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瓜菜遮阳网覆盖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遮阳网覆盖栽培已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方面,对农业生产的防虫、遮阳、节水、提高产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遮阳网在节水灌溉、遮光降温、气体交换、延迟采收、防虫及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状况和相关研究,为遮阳网的合理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期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莉萍 《长江蔬菜》2015,(11):61-63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出现的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出现的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扬 《中国果树》2023,(12):165-166
<正>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农业龙头企业逐渐壮大,同时中小型农业企业也在蓬勃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随着农业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其经营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加之自然因素、人员素质、发展规模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农业企业在管理上难以尽善尽美,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富川在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拓展农业功能和领域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做法,指出存在的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规划不够科学、发展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并就如何扶持、规划、开发和提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引起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要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体制,增加科技投入,发挥市场功能等方面形成联合推力,还要从基础建设,农业科技工程,推进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长江流域砂梨优势产区。湖北省梨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湖北省梨栽培历史及现状、区域布局和产销情况等产业概况,从品种结构、经营模式、采后环节、品牌营销等方面探讨了湖北省梨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梨果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视产后环节、强化品牌意识、促进三产融合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湖北省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无公害农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推进措施。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带动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促进农业“三增”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光伏与农业还未实现深度融合,尤其在整体布局、作物选择、模式优化等方面还有待挖掘。作者根据江苏省光伏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光伏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优化农艺措施、配套机械作业等进一步发展光伏农业产业的配套举措,同时介绍了适合光伏陈列的3种高效种植模式,以期推动江苏省光伏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多元种植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