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部等五部门近期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又一实质性突破,在种业领域乃至整个科研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意见有哪些突出亮点?将对种业科研发展产生怎样影响?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媒体采访。10省市列入改革重点省份问:早在2014年我国种业领域就启动了科研成果权益  相似文献   

2.
种业人才发展与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有益探索。文章总结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在种业权益改革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完善政策体系等建议,以期为其他试点单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农作物种业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良种创新,加强依法管理服务,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和企业发展,继续呈现多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好势头,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种业科研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种业权益改革在“点上突破”的基础上,今年又在“面上推广”取得新进展.农业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种业人才发展纳入改革重点,在全国种业领域推开试点.许多省(区、市)将种业改革作为全年工作重点,一批新的改革试点典型和新成果、新经验正在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在种业人才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工作中采取的新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种业科研成果评估难、缺乏种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种业科研成果评估体系、强化人才培育与科研团队建设、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等加快试点工作推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建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省种业科研成果现状以及权益分配中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建议:建立科研成果权益收入分配和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股权等制度。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将科技与经济结合,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18日,农业部召开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张桃林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有关司局同志受邀参加主会场会议,部种子管理局张延秋局长主持会议,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委、黑龙江省农科院作交流发言。张桃林副部长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扩大种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余欣荣到中国农科院调研深化种业体制改革进展时指出,要通过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特别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权益改革,建立科学公正高效的科研成果交易平台,让科研人员依靠创造性劳动获得合法合理的权益回报,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辽宁省种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爱种网(辽宁)合作伙伴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以"互联网+现代种业"为主题,分别就种业创新、市场监管、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等话题展开研讨。辽宁是全国种子大省、育种科研强省,杂交粳稻和超级常规稻育种研究处世界领先水平,玉米省内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从辽宁省种子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4年,该省共有种子企业257  相似文献   

9.
<正>"政策细化"是今年种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以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为主线,种业改革正向科研体制的关键处着眼、创新发展的精细处着力,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及种子企业形成了共同深化改革的工作格局,种业科研院校、种子企业积极响应,合力推进。创新更主动措施更务实今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积极制定出台政策,支持种业改革发展。农业部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组建种业科研成果交易中心,产权交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种业产业政策,促进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种业创新人才具备智能性、创新性、多功能性及成长性等特性,种业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主要有引进育种人才模式、合作育种研发模式和自主培养模式,但分别存在科研人员流动机制不畅、激励分配机制不健全和国家育种科研投入错位,种业企业优良种质资源分享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种业科研投入制度及建立公益性种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分享平台等,促进创新人才向种业企业流动。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记者王澎见习记者莫志超)11月19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种业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目标,加快推动品种创新和更新换代,要迎接新的种业科技革命,继续推进种业权益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做强做大种子企业,提升种业竞争力。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种业发展再创新佳绩,已迈入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种子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无法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要求。种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和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所发挥的作用太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受困于法律地位、人才、科研体制、经费等问题,要改革传统的创新模式,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从政策法规、财政金融、科研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协同创新等方面为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3.
皖垦种业龙亢公司是省级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依托皖北科技创新中心、蚌埠龙亢农场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实现了科企联姻、垦地合作、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成为集科研、育种、生产推广、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种业公司,成为安徽农垦种业的骨干企业,被誉为“皖北种业一杆旗”。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种业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型种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世界种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高新技术成果和尖端人才成为各跨国种业集团竞争的焦点,兼并重组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种子企业向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中国种业上市企业与跨国种子企业的规模、增长的稳定性、育繁销一体化、获利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的差距显著。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议:从促进产业发展、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实施种业振兴计划;重新定位国家公益性研究机构职能,与企业合理分工,改革公益性科研机构育种研发管理体制;创新和建立国内育种人才和科技资源流动机制,促进育种能力和水平提升;改革和完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制度;改革种业管理体制,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监管能力建设和执法力度;规范种质资源、种子进出口管理和对外资进入国内种业的监管;在保护中国核心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种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文章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总结了其在激发种业人才活力,推行成果权益共享和激励创新方面的系列举措,分析了人员分流、科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立好规矩,处理好科研团队与科研人员之间、科研人员与营销人员之间,甚至科企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做好资源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针对我国种业存在的"创新体制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创新人才不足;营销渠道建设落后,品牌化程度低;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服务能力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建立研发人员有效流动机制;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选育突破性新品种;加强种子基地建设管理,确保种子质量;强化种业市场环境治理,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施种业品牌策略,加强质量和服务管理;优化整合种业资源,组建民族种业‘航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摸清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调研及材料分析,从现有育成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力度、育种基地、科技创新基地、载体布局、种业企业、政策环境等角度,全面梳理天津市种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成效,并分析出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依然面临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天津市种业创新现有优势及存在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平台建设、推动育种基地建设、壮大种业企业、引育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天津市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天津市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科技》2014,(7):54-55
<正>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是山东省科技人才推进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实施,对于贯彻落实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省种业振兴规划,加快壮大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利用泰山学者品牌凝聚种业高端人才团队,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培养50个左右种业人才团队。近日,遴选出10个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正式启动了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严格程序,确保评审全过程公开  相似文献   

19.
种业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种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以182名种业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问卷和现场座谈的方式,深入分析当前种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科研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种业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细化利益分配机制、科企融合发展激发种业人才创新活力三个方面提出建设高素质新时代种业科技队伍、推动种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种业科研成果评估与交易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阐述国内外种业科研成果评估与交易的现状,以及国内种业科研成果交易的3种主要方式,从成效、存在问题、必要性和紧迫性4个方面深入探讨福建省种业科研成果评估与交易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推进福建省种业科研成果评估与交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