,笔者提出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进行中华鳖套养试验,利用中华鳖食性,并控制适当数量的中华鳖来防治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南美白对虾409.2kg,中华鳖7.2kg,亩产值10809元。为该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选择场地与建设池塘、种萍与投螺、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自然越冬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华鳖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鑫  张栋 《油气储运》2010,(7):33-33
生态鸡、中华鳖、狐狸……一大批特色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应运而生,山东省茌平县的农民靠特色养殖,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适合川东北稻区应用的稻田甲鱼循环生态高效共生模式,以提升稻田综合种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养殖户增收,推进四川省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方法】根据中华鳖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和养殖周期设计4个试验组共12个稻田甲鱼处理模式,分析各模式对水稻及中华鳖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水稻产量最高达456.37kg/667m~2,符合有机水稻种植平均产量(300~400kg/667m~2)的标准,中华鳖产量最高达270.05kg/667m~2;中华鳖的生长受放养密度的影响较大,其增重率最高达314.16%、特定生长率最高达0.292%、日增重为最高达2.252g。经济效益最高的养殖模式为中华鳖投放规格0.45kg、投放密度200尾/667m~2、养殖周期600d,年平均经济效益达19 868.04元/667m~2,投入产出比1∶2.39。【结论】稻田甲鱼模式水稻产量基本达到有机水稻种植产量标准,且中华鳖生长正常,经济效益可观,投资回报率高,能显著提升稻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水是八字精养法之首,根据中华鳖"三喜三怕"生活习性,采用微流水注水,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和生石灰,调节水体,保持水质清新,使中华鳖栖息、摄食、生长在仿生态水体环境,提高中华鳖品质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的池塘养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养殖户喜爱的项目,笔者根据养殖经验,总结出中华鳖的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为广大养殖户发展中华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株中华鳖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是我国主要的名优淡水养殖品种,但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鳖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滥用抗生素造成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寻找替代抗生素对中华鳖疾病进行预防及治疗迫在眉睫。从中华鳖养殖塘中分离得到气单胞菌噬菌体1株,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为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该噬菌体为宽噬噬菌体,对中华鳖及对虾发病养殖塘中分离得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及副溶血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该噬菌体浸染的细菌培养基能形成明显的噬菌斑。此外,经体外试验,发现该噬菌体能够有效治疗中华鳖的腐皮病。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能够有效抑制水产常见致病菌,为后续抗生素代替治疗方法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华鳖生态养殖所生产的商品鳖体匀、色亮,品质明显优于温室养殖的产品,市场售价连续多年稳定在60元/公斤以上,广大养殖户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