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优化米曲霉生产曲酸的发酵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GIM3.423生产曲酸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酵液pH、发酵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整个发酵过程,发酵温度30℃,装液量60ml/250ml,摇床转速200rpm,种龄6h,接种量10%,发酵周期控制在13d条件下,曲酸生产的转化率可达23.6%,。【结论】摇瓶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60ml/250ml,摇床转速200rpm,种龄6h,接种量10%,发酵周期控制在13d。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和控制初始发酵条件,比较产物L-乳酸、D-乳酸组成变化,得出提高L-乳酸光学纯度的米根霉发酵生产条件:在pH6.0、温度34℃、初始葡萄糖浓度100g/L、NH。NO3 2g/L、添加1.5g/L L-乳酸的适合条件下,米根霉HZS6能够发酵生产光学纯度99%以上的L-乳酸,其转化率达到80%,终浓度为81.3g/L。  相似文献   

3.
白鹏  刘红英  薛长湖  丛海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48-16449,16451
[目的]为米曲霉应用于鲍鱼肉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实验室诱变的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米曲霉发酵鲍鱼肉过程中制曲湿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接种量对鲍鱼肉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米曲霉发酵鲍鱼的最佳条件。[结果]米曲霉发酵鲍鱼的最佳条件为制曲湿度70%,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60 h,接种量0.5×108个/g。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的鲍鱼肉中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3.148%,比未发酵时增加了2.7倍。[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使用其他发酵微生物发酵鲍鱼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鲍鱼高值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饲料用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纯化技术以及催化特性,为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丙酮沉淀,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了米曲霉酸性蛋白酶,以酪蛋白为底物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纯化倍数达到20.77;该酶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45℃;Fe^2+、Mg^2+对该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Mn^2+、Cu^2+对该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该蛋白酶Km=4.704mg/ml,Vmax=22.27μg/min。[结论]米曲霉蛋白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性蛋白酶作为水产饲料用酶受到广泛的关注.为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研究了米曲霉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在此研究基础上,采用Ln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米曲霉ZW-06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7 个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 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在麸皮∶豆粕粉为8∶2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Na2CO3;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含水率60(W/W),装量26.7 g/L,接种量20(V/W),静置培养48 h,将获得最高中性蛋白酶产量,酶活达23 738 U/g.研究结果为中性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米曲霉产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米曲霉3.4383作为原始菌株,经紫外诱变,通过培养筛选,得到一株变异菌株UV-2。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比原始菌株(蛋白酶2526 U/g,纤维素酶987 U/g)提高较多,达到3250和1145 U/g,且遗传稳定性好。研究了不同氮源和碳源对米曲霉UV-2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确定了饲料酶制剂生产中最佳的氮源和碳源分别为豆粕和麸皮,并进一步确定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的氨源和碳源比为1∶5。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曲霉菌种固态发酵产游离氨基酸水平。[方法]以11种豆类为固态发酵培养基,研究其对米曲霉、黑曲霉、毛霉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同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米曲霉产氨基酸的培养条件。[结果]在以黄豆为培养基时,米曲霉产氨基酸最多,达64.65mg/g,其次是毛霉。11种豆类培养基在接种米曲霉后,其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黄豆、蚕豆、绿豆,相对提高率依次为824.9%、785.9%、761.3%。正交试验表明,培养时间对游离氨基酸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装料量,再次是接种量。[结论]最佳的生产工艺是接种量10%,装料量40 g,培养时间8 d。  相似文献   

8.
活性氧对稻白叶枯病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寻水稻抗稻白叶枯病菌的机制,用稻白叶枯病黄单孢菌弱毒株75-1、特异的超氧阴离子产生剂Paraquate和清除剂Tiron对水稻感病品种浙辐802进行诱导处理后,挑战接种稻白叶枯病黄孢菌强毒株76-25,被处理水稻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75-1和Paraquate均能诱导水稻产生抗性反应,出现的病斑缩小,说明75-1也和Paraquate一样能诱导O^-2的累积,并引发系统抗性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的重要调控酶。以酿酒米曲霉CICC2012为材料,克隆获得PFK基因pfkA(GenBank登录号:KC113503.1)。序列分析表明:pfkA序列长度为2 722bp,含有2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2 358bp;PFK为785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蛋白,分子量86.0kDa,等电点6.38,含有2个PFK家族指纹结构;二级结构包含42.68%的α-螺旋,14.27%的β-折叠和43.06%的无规则卷曲;同源建模三级结构PFK含有N端和C端的2个结构域,底物果糖-6-磷酸结合于N端结构域。采用进化树分析,发现米曲霉PFK与丝状真菌PFK亲缘性较近。  相似文献   

10.
任楠  李俊星  沈徐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22-13625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3.0跨膜结构预测软件Phobius、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亚细胞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1.1,对米曲霉全基因组中的12063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在米曲霉中有1019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ORF最小为330bp,最长为5651bp,平均为1370bp。利用LipoP1.0分析预测得到的分泌蛋白中,755个带有I型信号肽酶识别位点,25个带有Ⅱ型信号肽酶识别位点,酶切位点附近氨基酸比较保守。利用TatP1.0对1019个分泌蛋白进行分析,得到43个蛋白序列可能从Tat途径分泌,但是没有找到RR-motif。在1019个分泌蛋白中,497个有功能描述,主要包括各种酶类、能量产生与传递以及自身修复防卫等。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一种有效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在非寄主植物上引起过敏反应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该菌菌液压渗入不同的供试植株叶片并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Xoo 13751在接种浓度为5×108、109cfu/mL时,接种后48h在烟草叶片上形成的枯斑边缘模糊,不易观察;该菌以5×107~109cfu/mL浓度接种在蓖麻叶片上时,接种后48h均能观察到明显清晰的枯斑。表明蓖麻作为水稻白叶枯病菌引起过敏反应的检测植株,具有形成的枯斑清晰、灵敏度高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