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与市场》2003,(6):22-22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 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48%,微生物油脂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用和工业用油脂来源的新途径。微生物油脂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该项目不论是菌种的含油率,还是油脂的提取率均高于国外技术指标。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制的对虾蛋鸡的饲料填加剂和脑黄金酱油等新产品,经初步应用已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非常好。  相似文献   

2.
高产微生物油脂菌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300L液体发酵和200Kg的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48%,微生物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用和工业用油脂来源的新途径。微生物油脂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不论是菌种的含油率,还是油脂的提取率均高于国外技术指标,它填补了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日研制的对虾、蛋鸡的饲…  相似文献   

3.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50%,微生物油脂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微生物油脂产量,以产油微生物深黄被孢霉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产脂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种类及其浓度、接种量、初始pH值、无机盐离子对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了深黄被孢霉摇瓶发酵产油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 g.L-1,酵母粉3.0 g.L-1,接种量为20%,pH值为5.0~6.0,硫酸镁(MgSO4.7H2O)0.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2.0 g.L-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为20.62 g.L-1,油脂含量为43.02%,油脂产量为8.87 g.L-1。  相似文献   

5.
仿栗生物学特性及果实油脂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生物柴油原料油植物选择课题研究,通过近10年对湖南龙山县、慈利县和永定区仿栗次生林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调查、观察和测定,描述了仿栗的形态特征。采用压榨法制油,分析测定了仿栗不同部位的油脂含量及其理化性质,GC法分析了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压榨法制油,提取率高达90.91%;仿栗果实油碘价低,属不干性油;油脂中月桂酸和内豆蔻酸含量分别为2.7%、12.5%,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总和为69.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提出了把仿栗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油树种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高效益生素     
高效益生素是采用国内最优良的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等有益菌类为菌种,选用液固发酵工艺,按最佳配方精制而成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它富含肝菌防锌,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植酸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酶类及各种活性物质。该产品总活菌数≥60亿/g,纤维素酶、蛋白酶、糖化酶、植酸酶等酶活性总计在400μ/g以上。该产品是生产绿色动物性食品的必用饲料添加剂,对于畜禽具有防病、治病、促进消化、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粪便臭味等功效。该项目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 技术特点 生产菌种是从高产、健康…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幼虫为原料,石油醚作溶剂提取其油脂,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料液比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得出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9℃、提取时间10.1 h、提取料液比2:50,在此提取条件下油脂的实际提取率可达31.51%,比单因素试验最高提取率高出2.34%.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可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得到理论最佳提取条件,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银杏叶为原料,黑曲霉为菌种生产饲料复合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分析了发酵产物中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浅盘发酵的料层厚度 4 cm,初始含水率为64.3 %,培养基初始pH值5.0,接种量 2.5 %,培养温度28~30 ℃.银杏叶通过生物转化后营养丰富,生物活性增强.其中,粗蛋白、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分别提高106.09 %、69.26 % 和 79.17 %;总黄酮提取率提高 5.77 %;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力分别达到11.83和 122.17 U/g.同时,产品中还富含高活力的风味酶(β-葡萄糖苷酶),其活力为 36.11 U/g,该酶使产品的生物活性及香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檀梨种仁油脂提取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减重法测檀梨种仁的含水率,减重法和增重法测定檀梨种仁的含油率,气相色谱法测定檀梨种仁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檀梨种仁的含水率为18.74%,平均含油率为11.37%,主要脂肪酸为油酸(74.87%)、亚麻酸(11.80%)、棕榈酸(5.50%)、亚油酸(4.24%)等8种,其中,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的总含量高达90.91%。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野生植物种子油脂CO2超临界萃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野生油脂资源丰富,运用CO:超临界萃取方法对太行山地区山杏、灰条(灰绿藜)、紫苏、金樱子、苍耳种子中的油脂进行了萃取.5种植物种子CO2超临界萃取油脂得率分别为40.8%,6.9%,4.9%,3.5%,15%;对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表明:5种野生植物种子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大于90%.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肉制品深加工比例高达30%以上,其中发酵肉制品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传统的火腿和腊肠等自然发酵肉制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其生产大都存在着加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控制、不适应大规模现代化生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开展肉制品发酵微生物菌种的筛  相似文献   

12.
西番莲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从西番莲籽中提取油脂,探讨了萃取工艺条件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西番莲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CDE西番莲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 270 μm,萃取压力 20 MPa,萃取温度 50 ℃,分离釜Ⅰ温度 40 ℃、压力 8 MPa,分离釜Ⅱ温度 40 ℃,压力与CO2钢瓶的压力一致,萃取时间 3 h,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达到了 25 % 以上.SCDE的西番莲籽油色泽明亮,澄清透明,其理化性质明显优于溶剂法提取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 89.43 %,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 72.69 %.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梧桐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脂中主要含有十六碳酸和十八碳酸,其中不饱和酸含量高达78.3%-81.2%。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在食品与医学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红酵母是其重要的微生物菌种来源,因其生产要求简单、发酵周期短且发酵工艺易于调控,具有较好的规模化培养潜力而备受关注。实验优选了1株红酵母,提取其油脂,并运用HPLC法对其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4种胡萝卜素,即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红酵母红素和圆酵母素,并测得了其在每克油脂中的含量分别为:48μg、60μg、206μg、544μg,在每克干菌体中的含量分别为23μg、29μg、98μg、259μg,实现了对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可为红酵母提取类胡萝卜素工艺参数的优化与优良产油红酵母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省沽油野生和栽培种子为材料,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GC-MS联用仪,对其种子出仁率、出油率、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省沽油种子出仁率为49.78%~51.90%,种子出油率为27.82%~32.72%,属于高含油量种子;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0.2%~80. 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59.4%~67.7%,n-6 PUFA/n-3 PUFA为5.2~6.2,S FA∶MFA∶PUFA为1 ∶ (0.4~0.9)∶(0.8~6.6);种子油脂具有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的特点,属于亚麻酸类油脂.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可用来开发功能性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和DSC对索氏法、浸提法、超声波协同微波法和水酶法等4种方法提取的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为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浸提法油脂中共有15种脂肪酸,其余3中方法油脂均含有17种脂肪酸,主要成份为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棕榈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9%左右,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248.47 mg·g-1、243.51 mg·g-1、174.96 mg·g-1,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约占脂肪酸含量的65%,其他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DHA也有少量存在。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脂的热动力学特性差异明显,油脂的熔点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一定差异。浸提法提取油脂的性质较差,超声波协同微波法是最适合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的方法,得到的油脂品质较好,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产品利用我们分离选育的高效固氮、解磷、解钾的多菌株为菌种,采用现代发酵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培养,菌种比例科学合理,产品采用低温干燥处理,有益菌存活率高。该产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理特性进行配比,可解决因长期使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降低作物品质等问题,是当前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肥料,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产品可为液态、固态和颗粒三种外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227-94中微生物肥料的一切指标。 应用范围:肥料工业。 投资预算:生产能力:3000T以上/年,总…  相似文献   

18.
以油脂的酯交换反应体系的质量变化和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油脂甲酯化转化率,并以大豆油甲酯化为例加以论证.在油脂、甲醇、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0∶0.8,温度65℃,反应时间1.5 h的条件下转化率为96.5%,与其他方法比较,误差在0.5%以内.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可行性,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转化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工业微生物混合发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混合发酵是2种或2种以上微生物在同一培养基中进行的发酵,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混合培养在发酵过程中有利于微生物间的相互协调,提高产物的生产效率或降低培养基的要求等,比纯培养更快、更有效.对于工业微生物或者具有工业生产潜力的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维生素、沼气等产品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工业微生物混合发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油脂制备方法,从岩桂果实中得到45~55%的油脂;分析岩桂果实油脂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多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