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阐述了城市滨水区护岸景观的生态性设计要点,并从亲水型景观护岸、近自然生态护岸、垂直岸线的绿化软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建立四个方面对生态设计在城市滨水区护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构建良好的护岸景观为出发点,对护岸的特点、类型、规模进行简述,分析比较不同护岸的特点,归纳总结护岸的设计原则和意义,为研究与实际施工提供参考。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究城市护岸景观形式,形成功能多元化、景观优美化、生态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护岸景观。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护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城市护岸发展的历史出发,对护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究"生态先行,景观融合"的生态治理理念在蒙自市犁江河生态治理与景观打造中的方法与实践,分析总结犁江河生态型河流景观建设策略与措施,并探究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中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各方面。通过改造犁江河原浆砌石护岸,打造以生态土堤为主的河道护岸形式;在河道改造设计上,遵从原河道自然形式,禁止裁弯取直,尽量恢复河道原生自然形态;同时,进行河道生态景观设计,通过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使河流达到水清岸绿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景观都市主义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完善,把基础设施功能和城市社会文化的需要相结合。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多方面的研究,并以大连搪瓷厂景观改造为例,从场地污染现状和场地景观再生展开,并以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为指导,通过景观先行的途径,探讨工业废弃地复兴的规划策略,对未来废弃地再生提供方法。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程潜 《现代园艺》2011,(11):112
城市硬质景观是相对于由植物形成的软质景观而言的,它包括了除绿化和建筑物以外的城市中一切有形的物体,如道路场地地面铺装、围墙、街灯、座椅、广告牌、停车场地等,作为城市硬质景观的材料也很多,诸如混凝土、金属、石料、砖等。本文指出城市硬质景观是相对于由植物形成的软质景观而言,从城市空间性质、城市步行环境、车辆环境3个方面对城市硬质景观设计加以分析,以便于今后处理诸如场地设计、材料的选择及形状和表面细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19,(23):115-116
鸭绿江是辽宁省著名旅游景区,承担着城市雨水循环净化的重要作用。其防洪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与建设在丹东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鸭绿江护岸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鸭绿江地理位置特点探讨一系列防洪河道的设计方法,并提出生态护岸的设计思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原则,旨在推动城市滨河景观的不断完善,打造低碳经济的滨江生态景区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绿地景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规划建设现状及环境意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发挥植物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城市公共绿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在介绍公共绿地植物配置原则的基础上,以金水湖绿化配套工程为例,探讨植物的选择原理和构架,并分析6个景观功能区的植物配置策略与主题营造,以期为滨水景观带的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规划城市滨河绿地景观,提出切实有效的设计手法,需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针对城市滨河绿地这一特殊场地特性,在规划设计上要合理控制场地,特别在对微观细节的处理中,在遵循宏观规划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具有针对性及代表性的微观设计元素,打造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省承德机场陆侧区景观实施为例,探讨机场景观地域性的必要性,以及展现机场景观地域性的要素:包含从场地的人群出发,满足机场功能的要求;从场地所在的城市文脉出发,创造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地域性景观;从场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构建与场地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生态场所。  相似文献   

11.
生态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场地进行保护、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增加绿地面积等,而是旨在设计出一个在长期运行中,能够对周边环境产生最少负面影响的微环境,并最终使这个微环境融入大环境,对大环境产生积极作用。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思考城市景观,能够更加清晰地分析景观生态化设计,从而对城市植物景观生态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城市绿道中的景观同质化现象,在分析城市绿道中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意义以及植物景观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绿道的特色植物景观营造做了积极的探索,最后提出了"形成丰富多变的韵律,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与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相结合,尽量保留原场地的植物,呼应绿道景观功能与主题,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的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唐健 《花卉》2021,(24)
景观设计从场地、自然、建筑三者的关系进行思考,在有限的景观空间中去推演,梳理建筑与场地、景观与人文的关系,打破规则的建筑布局,再现精致的人文生活。本文研究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提出几点景观设计中新思维设计方向的要点,旨在为增强生态理念下的规划设计要素创新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谢帛江  龚美 《现代园艺》2013,(18):92-9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向往绿色,渴望自然的情怀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是与日俱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绿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植物造景能够调剂人们的情绪,愉悦观赏者身心。文章结合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造景实践,探讨了在城市建设中如何结合场地实际,造出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景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植物造景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人们也对景观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茅洲河(宝安段)两岸的滨水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不同茅洲河两岸不同的空间区域的植物进行分区设计,准确利用自然植物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和优化,加强滨水景观的植物空间体现,并感悟植物造景在滨水景观中起到的生态效应以及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通达城市各个地区,构建了城市的基本框架,推动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城市形象提升的代表,城市道路景观彰显城市整体风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湖北省武汉市阳逻开发区北部道路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场地内部现状,总结现有问题,为多方位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和道路景观品质,提出道路景观整理现状、强化生态、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河溪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因素入手,提出对滨水景观修复应进行自然型生态护岸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自然型生态护岸是一个系统,包括植生护底和植被护坡。为了给自然型护岸坡面景观绿化提供稳固且生态的基础,总结七种主要的植生护底技术,并列表对比它们的适用范围、作用和使用注意要点。植被护坡有较多的技术类型,案例分析表明,种互花米草的自然型生态护岸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根系研究和项目应用表明,河流植被护坡优选品种是蓝花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绿心公园花境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发现城市绿心公园花境植物共计293种(含品种),隶属于57科186属,其中乔木11种,灌木41种,藤本2种,一二年生草本30种,多年生草本209种(含品种);花境营造存在植物选择较多局限于常见物种、忽视植物对场地的适应性、忽略游客与景观的互动需求等问题,从增强城市景观的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建设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环境,关注城市中公园绿地的建设。当前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发展对综合公园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分析了当下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应从明确场地竖向关系,边界空间设计,人性化的功能分区设计,营造生态的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建设出环境优越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20.
李镇吉 《花卉》2019,(6):107-10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他是衡量城市环境建设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东北地区道路绿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区位特征、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存在的特点,在尊重现有场地状况下,对东三省地区道路绿化进行设计,为以后东北地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