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骡、驴吮乳幼驹腹泻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都会带来不良后果,轻则严重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重则可导致幼驹死亡.笔者自1996年以来,先后用"乌梅汤"治疗,1~9月龄幼驹腹泻146例,全部治愈,无一例意外复发,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笔者试用透皮剂杀痢王涂擦背部治疗幼驹腹泻症84例,一次治愈21例,二次治愈58例,总有效率94%.  相似文献   

3.
幼驹棒状杆菌性肺炎,又名“传染性支气管肺炎”,是侵害1—6个月大幼驹的一种传染病。1965年夏初,某地二个农场的种马场2月龄左右的幼驹发生此种疾病,初疑为腺疫继发肺炎,后来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病原的分离培养的结果,确定是由马棒状杆菌引起的幼驹传染性肺炎。茲将诊断经过记录于下:(一)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近两年该二场幼驹曾连续发生过类似的疾病,但由于当时认为是一般的肺炎,发病率不太高,因此未被重视。该病于今年(1965年)5—6月分在流行腺疫后再次发生本病,主要侵害2月龄左右的幼驹,其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眼睛失明、四肢关节肿胀等,在幼驹中传播较快,持续发病时间1—2个月不等,病程一般较长,约10—30  相似文献   

4.
二、幼驹的培育 幼驹的培育,是提高驴繁殖成活率的重要生产环节,也是驴种改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若幼驹发育不良,不仅影响了驴的种用价值,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亳县马场的幼驹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973—1976年发病率为77·6%,死亡率逐年增加。1976年从二匹死亡的幼驹肝脏分出二株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该菌株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极为敏感,用庆大霉素获得满意的疗效。亳县马驹从1973年开始发生幼驹腹泻症,多为5—7日龄的,有的可达三月龄,经  相似文献   

6.
幼驹腹泻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十几年来笔者应用母体血治疗幼驹腹泻12例,收8效甚好,其具体方法是:由患病幼驹的母体颈静脉采血40毫升(不加抗凝剂)马上给小幼驹作颈部皮下注射。一般一次即愈,必要时可作第二次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幼驹先天不足症孙德聪(山东省威海环翠区兽医站264200)几年来,我站收治幼驹先天不足症154例,治愈151例,治愈率为98%。3例因延误治疗而导致死亡。现将我站对幼驹先天不足症的辨证施治情况报道如下。(一)临床症状幼驹出生后姿态异常,口眼歪...  相似文献   

8.
疝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但新生幼驹阴疝囊病例则为少见。我们在门诊上碰到一例,幼驹生后6小时患阴囊疝,幼驹疼痛难忍,无法整复。因此,决定大胆地施行手术,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病例:病畜为磐石县镇郊公社工农大队一队新生的一匹黄色幼驹,不过6小时因喜卧不吃奶,来站治疗。  相似文献   

9.
幼驹拉稀是幼驹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过去我们多采用抗菌素疗法并结合输液、止泻等对症治疗,但对病症严重和后期的病例疗效不显。为此,1979年我们采用鱼石脂酒精疗法配合对症治疗,对15例重症幼驹拉稀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阴囊赫尼亚多发生于成年马及猪,幼驹少见。用保守疗法治疗幼驹阴囊赫尼亚未见有报导。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保守疗法治疗一例幼驹的阴囊赫尼亚,效果十分理想。1病例介绍我县双庆乡太安村李贵玉家一母马,3岁、红色。1997年5月5日早生一幼驹,非常活泼,前蹦...  相似文献   

11.
用干燥的枫树叶按3克/公斤体重饲喂幼驹后,1~5天死亡。临床经过大致区分为二个方面:9月15日以后采集、并且干燥的枫树叶饲喂幼驹后第18小时急死;而用9月15日以前采集且干燥的枫树叶饲喂幼驹,则呈现溶血性症候群,饲喂后3~5天死亡。用采集后未干燥的枫叶饲喂幼驹则不发病,枫叶经过干燥才出现毒  相似文献   

12.
幼驹白肌病(亦称肌肉营养不良症),在我场已有五年病史。仅1962、1963两年中就迂到患驹22例,占各类病驹总数73.4%,占幼驹群的45.8%。共死亡16例,占各类病亡驹的84%,平均死亡率为72.7%,自然死亡率高达100%。过去,由于我俩对本病缺乏认识,曾误诊为.'幼驹地方性心脏病"、"幼驹败血性肺炎"、"幼驹伤寒”等。因此,在治疗上几乎所有的抗生素、磺胺类等药品,都分组按疗程用过了。  相似文献   

13.
成年马膀胱破裂尚未见报道,幼驹膀胱破裂资料亦不多见,这类疾病临床上都有腹痛和肠音减弱的症状。尤其是幼驹膀胱破裂,常常由于胎便不下继发,故易被忽视或误诊,未能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而使患畜死亡,现将我们临床所见成年马膀胱破裂两例和手术疗法治愈幼驹膀胱破裂一例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幼驹奶泻是新生驹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导致幼驹消化机能紊乱,减弱胎儿抵抗力,造成经济损失。笔者用中药治疗幼驹奶泻16例,治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1病因母畜产后淤血未尽或外感热邪,以致热毒注入血脉,传之于乳,幼畜食之不易消化而致病。2临床症状幼驹在生后3~5d或1个月,常拉稀软或水样  相似文献   

15.
幼驹的肠梗阻在兽医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可发生于不同日龄的幼驹,有时用保守疗法难以治愈,近年来,笔者用剖腹手术治疗幼驹肠梗阻11例,术后精心护理,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属动物幼驹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幼驹小肠一种线虫病。本病的特征为:幼驹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异嗜,腹泻,小肠黏膜缺损、出血、溃疡、发炎。  相似文献   

17.
4月龄马驹空肠的网膜孔箝闭一例MurrayRCetal一匹4月龄的阿拉伯小母马因发生急性疝痛已30h而送交堪萨斯州大学兽医教学医院。此驹直至疝痛发生前5日夜晚,仍由母马哺乳。嗣后,母马与幼驹一同出牧,听任幼驹哺吮母乳。于住院前1周,对幼驹作过驱虫,并...  相似文献   

18.
马、骡、驴哺乳幼驹拉稀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 ,或者治疗方法不当 ,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轻则严重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 ,重则可导致幼驹死亡。笔者从1997年以来 ,先后用“秦艽乌梅散”治疗1~7月龄幼驹拉稀31例 ,全部治愈 ,无一例意外复发 ,治疗效果极为显著。秦艽乌梅散 :秦艽6g、乌梅6g、黄连6g、郁金6g、猪苓6g、泽泻6g、柯子6g、神曲9g、焦楂9g、炙甘草3g、柿蒂3g ,共水煎 ,去渣候温 ,一次胃管投服。药理作用 :乌梅、柯子、柿蒂涩肠止泻 ,秦艽、郁金清热散郁、行气止痛 ,猪苓、泽泻通利…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床经验,马、驴、骡幼驹患破伤风病很难治愈,死亡率在90%以上。出生后不久因脐带感染发病的更难治疗,笔者20多年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几十例幼驹破伤风,虽经用各种抢救措施,没有一例幸免于死亡的。所以接生时处理好脐带,是预防  相似文献   

20.
脐疝是幼畜尤其是犊牛发病率较高的外疝之一。犊牛、幼驹的脐疝基本上都是可复性疝。在诊疗中,根据脐轮(疝轮)开张的大小与并发症,灵活采用保守或手术、并辅以对症治疗。对脐轮开张二指以下的可复性疝,采用人医用收腹带固定的方法保守治疗;对开张二指以上的可复性脐疝、嵌闭性脐疝病例,则采用手术切开(母畜用月牙形切口、公畜为马蹄形切口)、清理还纳内容物、减张与结节缝合闭锁脐轮。在临床上共经诊脐疝幼畜87例(幼驹6例、犊牛81例),治愈84例,死亡3例(均为犊牛并发脐炎病例),治愈率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