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自主选育的热试662、热试419等7个开割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树皮乳管列数目、厚度等乳管分化特征参数,分析上述参数与胶乳产量、茎围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7个品系中,石细胞以内的次生韧皮部厚度与茎围,再生皮的厚度呈正相关。2)胶乳产量与石细胞以内的次生乳管列数目,树皮中的次生乳管列数目与树皮总厚度的比值呈正相关;其中,热试419树皮结构的次生乳管列数目与树皮结构的总厚度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品系,次生乳管的总列数最多,乳管分化能力较强,且胶乳产量最高。3)热试9359和RRIM600次生乳管的分化能力较强,产胶潜力大。该实验结果为以树皮乳管分化指标辅助评价主要农艺性状提供了参考,也为参试品系割胶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认为,胶树死皮是由于强度排胶引起的乳管坏死所致,他们并认为,割胶部位已坏死的乳管会向其下方和两边的树皮乳管蔓延,严重的可使整株树皮乳管坏死。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胶树死皮防治方法已有所突破,且取得了一些相当成功的例子。其基本方法就是把已坏死的乳管与未受影响的乳管开隔离沟隔开,采取这种措施的胶树不需要停割,可以继续割胶。这样就改变了传统上采用的停割,加强施肥养树的防治办法(事实上这种办法对死皮树是无效的)。我们垦区产胶园死皮树逐年增多,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请大家参照本文献综述中介绍的开隔离沟的方法,在死皮树上作一些引证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了不同品系,不同产量类型胶树树皮解剖情况,从输导系统、乳管列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看,不同品系有所不同;高产树与低产树也存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因而不同品系和产量高低不同的胶树采割的深度也应有所不同.西双版纳胶树产量高、树皮发育良好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乳管的产胶能力主要取决于对乳管的糖的供应。而这种供应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光合活动和韧皮部中糖的运转的影响。常规割胶时割去了韧皮部组织,因而严重地削弱了糖的运转。树皮消耗越多,其影响就越大。 这些观察结果引起了人们对不伤害输导系统采胶技术的研究:在用乙烯利处理的垂直带进行多点针刺采胶的试验,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1973年的实践证明,一改无性系GT1的常规割胶为在再生皮上方的原生皮上针刺采胶后,大大地改善了乳管中糖的供应,并使胶乳的总固形物保  相似文献   

5.
<正> 乳管是分布在树皮的韧皮部中,由形成层细胞分化产生的。乳管分化时,相邻细胞的连结处的细胞壁消失,形成多细胞的管状结构,同时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乳管是产胶组织,是影响采胶和产量的最重要的结构成份。 在韧皮部中,从形成层刚刚分生的细胞到远离形成层的砂皮细胞,是一个连续的发育变化过程。乳管在水囊皮中是幼龄的,产胶能力最高的是在黄皮和砂皮内层的乳管,而在砂皮外层的乳管则趋于衰老。  相似文献   

6.
巴西橡胶树胶乳是乳管细胞的胞质液,作为天然橡胶工业产品仅利用了其中的橡胶烃。近年,胶乳中含有的许多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发现。全胶乳和其组分B-乳清与C乳清都具有抗菌作用,B-乳清和C乳清还表现出抑制癌细胞生长,并且对正常细胞为低毒性的特性。胶乳中含有的如白坚木皮醇、植物甾醇、萜类和蛋白质等成分都表现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真菌、抗氧化等药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研究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所诱导的橡胶树死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胶乳产量和生理变化规律,为利用乙烯利刺激增产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死皮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健康植株,通过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诱发不同等级死皮,测定分析不同等级死皮植株胶乳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包括p H值、黄色体破裂指数、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等。【结果】1)在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过程中,胶乳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刺激割胶早期阶段,胶乳产量不断增加,普遍增产3倍以上,但很快会诱发死皮。随着死皮发生、发展,胶乳产量逐渐下降,最终低于健康植株。2)黄色体破裂会导致乳管堵塞,黄色体破裂指数随植株死皮等级提高而显著提高,这与死皮发生有直接关系。死皮植株的胶乳p H值也略有上升,但仅3级死皮植株与健康植株具有显著差异。3)乙烯利过度刺激对胶乳具有稀释效应,死皮植株胶乳干胶和总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其中2~3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递减,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升。4) 2~3级死皮植株的胶乳硫醇含量递增,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落,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2~5级死皮植株的胶乳无机磷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均高于健康植株。5)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在0.09~2.27μm范围呈单峰分布。随植株死皮发生发展,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逐步偏移,且峰值逐渐下降。与之相符,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亦随死皮等级提高而逐渐变小,2~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均显著低于健康植株。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为0.89μm,而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仅0.79μm。【结论】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会促使胶乳黄色体破裂增加、硫醇和无机磷大量外排、橡胶粒子变小,从而导致乳管系统受损与堵塞,影响橡胶生物合成和胶乳外排,表现出死皮症状。天然橡胶生产中应合理使用乙烯利刺激,避免因过度刺激诱发死皮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我国大推新品种热研 7- 33- 97提早使用刺激剂的产量效应和生理效应。结果表明 ,该品种在幼龄开割期使用乙烯利刺激割胶 ,试验第一年表现出高糖高产的生理效应 ,但第二年即表现出低糖低产的疲劳生理效应 ;测定的胶乳蔗糖含量、乳管堵塞指数和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指标亦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 《斯里兰卡橡胶研究所1983年年报》中,所长O·S·佩内斯(O·S·Peries)的报告中有一节关于死皮的,其内容是: 胶乳和树皮的分析表明,死皮树的钾、钙和镁的含量平衡失调,正在进行的研究要探明这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失调,究竟是死皮的原因还是结果。  相似文献   

10.
铜作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乙烯刺激能够显著增加橡胶树乳管细胞中铜离子的含量。乙烯刺激强度与胶乳中铜离子含量关系的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一定乙烯刺激浓度范围内,乙烯浓度与胶乳中铜离子含量呈正相关,超出这一浓度范围则呈反相关。因此,可以研究用胶乳中铜离子含量来作为合理的刺激采胶强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胶乳的总固形物含量、蔗糖含量、硫醇含量、堵塞指数等9个生理参数,对4个无性系(热研2—14—39、热研7—18—55、PG1,PR107)的人工多倍体植株和一个无性系(热研29)的自然多倍体植株的产胶排胶生理状况进行了初步诊断。结果表明,在这些诊断的材料中,未发现在产胶排胶生理方面优于其原来相应的二倍体(或RRIM600二倍体对照)的多倍体无性系。这些多倍体无性系的生理特性是:(1)产胶能力和产胶潜力均不及二倍体强;(2)乳管代谢缓慢;(3)对死皮病的生理敏感度较高;(4)排胶有明显障碍。 试验还同时检测了这些多倍体无性系的化学刺激效应。结果发现热研2—14—39、热研7—18—55和PR107这三个多倍体无性系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净增产率比二倍体高,但刺激的产量绝对值仍不如二倍体的高。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原生植被的逐步缩小,白蚁进入了橡胶林。有的种属适应新环境而蔓延,并危害胶树;有的种属因不能适应而被迫迁居,以至近于灭绝。 白蚁对橡胶林的危害大致有如下几方面:<1>取食树皮,加重烂脚病发生。<2>蛀食胶树暴露的木质部,引起胶树断倒。<3>污染胶乳。<4>损坏胶苗及接穗。(见图1、2、3)。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在不同的预割后正式割胶时的胶乳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不预割树相比,经预割处理后的橡胶树干胶含量略微下降,硫醇含量可能因为株间差异因而变化不明显,无机磷含量上升,胶乳中的蔗糖含量下降,表明预割可以增强橡胶树的整体代谢。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胶乳生理诊断法是一批法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判断胶树代谢与健康状况的方法。在研究了巴西橡胶树胶乳的各种成分在胶树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成分与胶树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后,可以将无性系划分为不同的代谢类型,并根据不同的代谢类型,安排不同的采胶方法;同时也可以根据随机抽样理论找到这些成分的标准参考值,用来判断开割胶树的健康状况,以指导采胶生产。现在胶乳生理诊断主要用于无性系代谢类型判断与采胶强度判断。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橡胶研究所杜皮(J·Tupy)认为乳管的产胶能力主要取决于对乳管糖的供应,常规刀割由于割去部分韧皮组织,阻碍了糖分的纵向输导,影响了割面下方乳管的产胶能力,因此,他于1973年提出了针刺采胶的可能性。以后杜皮与热内(P·Gener)、普里莫(L.—Primot)等合  相似文献   

16.
<正> 天然胶乳是巴西橡胶树依赖生物合成所产的有机生物系统,除橡胶烃外,还含有丰富的旦白质、糖类、类脂物、无机盐、酶等非橡胶物质。鲜胶乳从胶树排出后,由于细菌和酶的作用,不久就会腐败变质。长期来,在干胶生产上为防止胶乳自然凝固,保持胶乳有一定的加工稳定性,通常的做法是加氨保鲜。但由于氨呈碱性,中和用酸量(醋酸)是氨量的3.53倍,而且氨多影响干燥,胶色变深,容易引起热老化发粘等质量问题。显然,为了延长胶乳的加工时间而增加氨量是很不经济的。所以,制胶生产一直采用低氨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排胶障碍是制约全球橡胶种植园发展的主要因素,它是由以下两个不同病症导致的:(1)割面干涸(TPD)-过度割胶引起的可逆生理反应,(2)割面树皮坏死(BN)-由橡胶树根颈韧皮部扩展的不可逆病变。树皮坏死(BN)目前危害了世界大部分胶园,胶园受害严重度取决于橡胶品种、树龄、种植地和种植地区。橡胶树树皮病的多态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许多胶园的调研,该问题最近得到了解决。虽然前期和最近的病原分析不具决定性,但是环境因素却显示出同树皮坏死有联系。在对近期开割的胶园进行流行病调查,发现早期患病胶树地点呈非随机性。这些易发病区主要靠近沼泽地、路旁、风干行、原推土机过道、树林树桩残余地和斜坡缓冲地段的附近区域。在树皮坏死发生区,虽然没有发现与土壤化学因素有明显的关系,但是,土壤物理分析(如透度法)却表明,土壤的较高紧实度常同患病胶树的根系生长较弱有关联。另外,通常在芽接点接合处可以很好地观察到树皮坏死早期症状。通过PMS压力室获得的大量可比生态生理的测量数据显示,患病胶树呈现水分协迫特征,意味着病树树干同其根系存在着一种非理想的维管关系。因此,同土壤紧实度相关的土壤缺水状况、旱季不能满足胶树水分需求的脆弱根系、被扰乱的树液流动和土壤排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被怀疑是诱导树干接芽区树皮坏死(坏死向上扩展到割面) 生理的一个主要外部诱因。在这些协迫的作用下,细胞与分子研究显示,橡胶树生理失调是导致树皮坏死迅速扩展的原因。在这些协迫的作用下,在胶树芽接部位的细胞破裂,释放极具扩散性的高浓度氰化物。在患病胶树的韧皮部生氰和解氰活动的极不协调,以及氰化物的释放,导致其周围的细胞受到毒害。最后, 这样一种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为由协迫诱导的多因素生理病害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 从胶树流出来的新鲜胶乳如不作适当处理,一般经过6—12小时就会产生明显的腐败现象。胶乳体系的腐败过程是同细菌的活动休戚相关的。据研究指出,由于细菌的污染,刚从胶树流出来的胶乳,每毫升胶乳含菌量可达8×10~6个。当含菌量达到1×10~9个时,胶乳即发生凝固。因此,新鲜胶乳细菌含量的多少及其繁殖速度的快慢,便成为胶乳保存时间长短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 橡胶树割面死皮具有经济』二的重要性,因为它使胶树丧失产胶能力。死皮树比附近的胶树生长快,并争夺阳光和养分。通常在老胶林突出的死皮问题已在幼龄高产树上或采用强度割制的地区逐渐增多。 在小胶园里,胶树割胶频率太大或用双割线割胶,都易引起死皮。胶园抚管不好,不是根据胶树对养分的需要进行合理施肥,这些因素都导致死皮的发生率高。 最近对总面积1437公顷989个小胶园调查,因死皮停割的胶树为12—32%。如果包括割线局部死皮的胶树和早期死皮现又复割的胶树在内,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正> 这种诱导胶树死皮的方法是在常规割胶之前和之后,在割面(割线下方—译注)的垂直针刺带上针刺树皮4或5点,然后用图钉封闭针刺点;每隔一周或二周在前次针刺点的下方重复进行针刺一次。这种技术对于诱导许多品系的死皮均有效。然而,对于参试的品系,在原生皮上和再生皮上的死皮诱导率是不同的。这种在正常割胶强度下诱导死皮的方法,对于研究胶树死皮发生、发展有关的生理参数变化,要比那种基于强度割胶造成死皮的方法更好。 本文还讨论采用这种诱导死皮的方法,其它有关参数诸如胶树产量、胶乳最初流率和干胶含量的变化。上述任一指标是否可以作为胶树发生死皮的早期预报信号,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