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99-102
为加强对犬乳腺肿瘤病理组织诊断水平,收集了10例犬乳腺肿瘤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分析。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类型。结果发现:10例犬乳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的有3种类型,分别是腺癌、乳腺恶性淋巴瘤、浸润性小叶癌;其余恶性程度较低的有5种类型,分别是围管型腺纤维瘤、小管癌、小叶原位癌、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观察结果显示犬乳腺肿瘤的病理组织结果与人类具有相似性,对人类乳腺肿瘤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金毛巡回猎犬的体表多处肿物采用临床检查、血常规、血生化、X射线检查,对切除后的肿物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颈背部肿物组织为黑褐色有包囊团块,脚趾部肿物组织为黑色松果样增生物;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可见大量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变异增生,颈背部组织由表示恶化程度较高的基底细胞癌癌巢形成,并可见大量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颗粒,脚趾处组织可见黑色素瘤细胞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有的成漩涡状,有的呈梭形、束状。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病理组织学分析,该犬颈背部肿物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脚趾处肿物为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3.
对1例京巴犬尸体进行剖检、肿瘤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分析。剖检发现,在乳腺、腹股沟、颈部、胸部、肺部和膈肌部位均发现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肿瘤;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病变是由梭形细胞和透明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呈梭形或多形性,胞浆透明或嗜酸性,胞核圆形、卵圆形或长梭形,呈分叶状或束状排列,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的胞核对P63呈强阳性反应。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确诊该犬为乳腺肌上皮癌病例。结果显示,乳腺肌上皮细胞在发生恶变之后,其免疫表型并未发生改变,其生物学特性更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P63可以用来鉴别犬乳腺肌上皮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病犬肿瘤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癌巢结构、肿瘤细胞的形态(异型性),恶性程度等。探讨用犬来作为研究乳腺肿瘤的模型对以后研究新的治疗方案的意义。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与过碘酸Schiff氏液(PAS)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该病犬患有乳腺癌(碰撞癌)、硬癌。根据病理切片和相关资料分析此病犬肿瘤为腺癌、鳞状上皮癌、鳞化腺癌、软骨瘤等所组成的混合瘤,且其恶性程度较高,与人类及其它哺乳动物乳腺肿瘤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了3例犬低分化鳞癌的病理特点,结果显示,在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类似于棘细胞、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形成癌腔,在一些癌腔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无癌珠形成。癌腔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之一,可作为诊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收集深圳市2010年-2012年部分宠物医院的犬肿瘤病例41例,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犬肿瘤病例进行组织学分类,并对患病动物的年龄、性别和发生部位进行了统计分析。38例确诊肿瘤病例中,皮肤肿瘤有19例,包括鳞状细胞癌4例、基底细胞癌5例、乳头状瘤3例,皮脂腺瘤和肛周腺癌各2例,脂肪瘤、黑色素瘤、角化棘皮瘤各1例;乳腺肿瘤9例,包括乳腺癌3例、乳腺鳞状细胞癌2例、乳腺癌肉瘤2例、黏液癌1例,患犬以雌性为主;其他部位肿瘤分别有纤维肉瘤2例,血管瘤、肺癌、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睾丸支柱细胞瘤、组织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乳头状瘤各1例。上述结果显示,犬肿瘤的高发部位是皮肤,其次是乳腺,其发生年龄以7岁以上为多,在发病动物的品种上没有明显差别;除乳腺肿瘤外,其余肿瘤的性别差异不大。本研究为犬肿瘤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6):1019-1023
采用病原学检测、尿酸盐分析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分别对来自某动物园疑似患有尿酸盐沉积综合征的5例病鹰进行了确诊和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病原学检测未检测到致病性病原,病鹰脏器表面白色石灰样物质经检测确证为尿酸盐结晶。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眼观,病鹰内脏器官浆膜面有大量石灰样尿酸盐晶体沉积;肾脏肿大,表面与切面呈花斑状;膝关节等程度不等肿大。镜下,心、肝、脾、肺、肾、腺胃等器官组织中均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尿酸盐晶体沉积区,沉积区中央原有组织变性坏死,并可见大量嗜酸性(HE染色呈红色)放射状晶体形成,其周围常有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甚至可见巨细胞。病程较长时,尿酸盐晶体沉积部可形成特殊肉芽肿结节。结果表明,5例病鹰为尿酸盐沉积综合征,病理学变化表现为内脏器官尿酸盐晶体沉积和特殊肉芽肿结节形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细菌分离技术、病理组织学观察、PCR鉴定及致病性试验对临床一例疑似雏蛋鸡皮肤型鸡痘混合感染进行了确诊。结果显示,病鸡眼分泌物及脚趾结痂处均分离到大肠埃希菌,内脏器官未分离到细菌。组织学观察发现,在皮肤痘痂和眼睑组织内发现上皮细胞呈水泡变性,空泡化,胞质内出现圆形嗜酸性包涵体,腺胃胃壁增厚,复管腺腺腔内可见局灶性的淋巴细胞样细胞聚集,肺脏淤血,散在的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其他内脏器官未出现明显病变。体表病灶内PCR扩增出1 358bp的禽痘病毒的特异性片段。将痘痂病料接种9日龄的SPF鸡胚可致鸡胚死亡,呈暗红色。确诊该起病例为皮肤型鸡痘伴大肠埃希菌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6例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形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检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牛16例作为样本.取肿瘤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Giemsa嗜铬染色方法染色,并于OLYMPUS-BH2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病理形态及组织学特点.结果:16例病牛肿瘤病灶均位于单侧肾,数量均为单个,形状多呈圆形,平均直径(6.37±0.14)cm,切面颜色以土黄色为主,肿瘤组织类型以巢团型为主,细胞形态多角形占比最大,13例病牛细胞染色结果呈阳性,癌细胞可见棕黑色颗粒.结论:应采用Giemsa嗜铬染色方法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加以分析,以了解其病理特点,为人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犬的皮脂腺瘤、肛周腺腺瘤、肛周腺癌、毛基质瘤、间叶性软骨肉瘤、腺样型基底细胞上皮瘤、囊样型基底细胞上皮瘤、水母样型基底细胞上皮瘤、混合型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上皮瘤、甲状腺腺瘤、肥大细胞瘤、组织细胞瘤、乳腺良性混合瘤(软骨腺瘤)、乳腺良性混合瘤(肌上皮腺瘤)、恶性肌上皮细胞瘤、乳腺恶性混合瘤(癌肉瘤)、汗腺囊性增生、汗腺腺瘤、汗腺癌等20种24例肿瘤(良性肿瘤14种,恶性肿瘤6种)作了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描述。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是造成鲑鳟鱼类肝肾等造血组织病变坏死,组织缺血性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危害十分严重。为了阐明虹鳟感染IHNV发病后造血组织和血液细胞学变化规律,选择不同规格和发病程度的虹鳟进行了组织学和血液细胞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虹鳟肝脏组织严重贫血且水肿呈土黄色,石蜡切片,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鱼肝脏组织大范围坏死,坏死细胞胞浆内可见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肠上皮组织、心肌这些组织都发生不同程度坏死。发病鱼血细胞密度明显少于未发病鱼,而且红细胞沉降快、脆性高、比容相对较小。IHNV感染对虹鳟组织和血细胞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例犬乳腺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犬乳腺肿瘤病理形态学特点,ER、PR、Cerb B-2表达与乳腺肿瘤的关系。结果显示,20例犬乳腺肿瘤,70%为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和纤维性瘤,恶性肿瘤有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小叶原位癌,癌肉瘤,腺癌,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良性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PR在良性肿瘤的表达率均高于恶性肿瘤,P<0.05,差异显著;C-erb B-2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P<0.05,差异显著。提示,犬乳腺肿瘤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ER、PR、C-erb B-2对犬乳腺肿瘤发病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首次暴发山羊痘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山羊痘于 2 0 0 2年 1 0月在贵州省首次流行并被确诊。本次疫病以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 ;取病料经绒毛尿囊膜接种鸡胚传代 ,F2 绒毛尿囊膜明显增厚 ,在接种部位形成明显的痘斑。经病理组织学检查 ,患病皮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的痘病毒粒子 ,细菌学检查阴性。为此 ,这次暴发流行的疫病确诊为山羊痘  相似文献   

14.
<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种在犬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机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数量异常升高,多个组织器官内发生EOS浸润,浸润在组织中的EOS通过释放阳离子蛋白、促炎细胞因子、蛋白酶、活性氧等物质,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1]。IHES的发病机制尚待研究,其确诊需要排除感染、过敏、肿瘤、药物反应等引起机体EOS升高的继发性因素[2]。  相似文献   

15.
鸡组织滴虫病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疾病的调查、肉眼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对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收集送检病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鸡冠发紫,排出淡绿色稀粪;剖检病鸡可观察到肝脏肿大,表明有大小不等的黄褐色坏死灶,盲肠肿大,内有黄色干酪样栓子;显微镜下肝脏和盲肠中有嗜伊红的组织滴虫虫体,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存在。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为鸡组织滴虫病。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微小miR-502(cfa-miRNA-502)在犬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犬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502的表达水平,分析miR-502表达与犬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犬乳腺癌组织中miR-50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502表达与犬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转移有关(P0.05),但与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本研究提示miR-502在犬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与犬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miR-502可能作为犬乳腺癌诊断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旨在对甘肃某羊场小尾寒羊疑似绵羊痘进行确诊,并深入探讨其病理变化特点。对临诊疑似患绵羊痘的小尾寒羊进行了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和PCR检测确诊,并对6只病羊进行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显示6例病羊样品均为阳性;同时,对2例病羊样品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绵羊痘病毒(SPV)58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表明本次小尾寒羊所患疫病为绵羊痘。病理剖检显示,病羊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充血,局部有红斑和坏死,尾部常有感染化脓形成溃疡;消化道黏膜,尤其舌和瘤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痘疹与坏死病灶,局部甚至形成糜烂或溃疡。肺膈叶以及肝、脾等常有痘疹和坏死病灶。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痘疹病灶主要呈现渗出-增生结节和坏死-增生结节变化,病灶内血管、细支气管等周围常有大量绵羊痘细胞,胞质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病变消化道黏膜局部,上皮细胞程度不等增生、水泡变性,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有大量绵羊痘细胞,其细胞质内包涵体明显。肝、脾、肾也有程度不等坏死-增生结节变化。肺超微结构观察显示,肺泡上皮细胞肿大,细胞核浓缩、染色质聚集,线粒体程度不等肿胀、嵴断裂、空泡化,可见细胞质内包涵体。研究证明,除局部皮肤病变外,消化道黏膜和肺等实质器官的痘疹病变是患绵羊痘小尾寒羊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尤其痘疹病灶中大量绵羊痘细胞的出现具有证病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妊娠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2)。产后第4天,试验组经第4对乳腺的乳导管灌注金黄色葡萄球菌0.1 m L(2×107CFU/m L),对照组注射同量的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和记录大鼠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变化、胸腺和脾脏指数、乳腺组织内细菌数和血液学变化。结果显示,注菌后,试验组胸腺和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乳腺组织内细菌量在接种后6 h迅速升高,之后开始下降,直至96 h,乳腺组织仍可以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高于300 CFU/mg乳腺组织;外周血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在接种后6 h,12 h,极显著升高(P0.01),之后差异不显著;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接种细菌后可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表明本研究建立了经乳腺导管灌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大鼠乳腺炎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对中国大鲵组织细胞造成的病理影响,对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致死的大鲵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及H.E.染色,以观察嗜水气单胞菌对大鲵各组织器官造成的病理损伤。结果显示,大鲵病理样本中肝脏、肾脏、脾脏等均有严重的病理变化,多数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出血、淤血及充血;胃、肠道黏膜脱落;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核溶解、碎裂;脾脏内红髓、白髓减少;肺脏部分肌纤维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胰脏中可见多量炎性细胞;肠肌肉层与浆膜层间隙增大。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组织病理学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湖北省武汉市的2批14日龄和33日龄疑似禽白血病肉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并观察了病鸡肝肿瘤组织中p53基因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剖检可见病鸡肝、肾、脾均不同程度肿胀,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肾、心等脏器可见散在或聚集成团的骨髓瘤细胞,胞浆内充满球形的嗜酸性颗粒;在病鸡肝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基因均呈阳性表达,诊断为J亚群禽白血病(ALV-J),提示p53基因和Bcl-2基因与肉鸡J亚群禽白血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