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沙枣害虫 为害沙枣的害虫约有20多种,其中主要的有春尺蠖、沙枣天蛾、沙枣黑叶甲、沙枣木虱、沙枣牡蛎蚧、桃条麦蛾及沙枣天牛等。现将不同为害方式的三种害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介绍如后,供各地参考: (一)沙枣天蛾又名白眉天蛾。属食叶性害虫,分布于南北疆,以幼虫食害树叶。  相似文献   

2.
沙枣尺蠖(Apochemia cinerapius erschott)又名杨尺蠖、榆尺蠖等。为害杨、柳、沙枣、榆、槐、桑、梨、苹果等多种林木及果树,本区主要为害沙枣,近年来也严重食害毛条,是沙区防护林的重要害虫之一。据调查每年发生面积6—8万亩,受灾面积4—5万亩,轻者生长衰弱、结实不良,重者引起枯梢枯干甚至死亡。六十年代以来,多采用六六六粉单一防治,虽对减轻当年危害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对施药时机掌握不当,防治时杀伤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tt)又名春尺蠖、榆尺蠖、沙枣尺蠖等。主要危害榆、杨、柳、沙枣、柠条等多种林木。是我国三北地区林木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70年代以来仅内蒙古每年发生面积就达180万亩左右。受杨尺蠖为害的林木,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者极易引起枝梢干枯或导致蛀干害虫的猖獗发生,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我场有榆树林1.7万亩,1978年以来,每年发生面积达1万余亩。为了控制杨尺蠖的  相似文献   

4.
沙枣白眉天蛾是沙枣及大果沙棘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有人称之为"沙棘天蛾",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沙棘或沙枣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影响结果量与冠幅生长。白眉天蛾具有繁殖速度快,隐蔽性强,幼虫不易被发现等特点,现将对白眉天蛾的几种用药防治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沙枣润蝽(Rhaphigaster nebulosa poda)在我省河西地区发生十分普遍,是为害苹果、梨、杏、杨、柳、榆、沙枣等多种果树及林木的一类害虫。成虫每年5—6月份为产卵盛期,此时在田间调查常见到许多卵块,但尚未发现沙枣润蝽对河西林木的成灾为害。为此,作者对沙枣润蝽卵的天敌寄生势态,从不同地点采集卵块,带回室内进行饲养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青叶蝉Tetiigonieiia viridis(Linnaeus)又名大陆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能为害多种农作物及果树。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为害杨、柳、桑、槐、槭、白蜡、榆、沙枣以及多种果树,也为害农  相似文献   

7.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广,具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同时沙枣的枝、叶、花、果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是集生态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重要树种。近年来,沙枣在我国多个省(市)干旱、半干旱及盐碱地区都有引种栽培,已成为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区造林绿化的一个先锋树种。文中对国内外近年来沙枣耐盐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盐胁迫对沙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AM真菌对沙枣耐盐性的影响,旨在为沙枣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有天然沙枣林9万余亩,有人工沙枣林1万亩。近几年来,沙枣白眉天蛾泛滥成灾,严重危害着这些沙枣林的安全。1988年有虫面积2000亩,1989年达4400亩,1990年高达8000亩。由于人工沙枣林多为成片栽植,即使混交林也是与胡杨、柽柳等进行行间混交,有利于沙枣白眉天蛾的产卵与繁殖。由于经费问题,大面积的  相似文献   

9.
桃条麦蛾(Anarsia lineatella Zeller)国内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国外分布在苏联、中亚细亚,欧洲的中部及南部,地中海东部以及北美等地。主要为害桃、杏、沙果、苹果。还为害樱桃、李、巴旦杏、梨、柿等,作者发现,也为害沙枣(Elaeagnus ungustifolia L.),过去尚未记载。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桃条麦蛾(Anarsia lineatella Zeller)国内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国外分布在苏联、中亚细亚、欧洲的中部及南部,地中海东部以及北美等地.主要为害桃、杏、沙果、苹果.还为害樱桃、李、巴旦杏、梨、柿等,作者发现,也为害沙枣(Elaeagnus ungustifolia L.),过去尚未记载.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沙枣资源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沙枣资源较为丰富,仅西北五省(区)沙枣林面积在13万ha左右。沙枣是一个木本粮食树种,其各部分都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专业人员对沙枣的果实、叶、花、果核等各部分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出了白酒、饮料、糕点、门帘等一些产品。为今后沙枣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往沙枣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北端,戈壁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58.46%。这里,年均降雨量只有42毫米,而蒸发量在3700毫米左右,为降雨量的88倍。在这荒漠戈壁地区造林如果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是不易成功的.从1982年开始,我们在纳林河沿岸能够灌水的戈壁滩上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先后上了沙枣、榆树、红柳、胡杨、花棒、柠条6个树种。1986年调查,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红柳,依次是沙枣、胡杨、榆树、花棒,柠条最差(详见表)。因此,在纳林河戈壁滩应以胡杨、沙枣,红柳为主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
<正>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主要为害杨、柳、榆、槐、桑和沙枣等多种树种,发生面积大且易暴发成灾,是“三北”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此虫也是我县的杨树主要害虫,1987年暴发成灾,2000亩杨树防护林叶片全被吃光,每株有虫近万头,发生后经连年除治,虫口密度虽有所降低,但耗资巨大,控制十分困难,年年向四周扩展,现在发生面积近万亩,且为害严重,为了进一步搞好该虫的防治,1991年春我们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引进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简称Aci N PV),首次在燕山南麓进行防治杨树春尺蠖试验,效果良好,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疆的森林病虫,通过1980—1982年的普查,经初步鉴定计有12目、97科、400多种;真菌病害计有5个亚门、10纲、17目、200多种。重要的病虫种类37种,其中春尺蠖、杨毒蛾、兰叶甲是我区分布广、为害严重的突出虫种,常暴发成灾,造成树势衰弱,大面积叶片食光的惨景。杨细蛾、杨麦蛾、榆潜蛾、小板网蝽、青叶蝉、榆叶蝉等害虫,在一些地区为害严重,造成枝叶枯黄,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杨盾蚧、糖槭蚧、牡蛎蚧、沙枣木虱遍及全疆,是杨、槭树、白蜡、榆树、沙枣的重要害虫,吸食汁液,造成林木缺乏养分而凋萎、枝叶枯黄,被害严重时,树木干枯死亡。青杨枝天牛虽分布不广,但在局部地区为害相当严重。为进一步保护好森林,必须积极认真的做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我区的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等地,曾先后发生灰斑古毒蛾,严重为害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花棒。我们于1970-1971年对这一害虫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观察和试验,获得初步结果,兹将结果整理于后: 一、寄主植物及为害情况灰斑古毒蛾在我区主要为害花棒 Hcdysarumscoparium F. et Mey.、杨柴H. mongolicum l.,其次是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榆树 Ulmuspumila L.、苹果 Malus pumila Mey. 尚可为害旱  相似文献   

16.
大青叶蝉(Tettigonielld vitids(L.)是一种常见的为害农、林、果树的害虫,分布遍及全疆各地。近几年来,在阿克苏地区为害猖獗,造成杨树苗木的大面积枯死。为了做好防治工作,我们作了专题调查。 一、为害发生的情况 大青叶蝉在阿克苏地区猖獗为害,是近四五年的事。经调查,1981年发生为害面积二万亩,到1984年发生为害面积发展到近六万亩。其中成灾面积四万亩,而温宿县则是全地区的重灾区。1982年在温宿县调查,全县九个公社,以坎坡(阶地)为界,坎坡以上的四个公社为害较轻,坎坡以下的五个公社为害较重。新疆杨一年生苗木,由于大青叶蝉产卵而致死的面积达600亩。木本粮油林场的苗圃(坎坡下)被害株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7.
沙枣果、叶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又名桂香柳,为胡颓子科落叶乔木,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据有关单位1986年不完全统计,仅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就约有沙枣林面积10.6万公顷,年产沙枣达1.5亿公斤。沙枣具有抗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是防风固沙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耳是我省颇具地方特色,可供开发的配合饲料资源。一、我省沙枣果、叶资源沙枣在我省主要分市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定西与兰州也有栽培,解  相似文献   

18.
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 Ershoff)别名榆尺蠖、桑尺蠖、沙枣尺蠖。春尺蠖是吐鲁番市主要林业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发生与危害逐年上升,为了摸清其发生为害规律,1987年至1991年我们采用大田系统调查和人工饲养配合的方法对春尺蠖的发生、分布、为害和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现将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石羊河林业总场从建场以来,采用机械植树的方法营造起沙枣防护林19万多亩。据营林规划调查资料,到1980年实际保存面积17.7万亩,已衰退枯死的沙枣林有21100多亩。但保存下来的沙枣人工林,多有沙枣木虱、沙枣尺蠖等害虫的严重危害,普遍生长不良。有关方面对此十分关注,科研单位也有人对沙枣人工林的衰退做过研究,认为地下水位下降、生态条件恶化,林地土壤干燥,林木缺水所致。据我们十多年来的观察:认为沙枣人工林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造林密度大,经营管理赶不上去,虫害严重等。当然有一部分沙枣林的死亡,确是因地下水位下降所致。但是有些地方的沙枣林死亡,是经营管理问题,在那里并不  相似文献   

20.
<正>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具有耐盐碱、抗风沙、繁殖容易等特点,是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1983年我们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对碱滩门固沙林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沙枣枯梢、死亡,整个沙枣林出现衰退现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一、沙枣衷退状况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通湖治沙站,1957-1970年在碱滩门作业区的沙丘间低地和盐碱滩地上营造了23,151亩沙枣林。在六十年代时平均造林成活率为57%,现在的保存面积为28%。沙枣大面积枯梢和死亡是从1965年开始的。最初是在该作业区南部的盐碱滩地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