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1年,是广东省全面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的一年,饲养多化性蚕种已成为历史,这是我省养蚕业的重要里程碑! 解放后,广东省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蚕茧产量1990年比1949年增加4倍多,亩桑产茧增长3.8倍,养蚕技术革新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本文就涉及全年二化白茧化问题,结合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继续向新的台阶攀登。一、历史的回顾“全年二化白茧化”是广东养蚕业的一个特殊问题,是指改革过去饲养多化性黄茧  相似文献   

2.
我场建于五七年,从建场以来共生产优质无毒(无微粒子病)蚕种达30多万张,基本解决了韶关地区蚕桑生产需要的蚕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外贸出口的需要,我场在七七年全区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蚕种生产从黄茧生产到白茧,从白茧到二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目的: 新区全年饲养二化性白茧蚕种,必须在春、秋两季制种。以往用叶桑育,死活率低,公分产茧低,死笼茧多,担茧制种低。今年针对问题,改为采用了大树尾夏刈,造造枝桑育。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因时因地制宜,积极引繁和推广新蚕品种是提高蚕茧产量和品质,夺取蚕茧丰收,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我们于1976年夏率先引繁和试养二化白茧种成功,实现了全年白茧化,使单张蚕种产茧从多化的14.5kg提高到24kg,增长65.5%,从1976—1993年止,累计推广夏蚕二化白茧种99.3万张,增  相似文献   

5.
王敏  余爱群 《广东蚕业》2000,34(3):22-26
蚕丝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对外贸易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而蚕丝业的稳产高产与选用优良蚕品种分不开。广东蚕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全年多次养蚕,蚕品种改良从多化黄茧地方品种发展到多化白造种,到1991年全省全部实现全年饲养二化性白蚕茧品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天然有色茧品种"渝黔黄茧"在农村应用,采用有色茧品种与白茧品种对照饲养,按白茧品种农村饲养成套的技术规程分析"渝黔黄茧"品种的饲养成绩、各环节技术要求。结果表明,"渝黔黄茧"品种的农村饲养,在蚕种催青、上蔟等环节注重调节温湿度及相关技术,特别是蔟中温湿度的调节,可实现自然有色茧的较高产量和经济价值。结论:"渝黔黄茧"品种是一对抗逆性、产茧性能较好,自然黄茧、自然黄丝的优良特殊用途品种,在农村按技术规程进行饲养,可获得比普通白茧品种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58年春省提出,3—5年实现全省全年二化性白茧化的要求,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强调广东第二至六造不適宜于饲育二化性白茧蚕种,但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群众都有实现全年白茧化的决心,和继续去年番顺县槎涌队第二,三造试育或功之后,今年各造各地都进行试育工作,除了番顺德小涌队第四造创造了(运输×华八)单强产茧102斤茧,成绩突出以外,沙滘社党委试验蚕房第五造饲育,(沄文×华+)获得单张(8公分蚁量计)产茧85.31斤,经验比较完整,从这个事例可以打破迷信和充分说明了广东全年白茧化的可能性,兹将试育经过和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一年来,在上级的领导下,场党支部坚持集体领导,在工作上,不断对职工、干部进行教育,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在生产上,以狠抓防病灭毒为中心,调动全场人员的积极性,养好原蚕,制好种,保证种质,稳定蚕种供应。今年我场饲养了原种6904张,生产蚕种91483张。其中饲养二化原种671张,制种21314张,全年二化平均单张产种31.8张,担茧制种157.3张。春制二化平均单张产种37.3张,担茧制种164.4张,比1981年担茧制种155张提高了将近  相似文献   

9.
我省自50年代后期引进并解决二化性蚕种的冷藏浸酸技术后,70年代末逐步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二化性一代杂种的繁育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一年就只能春繁和秋繁,夏季由于气温高,原蚕饲育困难,制种时死蛹死蛾多,繁殖系数很低。自80年代以来随着空调机的普及,蚕种的  相似文献   

10.
湖州市郊区(原吴兴县范围)的秋蚕生产,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共饲养秋蚕种(分早、中、晚秋三期饲养)1661861张,平均张产44.8斤,总产秋茧744556担,秋蚕饲养张数占全年总饲养张数的43.48%,秋茧产量占全年总产茧量的31.85%.而1981-1983年的三年中,共饲养秋蚕种545216张,平均张产63.6斤,总产秋茧346864担,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八年,我县饲养普通种9264.5合,原种和普通种总饲养量10271.5盒.总产茧皮(包括蛾白茧)21.7吨,平均每盒产茧皮2.11公斤,创我县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木薯蚕种繁育任务顺利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十五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举世为之瞩目。我省茧丝生产在省丝绸公司领导下,亦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八十年代中顺利地完成了蚕茧生产基地从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西等新区转移,进一步促进了蚕茧生产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全省全年二化白茧化,这标志着我省蚕茧优质高产达到了新的水平,根本改变了我省历史上饲养多化蚕种,  相似文献   

13.
潘美良 《蚕桑通报》2006,37(1):74-74
淳安县紧紧抓住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2005年,全县已有桑园5340hm^2,其中近3年新发展桑园3780hm^2,饲养蚕种13.93万张、产茧59635、蚕桑产值1.88亿元。桑园面积、饲养蚕种、蚕桑产值,3年翻了一番。全县6家缫丝企业生产规模从原来的17组扩大到了25组自动缫丝机,年加工能力达2200t干茧,年产值1.6亿元;真丝绸加工企业达到了8家,全年产值达1.68亿元;蚕丝绸行业总产值达5.16亿元。  相似文献   

14.
吴江地处太湖之滨,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地方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拥有桑地面积5830多hm2,占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2000年饲养蚕种17.3万张,产茧6375t,茧款收入1.24亿元.  相似文献   

15.
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黄×川.白。实验室饲养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茧层厚,丝量多,强健性、产茧量达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缫丝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的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而雄蚕丝洁白,各项茧丝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茧丝长长,纤度细,解舒优,一粒茧丝长达到1 397 m,解舒丝长1 244 m,洁净98.00分,鲜毛茧出丝率21.78%,比对照高2.23%。  相似文献   

16.
我区实现全年白茧化以来,蚕茧生产每年递增,生产稳步发展。但蚕种供应问题较多:冷藏设备不足,蚕种生产都在春秋两季,制种量和冷藏量过份集中,工作困难较大。所以、夏蚕用种有时用无加温即时浸酸的人工孵化法以应需要。无加温即时浸酸的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1.1958年全国蚕桑会议上,我们根据广东提高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要实现“亩产万斤桑叶千斤茧”和“全年白茧化”的奋斗目标。经过二、三十年全省蚕桑科技同志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已陆续出现了许多“亩产万斤桑叶千斤茧”和“全年白茧化”的良好典型。  相似文献   

18.
粤北山区的翁源县翁城公社胜利十二队干部刘志光全家8口人,有劳动力3人,利用五边地种桑0.5亩,全年饲养二化性蚕种6张,产茧347斤,收入575.91元,平均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临安县饲养春用蚕种,占全年发种总盒数的98%,因而使夏秋茧的茧质接近和超过春蚕水平.我们认为这是提高夏秋茧茧质的一个成功的尝试.从表1可见:临安县春蚕茧质基本上和全省平均数接近,而夏秋茧的茧质则显著高于全省水平.从表1和表2,还可看出:临安县全年饲养春用种,既为丝绸工业提供优质原料茧,又提高蚕茧生产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我县是一个山区,全年饲养春用种有一定的自然优势.通过多年实践,现就如何发  相似文献   

20.
一年来,我场在全体职工、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的态度注重把好蚕种质量关。全年共饲养原种368批,1972张,蚁量9800克,收购种茧38581.95斤,平均克蚁产茧为3.94斤;生产合格蚕种70471.5张,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